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完整版)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上)(内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十大类内容的原则划分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报告与批件)。
说明:1.学生就读期间填写的反映其本人经历的登记表放第一类,而中学、大学报考登记形与成绩单和毕业生登记表共同构成一整套学历材料,放第四类。
2.反映党、团员一般经历的登记表或简历表放第一类,而在整党或重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党、团员登记表,则放第六类。
3.干部履历鉴定书(表)或履历表、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的放第一类,以鉴定为主的放第三类。
4.可以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登记表(如应征入伍登记表、兵役登记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等材料),归第九类。
5.没有实际内容的表格(如待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不归档。
如确有保存价值的(如工会会员登记表),可放第十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是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材料,包括自传、干部自传以及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料。
说明:1.有的干部没有写过自传,可将含有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放第二类,并在干部档案目录中标明“代自传”。
2.组织上要求干部本人交待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放第五类。
3.一般性的科技干部业务自传、技术自传,不归档。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含自我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离任审计材料等。
说明:1.含有成绩(或有“同意毕业”、“准予毕业”意见)的毕业生鉴定表放第四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作者: ————————————————————————————————日期: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类别材料分类排列顺序目录填写备注目录职务变动表的前面有圆珠笔的材料不要求复印,但1995年后不得使用。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排在目录后面第一类1、学生登记表、学员登记表、研究生登记表、社教工作队员登记表、知青、教师、军人登记表、职工简历表、职工登记表、工作人员简历表、工作人员登记表登记表、干部履历表(书)、干部登记表;2、党员干部简历表;3、更改姓名材料;4、简历。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贴像片、盖公章。
第二类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属自传性质的材料。
2、以自传为主要内容的履历式简历表等。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第三类1、鉴定材料:学生、学员、实习、劳动、自我鉴定,毕业生鉴定、高校毕业生鉴定、结业鉴定、学生操行评语、政治操行鉴定表、工作鉴定、团员、党员、干部鉴定、后备干部登记表、退役军人鉴定、转业干部鉴定、飞行员鉴定、工作调动鉴定、下派干部鉴定、社教运动鉴定表;2、干部考核表、干部考察材料、对本人的考察意见、思想品德考察表、公务员考核表、审计考核材料、出国人员鉴定表、外国工作期间鉴定;研究生学习期间总结表、党性锻炼小结;3、离任审计(如有问题放第8类).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
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各单位现职和科级以上干部民主评议材料归档;干部的任免必须有任免考察材料,并加盖公章。
第四类1、中学、高中、中专毕业登记表、报考大专院校登记表、报考高校志愿表与高考成绩单、选拔学生登记表;2、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学员毕业鉴定表(含成绩单)、学习情况登记表,高校学籍登记表);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证明、肄业、毕业证明,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等;3、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硕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学业成绩登记表、硕士毕业生登记表;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博士课程学习成绩表、博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博士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推荐表;硕士学位审批材料、博士学位审批材料;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套改、晋升、解聘专业职务(职称)的审批表、登记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的评价材料及目录;干部本人写的技术业务自传;反映干部业务能力方面的其它材料;6、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审批表、卫生人员技术职称晋升呈报表;7、教师过渡审批表、公务员过渡培训表。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十大类内容的原则划分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报告与批件)。
说明:1. 学生就读期间填写的反映其本人经历的登记表放第一类,而中学、大学报考登记形与成绩单和毕业生登记表共同构成一整套学历材料,放第四类。
2. 反映党、团员一般经历的登记表或简历表放第一类,而在整党或重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党、团员登记表,则放第六类。
3. 干部履历鉴定书(表)或履历表、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的放第一类,以鉴定为主的放第三类。
4. 可以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登记表(如应征入伍登记表、兵役登记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等材料),归第九类。
5. 没有实际内容的表格(如待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不归档。
如确有保存价值的(如工会会员登记表),可放第十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是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材料,包括自传、干部自传以及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料。
说明:1. 有的干部没有写过自传,可将含有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放第二类,并在干部档案目录中标明“代自传”。
2. 组织上要求干部本人交待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放第五类。
3. 一般性的科技干部业务自传、技术自传,不归档。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含自我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离任审计材料等。
说明:1. 含有成绩(或有“同意毕业”、“准予毕业”意见)的毕业生鉴定表放第四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须有干部任前考察(或表现情况)材料。其中,1997年以来的干部考察材料须有形成材料的单位(或考察人)和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职务变动表的前面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
