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职业病防治【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0]91号【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0.21【实施日期】2010.10.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晋政办发〔2010〕9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我省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八年来,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领导卫生、安监等部门,在粉尘治理、改善劳动条件和防治职业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初步建立职业病防治网络,加强预防性和日常性职业病防治监督工作,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准入制度,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法律和法规,使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职业病危害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
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主要为:一是职业病人数量多。
截至2008年全省仅尘肺病患病人数累积达27000余人,每年新增病例约300-400例,发病率居高不下。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许多患病人员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其实际患病人数可能要远大于报告数量。
二是职业病危害大。
我省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占到每年新发病例数的90%以上。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尘肺病人呈现出病程缩短、低龄化的趋势。
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2023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竞赛题库附答案(整理版)

2023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竞赛题库附答案(整理版)一. 选择题1.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BC)。
A. 生活接触B. 性传播C. 产道传播D. 血液传播2.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哪些体液中(ABC)A. 血液B.精液.阴道分泌液C. 乳汁3.关于艾滋病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AB)A. 美国科学家还未研制出了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B. 我国科学家还未研制成功了艾滋病的疫苗C.世界上现约有90种艾滋病疫苗4.以下哪种方式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ABC)A.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工作和学习B.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一起游泳.共用马桶.浴缸C.蚊虫叮咬5.建立筛查实验室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需要,经本人同意,可以对(AB)进行艾滋病检测,但不得收取检测费用。
A. 孕产妇B.手术病人C.住院病人D. 门诊病人E. 危重病人6.关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说法不正确的是(CE)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不受歧视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和社会福利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工作.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D. 病毒感染者子女拥有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E.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要进行隔离7.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B.艾滋病就是一种普通的传染病C.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D. 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8.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目标之一是使以下(BCD)重点人群以及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90%以上。
A. 性病患者B.流动人口C. 青年学生D. 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E. 男同性恋者9.艾滋病发病后期机体免疫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感染者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机会性感染),包括以下哪些表现(ABCD)A. 持续腹泻B.体重剧降C.肺结核D. 淋巴癌10.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是(ABD)A. 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B.疫情发展迅速,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C.逐渐减少D. 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1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BCE)A. 自慰B.共用注射针头吸毒C.有性病仍性交D. 共用餐具E. 输用艾滋病感染者血液12.下列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ABC)A. 公共游泳池游泳B. 同班学习C. 握手D. 刺破皮肤的手术器械13.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一下哪些(ABCD)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精液C.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阴道分泌物D. 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的乳汁14."红丝带"标志的含义包括以下哪些(ABD)A. 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平等的渴望B. 象征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和帮助C. 象征着艾滋病的危害是严重的,是以生命为代价的D. 象征着我们用心和真情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15.艾滋病流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BCD)A. 由于艾滋病的发病和死亡,造成年轻劳动力损失B.艾滋病的流行导致大量的孤儿和孤老,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C.卫生资源大量消耗D. 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降低16.HIV监测对象中的一般人群指以下哪些人群? (ACD)A. 孕妇B. 婴儿C. 义务献血者D. 无偿献血者17.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ACD)A. 性行为B. 咳嗽和打喷嚏C. 输血D.共用注射针具吸毒18.对于感染艾滋病饮食方面可以摄入的是(ABD)A .蛋B .奶C. 生冷肉食D. 肉食19. (C)已成为亚太地区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快的国家,已成为构成该地区90%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八个国家之一。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思考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思考[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情况。
方法:自行编制问卷结合深度访谈,获取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预防应用能力的一般信息,了解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和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一般状况。
结果: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危险因素知晓率不高;对性的观念较开放;男男同性性行为存在且有扩大趋势。
结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欠佳,需继续加强预防普及工作,其性观念开放且存在误区,需家校合作正面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
在中国,青少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也在上升。
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宽松的校园环境加上自身对性的好奇与探索,使其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性的基本安全防范意识,这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艾滋病传播的对象。
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改善其态度、进而约束其行为,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一般状况,尝试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一、在校大学生实施艾滋病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情况,以发现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AIDS态度问卷(AAS)为基础编制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个人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对疾病的应对措施。
对近80名学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获取学生对大学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见、建议并了解“男男同性恋”者一般状况。
(一)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情况。
1.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情况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办公室制定的《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8条大众需要掌握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简称“国八条”)是指被调查者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问题人数与本调查者数的百分比。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1. 简介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不断恶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为了有效遏制和防治艾滋病,中国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建立全面高效、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普及率和覆盖率;•降低艾滋病感染率和死亡率;•健全艾滋病病毒检测和治疗体系;•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和福利。
2.2 原则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将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关注艾滋病感染者的需要和权益;•社会共治,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力量的作用;•科学防治,依据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全员参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3. 工作重点3.1 宣传教育艾滋病的传播除了通过性行为和血液传播,还受到许多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因此,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工作。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和高校学生的艾滋病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和预防技能;•加大对“三高”人群(高危行为人群、高感染人群、高传染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鼓励他们进行艾滋病检测和接受治疗。
3.2 检测和治疗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阻止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更多的艾滋病检测和治疗服务,《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采取以下措施:•扩大艾滋病病毒检测的规模和范围,提高检测的覆盖率;•推广先进的抗艾滋病治疗技术和药物,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可及性;•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和支持,提供心理和社会援助。
3.3 社会支持艾滋病患者面临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为了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和福利,《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居住、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大对艾滋病患者家庭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恢复家庭功能。
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

