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 物理层99898

合集下载

LTE-物理层介绍

LTE-物理层介绍

下行
上行
DwPTS
GP
UpPTS
12
概述(续)——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
• • • •
用来描述每个时隙中传输的信号 每个网格中有 NRBNscRB 个子载波(频域)和 Nsymb个符号(时域) NRB由传输带宽决定,并满足 6 ≤ NRB ≤ 110 资源网格中的每一个元素就叫做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它是 上下行传输中的最小资源单位
one s
lot, N symb
ol 个
符号
RB N sc 个子载波, 1
E-UTRAN概述
下行信道 上行信道 硬件实现架构
• • • • • • 下行的时隙结构 同步信号 参考信号 下行物理信道的基本处理过程 各个信道的具体处理过程 OFDM基带信号的生成
15
• 三种下行参考信号
•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 MBSFN参考信号 • UE专用参考信号
• 一个下行天线端口上只能传一个参考信号
•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支持配置1,2,4个天线端口 • MBSFN参考信号,在天线口4上发送 • UE专用参考信号,在天线口5上发送
19
下行传输(续)——参考信号2
•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下行传输
• 物理信号
• LTE的下行传输是基于OFDMA的
• Reference signal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 物理信道
•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CH

LTE物理层总结二-1

LTE物理层总结二-1

4、各子功能模块介绍4.1 信道编码4.1.1 信道编码综述4.1.1.1信道编码的作用、分类以及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1)信道编码的作用:信道编码是为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抗干扰技术和方法。

(2)信道编码从功能上看有3类编码:a.仅具有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自动请求重传ARQ等;b.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RS码及卷积码、级联码、Turbo码等;c.具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又称为HARQ。

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类:a.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称为线性码,目前大部分实用化的信道编码均属于线性码,如线性分组码、线性卷积码是经常采用的信道编码;b.非线性码:一切监督关系方程不满足线性规律的信道编码均称为非线性码。

(3)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有2种:Turbo 、咬尾卷积码。

(4)LTE中不同的物理信道都唯一的对应于Turbo 、咬尾卷积码中的一种,只要物理信道确定,则其编码方式唯一确定。

4.1.1.2 LTE中信道编码的一般流程物理信道从上层接收到的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每个子帧最多传输一个TB,如图Figure 5.2.2-1其编码的步骤为:-TB添加CRC校验-码块分段及码块CRC校验添加-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速度匹配-码块级联-数据和控制信息复用-信道交织Figure 5.2.2-1: Transport channel processing说明:这是最复杂的编码流程、一般物理信道的编码流程都是它的简化版。

4.1.1.3 Tail Biting 卷积码和Turbo 编码是和物理信道一一对应关系Table 5.1.3-1: Usage of channel coding scheme and coding rate for TrCHsTrCH Coding scheme Coding rate UL-SCH Turbo coding1/3DL-SCH PCH MCH BCH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咬尾卷积码1/3Table 5.1.3-2: Usage of channel coding scheme and coding rate for control information4.1.2 TB 添加CRC 校验1. 作用:错误检测原理: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Error Detecting )的。

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 二

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 二

转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二2019年06月05日10:37:14 Zimri阅读数476.测量过程物理层的测量过程一般是由高层配置和控制的,物理层只是提供测量的能力而已。

根据测量性质的不同,测量可分为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异系统测量;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可分为电平大小测量、信道质量测量、负荷大小测量等。

根据测量报告的汇报方式,可分为周期性测量、事件测量等。

协议中一般根据测量的位置不同,将测量分为UE侧的测量、eUTRAN侧的测量。

6.1 手机侧测量UE侧的测量有连接状态的测量和空闲状态的测量。

手机处于连接状态的时候,eUTRAN给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这个消息相当于eUTRAN对UE进行测量控制命令。

这个命令包括:要求UE进行的测量类型及ID,建立、修改、还是释放一个测量的命令,测量对象、测量数量、测量报告的数量和触发报告的方式(周期性报告、事件性汇报)等。

手机处于空闲状态的时候,eUTRAN的测量控制命令是用系统消息(System Information)广播给UE的。

UE侧测量的参考位置是在UE的天线连接口处。

UE可以测量的物理量包括: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电平):一定频带内,特定小区参考信号RS的多个RE的有用信号的平均接收功率(同一个RB内的RE平均功率)。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系统在一定频带内,数个RB内的OFDM符号的总接收功率的平均值,包含有用信号、循环前缀干扰、噪声在内的所有功率。

eUTRAN内的RSSI主要用于干扰测量。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是一种信噪比,即RSRP 和RSSI的比值RSRP一般是单个RB的功率,RSSI可能是N个RB的功率,所以RSRQ=(N*RSRP)/RSSI。