排在目录后面
第一类履历材料
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知青、教师、职工、军人、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书)。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
2、
1、学历学位材料
(1)、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1977年以前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1977年以后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士学位的材料;
(2)、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须有报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须有专家推荐表;
2、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四)、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1、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
目录填写为二级分类方法:
1、学历学位材料;
4、确定和更改干部的姓名报告及批件;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批复、报告及证明;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排序说明一览表资料

类序号按6-1、6-2、6-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类序号写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页码写在每页材料的右下角。
七、奖励材料
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由远到近排列。
类序号按4-1-1、4-1-2写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页码写在每页材料的右下角。需用复制件归档的,须在复制件上注明材料出处、复制时间,审核人(复制人)要签名,并加盖材料出具单位或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印章(下同)。
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由远到近排列。
类序号按2-1、2-2、2-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三、鉴定、考核材料
年度考核登记表;除归入四类、六类、九类以外的考察(鉴定)材料、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材料。
4-2专业技术职务材料:职(执)业(任职)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执)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类序号按4-2-1、4-2-2、4-2-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4-3科研学术材料:当选为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被县处级以上单位评选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干部人事档案分类和内容

附件一干部人事档案分类和内容干部人事档案共分十类,有关材料按类归档,其分类和内容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1、干部履历表;2、学生登记表、各类个人简历及登记表;3、更改姓名的材料;第二类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等材料1、各种鉴定表(包括自我鉴定;单位组织鉴定;党、团员鉴定;学生及学员毕业鉴定);2、年终考核表、实习鉴定、各种评语表;3、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4、"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5、"各种专业人员、专门工作鉴定意见。
第四类学历学位成绩培训专业性材料1、"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高校招生(报考)登记表;2、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3、毕业登记表;4、学历、学位、学绩、培训材料;15、选派留学生审查登记表;6、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聘任表;7、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8、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目录。
第五类政审材料1、政历情况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主要意见或说明情况的材料;2、主要证明材料、甄别、复查结论、调查报告、批复等有关依据材料;3、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社会关系调查材料;4、"主要社会关系、政历情况的证明及有关问题过去档案内记载的现已平反的证明;5、入党、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6、配偶情况登记表、调查材料;7、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及调查材料,上级批复以及依据的证明材料。
第六类加入党团组织的材料1、入党(团)志愿书、申请书、入党转正申请书;2、"党(团)员登记表;3、预备党员因犯错误延期转正、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24、认定不合格党员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依据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5、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1、先进个人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材料;2、军人在部队经组织批准立功,授勋材料。
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排序及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分类参考正本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材料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入一、二、三、五类等;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但材料排序时,将近期《干部履历表》放在首位,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
第二类自传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干部自传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3〉党员鉴定(1970年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10〉后备干部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2、考核、考察材料〈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十大类内容的原则划分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报告与批件)。
说明:1. 学生就读期间填写的反映其本人经历的登记表放第一类,而中学、大学报考登记形与成绩单和毕业生登记表共同构成一整套学历材料,放第四类。
2. 反映党、团员一般经历的登记表或简历表放第一类,而在整党或重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党、团员登记表,则放第六类。
3. 干部履历鉴定书(表)或履历表、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的放第一类,以鉴定为主的放第三类。
