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挥发油测定器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或固体样品中挥发油含量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监测、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该仪器。

使用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样品需要准备好待测的样品。

样品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但必须符合测定要求。

液体样品应尽量避免氧化、挥发和溶解,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固体样品应先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研磨、溶解等,以便溶出挥发物质。

步骤二:安装仪器将挥发油测定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连接好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根据仪器说明书,正确安装和连接相关部件,确保仪器能正常运行。

步骤三:设置测定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定要求,设置合适的测定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温度、时间、流速等。

合理的参数设置能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步骤四:进行预热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进行预热。

预热时间根据仪器的要求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预热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产生干扰。

步骤五:装样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注入到仪器中。

注入样品时要注意避免样品溅出,以免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伤害。

同时,要确保样品注入口的密封性良好,以防止挥发物质的损失。

步骤六:开始测定按下仪器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同时,要遵守仪器使用规范,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和安全问题。

步骤七:记录结果测定完成后,根据仪器的显示结果,记录测定值。

同时,要及时保存样品和测定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注意事项如下:注意事项一:安全操作在使用挥发油测定器时,要注意个人安全。

避免将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注入到仪器中,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注意事项二:仪器维护定期对挥发油测定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清洁仪器表面和内部部件,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定结果。

包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3生药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包医大生药学实验指导03生药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生药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药中挥发油含量测定的方法2、了解生药中挥发油含量测定的意义二、实验材料薄荷HerbaMenthae>三、实脸方法根据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大小不同,挥发油的测定有甲、乙两种方法。

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乙法适用于相对密度在LO 以仁的挥发油。

(1)甲法取薄荷(约5mm的碎段)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TQ侬>称定重量(准确至。

∙Olg),置烧瓶中,每工。

Og供试品加水与玻瑞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滥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其他适宜的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O线上面约5mm处为止。

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上端恰与刻度O线平齐,读取挥发油体积,并计算样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V/W)。

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ml∕g)J__________________ 1x1。

%(2)乙法取水约30OnI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自测定器上端加水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

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播,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

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工S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体积。

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依法测定,自油层体积中减去二甲苯的体积,即为挥发油体积,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

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ml∕g)=J _____________________ 1x1。

%四、作业简要记录所测生药中挥发油的测定步骤,并计算含量。

五、思考题测定挥发油的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挥发油测定法(2005年药典)

挥发油测定法(2005年药典)

附录10D 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

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

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C,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

测定器B应具有0.1ml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油分逸出。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烧瓶中,加水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

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

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 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

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

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

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

1 简述1.1 本规程适用于按中国药典附录《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成分的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的挥发油含量。

1.2 挥发油测定法系利用供试品初水蒸馏时,挥发油和水能一起蒸馏出,经回流冷凝管冷却并滴入挥发达测定器中,据二者互不混溶,且相对密度不同而分层,馏出的水经特殊设计的挥发油测定器下端的连通装置不断溢流入固底烧瓶中、而挥发油则留在测定器中。

连翘中挥发油测定标准

连翘中挥发油测定标准

连翘中挥发油测定标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蒸馏法:将连翘样品加入蒸馏瓶中,加入适量水,用水蒸气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用乙醚提取,蒸干乙醚,称量得到挥发油的质量。

2.气相色谱法:将经过适当处理的连翘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出挥发油中的各种成分,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出各种成分的含量。

3.紫外分光光度法:将连翘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挥发油浓度的关系计算出挥发油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挥发油含量结果,因此在进行测定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定。

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

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

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
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是常用于中药材中挥发油含量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蒸馏法将中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分离出来,然后以干燥后建立的定量容器中收集挥发油,并以重量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具体步骤如下:
1.取适量的中药材研磨成均匀的粉末状。

2.将2克左右的中药材粉末放入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水蒸气蒸馏。

3.在蒸馏器中加入氯仿等有机溶剂,将挥发油从水相中萃取出来。

4.将有机相收集于干燥的量筒中,在60°C下加热除去有机溶剂。

5.将得到的挥发油重量与中药原料的质量比较,得到挥发油含量。

该方法具有简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但缺点是不能区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组成,对于不同种类的挥发油测量的灵敏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

