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mri表现

合集下载

脊柱结核早期MRI诊断

脊柱结核早期MRI诊断
椎 体 终板 破 坏 是MR I 诊 断脊 柱 结 核 的 重要 依 据 。
【 关键词】早期; 脊柱结核; M R 【 中图分类号】R 4 4 5 . 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0 0 7 — 3 5 0 7 ( 2 0 1 4 ) 0 1 — 0 O 2 6 ~ 0 2
部 运动 .也证 实加强 型钢丝 气 管导管受 压变 形与 患 者存 在 咽喉部 动作有 一定关 系 。
现象 , 拔管后 。 检查 所用 一次性 加强 型钢 丝气管 导管 无 明显受压 变形 。两组 患者经 口留置气 管导管 时 间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因为 耐 压 、 抗变形及弹性好 , 在 临床 麻醉 中广泛 运用 ,迄今 尚未有 变形 后影 响通 气 的报 道 。 但 本文 观察结 果表 明 : 气 管导 管在特 定条 件 下受 压后会 变形 , 虽然 暂 时不影 响通气 , 但影 响 吸 痰, 痰 痂形成后 可 阻塞 管腔 , 进 一步影 响气 体交 换 。 关 于加 强型气 管导管 受压 变形 的原 因 ,我 们认 为是气 管导 管两端 被牙 垫 、 套囊 固定 , 气管 导管 屈 曲 面紧贴 舌根 部 .患 者存 在吞 咽 、吐管或 咽喉部 动作 时, 喉 头反 复上提 , 舌根部 挤压 气管导 管屈 曲面使 其 前 壁 变形 , 反 复受 压后 , 管壁 内的金 属 丝疲 劳 变 形 , 变 形后 不能恢 复所 致 。如果患 者带气 管导 管期 间频 繁 躁动 不安 , 挤 压情 况更 甚 。 A组 患者 经 口留置气 管 导 管 时间虽 然 较B 组 患者 时 间长 ,但 更换 气 管导 管 后 未见加 强 型钢丝气 管导 管受压 变形 ,因其 无 咽喉
2 结 果
B 组 所有 患 者 因吸痰 管 置人 气管 导 管 内受 阻 或 吸痰 效果不 佳 ,经纤维 支气 管镜 发现气 管导 管咽 喉 腔段 变 窄 , 不能 进入 气 管 内 。 B 组患 者经 口留置 气 管 导管 时 间为2 8 5  ̄ 4 5 mi n , 此 组5 例 患者 , 经 床旁 C 型臂 摄 片证 实 ,气管 导管受 压变形 凹陷位于 舌根 与咽后 壁之 间 。更 换气 管导管 后发 现加强 型气 管导管 受压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

龙源期刊网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作者:班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摘; 要】目的: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向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施行CT和MRI影像检查,对比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

结果: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胸椎结合,有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有2例患者为腰骶椎结核,有3例患者为胸腰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颈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骶椎结核。

溶骨性以及虫蚀状和硬化是患者CT扫描结果。

椎骨质破坏并且椎旁有囊肿形成是MRI扫描结果。

结论: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检查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时候,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脊柱结核的确诊率更高,并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84-01引言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就包括脊柱结核,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在众多的全身骨关节结核病中处于第一位,占总体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40%到50%之间,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为核心。

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胸椎或者颈椎以及腰椎是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的多个椎体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

这种疾病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表现,并且偶尔会出现漏诊的状况。

现阶段在我国临床医学中常常运用影像学来诊断这种疾病,并且临床效果较好。

这篇文章通过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以下为详细的医学报告。

1 临床治疗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接诊了2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脊柱结核的低场MRI诊断

