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合集下载

羧酸及取代羧酸

羧酸及取代羧酸
(乳酸) α–羟基丙酸
CH3 CH CH2 COOH
OH
3–羟基丁酸
β–羟基丁酸
HO CH COOH
CH2 COOH
羟基丁二酸 (苹果酸)
HO CH COOH
HO CH COOH
2,3–二羟基丁二酸 (酒石酸)
CH2 COOH HO C COOH
3–羟基C–H32–羧C基OO戊H二酸 (柠檬酸)
2、酚酸:羟基和羧基连在芳环上
CH CH COOH CH3 CH3
2,3-二甲基丁酸
(2)脂肪族二元羧酸的系统命名:选择包含两个羧基的最长
碳链作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称为“某二酸”。
HOOC COOH HOOC CH2 COOH HOOC CH2 CH2 COOH
乙二酸(草酸) 丙二酸 丁二酸(琥珀酸)
CH3 CH COOH
CH2 COOH 甲基丁二酸
一 、羟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羟基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羟基酸可分为:
1、醇酸:羟基和羧基均连在脂肪链上,醇酸可根据羟基 与羧基的相对位置分为: α-羟基酸、β-羟基酸、γ-羟基酸,羟
基连在碳链末端时,称为ω–羟基酸
命名时以羧酸为母体,羟基作为取代基。(一般以俗名为主)
CH3 CH COOH
OH 2–羟基丙酸
元酸易溶。 3.熔点:有一定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呈锯齿
状的变化。乙酸熔点16.6℃,当室温低于此温度时 4.沸点:比相应的醇的沸点高。原因: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
羧酸的化学性质 根据羧酸的结构,它可发生的一些主要反应如下所示
脱羧反应
O
羟基被取代的反应
R CH C O H 酸性和成盐反应
H
α-氢的反应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O RCHX C X + HX
O RCHX C X + RCH2COOH
O RCHXCOOH + RCH2C X
生成的一卤代物还可以被进一步卤代,直至所有-H的
全部被取代
43
羧酸的化学性质
应用
生成的α-卤代酸可以转化成各种取代酸:
BrCH2-COOH NaOH
BrCH2COONa NaCN NCCH2COONa
酸性
成-消除
(表现为羟基的
取代)
O
RC COH
H
还原成 CH2
α–H 反应
脱羧反应
14
羧酸的化学性质
酸性
在水溶液中
一般羧酸属弱酸,但比碳酸强,所以可以分解碳酸盐, 这个性质可用来区别或分离酚和酸。上述性质可用 来使羧酸与不溶解于水的或易挥发的物质分离
15
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和醇在结构上只差一个C=O,但其酸性却相差 很大。
诱导效应的特点:
A. 具有加和性
Cl3CCOOH > Cl2CHCOOH > ClCH2COOH
pKa
0.64
1.26
2.86
B. 诱导效应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诱导效应强度↓
α
CH3CH2CHCOOH
Cl
pKa
2.82

βα
CH3CHCH 2COOH
Cl
4.41

γ βα
CH2CH2CH2COOH
(3)芳香族羧酸命名,若羧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以苯甲酸 为母体,若羧基连在侧链,则把芳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编号从羧基所连的碳原子开始
CH CHCOOH
CH3CHCOOH
3苯基丙烯酸(肉桂酸)

有机化学-羧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羧酸及其衍生物

O
O
R C OH + R C OH
OO R C O C R + H2O
2
COOH + (CH3CO)2O
(
CO )2O + CH3COOH
乙酐(脱水剂)
4个或5个碳原子的二元酸加热就能脱水生成 环状(稳定的五元或六元)酸酐。
O C OH
C OH O
150℃
COOH COOH
230 ℃
CH2 COOH H2C
◦ 单酐:在羧酸的名称后加酐字; ◦ 混酐:将简单的酸放前面,复杂的酸放后面再加酐
字; ◦ 环酐:在二元酸的名称后加酐字。
O
O
H3C C
H3CH2C C
O
O
H3C C O
乙酸酐
H3C C O
乙酸丙酸酐
O
C O
C
O
邻苯二甲酸酐
酯是根据形成它的羧酸和醇来命名,称为“某酸某酯”.
O H3C C OCH3
N-甲基乙酰胺
O NH2
苯甲酰胺
O CH3-C-N
CH3 CH3
N,N-二甲基乙酰胺
二、化学性质
(1) 水解 羧酸衍生物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
O
反 RC Cl

