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感染猪是PRSS唯一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自然宿主 感染猪和康复猪是PRSS的主要传染源 PRSSV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水平传播及生殖道垂直传播。 某此禽(鸟)类毒以及病毒经空气传播本病 持续感染是PRS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 原因:(1)一些母猪在PRSS发生早期可免受病毒侵害,但 数月后感染发病并将病毒传给其它健康猪;(2 )育肥猪感 染后其病毒血症持续至少 4周而可成为PRSSV的贮存主,并 向传外排毒;(3)易感初产母猪的存在可能是病毒在猪群 中持续存在的另一个因素。 PRSSV 弱毒苗的使用在 PRRS 的发生、传播及导致持续感染 的可能性 应引起高度重视
2.科学免疫 加强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明确猪 群存在的疫病和抗体水平,要根据本猪 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因场、因时、因 猪(群)选择适宜本场的疫苗有的放矢进行 接种疫苗,针对蓝耳病变异株病毒选择 有NVDC-JXA1株制造的灭活疫苗。这种 疫苗既可保护经典蓝耳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又可保护由变异株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正确操作,从而达到保护猪群 的目的。
二、PRSS的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PRSS可引起猪群多系统病症,繁殖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 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死胎率可达到 20%-60%,初生及断乳前仔猪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可高达 80%);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并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如为狂犬病毒(PRV)猪流感(PIV)、猪圆环病毒2型 (PCV-2)、猪胸膜肮炎放线菌(APP)、猪链球菌(SS) 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病(HP)等,死亡 率增加,生长缓慢;育肥猪感染多数发病较温和,但可造成 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公猪感染可造成精液品质下 降;猪只一旦感染PRSS,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 染而不断向外排毒,引起本病在猪群中反复爆发而难以根除。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技术

调 ;有 的 仔 猪 耳 尖 或 躯 体 末 端 皮 肤 发
仔猪2 3 日龄 时 每 头 注 射 猪 高 致 病
一 江苏省连 云港市海 州区锦 屏镇农 技中 心
0 0 一
性蓝耳 病疫 苗 2 m 1 .2 8 d后 加 强 一 次 : 后备母 猪配 种前 3 0 d每 头 注 射 猪 高 致 病 性 监耳 病疫 苗 4 m l 5 d后 ,用 免 疫 过 氧
化 物 酶 法 染 色 , 检 查 肺 泡 巨 噬 细 胞 中 P R RS V抗 原
4 . 2 检 测 方 法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的 防 治技 术 。
1 本 病 毒 流行 特 点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主 要 侵 害
母 猪 、仔 猪 ,感 染 率 1 0 0 % .死 亡 率 可 达 5 0 % ,而 育 肥 猪 和 种 公 猪 也 可感 染 . 步 E 率存 3 0 %左 右 。 本 病 主 要 经 呼 吸 道 感 染 ,也 可 垂 直 传 播 ,病 猪 和 带 毒 猪 也 是 本 病 的 主 要 传 染源 。
2 临 床 症 状
发 病地 区要 严格 按 照农业 部 《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防治 技 术 规 范 》 要 求 . J F 展 疫 情 普 查 ,严 密 监 视 疫 情 动 态 ,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病 毒 反 转 录 聚 合 酶 链 式 反应 ( 彤I —P C R )直 接 检 测 细 胞 培养 中和精液 中的 P R R S V呈 阳性
5 . 3 加 强饲 养 管理 , 消毒 灭 源
对 于 未 确 诊 的 病 猪 应 隔 离 后 对 症
DB34T 1389-2011 规模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3.6 动物疫病 animal epidemic disease 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7 动物防疫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3.8 废弃物 waste 主要包括粪、尿、污水、病死猪、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
4 环境管理
7.2.1.1 宜选用碱类或酸类等消毒药品,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 7.2.1.2 消毒药品应交替使用,但更换频率不宜太高,应避免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影响消毒效果。
7.2.2 常用消毒设施
7.2.2.1 消毒池
3
DB34/T 1389—2011 猪场门口及生活区到生产区的门口要设与大门等宽,长 2.5 m,深 0.2 m 的消毒池,内置消毒液;
ICS 11.220 B 4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89—2011
规模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 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synth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intensive pig farms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技术规范郑 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15460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以及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引起的一种疫病,具有发生速度快、死亡率超高的特点。