4. 可以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登记表(如应征入伍登记表、兵役登记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等材料),归第九类。
5. 没有实际内容的表格(如待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不归档。
如确有保存价值的(如工会会员登记表),可放第十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是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材料,包括自传、干部自传以及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料。
说明:1. 有的干部没有写过自传,可将含有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放第二类,并在干部档案目录中标明“代自传。
”2. 组织上要求干部本人交待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放第五类。
3. 一般性的科技干部业务自传、技术自传,不归档。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含自我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离任审计材料等。
说明:1. 含有成绩(或有“同意毕业、”“准予毕业”意见)的毕业生鉴定表放第四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类
1、鉴定材料:学生、学员、实习、劳动、自我鉴定,毕业生鉴定、高校毕业生鉴定、结业鉴定、学生操行评语、政治操行鉴定表、工作鉴定、团员、党员、干部鉴定、后备干部登记表、退役军人鉴定、转业干部鉴定、飞行员鉴定、工作调动鉴定、下派干部鉴定、社教运动鉴定表;
4、确定和更改干部的姓名报告及批件;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平反决定、通知或复查意见等;
5、学生政审表、高中毕业生政审表、学生政治情况调查表、毕业生政治审查表、新兵政治审查登记表、入伍时间审批表、下乡时间审批表、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批复、报告及证明;更改民族的批复;
2、党员干部简历表;
3、更改姓名材料;
4、简历。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贴像片、盖公章。
第
二
类
1、凡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属自传性质的材料。
2、以自传为主要内容的履历式简历表等。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2、干部考核表、干部考察材料、对本人的考察意见、思想品德考察表、公务员考核表、审计考核材料、出国人员鉴定表、外国工作期间鉴定;研究生学习期间总结表、党性锻炼小结;
3、离任审计(如有问题放第8类).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6、本人的证明材料:家庭情况的证明材料、爱人情况登记表,其妻×××的证明材料、其夫×××的证明材料、其父×××的证明材料、
其母×××的证明材料等。
按政审时间先后,排出每次政审的成套材料。
批复;
结论;
本人对结论的意见;调查报告;
调查证明材料(按调查报告中引证的要顺序排列);
本人检查交待及申诉材料(有复查结论、平反决定的排在前面),不同问题分别做出结论的将每个问题的成套材料分别集中在一起;同一问题多次审查形成的材料,将每次审查形成的成套材料分别排列在一起,并将最后一次问题材料排在这一问题材料的最前面;其余的按每次审查的时间先后顺序成套排列。
各单位现职和科级以上干部民主评议材料归档;
干部的任免必须有任免考察材料,并加盖公章。
第
四
类
1、中学、高中、中专毕业登记表、报考大专院校登记表、报考高校志愿表与高考成绩单、选拔学生登记表;
2、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学员毕业鉴定表(含成绩单)、学习情况登记表,高校学籍登记表);符合国家规定的学历证明、肄业、毕业证明,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等;
2、职称单科成绩考试通知要退还本人。
类
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第
五
类
1、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结论(批注)、调查报告、主要证明材料、检举材料、本人交待及对结论的意见;
2、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及有关的依据材料;
3、一般历史问题的结论材料和主要证明材料;因入党、入团、出国、参军而形成的政审材料;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职务变动表的前面
有圆珠笔的材料不要求复印,但1995年后不得使用。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
排在目录后面
第
一
类
1、学生登记表、学员登记表、研究生登记表、社教工作队员登记表、知青、教师、军人登记表、职工简历表、职工登记表、工作人员简历表、工作人员登记表登记表、干部履历表(书)、干部登记表;
入团志愿书;
入团申请书;
团员登记表;
离退团材料;
开除团籍材料;
入党志愿书;
入党申请书;
转正申请书;
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材料存放在第三类
第
七
类
1、各级组织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和本单位年度性奖励的授奖决定(审批表)先进事迹及荣誉称号材料、通报表扬材料;创造发明奖励材料;ຫໍສະໝຸດ 目录填写备注第
六
类
1、入团志愿书、申请书、退团材料;
2、入党志愿书(己经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
3、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批示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材料党员登记表(属整党性质的)、党员民主评议材料;
4、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组织审批意见;
5、开除党籍、团籍的处分材料放在第八类,原入党、入团志愿书仍放在第六类,但需在封面注明“已开除”字样。
2、各种业务奖励材料;
3、从事专业工作三十年人员审批表、登记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审批表;拔尖人才审批表;其它荣誉称号的审批材料。
按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先排序反映同一问题或内容材料
集中在一起,按材料主次关系排序。
1、先将本人材料、上级批复、结论、本人对结论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查交代材料。
2、再存放爱人、父母、兄弟、姐妹等材料。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归入此类材料应注意材料的完整性。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3、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硕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学业成绩登记表、硕士毕业生登记表;
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博士课程学习成绩表、博士
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学籍登记表、博士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推荐表;硕士学位审批材料、博士学位审批材料;
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聘任、套改、晋升、解聘专业职务(职称)的审批表、登记表;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的评价材料及目录;干部本人写的技术业务自传;反映干部业务能力方面的其它材料;
6、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呈报表、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审批表、卫生人员技术职称晋升呈报表;
7、教师过渡审批表、公务员过渡培训表。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份数,XXX年不能省略
1、毕业证书的原件、复印件都不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