OO
活 性
RC O CR

O
次 RC OR

弱O
RC NH2
+ H OH
O RC OH +
HCl O
RC OH
ROH NH3
(2)醇解
◦ 酰氯、酸酐和酯与醇或酚作用,主要产物是酯。
◦ 芳香族羧酸:羧基与苯环支链相连,以脂肪族为母
体,芳基做取代基;羧基与苯环相连,苯甲酸常为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3)脂环酸和芳香酸 。把碳环作为取代基。若碳环上有 几个羧基时,应标明羧基的相对位置。
(4)多元酸。选择含羧基碳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 “某几酸”。与多元醇的命名相似。
CH3 4
CH 3
CH2 COOH 21
CH3
3-甲基丁酸;异戊酸; β-甲基丁酸;异缬草酸
CH3 C CH COOH
H
CH3
HO
脱羧反应
R C C O H 酸性
H
α—H被取代
—OH被取代
1、官能团的反应
(1) 酸性
O O
RCO H
RC
H
O
烃基上连吸电子基团时,由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O — H 键的极性增大,使电离出的RCOO-更稳定,酸性增强。斥电子 基则反之。
练习:
HCOOH ,CH3COOH,ClCH2COOH,CH3CH2COOH, Cl2CHCOOH酸性强弱次序?
C
O
④ 己二酸和庚二酸在氢氧化钡作用下脱羧和脱水同时进行, 生成环酮 。
CH2 CH2
CH2 CH2
COOH COOH
+
Ba(OH)2
O + CO2 + H2O
CH2 CH2 CH2
CH2 CH2
COOH COOH
Ba(OH)2
O + CO2 + H2O
⑤ 在动植物体内酶催化下的脱羧。
O
丙酮酸脱羧酶
3、水溶性:比相应的醇大;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羧酸与羧酸、羧酸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比醇强。
乙酸模型图
9.1. 3 化学性质
羧基是一个整体,失去了羟基和羰基各自典型的性质。

第十六周有机化学教案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六周有机化学教案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教案(章、节备课)学时:4 章、节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2.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3.掌握有机化合物酸性排序和影响酸性的因素;4.理解羧基上的各种亲核取代反应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羧酸命名和化学性质,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难点: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羧酸的脱羧反应,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辅助手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0.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学时)§羧酸的结构羧酸是分子中具有羧基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的羧基衍生物。

它的通式为RCOOH。

羧酸中-COOH中是由-OH和C=O直接相连接而成,由于两基团在分子中的相互影响,而具有它自己特有的性质。

§分类:§命名:系统命名:是选取含羧基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酸.编号从羧基的碳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明支链的位次,3,4-二甲基戊酸3-甲基- 2-丁烯酸羧酸常用希腊字母来标名位次,即与羧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α,其余位次 为β、γ…,距羧基最远的为ω位。

二元酸命名:选择包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叫某二酸但要注意三点:1. 系统命名与俗名的联系,如苯甲酸俗名为安息香酸。

2. 用希腊字母表示取代基位次的方法。

3. 含十个碳以上的直链酸命名时要加一个碳字。

§10.2.羧酸的物理性质(自学) 1.物态2.熔点 3.沸点比相应的醇的沸点高。

原因: 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

4. 密度§ 10.3 羧酸的化学性质(2学时)COHO 形式上看羧基是由一个 和一个 组成实质上并非两者的简单组合OH C OC O H COHOC OH醛酮中醇中键长键长(甲酸)电子衍射实验证明0.122nm0.143nm0.1245nm 0.1312nm。

第八章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第八章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第八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问题八9-1按酸性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S OClj Mis:幻HCH 3C*H^1 ——^―►CHjTHiMgPlEt^O □2ZAg-2-1^ 二7 」CHjCH^CHCOOE少童P ICl9-3 按照水解活性的大小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原因。

解:题中给出的四种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是双分子酰氧键断裂的亲核加成一消除机理,用下OII列通式表示这四种化合物:CH L C —Y Y=CI , OCCH 3, °C2H 5,NH 2如果C =O 基团中碳原子的正电性越强,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越大,反应物的活性也就越大。

综合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C =O 基团中碳原子的正电性和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次序为: 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所以水解反应的活性次序为: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

