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羧酸的衍生物习题答案

羧酸的衍生物习题答案

羧酸的衍生物习题答案1.下列表示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B.可以水解,水解产物有两种(正确答案)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 mol NaOH反应D.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答案解析:该物质的苯环上直接连有羧基,因此具有酸性,且酸性大于碳酸(酚羟基结构也能与CO32-反应生成HCO3-),故能与纯碱溶液反应,A项正确;该物质中含有酯基,因此可以水解,且水解产物只有一种(3,4,5-三羟基苯甲酸),B 项错误;该有机物中能和NaOH反应的有酚羟基、酯基、羧基,其中酯基水解后生成1 mol羧基和1 mol酚羟基,所以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 mol NaOH反应,C项正确;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易被溴取代,故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2.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B、C两种物质,C经一系列氧化最终可转化为B的同类物质,等质量的B、C的蒸气在同温同压下所占体积相同,则A的结构共有() [单选题] *A.8种(正确答案)B.12种C.16种D.18种答案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A为酯、B为一元酸、C为一元醇,因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B为丁酸,其组成可表示为C3H7—COOH,C为戊醇,其组成可表示为C5H11OH。

丙基有2种,故丁酸有两种,戊醇C经氧化后得到戊酸,戊酸的组成可表示为C4H9—COOH,丁基有4种,故符合条件的戊醇有4种,每种酸可与对应的4种醇形成4种酯,两种酸共可生成8种酯。

3.经过下列操作,能将化合物转变为的有()①跟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2CO3溶液③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④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溶液 [单选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正确答案)答案解析:4.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甲醇、甲酸、乙醇、甲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沉淀不溶解;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溶液红色逐渐变浅。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羧酸及其衍生物)【圣才出品】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羧酸及其衍生物)【圣才出品】

第13章羧酸及其衍生物一、选择题1.下面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云南大学2004研]A.丙炔酸B.丙烯酸C.丙酸D.丙氨酸【答案】A;D【解析】叁键碳为sp杂化,双键碳为sp2,而饱和碳为sp3杂化,s成分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故丙炔酸酸性最强,丙氨酸属两性物质,其酸性最弱。

2.下列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活性最大。

[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答案】(A)【解析】酯羰基碳缺电子程度越高,则越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活性越大。

-NO2为吸电子基,使酯基的电子云密度减小,水解反应活性最大。

3.植物油中含有的脂肪酸为()。

[大连理工大学2002研]A.较多的饱和直链B.较多不饱和直链C.较多不饱和偶数碳直链D.较多不饱和奇数碳直链【答案】C【解析】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碳,且碳原子数一般都是偶数。

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答案】(B)【解析】(B)电离产生的羧酸跟离子与邻位羟基之间存在氢键而稳定,故(B)的酸性最强。

5.加热时可以生成内酯的羟基酸是()。

[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A.α-羟基酸B.β-羟基酸C.γ-羟基酸D.δ-羟基酸【答案】C,D【解析】加热时,γ-羟基酸、δ-羟基酸分别可形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内酯。

二、填空题1.下列化合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请按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

[厦门大学2002研]【答案】(A)>(D)>(C)>(B)【解析】羰基附近的碳上有吸电子基,空间位阻越小,越有利于酯的水解;酯基中与氧相连的烷基碳上的取代基越多,空间位阻越大,水解反应速度越慢。

2.将下列负离子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成序:。

[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答案】(C)>(A)>(B)【解析】吸电子基使羧酸根离子上的负电荷分散,稳定性增大,相反,给电子基使其稳定性减小。

