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理论应用(精选)

合集下载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

3、受益的非排他性
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 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 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从另一个 角度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 绝付款的个人或厂商加以阻止,任 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 其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 其享用范围之外。
二、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三、纯粹的公共物品
第四章 公共物品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定义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性比较
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而言,公共物 品或服务的特性可以归纳如下: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的效用为一个整体, 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 属于某个个人或厂商享用。
消费和生产纯粹公 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一、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一)私人物品的有效供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二、林达尔均衡的条件 与免费搭车者的出现
林达尔均衡:
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消费者)都能按照自 己从公共产品或服务消费中所获得的边际效 用水平真实地表示自己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 需求,从而相应地承担公共产品的成本,则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就可以达到具有效 率的最佳水平。
存在的两个问题:
第一,社会成员产生低呈报其 真实的边际效益的动机;
第二,免费搭车者出现。
第三节 混合物品
一、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1、拥挤性公共物品 指的是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
加而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 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效用 具有不可分割性,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性。
萨缪尔森的定义: 1)对于私人物品来说,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经济学 第四章  公共物品理论

2)公共物品的局部均衡
公共 品价 格 P PB PA 0 D E S
DB DA G
市场需求D=DA+DB
均衡产量为OG,均衡价格为OP=OPA+OPB 启示:在公共物品中,有效定价原则是个人价格总和等 于边际成本。显然,这与私人品的有效定价原则不同, 表明公共物品难以靠市场原则来提供。因为每个对公 共物品的评价不一,向每个人要求的公共物品价格应 由个人对公共物品边际价值的评估来确定,不能由市 场来统一定价。在实践中,税制的设计要依据个人收 入的实际情况,坚持有区别征税的原则,兼顾税收的 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那些是纯粹公共物品,那些是混合公共物品,请说明理 由。 国防 道路和桥梁 国家公园 教育和医疗 自来水 警察、司法 森林 广播和电视
二、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1、一种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局部均衡分析 1)私人物品的局部均衡
私人 S
品价 QB 格 P
QA
E DA+DB=D
0
QB
QA Q
市场需求D=DA+DB 当市场供给线S既顶定时,均衡价格为OP,均衡产量为 OQ=OQA+OQB
公共物品分类
纯粹的公共物品
典型例子
国防,外交
提供方式
政府 全额 负担
行政管理 公检法, 社会福利救济
利益外溢的 公共护,医疗
供水,供电 拥挤的道路、桥梁 等公益事业
最低保障 原则
以市场为主, 政府资助为辅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报刊资料选读:〔经济观察报〕 1、《青年志愿者的美丽人生》 2、《走向超越功利的社会》 讨论: 我国的民办教育
2、一种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一般均衡分 析 见《公共财政学》 刘玲玲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

第二章公共物品理论相关案例案例退耕还林的财政补贴政策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决定》提出林业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体系。

从工程建设任务量看,2001-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战略规划任务占同期全国造林规划总任务的42%。

回顾1999年至2003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516.5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721.93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94.60万hm2;截止到2003年6月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79.34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640.8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8.47万hm2。

1999-2002年,中央财政已投入23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64亿元,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的生活费和粮食补助167.8亿元,财政转移支付4亿元。

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中央将下拨种苗造林补助费53.5亿元,生活补助费21.7亿元,补助粮食133.6亿kg,折合资金达260多亿元[2]。

照此计算,到2010年,按0.147亿hm2的规划设计,可以匡算出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今后每年补贴的粮食大约在100~150亿kg,每年投入的资金大约为250~300亿元。

目前,国家对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粮食补贴年限是:经济林5年,生态林8年。

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参与退耕的农民不愿意投资生态林而热衷于种植经济林。

据调查,部分地区现已出现了“经济林灾”,比重超过了六成[3];部分地区不尊重自然规律,重林轻草,重乔轻灌,该退不退。

这些不能说与国家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无关。

1、用所学公共经济学原理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物品理论

消费的非 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 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 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受益的非 排他性
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 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这样做 的成本太高。
公共部门经济学
图3—1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3.4.1 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拥挤性的公 共物品
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 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 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
价格排他性 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 的公共物品 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经济学
3.4 混合物品
3.4.1 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消费者无法根据其个人的 偏好及经济状况来调整其 所消费的热量
公共部门经济学
3.2 纯粹公共物品
3.2.2 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1.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根据私人物品的 特性,对某种纯粹 私人物品的市场 需求,可以通过加 总某一时间内市 场上所有单个消 费者在各种价格 水平上对该种私 人物品的需求量 而得出。
用于满足私人 个别需要的物 品。
用于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物 品。
公共部门经济学
3.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3.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性比较 公共物品的特性
效用的不 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 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 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 人或厂商享用。
图3—3 对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公共部门经济学
3.2 纯粹公共物品