9-4 以丙腈为原料合成乙胺(无机试剂任选)。

解:CH^CH^OOH —^CH 5CH^ONH 2?吧J閒邛枫N iOH试完成由丙酸T -氯代丙酸T -羟基丙酸T 丙酮酸的转化。

Cb tJ *门甘 1 Tolle nsCH 3CHjCOOH -------------------------------------------------------- CH 3CHCOOH J1Z ±>.CH3CHCOOH----------------------------- > CHjCCCXDH企置 P I H.O 3| ZHb ACl OH(1)乙酰胺 (2)醋酸酐 (3)乙酰氯 (4 )乙酸乙酯 COOHCOOHCOOH-------- ■ CH3CH^H^:H a OHICH 3CH ^H ^COOH 9-5 解:BrOCH 3 CH 3解:解:习题八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 3I(1) CH 3CHCH 2CH 2CHCOOHC 2H 5 ⑵.COOHCl. COOH (3)Br C = C C 2H 5CH 2OH⑷COOHCH3 - CH - CH - COOH⑹Cl 「ClOCH 2COOHHOOC H⑺H COOH(8)C — CH 3COOHO(9)H - C - OCH解: (10)CH 3CH 2COOHOHCH 2 - CHCH 2COOH(11) I : $ ;O- C- NHCH 3(12)(1) 2,5-二甲基庚酸⑵(2E, 4E)-2,4-己二烯酸⑶(E)-2-乙基-3-氯-3-溴丙烯酸 ⑷3-羟甲基苯甲酸(5) 2,3-环氧丁酸 ⑹2-(2,4-二氯苯氧基)乙酸⑺(1S,2S)-1,2-环丙基二甲酸(8)乙酸-2-羧基苯酯(乙酰水杨酸)(9)甲酸苯甲酯(甲酸苄酯) (10) 3-甲基-4-环己基丁酸 (11) 5-羟基-1-萘乙酸 (12) N-甲基氨基甲酸苯酯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3-二甲基戊酸 对苯二甲酸(3 )延胡索酸(4) (S ) -a 溴丙酸 (5) 顺-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6) 3-甲基邻苯二甲酸酐 (7)异丁酸异丙酯丁酸酐(9) 丁二酸酐(8) 0⑦困 c — O'CH(CH 3)2□:NCIO!) <(11) H 3 CCOCH 3CH 3OCCH 3 (⑵ H OOCtCHM —NH?3•请排出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1)醋酸三氯乙酸苯酚和碳酸⑵ CH3CHCOOH CH3CHCOOH CH3CHCOOH CH 3CHC00H1Cl1 1 1F Br I(3) CH3CHCH 2COOH CH2CH2CH2COOHICH3CH2CHCOOH1CH3CH2CCOOH II OH OH OHII O⑷ H2CO3 H2O彳「COOH〉OH解:(1)三氯乙酸> 醋酸> 碳酸> 苯酚(2) CH3CHCOOH > CH3CHCOOH > CH3CHCOOH > CH3CHCOOHF Cl Br I⑶CH3CH2CHCOOHII> CH3CH2CHCOOH1> CH3CHCH2COOH >CH2CH2CH2COOH O OH OH OH⑷厂■一COOH> H2CO3 > H2O>C^OH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S0C11(1)CH3CHCH2COOH> CH3CHCH3COC1②(CH汕=CCHCCOHLiAfH* ■=CCH2OHH+■* XJI TJ +(11) CH 3-t-O —CH =CH a 十 H a QCHjCOOH 十 CH^HOACCH=^3HCOOH5.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1)苯甲醇 苯甲酸 苯酚(2)异戊酸解:⑴ ⑵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异戊醇 异戊酸异戊酯(1)甲酸 乙酸草酸 草酸丙二酸 丁二酸 (3)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解:⑴ 甲酸]乙酸>草酸Tollon 试剂--------------- *V Ag Jx△V草酸, 丙二酸 丁二酸.v CO 2?1 v CO 2 仁 xCa 2+乙酰氯AgNO 3 H 2O乙酸乙酯Jxl 2-NaOH / △'V黄色JA1C 1[01® CH3CHC —^T*CH5COCHUc%込H晋-收唤丽或「mH。