第3章:物理层p88-98

第3章:物理层p88-98

193*8000= 1.544 Mbps = (193/125)*10^6
• T1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s (24路) 。 载波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路
12
时分多路复用的分类
(p92- sup)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时间片固定分配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时间片固定分配 时分多路复用
3
“1”:output=f1=1270, “0”:output=f2=1070
modem实现全双工通信的工作原理 实现全双工通信的工作原理
电话交换网 计算机 modem modem 计算机
发送端
调制器
带通滤波器 fol =1170Hz
带通滤波器 fol =1170Hz
解调器
发送端
接收端
解调器
带通滤波器 foh =2125Hz
3.5 频带传输技 术
3.5.1
1级局 (大区局)
1级局 (大区局)
2级局 (区局)
2级局 (区局)
3级局 (初级区局)
3级局 (初级区局)
电话交换网的 结构p88
4级局 (长途局)
4级局 (长途局)
5级局 (市话局)
5级局 (市话局)
1
电话用户 电话用户
3.5.2
频带传输的定义
• 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频 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频 带传输;
22
同步光纤网SONET 同步光纤网
• ITU-T对SDH的速率、复用帧结构、复用 对 的速率、 的速率 复用帧结构、 设备、线路系统、光接口、 设备、线路系统、光接口、网络管理和信 息模型等进行了定义, 息模型等进行了定义,确立了作为国际标 准的同步数字体系 同步数字体系SDH; 准的同步数字体系 ; • 目前各个发达国家都把 目前各个发达国家都把SDH作为新一代的 作为新一代的 传输体系,加紧对SDH的研究、开发与应 的研究、 传输体系,加紧对 的研究 用工作。 用工作。

华为LTE物理层介绍

华为LTE物理层介绍

符号传输周期 T Tg 符号积分时间Ts
X(k) X(k)
多经时延τ
Y(k) Y(k)
path1 path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13
OFDM Symbol Duration
Ts=Tg+Tu. With a certain Prefix length Tg, the OFDM symbols shall be as long as possible to lower the overhead of the Prefix.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14
OFDM Sub-carrier Spacing
Since frequency flat fading is desired on each sub-carrier, subcarrier spacing shall be smaller than channel coherence bandwidth:
Mathematical Model
e− jω0t
积分
d0
e jω 0 t
ˆ d 0
e j ω 1t
d1
e − jω1t
S(t) 积分
ˆ d 1
fi = fc + i 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S/P
……
P/S
信道
Coded symbol rate= R Sub-carrier Mapping CP insertion
DFT

phy标准

phy标准

phy标准PHY是电子现象研究所(Electronic Phenomena Research Institute)从1968年开始研制的标准之一,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

PHY是Physical Layer的缩写,翻译为物理层,它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第一层,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和传输方式。

PHY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输媒介、数据传输速率、编码和调制技术、传输距离、信道容量以及传输误码率等。

其中,传输媒介可以是有线或无线,包括铜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每秒传输的比特数,通常以bps(bits per second)为单位。

编码和调制技术是将数字数据转化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数据的技术。

传输距离指的是数据传输的最远距离,这个距离受到传输媒介的限制。

信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bps为单位。

传输误码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比特错误率。

在PHY标准中,一般会规定不同传输媒介和传输速率的组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比如,对于以太网,PHY标准规定了10Mbps、100Mbps、1000Mbps等不同的传输速率,并且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又细分为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等不同的标准。

另外,PHY标准还会规定相应的编码和调制技术,以改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无线通信领域,PHY标准通常会规定不同频段和调制方式的组合。

比如,Wi-Fi使用的是2.4GHz和5GHz频段,并且使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方式。

而蜂窝移动通信使用的是不同的频段和调制方式,如GSM使用的是900MHz和1800MHz频段,并且使用了GMSK(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

nr物理层基础知识简介

nr物理层基础知识简介

nr物理层基础知识简介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在物理层中,信息以电流、电压或电磁波的形式在通信媒介中传输。

本文将对物理层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1. 物理层的作用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控制信号在通信媒介中的传输。

它定义了电缆的连接方式、传输速率、电压等细节。

物理层还负责处理数据的同步、时钟信号以及物理接口的规范。

2. 物理层的通信媒介物理层使用不同的通信媒介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信道。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媒介对于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3. 物理层的信号编码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物理层使用各种信号编码方式对原始比特流进行编码。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这些编码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率。

4. 物理层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相反的过程。

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调制技术使得数字信号能够通过模拟信号传输,从而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5. 物理层的传输模式物理层的传输模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单工模式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传输,如广播电视。

半双工模式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交替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如对讲机。

全双工模式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如电话通信。

6. 物理层的传输速率物理层的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传输速率有bps(比特每秒)、Kbps(千比特每秒)、Mbps(兆比特每秒)和Gbps(千兆比特每秒)等。

传输速率越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越高。

7. 物理层的传输距离物理层的传输距离取决于通信媒介的特性和信号衰减情况。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较短,光纤的传输距离较长。

为了扩大传输距离,物理层常常使用中继器、集线器和光纤放大器等设备来增强信号。

8. 物理层的错误检测与纠正物理层使用校验码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物理层的组成

物理层的组成

物理层的组成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基础层,它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它是网络协议中的第一层,位于数据链路层的下方。

物理层的组成包括传输介质、信号和编码三个方面。

传输介质是物理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数据传输的媒介。

常见的传输介质有铜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铜缆是一种常用的传输介质,其主要有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双绞线由多根细铜线绞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速度。

同轴电缆由内部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外部绝缘层组成,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传输。

光纤是一种以光信号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它由光纤芯、包层和护套组成,具有大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无线电波是一种无线传输介质,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比特流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

信号是物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数据在传输介质上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常见的信号类型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取无限个值。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它只能取有限个值。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字信号通常会经过调制技术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再经过解调技术将其转化回数字信号。

编码是物理层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它将数据转化为比特流进行传输。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非归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

非归零编码将每个比特表示为一段时间内电压的存在或不存在,其中常用的编码方式有不归零不反向编码和不归零反向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将每个比特表示为一段时间内电压的上升或下降,其中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反向编码。

物理层的组成包括传输介质、信号和编码三个方面。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铜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介质上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编码将数据转化为比特流进行传输,有非归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等方式。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物理层,为上层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