脊柱结核的低场MRI诊断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
2 2 病椎 形 态 与 脊 柱 改 变 .
6 个 椎体 中有 5 个 椎 体 变 扁 或 不 同 程 度 不 同程 度 后 凸畸 形 。 2 3 椎 体 信 号改 变 与强 化 特征 . 6 个椎 体 在 T w I 呈 均匀 或 欠 均 匀 的 低信 号 。 4 1 上 全部 椎 体 均 可
2 5 椎 旁 软 组 织改 变 .
包括 冷 脓 肿 形成 与 肉芽 肿 形 成 。 8 中 冷脓 肿 形 成 2 例 , 旁 2例 4 椎
软 组 织 肿 胀 4 。 脓 肿 包 括 椎 体 前 缘或 周 围 脓 1 2 例 ( 中 1 例 例 冷 ] 0 其  ̄ 2
出 现 椎 管 内 脓 肿 并 对 硬 膜 囊 产 生 不 同 程 度 压 迫 ) 2 附 件 周 围 脓 ,例
稍高 信 号 。0 2 例行 增 强 扫描 者共 计 5 个 椎 体 发现 病 变 , 变 均 有 不 1 病
本组 2 例 脊 柱 结 核 中 , l 例 , l 例 , 龄 6 8 , 均 4 8 男 2 女 6 年 ~7 岁 平 O
岁。 有 病人均以颈 椎病 、 腿痛就诊 , 均 经临床穿 刺活检 、 所 腰 且 手 术病 理证实 。 1 2 检 查 方 法 . 使 用GE in 0 2 s a .T永 磁 型MR机 。 8 均 包括 平 扫矢 状 位 S 序 g 2例 E 歹 Tl IT 4 ms TE 6 ) F S 序 列 T2 IT 0 0 , 0 ( R3 0 , 2 ms 、 RF E W W ( R3 0 ms
【 关键 词 l 脊 柱 结 核 磁 共振 成像 【 图 分 类 号 lR4 中 4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 章 编 号 l1 7 —0 4 ( o 2 o ( ) 0 6 - 2 文 6 4 7 2 2 1 ) 3 c一 1 4 0

43例脊柱结核的CT、MRI诊断分析

43例脊柱结核的CT、MRI诊断分析
hitp t lgc v ut n . CT n so ahoo i a e a i s l l o a d MRIfa r s we e a ay e er s c iey.Re u t Of4 a e s e t e r l s d r to pe t l u n v s ls: 3 p t nt i
维普资讯
20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年 2月






F . 2 7 eb Oo V0 . 33 No 1 1 .
第3 3卷
第 1 期
J OURNAL OF MO DERN CL NI AL ME CI E I C DI N
[ 文章 编号 ]63—15 ( 37 o 一 07— 2 l7 577o ) l 02 0 a
[ 中图分 类号 ] 592 R 2 .
[ 文献标 志码 ] A
4 3例 脊 柱 结 核 的 C MR 诊 断 分 析 T、 I
王秀白, 吴 雷 , 何泽 兵 , 熊 涛 , 王 强 , 付泉 水 , 曾 浩
( 宁市人 民医院 , 遂 四川 遂 宁 690 ) 200
[ 要] 摘 目的 : 讨 C MR 对 脊柱 结核 的诊 断价 值 。方 法 : 集 4 探 T、 I 收 3例 经 手术 和 病理 证 实的脊 柱 结
核 病例 , 对其 C T和 MR 表 现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结 果 : 3例 中腰 椎 结核 2 I 4 8例 , 椎 结核 l , 胸 6例 颈椎 结
核 4例 , 骶尾椎 结核 3例 。表 现 为椎 体破 坏 , 个或 多个 椎 体 受 累, 单 多伴椎 旁冷脓 肿 , 致椎 管狭 窄 ; 可 部 分椎 间盘 受 累, 现 为椎 间 隙变 窄或 消失 ; 表 少数 可 累及 附件 。结论 :T的 高密度分 辨 率和 MR 的 多轴 位 C I 成像 对脊 柱 结核 有重要 的诊 断 价值 。 C 、 I能 清楚 显 示椎 体 破 坏 及 椎 旁冷脓 肿 , T MR 了解 病 变 范 围及 椎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价值