3.下列化合物与乙醇钠/乙醇溶液发生醇解反应,请按反应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NaBH4
OH O CH3CH2CHCH COCH2CH3
CH3
HCN (5) HC CH
CH2 CHCN
H2O,H+
CH3OH H+
CH2
CHCOOCH3
O
(6)
CH3OH/H+ NaBH4 HO CO2H
CO2CH3
OH
(7)格式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 CH3CHCH3 HBr
Mg/醚
1)CO2 CH3CHCOOH
COOC2H5 CH2=CHCH2-C-CH3
COOC2H5
(1) OH-,H2O (2) H3O+
CH2=CHCH2CHCOOH CH3
思考题 11-19 写出反应产物 O + NCCH2COOH CH3COONH4
答案:为活泼亚甲基与酮的 Knoevenagel 反应: O + NCCH2COOH CH3COONH4
CH3CCH3
CH3CHCH3
答案:β-二羰基的互变性。与 2,4-二硝基苯肼反应的为(a)、(b),(a)使 Br2/CCl4
褪色。
思考题 11-17 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O -C-CH3
答案:为乙酰乙酸乙酯合成环状取代丙酮的方法:
OO
OO
CH3CCH2COC2H5
(1)C2H5ONa (2)Br(CH2)4Br
HOCH2CH2CH2CH2OH
思考题 11-15 由对羟基苯胺合成药物泰诺林的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答案:为酰胺的制备 HO-
OO -NH2 + CH3COCCH3 吡啶 HO-
O -NH-CCH3
3
思考题 11-1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有机化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乙醛氧化
13.5.3 丙烯酸 • 丙烯酸的制备
丙烯气相氧化
CH2=CH—CH3
O2,MoO3
280~360℃, 0.2~0.3MPa
CH2=CH—COOH
• 丙烯酸具有羧酸和烯烃双重性质。双键易发生氧化和 聚合反应。控制聚合反应程度,可得不同用途的聚合 物。工业上用作分散剂、涂料、粘合剂。
13.6 二元羧酸(自学 )
(2) 羧酸的命名 •俗名——根据天然来源
•系统命名法
(1)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母体);
(2)碳链编号时,从羧基的碳原子开始;
(3)酸前要冠以官能团位置的数字(编号最小);
(4)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
俗名
系统名
O CCC C C C
OH
6 5432 1
例如:
CH2=CH-COOH C H3C -H = C HC -O O H
苯甲酸(安息香酸)
C H3
对甲苯甲酸
• 多元芳香族羧酸的命名 • 用“羧酸”或“甲酸”作字尾,其它作为取代基
COOH
COOH
COOH
COOH
对苯二羧酸
环己烷羧酸
(对苯二甲酸,1,4-苯二甲酸)(环己烷甲酸)
-萘羧酸 -萘甲酸;1- 萘甲酸
13.2 羧酸的制法 13.2.1 从伯醇或醛制备羧酸
• 不饱和醇或醛须用弱氧化剂制备
6MPa, 150~250℃
3. 烯烃制备羧酸——双键断裂
RCH=CHR’ + 4[O] K2Cr2O7+H2SO4 R’COOH
4. 环状烯烃制备——二元羧酸
RCOOH +
+ 4[O]
5. 丙烯酸的制备
CH2CH2COOH CH2CH2COOH

12 羧酸及其衍生物问题参考答案

12 羧酸及其衍生物问题参考答案

12 羧酸及其衍生物问题参考答案问题1 以戊酸为实例,根据羧酸的分子结构分析解释羧酸类化合物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讨论:戊酸的结构如下。

羧基可发生分子间的双缔合,沸点高。

化学性质为羟基易被取代,羧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比醛酮的羰基困难;可发生脱羧反应,α-H 受羧基的吸电子效应的影响表现出活泼性可被卤素原子取代。

C OOHH问题2 丙二酸HOOCCH 2COOH 的一级解离平衡常数K a1=1.49×10-2远大于二级解离平衡常数K a2=2.03×10-6。

请说明原因。

讨论:丙二酸一级解离后为HOOCCH 2COO -,因此由于同离子效应阻碍二级解离,羧基负离子的吸电子效应也较羧基明显减弱,二级解离困难得多。

问题3 芳香羧酸2, 4, 6-三硝基苯甲酸受热容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2, 4, 6-三硝基苯。