一般猪仔的发病率是相当高,死亡率也极高。
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这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这种病做出了一定的法律规范。
这种法律规范对于这种疾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文章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状况,疾病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以及疫情控制等方面做了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临床表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体温明显升高、出现眼结膜炎以及眼脸水肿的情况,同时伴随咳嗽、气喘等呼吸道不畅通的症状,部分患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以及出现神经症状。
如果仔猪患病,死亡率会超过一半,母猪患流产,成年的猪患病发病死亡。
除此之外,患猪肾脏呈土黄色,在其表面会出现米粒大的血点斑。
皮下、扁桃体、肝脏和肠道都会出现血点与血斑。
部分患猪还会出现肠胃道出血以及溃疡,甚至坏死。
以上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状况。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会给养殖场带来相当大的灾害。
2 免疫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的规范是相当重要的,对高患猪的康复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养殖场防治疫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主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技术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状况及疫情处置等相关问题,是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更是典范。
3 疫情的处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处置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疑似疫情的处置,第二种是关于确认疫情的处置。
对于疫情的处置,应该对发病进行隔离或者是监控,而且还应该禁止生猪以及产品和有关的物品进行交换,不仅要对发病场的内部环境进行消毒,还应该对发病场的外部环境进行消毒,严格做好消毒防范措施。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其防治

和死亡率高 ,严重威胁着养猪业 的健康发展,给养猪业带来了很 早产 仔 猪 出生后 数 小 时或几 天 内很 快死 亡 。 大多数 病 猪表 现 为体 大冲击 。 温升高达4 0 ℃以上 ,精神沉郁 、呼吸困难 、共济失调 ,有 的仔猪 耳紫 和躯体 末端 皮肤发 绀 。耐过仔 猪生 长发育 缓慢 。 1 病原体 高致 病性 猪 蓝耳 病病 毒 属 于动 脉炎 病毒 科 、动 脉炎 病 毒属 , 3 . 4 育肥猪 为单股R N A 病毒 。该病毒可分为两个血清型 :以L v 株为代表 的 症 状 比较 温 和 ,仅 出 现 呼 吸道 疾 病 症 状 ,如 呼 吸 困难 、 咳 欧洲 型 和 以V R 一2 3 3 2为代 表 的 美洲 型 ,这两 个 型之 间 的 抗原 性 嗽 、肺 炎 等 。如 果不 发生 继发 感染 ,生长 肥育 猪可 以康 复 。 存 在 明显 的差 异 ,核苷 酸 序列 同源性 仅 为6 0 %左 右 。但 其 形态 结 4 病理变化 构 、复制特点、细胞嗜性、流行传播方式及引发疾病特征等生物 本病 多 出现 典型 的败血 症 和不 同程 度 的肺 炎病 变 。常 见 的主 学 特 性完 全相 同。病 毒 呈球 形 ,二 十面 体 对称 ,表 面相 对 平 滑 , 要肺 炎 病变 表现 为肺 肿 大 ,呈 弥散 性 间质 性肺 炎 ,并 伴有 细 胞浸 立方形核衣壳 ,核衣壳外绕脂质体双层膜 ,直径4 5~6 5 n m 之 润和 卡他 性 肺炎 。全 身 淋 巴结 充血 肿 大 ,尤其 是腹 股 沟淋 巴结 、 间,包含2 0~ 3 5 n m 核芯。其毒株基本上都能在猪原代肺巨噬细胞 颌淋 巴结 、肺 门淋 巴结 肿胀 明显 、切 面湿 润外 翻 ,个 别病 猪 纵膈 ( P A M) 和C  ̄6 2 1 、M A R C 一1 4 5等传 代 细胞 系上生 长 ,并产 生蚀 淋 巴结 、肠 系膜 淋 巴结 、支 气 管淋 巴结 也 有 明显肿 大 ,有 的土黄 斑 现 象 ,其特 征 为感 染 细胞 初期 折 光性 增 强 ,出现 团缩 、集 聚 , 色 ,有 的呈 暗红 色 。肝 脏肿 大 ,颜 色变 淡 ,有 的病 猪 肝表 面 有纤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

、 猪仔产牛影响,
痫猪或者死胎 , 所
以 等划 痫 病 悄 恢 复 之 和 奸 娠 母猪 空 怀 时 进
3 . 3提 猜舍环 境 , 卜 只有 , 活 存 F 净、 舒 通 的环 境 , 才 能 更 加 健 , 侧 养 员 该 加 强 饲 养 锊 , 对 与饲料 要 跟 个 求, D I I 搬营养 , 这样 ‘ 能 提 高, 卜 体质 , 抵 抗 各 利I
痫 / f 一 敛、 死 亡 率增 高的 丰 嘤原 、 1 ) 』 J I I 强饲养箭理 , 做 好 防 并降 温 T作 , 尽 景 成
少 激刺 激 , 保I 正 有 良好的, 1 i K环境和健康 的体 质 2 ) 』 J l l 强环境 l 牛控 m J l , 定 期 消毒 并做 好 灭 蚊 灭
3 ) 做 好 猪瘟 、猪 链球 蔺痫 等 疫病 的预 防接 种 , 严格 符项 防疫管 理措 施 槲临J 术观察 证实 , 我 地做 好猪瘟 等疫 病 的免疫 l 作 对防控 高致 病性 监 痫 彳 『f 1 分重要 的作 朋 、 4) 对病死猪做到“ 不 杀 、 不 食用 、 l { { 售、 不
5 8 中 国 动物 保 健 2 0 1 6年 ( 第1 8卷 ) 第 1 7 期
参 考文 献
【 1 】 薇. 动 物疫 情 公 J r + 危 机政 呐 防 能 力健 没研 究 【 1 ) 1 . 湖南农 、
火学 . 2 0 1 5 .