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价值
D 0 O . hn j D 1 C ia
【 s at Abt c 】Obet e T a s e p ern e f Io 0 a etwt ia t ecl i adt eau r jci oa l it p a c r tns i s nlu ru s ,n vl— v n y sh a a oMR f 2 p i h p b os o
MRI a ehg e st i et b r uo i p t oo y c a g . st ih s n i vt t t ec ln l u e c lssc n e rys o h h i y oh u h r r n eo i a b r uo i a a l h w pf m S t
J n 0 5t u e2 0 t pn lu ec lss n rv db p rt n l ipya dciia l w u r eiwe . u e2 0 J n 0 7wi s ia b ruoi a dp o e yo eai a o s n l c lol — pweerve d o h t o b n f o
维普资讯
■ 叵越目嘧感
脊柱 结核 的 MRI 断价值 诊
吴 伟 张 辉 李志 红
( 山西医科大学第 一医院 , 山西 太原 0 0 0 ) 3 0 1
【 摘要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 MRI 表现 , 讨 MRI 探 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5年 6月 ~ 0 7 2 0
h e tu t t e d sr cin fv re r e, e sg a ha e o n e e e a s n e s o e fte p r s n la s e s o o e b a t i l c ng s fit r r br dic a d t c p o a a pia b c s .Me n t h n v t l h h a —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C4椎体结核
精品文档
正常颈椎X线
T7、8椎体结核
L2、3椎体结核
精品文档
5、死骨
较少见,表现为 砂粒状死骨
精品文档 L3、4椎体结核
脊柱结核的CT影像
能更清楚显示隐蔽的较小的骨质破坏, 更容易发现死骨以及病理骨折的碎片; 帮助了解脓肿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
织的境界。 显示椎管内断
化脓性脊柱炎 多单节或双节发病,破坏 进展快,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骨赘或骨 桥形成。 脊柱转移瘤 椎弓根破坏是其特征,很少 累积椎间盘。 椎体压缩骨折 病人有明确外伤史,多累 积一个椎体,无侵蚀性骨破坏及椎间隙 狭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脊柱结核MRI检查
显示早期破坏区内的水肿范围和破坏区内的情况; 软组织内脓肿的蔓延情况。 被破坏的椎体、椎间盘T1WI
呈较低信号,T2WI多呈混 杂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 强化。脓肿、肉芽肿T1WI 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 增强检查呈不均匀、均匀或环状 强化,脓肿壁薄且均匀的强化是特点。
精品文档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性病变 骨内渗出病变以大量巨噬细胞或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常伴有较多的纤维蛋白 渗出;
➢变质性病变 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坏死灶中常 有死骨或钙化,坏死物亦可液化形成脓肿;
➢增殖性病变 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由多 量上皮细胞形成,并见Langhans巨细胞,外周 有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包围。
骨关节结核
精品文档

概述

脊椎结核


关节结核

骨结核
精品文档
概述
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好发于儿童和青年,95%继发于肺结核, 结核杆菌经过血行到骨或关节,停留在血管丰 富的骨松质(如椎体、短管状骨、骨骺与干骺 端)和负重大、活动较多的关节(髋、膝)滑 膜内而发病。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THANKS
感谢观看
义。
脊髓受压或侵犯
脊髓受压或侵犯是脊柱结核的严重影 像学表现之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 害。
对于伴有脊髓受压或侵犯的患者,需 要及时减压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 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
MRI显示脊髓受压或侵犯表现为脊髓 增粗、信号异常或脊髓变形。
05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核素骨显像表现
病变椎体的核素摄取增加
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因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随着病情的发展,椎体可能 会发生压缩塌陷,导致脊柱畸形。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也是脊柱结核常见 的X线表现之一。由于结核病灶侵犯 椎间隙,导致其高度降低或完全消失 ,使得相邻椎体之间的距离变窄。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会导致脊柱稳定性 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或脱位。同时, 狭窄的椎间隙也可能会压迫脊髓或神 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
核素骨显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病变椎体对放射性核 素的摄取程度,判断是否存在脊柱结核。
当脊柱结核发生时,病变椎体的骨质代谢活跃,对核素的摄取量增加,因此在核素 骨显像中表现出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这种浓聚现象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椎体,为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变椎体周围核素摄取增加
脊柱后凸畸形
由于脊柱结核导致的骨质破坏和椎体塌陷,脊柱可能会出 现后凸畸形。在X线片上,后凸畸形表现为脊柱生理曲度 消失或反张,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后凸畸形的程度和范围与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有关。随着 治疗的进展,后凸畸形可能会逐渐减轻或纠正。
03
CATALOGUE
脊柱结核的CT表现
骨质破坏的细节显示
硬膜外或椎旁脓肿
脓肿形成