大学第八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大学第八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增强, 供电子取代基使酸性减弱。
O
O
O
Gr
C O H
H-C
O-H
Gw C
O
H
Gr: releasing group
Gw: withdrawing group
供电子基 减弱酸性
广东药学院
吸电子基 增强酸性
18
O2N-CH2COOH H-COOH
pKa
CH3-COOH
4.76
1.68
3.77
FCH2CO2H ClCH2CO2H BrCH2CO2H ICH2CO2H CH3CO2H
广东药学院
12
五、羧酸的化学性质
. 脱羧反应; 4 氧化与还原
*3.α-H 的反应
O C H O
1. 酸 性
(Ar)R
2.亲核取代
广东药学院
RCO-X RCOOCOR RCO-OR RCO-NH2
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13
(一) 羧酸的酸性与成盐(重点) Ka: 10-4~10-5
可用pH试纸或石蕊试纸检验出其水溶液的酸性。 共轭大π键的形成使羧酸根的键长完全平均化, 增加了羧基负离子的稳定性,有助于H+的离解。
127pm
R R
H H
R R
+ H+
127pm
广东药学院
14
羧酸能与碱中和生成羧酸盐和水。利用羧酸与 NaHCO3反应放出CO2,可以鉴别、分离苯酚和羧酸。
NaOH CO2H NaHCO3
COONa
H2O
H2O CO2
CO2Na
羧酸盐与强的无机酸作用, 又可转化为原来的羧酸。
RCOONa
HCl
广东药学院

有机化学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取代羧酸练习题

有机化学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取代羧酸练习题

有机化学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取代羧酸练习题一、单选题1、酸性最大的是()A、乙酸B、乙二酸C、丙二酸D、丙酸正确答案:B2、下面哪个试剂不常用于制备酰卤?()A、PCl3B、PCl5C、SOCl2D、HCl正确答案:D3、从化合物CH2=CHCH2COOH反应生成CH2=CHCH2CH2OH,要用哪种还原试剂?()A、NaBH4B、LiAlH4C、Pt/H2D、Zn-Hg/浓HCl正确答案:B解析:NaBH4和LiAlH4还原能力不同4、下列二元酸受热后生成环状酸酐的是()A、丁二酸B、丙二酸C、己二酸D、乙二酸正确答案:A5、下列化合物发生醇解反应最快的是()A、CH3CONH2B、(CH3CO)2OC、CH3COClD、CH3COOC2H5正确答案:C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大的是()A、邻羟基苯甲酸B、间羟基苯甲酸C、对羟基苯甲酸D、苯甲酸正确答案:A7、下列可以使FeCl3显色的是()A、乙酰水杨酸B、乙酰乙酸乙酯C、乙二酸二乙酯D、α-丁酮酸正确答案:B8、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发生障碍,使血液和尿中酮体增加,临床上常用来测定尿中酮体中丙酮的试剂是()。

A、土伦试剂B、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浓氨水C、费林试剂D、酸性高锰酸钾正确答案:B9、下列反应类型中,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消去反应B、酯化反应C、中和反应D、加成反应正确答案:A10、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乙酸B、甲醚C、甲酸D、甲醇正确答案:C11、下列哪一组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

A、丁酸和乙酸乙酯B、乙醚和丁醇C、丙酸和丙醛D、丙酮和丙醛正确答案:C12、不属于取代羧酸的是()。

A、B、C、D、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β-醇酸在受热条件下的分子内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

正确答案:正确2、α-丁酮酸既可以发生酮式分解反应,也可以发生酸性分解反应。

正确答案:错误3、羧酸衍生物通常是指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羟基被其他基团取代后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问题八9-1按酸性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COOHNH 2COOHOCH3COOHCH3COOHBr(1) (2) (3) (4)解:9-2由乙醇合成α-氯代丁酸(无机试剂任选)。

解:9-3按照水解活性的大小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原因。

(1)乙酰胺(2)醋酸酐(3)乙酰氯(4)乙酸乙酯解:题中给出的四种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是双分子酰氧键断裂的亲核加成-消除机理,用下列通式表示这四种化合物:CH3COY Y=Cl,OCCH3,OC2H5,NH2如果C=O基团中碳原子的正电性越强,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越大,反应物的活性也就越大。

综合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C=O基团中碳原子的正电性和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次序为: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所以水解反应的活性次序为: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