疾病 防 治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4 7 5 4 . 2 0 1 6 . 1 1 . 0 3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病 性猪蓝耳病 的防治措施
刘 卫
( 四川 省 雅 安 市 天 全 县 始 阳镇 农 业 技 术 服 务 中心 , 四川 天 全
猪 蓝耳 病 又称 猪 繁殖 与 呼吸 综合 征 ,是 南繁殖 与 呼吸 综 合征 病 毒诱 发 的免 疫抑 制性 疾 病 。感 染后 ,成年 猪 生殖 障 碍 ,怀 孕母 猪 流产 、死 胎 ,仔 猪 现 呼 吸异 常 。而 高致 病性 蓝 耳病 是 由猪繁 殖 与呼 吸综 合 征病 毒 变异 株 引起 的一 种 急性 高致 病 性传 染 病 ,死 亡 率高 ,传 播快 。资料 显示 ,仔 猪 感染 率达 1 0 0 %,死亡 率5 0 %以 上 。母 猪 感 染后 ,流产 率 达 3 0 %以上 。成年 育肥 猪 发 病后 ,诊治
6 2 5 5 0 0 )
3 . 4 加 强 日常 饲 养 管 理 加强 饲养管 理 ,尤 其断 奶仔猪 的管理 。研究证 实 :在3 ~ 4 周 龄 仔猪 断奶后 ,非 常容易受 断奶应 激 。加 上体 内母源 抗体减 少 ,保 育 舍 内氨气浓 度含量 升高 ,营养性 应激 失衡 ,都将成 为高致 病性蓝 耳
病的诱因。日常加强饲养管理 ,具体措施落实到如下几环节 :
3 . 4 . 1 严把 “ 断奶 关”
仔 猪 断奶 期 ,加 强 管理 ,避免 应 断奶 诱 发 的不 良应 激 。通 常 不 及 时 ,死亡 率 也较 高 ,严 重危 害 养猪 业 发展 。本文 结合 工 作 实 践 ,总 结 本病 防控措 施 ,供读 者参 考 。 情 况下 ,断奶 后 的 1 ~2 d ,最 好 饲 喂乳 猪料 。并 逐渐 增 加 干饲 料 的含量 ,逐 步进入 适 应期 ,直 至全 部饲 喂干饲 料 。 1 统一组织管理 根据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动物 防疫 法 》及 《 重 大动 物疫 情 应 急 3 . 4 . 2 严把 “ 保 育 关” 条 例 》等 相关 规 定 ,在 养猪 生产 中 ,出现 高致 死性 疾 病 ,应 报请 进 入保 育 期仔 猪 ,加 强 管 理 ,注 意如 下 问题 :仔 猪 的 营养 应 地 方政 府统 一组 织处理 。 激 ;保育舍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 ,造成氨的慢性 中毒 个 体养 殖 户不 能 擅 自处 理病 死猪 ,一旦 处 理不 当 ,将 导 致病 以及 呼吸 道疾 病综 合 征 ;免疫 力下 降 和 圆环病 毒 感 染 。所 以 ,针 原 扩散 ,带 来更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对 保育 舍 仔猪 和 断奶 仔 猪蓝 耳 病 的 防控 ,应 采取 综 合性 的措 施 : 在 饲养 制 度 上 ,要 采取 “ 全 进全 出制制 度 ” ;仔 猪2 3 ~2 5 d 要 接 2 防控原则及应急处理措施 高 致病 蓝 耳病 危 害甚 为 惨重 ,一旦 有疫 情 出 现 ,本着 “ 早发 种 蓝 耳 病 灭 活 疫 苗 ,还 应 及 时 清 除 氨 气 和 减 少 应 激 。