第2章公共物品理论

第2章公共物品理论

2.原因 :林达尔均衡的条件与 免费搭车者的出现
• 若每一社会成员都按其所获MB(边际效益) 的大小而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 金费用,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 效率的最佳水平。
——林达尔(Lindahl)均衡
林达尔均衡的条件:
• 每一社会成员都愿准确披露边际效益 MB, 不存在隐瞒或低估从而逃避应负担成本费 用的动机。
• (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使有些人可 能不情愿,但却无法对之加以拒绝
• (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 • 典型例子:国防、科斯的灯塔
理解公共产品
• 2.非竞争性
• 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 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 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 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 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 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 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 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2公共物品的特点
• 为现代经济学所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被后 来经济学家发展的萨缪尔森的定义。经济 学家们常常从分析公共产品的两大基本特 征来界定公共产品的概念。
例如诚实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经济 学的论证)
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上述两个特性,所以,市场机制在纯公共产 品领域无法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功效,个人或企业都不愿 意提供这中无法回收成本和无法获利的产品。
• 因而只能是通过非市场机制来提供,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是由政府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2.2.1 “公共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1含义: • 亚里斯多德 • 加雷特·哈丁 • 休谟(David Hume)

《公共物品理论 》课件

《公共物品理论 》课件

公共物品理论也指导着城市绿地和休 闲设施的规划,以满足市民的休闲和 健康需求,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
公共物品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公共物品理论指导环境保护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防止资源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污染控制与治理
公共物品理论强调政府在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责任,制定和执行相 关环保法规,推动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断存在困 竞争性,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提
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资源配置问题
如何合理配置公共物品的供给 ,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是
一个巨大的挑战。
搭便车行为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个 体往往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导
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完善理论体系
域和问题。
03
公共物品理论的应用
公共物品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基础设施
公共物品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于提 供和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 梁、供水、供电等,以确保城市的正 常运行和发展。
城市绿地与休闲设施
公共交通
公共物品理论强调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推动城市规划中公共交通的发展, 优化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 题。
公共物品的分类
总结词
清晰、具体
详细描述
公共物品可以根据其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程度进行分类。无排他性和无竞争性的纯 公共物品,如国防、法律等;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俱乐部物品,如图书馆、收费 公路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资源,如海洋、森林等。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总结词
详实、多样
详细描述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三种。政府供给是最常见的形式,如公共安全、法律 等;市场供给主要适用于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如收费公路、电影院等;社会供给则是由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 提供,如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内容提要】教育属于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至今这场讨论也未结束;本文对理论界各种不同观点做了梳理分析,得出了教育是“优效型公共物品”的结论;对教育这个物品的“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它涉及国家和市场由谁对其承担起主要提供责任的理论问题;文中分析了私立教育存在的理论根据,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研究了公立教育的最优水平的决定过程,并对教育代金券的设想、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贷款市场不足、政府与市场……几乎所有西方福利国家都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福利项目,所以,它自然是西方福利国家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并且非常成熟的研究领域。

在现实世界中,教育的“价格”差距非常大,例如(大学)在美国等英语国家学费很高,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基本上是免费的。

战后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教育的研究总的来说是很活跃的,并主要集中在教育的性质、财政来源、供给和需求的效率等方面。

教育的性质自从1954年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区分开来并正式使用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这个概念以来,(注:Samuelson,P.A.(1954),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Nov.pp.387-389.)经济学家对教育是否属于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是公共物品,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是教育是私人物品,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巴尔(N.Barr)教授就认为“教育不是公共物品”。

(注:Barr,N.(1998),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State,Oxford University Press,p.329.)这个争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关系到教育这个产品的供给方式和财政来源问题。

巴罗(Robin Barlow)教授在1970年的一篇讨论美国地方学校财政效率的论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纯粹的公共物品。

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

第3章-公共物品理论
上一页 返 回
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一)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P
DB
SS
DA P1
G
P0
E
DD=DA+DB
○ QA
QB Q0
Q
社会需求DD=DA+DB,社会供给SS,当P>P1时,DD= DB 在E点,私人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即:MSR=MRi=MSC(i=1,2,…,n)
返 回 下一页
(二)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无效率 竞争性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优,因为: 1、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出现“免费搭车”的现象。从而导
可行
公共物品消费受益的收费 不可行
学校、医院、影剧院、电话、收费公 国家和平与安全、社会秩序、卫生防
路、有线电视、家庭用电、图书馆、 疫、空气污染控制、消防、城市街道、
公园、旅游景点、公共交通等
路灯、天气预报、城市绿地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公共经济的发展趋势
(1)公共经济的规模化 公共经济是公共需求的产物,没有一定数量无差异(或差异很小) 的社会群体消费,就不能形成公共产品市场。如人口分散的地区,其公 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成本就特对大。因此,公共部门的规模经济特点和 营运规模决定了规模化是公共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经济的超前化 公共经济一直是滞后于私人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公共经济是在私人 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但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公共 经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3)公共经济的市场化 在大多数国家,公共经济一般都是政府补贴的经济,都将市场机制 引入公共经济领域,英国和法国还兴起了公共经济私有化的浪潮。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经济的市场化不仅是 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认同感也日益增 强。 公共经济对调节宏观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市场条件、提高生 活质量、发展文化教育、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