脊柱结核的低场强MRI表现

脊柱结核的低场强MRI表现

2 . 2 椎体破坏 的部位 颈椎 2例 , 胸椎 1 2例 , 腰椎 1 8 例, 椎 体破坏的数 目累及 1 个椎 体 2例 , 2个椎体 1 6例 , 3 个 椎体 以上 1 4例 。7 6个椎 体 信号不均匀 , 边 界不 清楚 , 其 中长 T 】 WI 、 长T 2 WI 信号 2 6例 , 9 例伴椎 体病理性骨折 ; 6例椎体破坏呈“ 融 冰样 ” 、 “ 碎玻璃样 ”
本组 中 3 1 例椎 间盘不 同程 度破 坏或 受 累 , 其 中 5例椎
问盘轻度变扁 、 呈 膨 出改 变 ; 椎 间盘 失去 正常 形态 2 l 例, 3 8
个椎间盘不能辨认 , 椎体 破坏与椎 间盘无 明显 分界 , T 2 椎 间盘邻近终板裂 隙状 高信号 。仅 1 例椎间盘 信号显示 良好 ,
部位 。
冠状及轴位 , 必要 时 T 】 WI 增强扫描 。
2 结 果
2 . 1 椎 间 盘改 变
3 . 1 脊柱结核的分型 和 M R I 表 现 高元桂 等 j 认 为脊 柱结核 可分 为 中央 型 、 边缘 型 、 附 件 型 。MR I 的表现能 反 映上 述各 型 的病理 变 化 。本 组 中边 缘 型1 6例 , 表现 为相邻两 个椎 体上下缘 破坏 , 同时合 并椎 间盘 破坏 ; 中央型 1 3 例, M I U表现为椎体部分或 大部分破坏 , 同时
1 材 料 与 方 法
脓肿局限于椎 体前 方者 脊髓 无改 变 , 1 5例脓 肿位 于侧 、
本组 3 2例 中, 男 2 0例 , 女 1 2例 , 年龄 1 5—6 7岁。其 中
后方者硬膜囊及 脊髓受 压 , 脂 肪间 隙变 窄 , 重者 脊髓 向后 受
压推移 , 呈长 T 】 、 长T 2 刚 信号 , 信号强度 尚均匀 , 脓肿压 迫 硬脊 膜囊 前缘 , 注射 G d . U l na后脓 肿壁及后纵韧 带呈线 条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病灶多发且跳跃性分布,临床上疼痛多明显;
由于椎间盘对肿瘤细胞的扩散有抵抗力,故转移瘤不早期侵犯椎间盘, 与结核易累及椎间盘不同;
但少数肿瘤也可早期侵犯到椎骨的软骨终板,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而 引起椎间盘的形态改变或在肿瘤后期也可受到直接侵犯椎间盘;
椎体结核的病灶部位与椎体的微循环系统有关。儿童椎体内部的血液供 应主要来自椎后动脉,从椎体的后部入内,因此,小儿患者的结核病灶 主要分布在椎体的中心,即中心型
成人供应椎体的血液由前方的肋间动脉及腰动脉分支成为主要的供血系 统,故椎体的病灶主要位于椎体的前部上缘和下缘,称为边缘型。
前纵韧带下有大量的脓液时,对邻近的椎体直接的侵袭,造成连续的椎 体前缘凹型的骨质侵蚀,称为韧带下型
感染途径
1.血路 结核杆菌从原发病灶进入血流时,形成大量的细菌栓子,其中 绝大多数被机体的防御机制消灭,少数未被消灭的结核杆菌形成小的病 灶。
2.淋巴路 胸腹腔的结核病灶可通过淋巴管将结核栓子传递到脊柱,并 在椎骨内发展。
3.局部蔓延 由脊柱附近的组织如胸膜、颈部淋巴结等处的病灶破溃后, 坏死组织直接蔓延到椎体边缘。
椎间盘侵犯
结核引起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的原因有 1.软骨板被穿破,髓核流出而消失。 2.纤维软骨板破坏、坏死、变薄或破碎。 3.破坏后游离的软骨板及纤维环因受压而向破坏了的椎体内、前、两侧 或向椎管内脱出,后者常为造成脊髓受压的原因之一。
可分为:
. , 1 中心型:多见胸椎 圆形骨缺损;
2.边缘型:开始于椎体上下缘; 3.韧带下型:多继发椎旁韧带下脓液侵蚀; 4.附件型:少见,以血行感染为主。
4 椎旁软组织影:包括肉芽肿和脓肿。脓肿常见: T1WI呈低或等信号, T2WI可见多房或单房的高信号脓腔,有厚薄不等的包膜,内有纤维分隔粘
连;脓肿周边环状强化。 在颈椎为咽后壁脓肿,胸椎为椎旁 的脓肿;腰椎称为腰大肌脓肿;骶前脓肿
椎旁肉芽肿为沿椎周均匀分布,弧度小,有相对均匀的强化(脓腔无 强化)
热等感染中毒症状,椎旁的软组织肿胀不明显, 其内无骨化或钙化,早期出现骨质增生硬化明显。 多有外伤或椎管的穿刺史。
2、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
发生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椎骨信号改变:
I型为相邻椎骨终板下带状的T1WI的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II型:T1WI 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也为高低混合信号,提示病变处于过渡期;抑脂 序列呈低信号,提示为脂肪的沉积; III型为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提示终板炎处于稳定或愈合期。
椎体死骨的转归
1.小的死骨可因肉芽组织的侵蚀及脓肿的消化作用逐渐减少而最后吸收。
2.较小游离的死骨可随脓液向脓肿内或体外排出。
3.如病人抵抗能力强,局部血供良好,某些死骨可经过爬行替代作用而 变为活骨。不能自行吸收、替代或排出的大块死骨,必须手术取出,否 则感染不易被消除
脊柱结核
CT表现:
1.椎骨骨质破坏:骨破坏的形式:(1)斑点或
脊柱结核的CT及MRI诊断
椎骨结核
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占40%~50%; 好发儿童及青少年;60岁以上有上升的趋势; 发病部位以腰椎最常见,胸椎次之,颈椎少见;病变常累及2个以上相邻的 椎体;儿童以胸椎多见,成人以腰椎多见 主要病理变化:组织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骨质破坏;结核性脓肿
椎体结核的解剖特点 1.椎体以松质骨为主,松质骨比坚质骨更容易受到侵犯。 2.椎体具有负重的作用,活动多,易劳损。 3.椎体的血管多为终末动脉,原发病灶的细菌栓子可停留在此处
大小不一洞穴相连,或骨质 破坏区相互沟通(chain of lakes)
脊柱结核引起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 大;
冷脓肿的 形态:
多房状, 簇状,
单房。
治疗前
治疗后
结核治疗前后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的诊断要点:缓慢起病,两个以上相邻 的椎体骨质破坏及椎间盘早期受累,椎旁有冷脓 肿形成是主要特点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脊柱炎;病变进展快,有明显的发
片状的破坏;(2)洞穴状的破坏;
(3)
洞穴状的破坏内有一至两粒沙粒状的高密度影;
( 4)前纵韧带下破坏;
破坏区周边可有或无硬化;化疗有效表现为 骨破坏区的密度增高 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结核有早期侵犯椎间盘的 特性
3.冷脓肿形成: 椎旁,有沿重力方向流注及向周围组织间隙渗透侵袭的特性。
脓肿壁斑点或半弧状钙化及脓腔内有斑点、斑块状的钙化也有重要的提 示作用; 增强后脓肿壁强化,内壁不光滑及纤维分隔形成多个的脓腔 4 椎体前部压缩性骨折,后突;椎管狭窄。
椎体的破坏先累及椎体的相对关节面(终板),呈洞穴性破坏并互相融 合,随后椎体塌陷压缩,脊柱向后成角畸形(不形成侧突畸形)是其与 其他脊柱病变的不同点,造成椎管的狭窄
3 椎间盘改变:受累椎间盘表现为
(1)T1WI呈低信号或略高信号,髓核先破坏受累 ;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 信号, (2) 早期即可椎间隙变窄; (3)增强后受累椎间盘有异常的强化
边缘硬化型破坏
中心型结核:洞穴状破坏
脊柱结核
MRI表现: 1 早期椎体结核:椎骨骨炎,骨髓的水肿,长T1 T2改变;出现骨内的小脓 肿,椎骨骨板的破坏及侵蚀;前后纵韧带下的脓肿,跨越椎间隙。
2 椎骨破坏:椎体破坏区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受累椎体可出现强化; 脓肿区T1WI为略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有边缘性的强化
3、Schmorl结节
许莫氏结节为突向椎体的椎间盘突出,形成圆形或半园的骨质缺损,直 径多为1CM左右,局部骨质早期也有水肿、纤维肉芽组织形成,因而有长 T1T2改变及结节周围的强化;随后结节周围有脂肪的沉积,形成半园的 T1WI高信号,T2WI略高信号影,可被抑脂所压制;愈合期结节周围环形 骨质硬化,T1WIT2WI均为低信号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脓肿 壁均 匀强 化是 特点
病例3
多发分隔小脓腔, 结核性脓肿特征
附件结核及骶脊肌内脓肿
多发流注性的脓肿,由小到大随 重力分布,脓肿壁可厚可薄
结核骨质破坏及米粒状死骨(rice body formation),小脓腔
椎骨炎及微小虫蚀状破坏
椎骨破坏灶周围肉芽及中心区 死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