具 体 措 施 现 、早报 告 、早 隔离 、早监 控 、早 消 毒 、早 扑灭 、早 免疫 ”的 原 有 :搞 好 环 境卫 生 、适 当的通 风 、应 用 理想 蛋 白技 术 ,减 少 豆粕 则 ,切 实做 好疾 病 防控 。 的用量 ,减 少 氮排放 。 具 体 实 践措 施 ,参 照 如 下 :有 疫 情 出现 ,2 h 内及 早 报请 上 3 . 4 . 3 完善 疫 情预 警机制 级 兽 医主 管部 门 ;南地 方兽 医行 政 部 门 ,根据 病情 发 生情 况 ,及 各 地 区完 善疫 情 监测 网络 ,准 确把 握 疫情 信 息 。科 学应 急 特 时划 定疫 点 、疫 区 、受 威胁 区 ,做 好及 时 应对 措 施 ;疫点 内所有 殊 情况 ,加强 预 警 预报 水平 。进一 步 完 善疫 情监 测 和报 告 制度 , 的病 畜及 时 捕杀 ,对 于 病死 畜 做无 公 害化 处 理 ,疫 区 内使 用 的用 做 到 “ 早 发 现 、早 报告 、 快 反 应 ” ,及 时控 制 和扑 灭疫 情 。 当前 具 、场地 等 彻底 消毒 处 理 ;受 威胁 区被污 染 的生 猪 ,紧急接 种 高 要 重 点 抓 好 重 点 地 区 和 已发 生 疫 情 地 区 的病 原 监 测 。在 经 常 监 致 病蓝 耳病 灭活疫 苗 ,并加 强疫 情监 控 ,做好 病 害防控 措施 。 测 的基 础 上 ,对 上 述地 区组 织 开 展集 中监 测 。对 发 生 的每 一起 疫 3 具体措施 情 ,必 须 及 时采 集 样 品进行 病 原 的检 测 ,并 保存 备 份样 品 ,初 步 3 . 1 计 划 免 疫 诊 断 为疑 似 疫情 ,送样 到 省级 实 验 室进行 确 诊 。要 突 出对 已发生 根 据各 基 层 防控 经验 ,防治 猪 高致 病 蓝耳 病 的关 键 ,还 是在 过 疫情 地 区 、养 殖密 集 区的疫 情监 测 。 于加 强猪 群 免疫 接种 。市场 上有 售 的接 种 疫 苗 ,有灭 活 苗 和弱 毒 严 格 执行 “ 四不 一 无 ”制 度 ,即不宰 杀 、不 食 用 、不 出售 、 苗 两 种 。具 体那 种接 种 疫苗 ,使 用 效果 更 好 ,学 术理 论 界是 百 家 不 转 运 和无 害化 处 理 病 死 猪 尸 体 。养 猪 场 ( 户 )要 及 时 通 过 深 争 鸣 。而 就 基层 试验 效 果而 言 ,当猪场 有 高致 病 蓝耳 病 现 ,紧 埋 、焚烧 等无 害 化方 法 处理 死 胎 、死 猪 ,严 格进 行 圈舍 以及场 地 急 接 种高 致病 蓝 耳病 弱 毒活 疫苗 ,短 时间 内将 获 得更 好 的 防控效 的消毒 ,防止疫 情扩 散蔓 延 。 果。1 年 内 ,紧 急接种 3 次 ,疫 情能得 到更 好 的控制 。 当地 动 物 防疫 机 构 接 到 报 告 或 了解 临 床 怀 疑 疫 情 时 ,应 立 3 . 2 免 疫 接 种 程 序 即派 员 到现 场进 行 初步 调 查核 实 ,符 合 高致 病性 猪 蓝 耳病 的 临床 具 体 接种 程 序 ,根 据猪 病病 害情 况 ,针 对接 种群 体 ,有 择 选 和病 理 指标 的 ,判 定 为疑 似疫 情 。判定 为 疑似 疫情 时 ,应采 集样 地 科学 制定 免疫程 序 。 品 进行 实 验 室诊 断 ,必 要 时送 省级 动物疫 控 机构 或 国 家指 定 实验 种 公猪 免 疫 ,用 灭 活苗 接种 2 次 ,中 间间 隔2 0 d , 同样 疫 苗 , 室 。确 认 为高 致病 性猪 蓝 耳病疫 情 时 ,应在 2 h 内将疫 情逐 级 上报 同样剂量 ;其他猪种 ,建议用弱毒活疫苗接种 。