请从分子结构和电子效应方面进行解释。

讨论:由于三个强吸电基的作用使得羧基连接的苯环碳原子正电性大大增强,见下图。

有利于C —C 键的异裂而脱羧。

COOHNO 2N O 2NO O COOHNO 2N O 2NO O COOHNO 2N O 2NO O问题4 强氧化剂难氧化叔丁基苯成为苯甲酸,而强氧化剂却容易氧化仲丁基苯成为苯甲酸。

这是什么原因?讨论:仲丁基苯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接有氢原子,C —H 键与苯环形成 -π超共轭体系,C —H 键更易断裂而发生氧化反应。

问题5 在盐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顺丁烯二酸可以转化为反丁烯二酸。

请提出该异构化反应较合理的机理。

讨论:如下为较合理的机理。

CO 2HCHHOOHHClCO 2HCHH OHOHClCO 2HC H HOH OHCl CO 2HC H ClO OHH H HClHCO 2H HHO 2C问题6 邻甲基苯甲酸(K a=12.4×10-5)的酸性较苯甲酸(K a=6.3×10-5)的酸性高,请从电子效应和分子的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解释。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答案)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答案)

第十二、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答案)12.1 (1) 甲酸,(2) α-甲基丙二酸, (3) α-氨基己酰胺, (4) N-甲基乙酰胺, (5) 对 苯氧基苯甲酸甲酯,(6) 乙丙酸酐, (7) 己二腈,(8) 苯甲酰氯,(9) 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10) 邻氨基苯甲酸价值。

12.2 (1) b < a < c, (2) a > c > d > b, (3) b > d > c >a, (4) ① b > a >d > c, ② a > b, ③d > b >a > c, ④ a > b.12.3O 2NPhCONHNHNO 2Ph COOHPh CO OH+ HCl 和1818+ HCl(1)O 2NCH 3CONHNHNO 2H 3C COOHH 3C COOH(2)+ CH 3COOH 和1818+ CH3COOHO 2NCH 3(CH 2)3CONHNHNO 2CH 3(CH 2)2COOHCH 3(CH 2)2COOH(3)+ CH 3OH 和1818+ CH 3OHO 2NPhCH=NNHNO 2Ph COHPh CO H+ H 2O 和(4)18+ H 2O12.4O 对 (1) (2) (3) (4) 均无反应:OO 的反应: HO(CH 2)3COO (1),(2) HO(CH 2)4OH ,OH(3) HO(CH 2)3C(CH 3)2, (4) HO(CH 2)3CO 2CH 3; O O O 的反应: (1) O 2C(CH 2)2CO 2 ,(2) HO(CH 2)4OH, OH(3) (CH 3)2C(CH 2)2CO 2H , (4) CH 3OCO(CH 2)2CO 2H 12.5COCl CO 2C 2H 5(1)+ SO 2 + HCl,(2) CH 3CH=C=O + (CH 3)3NHCl,CH 2(3)+ CO 2,OO(4)(5) PhCOOH + N 2,COC 2H 5(6),N NO Ph(7) CH 3(CH 2)3Br(8)H 3CCH 3CH 2CH 3BrCOBrBCH 2OH(9)+(10) A,(11) C 2H 5COCH 3NH NHOOON NHOHOD C 2H 5O(12)(13)OSO 2C 6H 5DHCH 3(14) ABH D(EtOCO)2CHCH 3CH CH 3HO 2CCH 2D (R)12.6B 2H 6OHH 2O 2,CrO 3, H丁酸(1) abO 2H 2O 2HBr, 过氧化物cKCNOCO 2H 3O(2)Br 2, FeMg, 醚CO 2(3)Mg, 醚O2CNOH 3O(4)CH 3OH, HNa, 二甲苯12.7 OC 2H 5(1) 2 C 2H 5CO 2C 2H 5OCO 2EtCO 2Et (2)+OC 2H 5(3) PhCO 2C 2H 5 + CH 3NO 212.8HOH 3COH+O CH 3OH (1)- HOCO 2CH 3CO 2CH 3MeOOCO 2CH CO 2CH 3H 2OHOCO 2CH 3CO 3CH 3(2)OO OCH 2OCH 3O 2C OCH 3O 2C CH 3OO OCO 2CH 3O (3) (MeO 2C)2CH +H 3C OCH 3CO 2CH 3H 2OCO 2CH 3CO 2CH 3CH 3MeO(4)CO 2CH 3CH 3O OCH 3OCH 3O 2C CH 3H 3OH 3CO 2CCH 3O12.9 (1) 用NaHCO 3水溶液 (2) 酰氯能与AgNO 3 溶液反应 (3) 用NaHCO 3水溶液,加热,乙酸泔水解后与NaHCO 3反应产生CO 2 (4) 酸能与NaHCO 3反应产生CO 212.10 (1) 脱羧是经过烯醇重排,OH 在几何构型上不允许 (2) 酰胺水解是水对羰基加成而后断裂C —N 键,共轭效应使单环内酰胺比二环内酰胺稳定,C —N 键断裂更慢 (3) 苯环上甲氧基与羧基直接共轭,使其酸性比苯甲酸更弱,甲氧基乙酸中,甲氧基是以-I 效应使酸性增强 (4) 丙二酸脱羧时,可以通过一个环状的6点子的芳香过渡态,丁二酸不能 (5) 酰化是经过正离子ClCH 2C O (I),烷化则经过正离子CH 2COCl (II),其稳定性 I > II ,所以酰化为主。