9-4以丙腈为原料合成乙胺(无机试剂任选)。

解:9-5试完成由丙酸→α-氯代丙酸→α-羟基丙酸→丙酮酸的转化。

解:习题八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2OH COOH(2)(8)(7)(5)(6)(4)(3)(9)(10)OCH 2COOH ClClCOOH(11)(12)C = C BrCl COOH C 2H 5CH 3CHCH 2CH 2CHCOOHCH 3C 2H 5CH 3 CH CH COOHO HCOOH HC HOO O C CH 3OCOOHH C OCH 2OCH 2 CHCH 2COOHCH 3OHCH 2COOHO C NHCH 3O解:(1) 2,5-二甲基庚酸 (2) (2E , 4E )-2,4-己二烯酸 (3) (E )-2-乙基-3-氯-3-溴丙烯酸(4) 3-羟甲基苯甲酸 (5) 2,3-环氧丁酸 (6) 2-(2,4-二氯苯氧基)乙酸 (7) (1S ,2S )-1,2-环丙基二甲酸 (8) 乙酸-2-羧基苯酯 (乙酰水杨酸) (9) 甲酸苯甲酯(甲酸苄酯) (10) 3-甲基-4-环己基丁酸 (11) 5-羟基-1-萘乙酸 (12) N-甲基氨基甲酸苯酯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2,3-二甲基戊酸 (2)对苯二甲酸 (3)延胡索酸(4)(S )-α-溴丙酸 (5)顺-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6)3-甲基邻苯二甲酸酐 (7)异丁酸异丙酯 (8)丁酸酐 (9)丁二酸酐 (10)间硝基苯乙酰溴 (11)乙二醇二乙酸酯 (12)己二酸单酰胺 解:3. 请排出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 醋酸 三氯乙酸 苯酚和碳酸CH 3CHCOOHFCH 3CHCOOHCl CH 3CHCOOHBr CH 3CHCOOHI (2)(3)CH 3CH2CCOOHOCH 3CH 2CHCOOH OH CH 3CHCH 2COOH OHCH 2CH 2CH 2COOH OH(4)COOHH 2CO 3 H 2O OH解:(1) 三氯乙酸 > 醋酸 > 碳酸 > 苯酚(2) (4)(3)>>>CH 3CHCOOHFCH 3CHCOOH ClCH 3CHCOOHBr CH 3CHCOOHI >>>COOH > H 2CO 3 > H 2O >OHCH 3CH 2CHCOOHOCH 3CH 2CHCOOH OHCH 3CHCH 2COOH OHCH 2CH 2CH 2COOHOH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5. 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1)苯甲醇 苯甲酸 苯酚 (2)异戊酸 异戊醇 异戊酸异戊酯 解:(1)(2)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 甲酸 乙酸 草酸 (2) 草酸 丙二酸 丁二酸 (3) 乙酰氯 乙酸酐 乙酸乙酯 解:(1)(2)(3)苯甲醇 苯甲酸 苯 酚NaOH H 2O有机相水相苯甲醇苯甲酸钠 苯酚钠CO 2有机相水相苯 酚苯甲酸钠 HCl甲酸 乙酸 草酸Tollon 试剂√ Ag ↓ × ×△×√ CO 2↑草酸√ CO 2↑ √ CO 2↑ ×△√ ↓ ×Ca 2+ 乙酰氯乙酸酐 乙酸乙酯√ 白↓××I 2-NaOH /△AgNO 3H 2O× √黄色↓异戊酸 异戊醇 异戊酸异戊酯Na 2CO 3 H 2O有机相水相异戊酸钠 异戊酸异戊酯 异戊醇CaCl 2有机相无机相异戊酸异戊酯CaCl 2醇合物H 2OHCl异戊酸水相有机相异戊醇7.完成下列合成(其它原料任选):(1)由CH3CH2CH2OH合成CH3CH2CHOHCOOH (2) 由CH3CH2CH2OH合成(CH3)2CHCOOH(3) 由CH3CHO合成HOOCCH2COOH (4) 由CH3CH2CH2CN合成CH3CH2CH2NH2解:8. 某化合物C5H8O4,有手性碳原子,与NaHCO3作用放出CO2,与NaOH溶液共热得(A)和(B)两种都没有手性的化合物,试写出该化合物所有可能的结构式。

解:9. 一个有机酸(A),分子式为C5H6O4,无旋光性,当加1molH2时,被还原为具有旋光性的(B),分子式为C5H8O4。

(A)加热容易失去1molH2O变为分子式C5H4O3的(C),而(C)与乙醇作用得到两个互为异构体的化合物,试写出(A),(B),(C)的结构式。

解:10.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能溶于NaOH及NaHCO3,它与FeCl3有颜色反应,与(CH3CO)2O 作用生成C9H8O4,在H2SO4催化下,与甲醇作用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C8H8O3,此物质硝化后仅得一种一元硝化产物,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解:11.有一含C, H, O的有机物(A),经实验有以下性质:①(A)呈中性,且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得(B)和(C);②将(B)在稀硫酸中加热得到丁酮;③(C)是甲乙醚的同分异构体,并且有碘仿反应。