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为了加大对艾滋病的防治力度,我国政府于2006 年1月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由总则、宣传教育、预防与控制、治疗与救助、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64条组成。
关于艾滋病的治疗与救助,《条例》在第四章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具体来讲,《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3项要求,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
(1)艾滋病治疗的规定。
《条例》针对艾滋病治疗对医疗机构提出了以下3项要求:①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及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②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2)艾滋病救助的规定。
《条例》针对艾滋病救助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等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①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②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③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④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对“十三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在工作目标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19•【文号】国办发〔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1.1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19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艾滋病防治各项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艾滋病检测力度持续加大,经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提高68.1%,病死率降低57.0%,重点地区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基本遏制,全国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基本实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总体目标。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合成毒品滥用及不安全性行为在一定范围存在等诸多因素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重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防治技术手段有限,防治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治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仍需要长期不懈做好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
艾滋病进社区宣传活动总结范文(精选21篇)_1

艾滋病进社区宣传活动总结范文(精选21篇)艾滋病进社区宣传活动总结范文(精选21篇)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降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倡导大家关怀帮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高全社会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院体检科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
组织医务人员在体检科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两个小时的咨询活动共接待了150余位群众,该活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同时我们还拉了关于“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横幅1条;有关“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等板报联展共3块;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橱窗板报1块;发放“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200份。
此次宣传活动,使防艾知识得以在群众中传播开来,我们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追求科学、礼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流行蔓延。
通过宣传使居民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治艾滋病的认识。
提高了对艾滋病的了解,大家认为预防艾滋病,提高身体素质,要从自身做起,要与那些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斗争,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珍爱生命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艾滋病进社区宣传活动总结范文(精选21篇)2今年12月1日是第__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县卫生局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认真安排部署为做好此次宣传活动,县卫生局研究制定了宣传活动安排,对开展的时间、形式、资料和参与人员等作了具体要求,由县疾控中心牵头,各医疗卫生单位参与,利用悬挂宣传横幅、散发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和宣传栏、LED屏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组织县级5家医疗卫生单位和鹿苑卫生院传控专干、健康教育专干15人在县城县门街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二、精心组织实施一是抓集中宣传。
12月1日上午9时,集中宣传活动在县门街广场准时开始,县卫生局张耀副局长到现场指导并参与宣传,6家医疗卫生单位的15名医务人员精神饱满,分发健康教育资料、宣传健康知识、理解群众咨询,整个过程分工明确,紧张有序。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5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省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要求,我省梳理形成了首批《山西省省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按照省、市、县三级公共服务统一的事项名称、设定依据、服务对象、行使层级等要素,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以及相关公共服务事项的实施部门(单位)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推动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各级公共服务事项的实施部门(单位)要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最大限度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办事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加快推进市县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工作。
各市县要按照“省级指导、市县统筹、分级实施”的要求,做好各级各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工作。
特别是加快市县政府各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行使的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工作。
四、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
立足用好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艾滋病监测管理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17]68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6.16
【实施日期】2017.06.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7〕6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16日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推进健康山西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检测力度持续加大,实现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覆盖、临床用血艾滋病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基本实现了“十二五”阶段性目标要求。
全省疫情整体控制在较低流行水平,截至2016年底累计报告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8140例,死亡1982例,疫情排名在全国23位。
但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每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人数仍在增加,且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尚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卖淫嫖娼、合成毒品滥用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治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解决主要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突出改革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防治成效,进一步遏制艾滋病流行,
奋力推进健康山西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三)工作目标。
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省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1.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流动人口、青年学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90%以上。
2.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10%以上。
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
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控制在1%以下。
3.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
4.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5%以下。
5.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比例达100%。
6.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
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0%以上。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逐步开展中医药治疗。
三、防治措施
(一)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宣传效果。
1.深入开展大众人群宣传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作用,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有效性。
宣传、网信、新闻出版广电、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指导将艾滋病防治宣传列入日常工作计划,省、市、县各级每月至少开展1次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
卫生计生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纳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健康教育大讲堂,充分发挥专业平台作用,定期开展宣讲。
党校、行政学院、团校等要让学员在校期间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专题培训。
民族事务管理部门要结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要结合“健康家庭行动”,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进家庭工作,为全省农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口袋书。
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单位要深入开展“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青春红丝带”“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和“红丝带健康包”等各项活动。
2.持续加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
对流动人口、青年学生、老年人、出国劳务人员、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强化艾滋病感染风险及道德法治教育,避免和减少易感染艾滋病行为。
教育、卫生计生和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传教育。
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保障初中学段6个课时、高中学段4个课时、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个课时。
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卫生计生、民政、工商和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要重点加强流动人口集中的用工单位和居住社区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业培训内容。
交通运输、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