羧酸衍生物答案

羧酸衍生物答案

羧酸衍生物答案1、下列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2-氟丙酸B、2-氯丙酸C、2-溴丙酸D、丙酸答案:2-氟丙酸--------------------------------2、由于p-π共轭的影响,使羧基中的C=O键长较醛、酮羰基键长略有所增长,而其C—O键长较醇中的C—O键长短。

答案:对--------------------------------3、将丙酸转化为2-甲基丙二酸,判断下列合成路线是否合理?答案:-------------------------------- 1、下列化合物俗名为:A、乳酸B、苹果酸C、柠檬酸D、酒石酸答案:柠檬酸-------------------------------- 2、下列化合物,经过Tollens试剂作用,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得到产物是。

答案:环戊酮-------------------------------- 1、羧酸衍生物水解反应的活性次序是:酰卤脂肪胺> NH3 >芳香胺答案:对-------------------------------- 3、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正确:答案:错-------------------------------- 1、吡咯、呋喃、噻吩中的杂原子和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每个环中的杂原子提供两个p电子,每个碳原子提供一个p电子,形成6π电子的芳香体系。

答案:对--------------------------------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正确:答案:错-------------------------------- 1、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a>b>c>d B.b>a>c>d C.d>c>b>a D.c>b>d>a答案:D-------------------------------- 2、下列化合物命名正确的是:A、4-甲基噻唑B、3-甲基噻唑C、2-甲基噻唑D、5-甲基噻唑答案:4-甲基噻唑--------------------------------3、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大到小顺序是:④>③>②>①①>②>③>④④>③>①>②②>③>④>①答案:④>③>①>②--------------------------------1、下列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2-氟丙酸B、2-氯丙酸C、2-溴丙酸D、丙酸答案:2-氟丙酸--------------------------------2、由于p-π共轭的影响,使羧基中的C=O键长较醛、酮羰基键长略有所增长,而其C—O键长较醇中的C—O键长短。