有7 O 日龄上母猪 至 省级 动 物疫 控 机 构和 同级 兽 医行 政 管 理部 门。省 级兽 医行政 管 感 染 此病 例 ,不 建议 立 即接 种 ,待 到 分娩 产仔 断 奶后 ,再 接 种 。 理 部 门和动 物疫 控机 构按 有关 规定 向农 业部 报告 疫情 。 早 期仔 猪 ,应该 提前 做好 免疫 接种 。分 别于 3 周龄 、1 0 周龄 各接 种 各 级 动物 疫 控机 构 按有 关 规定 做 好 日常 监测 、流行 病 学调 查 1 次 ,防疫 效果 较好 。 及 相关 风 险评估 ,充分做 好疫 情 预警 预报 工作 。 3 . 3 抗 体 监 测 参考文献 猪 高 致病 蓝 耳病 接 种 防控 中 ,需进 一 步 完善 疫情 监控 体 系 。 [ 1 ] 叶 国强 ,李 先囡 ,叶张 利. 高 致病性 猪蓝耳 病 防控措施… . 家禽 业 ,2 0 1 0 , ( 3):3 0 — 3 1 . 组 织 防疫 员 ,定 期观 察 报告 疫情 状 况 ,坚 持疫 情举 报 检查 制 度 。 2 ] 方小东 ,胡 向东. 猪蓝耳病 的发 生与综合防治l J 1 . 现代农业科 技 , 继 续 开展 定 时定 点流 行 病学 调查 和监测 。要切 实 做到 对监 测 阳性 [ 2 0 0 9 , ( 2 4):3 1 7 ,3 l 9 . 畜 禽及 时 处 置 ,对 监 测 抗 体 水 平 低 的 及 时 补 免 ,对 监 测 发 现 的 疫 情 隐患 及 时消 除 。加 强生 猪疫 情 高发 地 区 高致 病性 猪蓝 耳 病监 [ 3 ] 郭宝清 ,陈章水 ,刘 文兴 ,等. 从 疑似P RR S 流产胎儿分离P R R S V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

1 临 诊 症 状
产后 无 乳 、胎 衣停 滞 及 阴道 分 泌 物增
多。 1 月 龄 仔 猪 表 现 出 典 型 的 呼 吸 道 症状 , 呼吸困难 , 有时呈腹 式呼 吸 , 食 欲减 退 或 废 绝 , 体 温 升 高  ̄4 0  ̄ C 以上 , 腹泻 。被 毛 粗 乱 , 共济失调 , 渐进 性 消
硬、 皮肤增 厚 ; 剖检滑液 浑浊 . 有黄 白
色 奶 酪 样块 状 物 , 关节周同皮下水肿 , 有 化 脓 性 坏 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 重 者 关 节 软 骨 坏
死。
的呼 吸 困难 ,妊 娠 后 期 1 0 5 d 左有, 母 猪发生流产 、 早产 、 死胎 、 木 乃伊 胎 、 弱 仔 。母 猪 流 产 率 可 达 5 0 %~ 7 0 %, 死 产
状 态 及 饲 养 管 理 因 素 和环 境条 件 的影 响 低 毒 株 可 引 起猪 群无 临诊 症 状 的
体 表皮 肤 发 紫 .断 奶 前 仔 猪 死 亡 率 可 达8 0 %~ 1 0 0 % .断 奶 后 仔 猪 的增 重 降 低. 日增 重 可 下 降 5 0 %一 7 5 %. 死 亡 率
升高1 0 %一 2 5 %。 耐 过 猪 生 长 缓 慢 , 易 继 发 其 他疾 病 。 生 长猪 和 育 肥 猪 表 现 出 轻 度 的 l 临 诊症状 , 有 不 同 程度 的呼 吸系 统 症 状 , 少数病例可 表现 出咳嗽及双耳 背面 、
素性 渗 出物 、 缓解 症 状 、 控 制 猪 群 死 亡 率。 6 . 4 未 发 病 猪 群 用 青 篙 附 红 克5 0 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