甲法测定挥发油的原理挥发油是指在常温下容易蒸发和挥发的液体油类物质。

挥发油广泛应用于印刷、油漆、香水、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挥发油的测定。

测定挥发油的原理主要涉及挥发油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和挥发的过程及相关性质。

1.常温蒸发原理:挥发油在常温下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称为常温蒸发。

常温下,挥发油分子的能量分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挥发油分子表面上的高能量分子会以一定概率从液体中脱离,并进入气相。

而同时,气相中的高能量分子又会以一定概率被液体吸附。

在平衡状态下,液体和气相之间的分子转移速率相等,保持了一定的液-气平衡。

2.相关性质测定:测定挥发油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刻画挥发油的特性。

(1)密度:挥发油的密度与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有关。

以挥发油的密度为参考可以衡量其疏水性和挥发性。

(2)相对挥发度:相对挥发度是挥发油的挥发性的定量标志。

通过与参照标准物质(如正庚烷)进行比较,可以根据其相对挥发度确定挥发油的挥发性。

(3)沸点:沸点是挥发油的重要性质之一,指的是在大气压下液体沸腾的温度。

挥发油的沸点是表征其挥发性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蒸馏等方法进行测定。

3.测定方法:常用的挥发油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密度测定:通过传统的比重法,利用已知密度的物质作为参考,通过比较高精度测量样品密度的方法来测定挥发油的密度。

(2)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通过样品的挥发和分离来测定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

(3)热重分析法:通过将样品加热,测量样品失重的变化来测定挥发油的含量,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品挥发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来确定挥发油的含量。

(4)蒸馏法:根据挥发油的沸点差异,通过连续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样品进行蒸馏分离,得到不同组分的挥发油,并根据各组分的质量来定量测定挥发油的含量。

总之,测定挥发油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挥发油在常温下的蒸发和挥发过程,以及挥发油的相关性质。

通过测定密度、相对挥发度、沸点等指标,可以对挥发油的组成和性质进行评估和测定。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05-12-21 11:39:00挥发油是中草药的一大类成分,是一种能随着水蒸气蒸馏,以萜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广泛存在于中药、香料中,且常以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其质量的优劣。

但由于中药挥发油极不稳定,存在着许多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等,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谨就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做一探讨。

气相色谱法(GC)可分离挥发油中的成分,并根据已知成分的对照品作出定性和定量;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以其分离效率高、操作周期短、传质速率快、渗透能力强、蒸发潜热低等优点在中药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等的提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挥发油SFE与其它色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质谱联用,可高效、快速地分析其中的有效成分。

但GC与SFE因仪器设备昂贵、对照品来源有限及实验操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尚难普及,而且CC与SFE都不能对挥发油整体作出定量。

因此,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现大都采用简便实用的药典法,但该法存在着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问题,鉴于此,科研人员对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研究,以期提高该法的定量精度及实用价值,以下谨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L 供试品的预处理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须预先粉碎,使能通过二至三号筛,但粉末不宜过细,粉碎过细,可能导致油室或油细胞破碎过多,在粉碎过程中造成挥发油散失过多,而且过细的粉末加水加热时成糊状,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现象,因此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对于果实、种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宜切碎。

侯家麟等按药典法测当归挥发油时,考虑到药材粉碎时挥发油易散失,且药材粉末直接测定易起泡沫,所以将药材置搪瓷盘内,加水,上盖纱布闷润、浸软,剪成薄片,同浸出液一起装入蒸馏瓶内蒸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挥发油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

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

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C。

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

测定器B应具有0.1ml的刻度。

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 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油分逸出。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线平行)。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置烧瓶中,加水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

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

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

紫苏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症。

其药源为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皱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的干燥叶、茎、果[1]。

传统认为紫苏以湖北为道地产区[2]。

本实验采用湖北产紫苏,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挥发油,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化合物,用归一法确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对紫苏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紫苏全草购自湖北省药材公司,经本院生药教研室鉴定为赤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HP5890气相色谱HP5972质谱联用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ⅩD. 挥发油含量测定
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仪器装置如图。

A为1000ml(或500ml、2000ml)的
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B,B的上端连接回
流冷凝管C。

以上各部均用玻璃磨口连接。

测定器B
应具有0.1ml的刻度。

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 并检查
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与基准
线平行。

)
测定法甲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
的挥发油。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0.5~
1.0ml),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 置烧瓶中,加水
300~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

自冷凝管上端加水
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
止。

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
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
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
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

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乙法: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1ml,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

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

然后照甲法自“取供试品适量”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含量(%)。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