选择性化学练习试题3.4羧酸羧酸衍生物

选择性化学练习试题3.4羧酸羧酸衍生物

3.4 羧酸羧酸衍生物(精练)1.(2022·吉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药物,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酯化反应B.水杨酸的分子式是:C7H6O3C.乙酰水杨酸中含有三种官能团D.1mol水杨酸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体积22.4L【答案】B【解析】A.醇与羧酸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该反应不是酯化反应,故A错误;B.水杨酸的分子式是C7H6O3,故B正确;C.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羧基两种官能团,故C错误;D.水杨酸中羟基、羧基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1mol水杨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22.4L ,选项中没有指出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氢气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B。

2.(2022秋·安徽蚌埠)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分离、提纯、鉴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的方法除去丁醇中的乙醚B.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C.用Na2CO3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CH3COOCH2CH3与HCOOCH2CH3【答案】B【解析】A.丁醇、乙醚互溶,但沸点不同,则蒸馏可分离,故A正确;B.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B错误;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D.CH3COOCH2CH3与HCOOCH2CH3中均含3种H,但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面积比不相同,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故D正确;故答案为:B。

3.(2023·北京)乙酸异戊酯天然存在于香蕉、苹果等水果和浆果中,具有香蕉香味。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乙酸和异戊醇()制备乙酸异戊酯,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及夹持仪器略),相关物质的有关性质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凝管中冷水应从b口进a口出B.将装置中的直形冷凝管换成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可能更好C.将装置Ⅱ换成图2所示装置效果更好D.加入过量的乙酸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答案】D【解析】A.冷凝管中冷水应“下进上出”,即a口进b口出,A项错误;B.该装置中冷凝管倾斜放置,球形冷凝管适合竖直放置,倾斜放置时容易残留液体,B项错误;C.NaOH溶液能使生成的酯水解,C项错误;D.乙酸和异戊醇()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酸,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答案)
12.1 (1) 甲酸,(2) α-甲基丙二酸, (3) α-氨基己酰胺, (4) N-甲基乙酰胺, (5) 对 苯
氧基苯甲酸甲酯,(6) 乙丙酸酐, (7) 己二腈,(8) 苯甲酰氯,(9) 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10) 邻氨基苯甲酸价值。

12.2 (1) b < a < c, (2) a > c > d > b, (3) b > d > c >a, (4) ① b > a >d > c, ② a > b, ③
d > b >a > c, ④ a > b.
12.3
O 2N
PhCONHNH
NO 2Ph C
O
OH
Ph C
O OH
+ HCl 和18
18
+ HCl
(1)
O 2N
CH 3CONHNH
NO 2H 3C C
O
OH
H 3C C
O
OH
(2)+ CH 3COOH 和18
18
+ CH3COOH
O 2N
CH 3(CH 2)3CONHNH
NO 2
CH 3(CH 2)2C
O
OH
CH 3(CH 2)2C
O
OH
(3)
+ CH 3OH 和18
18
+ CH 3OH
O 2N
PhCH=NNH
NO 2Ph C
O
H
Ph C
O H
+ H 2O 和
(4)
18
+ H 2O
12.4
O 对 (1) (2) (3) (4) 均无反应:
O
O 的反应: HO(CH 2)3COO (1),(2) HO(CH 2)4OH ,
OH
(3) HO(CH 2)3C(CH 3)2, (4) HO(CH 2)3CO 2CH 3; O O O 的反应: (1) O 2C(CH 2)2CO 2 ,
(2) HO(CH 2)4OH, OH
(3) (CH 3)2C(CH 2)2CO 2H , (4) CH 3OCO(CH 2)2CO 2H 12.5
COCl CO 2C 2H 5(1)
+ SO 2 + HCl
,
(2) CH 3CH=C=O + (CH 3)3NHCl
,
CH 2
(3)
+ CO 2
,
O
O
(4)
(5) PhCOOH + N 2
,
COC 2H 5(6)
,
N N
O Ph
(7) CH 3(CH 2)3Br
(8)
H 3C
CH 3
CH 2CH 3
Br
COBr
B
CH 2OH
(9)
+
(10) A
,
(11) C 2H 5COCH 3
NH NH
O
O
O
N N
HO
HO
D C 2H 5
O
(12)
(13)
OSO 2C 6H 5D
H
CH 3
(14) A
B
H D
(EtOCO)2CH
CH 3
C
H CH 3
HO 2CCH 2
D (R)
12.6
B 2H 6
OH
H 2O 2,CrO 3, H
丁酸
(1) a
b
O 2H 2O 2
HBr, 过氧化物
c
KCN
O
CO 2
H 3O
(2)Br 2, Fe
Mg, 醚
CO 2
(3)
Mg, 醚
O
2CN
O
H 3O
(4)
CH 3OH, H
Na, 二甲苯
12.7 OC 2H 5
(1) 2 C 2H 5CO 2C 2H 5
O
CO 2Et
CO 2Et (2)
+
OC 2H 5
(3) PhCO 2C 2H 5 + CH 3NO 2
12.8
H
O
H 3C
OH
+
O CH 3
OH (1)
- H
O
CO 2CH 3CO 2CH 3
MeO
O
CO 2CH CO 2CH 3
H 2O
HO
CO 2CH 3CO 3CH 3
(2)
O
O O
CH 2O
CH 3O 2C O
CH 3O 2C CH 3O
O O
CO 2CH 3
O (3) (MeO 2C)2CH +
H 3C O
CH 3
CO 2CH 3
H 2O
CO 2CH 3CO 2CH 3CH 3
MeO
(4)
CO 2CH 3
CH 3
O OCH 3O
CH 3O 2C CH 3
H 3O
H 3CO 2C
CH 3
O
12.9 (1) 用NaHCO 3水溶液 (2) 酰氯能与AgNO 3 溶液反应 (3) 用NaHCO 3水溶
液,加热,乙酸泔水解后与NaHCO 3反应产生CO 2 (4) 酸能与NaHCO 3反应产生CO 2
12.10 (1) 脱羧是经过烯醇重排,
OH 在几何构型上不允许 (2) 酰胺水解是水对羰
基加成而后断裂C —N 键,共轭效应使单环内酰胺比二环内酰胺稳定,C —N 键断裂更慢 (3) 苯环上甲氧基与羧基直接共轭,使其酸性比苯甲酸更弱,甲氧基乙酸中,甲氧基是以-I 效应使酸性增强 (4) 丙二酸脱羧时,可以通过一个环状的6点子的芳香过渡态,丁二酸不能 (5) 酰化是经过正离子ClCH 2C O (I),烷化则经过正离子CH 2COCl (II),其稳定性 I > II ,所以酰化为主。

12.11
NaBH 4
CH 3OH, H
(1)
(2)
Br 2, HgO, CCl 4
Na 2Cr 2O 7, H
(3)
B 2H 6, THF H 2O 2, NaOH
(4)
O 3, CHCl 3Zn, H 2O
C 2H 5O (5)
NaBH 4, H 2O
CH 3CO 2Na
Br 2, h v
(6)
LiAlH 4
(7)
12.12
CH 2(CO 2Et)2CH 3CH 2ONa
Br(CH
2)5Br
OH
H
(1)
CH 3
CH 3CH 2ONa
OH
H
(2)CH 2(CO 2Et)2 + CH 2=CCH 2Cl
CH 3COCH 2CO 2Et CH 3CH
2CH 2Br
CH 3CH 2
ONa
CH 3CH 2Br CH 3CH 2ONa
OH
H
(3)
CH 3COCH 2CO 2Et
CH 3CH 2ONa
CH 3I
BrCH 2CH 2Br
CH 3CH 2ONa OH H 2O
H
(4)
12.13
C 2H 5Cl
(1) A
B
COOH
Cl
C
C 2H 5COOH
O
O B CH 3C(CH 2)5CO 2H
(2) A CH 3C(CH 2)5CH=CHCO 2H
O
CH 3MgI
H
CH 3
O 2
H 2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