试推导出(A)的结构式。

解:同步练习八1.命名下列化合物:解:(1)3-苯基丙烯酸(2)5-硝基-2-萘乙酸(3)甲基丙二酸(4)2,4-二氯苯氧乙酸(5)3-戊酮二酸(6)(5R,3Z)-4-甲基-5-氯-3-己烯酸(7)N-甲基乙酰胺(8)3-羟甲基苯甲酸(9)甲基丁烯二酸酐(10)3-甲基-4-丁内酯(11)S-2-(2-环戊烯基)丙酸(12)邻乙酰氧基苯甲酸(13)N-甲基-2-羟基-4-氯丁酰胺(14)4-苯基-3-丁酮酸甲酯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α,α,β-三甲基丁酸(2)氨基甲酸甲酯(3)β-环戊基丙酸(4)乙酰溴(5)DMF (6)邻苯二甲酰亚胺(7)NBS (8)甲基丙烯酸甲酯(9)(Z)-9-十八碳烯-12-酮酸解:3.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羧酸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醇高?(2)醇酸脱水能生成哪几类产物?为什么醇酸的脱水产物视羟基与羧基的相对位置而定?解:(1)羧酸分子间氢键缩合比醇分子间氢键稳定。

(2)四种,分别是交酯,α、β-不饱和酸,内酯及链状聚酯。

脱水产物视羟基与羧基位置定是由于脱水方式取决于产物的稳定性,以生成稳定产物的方式脱水。

4.按酸性大小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1)A. CH2ClCOOH B. CCl3COOH C. CHCl2COOH D. CH3COOH COOHO2N NO2A.B.COOHC.CH3OCH3D.COOHNO2E.COOHCH3(2)(3)COOHA. B. (CH3)3CCOOH C. CH3COOH D. HCOOH (4)A. H2O B. CH3CH2OH C. CH3COOHD. CH CHE. C6H5OHF. H2CO3(5)A. CH3COOH B. HOOCCH2COOH C. HOOCCOOH D. HCOOH解:(1)B>C>A>D (2)A>D>B>E>C (3)D>A>C>B>E (4)C>F>E>A>B>D (5)B>C>D>A5.完成下列反应式:解:6.完成下列转化:(1)(CH 3)2CHCH 2OH —→(CH 3)3CCOOH (2)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OOH(5)CH 3CH 2CH 2CHO —→CH 3CH 2COOH (6)CH 3CH 2OH —→CH 3CH=CHCOOH 解:(CH 3)2CHCH 2OH2SO 4(CH 3)2C=CH 2HBr(CH 3)3CBrMg(1)(CH 3)3CMgBrCO 2H 3O +(CH 3)3CCOOH(2)CH 3CHO227+CH 3COOHPBr 2CH 2COOH Br CN -H +3OCH 2(COOH)2(3)CH 3CH 2CH 2OHSOCl 2CH 3CH 2CH 2ClNaCN H +3OCH 3CH 2CH 2COOH O + HCNOH -OH CNH 3O +OH COOH(4)(5)CH 3CH 2Br AlCl 3CH 2CH 3KMnO 4/H+COOH(6)CH 3CH 2CH 2CHONaBH 4CH 3CH 2CH=CH 2KMnO 4H +CH 3CH 2COOH (7)CH 3CH 2OHCu o CH 3CHO 稀OH-CH 3CH=CHCHOAg(NH 3)+2CH 3CH=CHCOONH 4H +CH 3CH=CHCOOHCH 3CH 2CH 2CH 2OH H +,,7.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1)乙醇,乙酸,乙醛 (2)乙酸,草酸,丙二酸 (3)苯甲酸,对甲苯酚,苯甲醇解:(4)COOH FeCl 3显色显色NaHCO 3CO 2(5)CH 3COCH 2COOCH 3OH COOHCH 3CHCOOHOHFeCl 3显色显色23CO 2OHCOOH OH8.用化学方法分离苯甲醚、苯甲醛、苯甲酸。

解:9.用反应式表示乙酰胺与下列试剂的反应:(1)H 2O ,H +,Δ (2)H 2O ,OH -,Δ (3)P 2O 5,Δ (4)NaOBr ,OH -解:(2)CH 3CNH 2OH 2O,OH -CH 3CO -O + NH 3(3)CH 3CNH 2OP 2O 5CH 3CN + H 2O(4)CH 3CNH 2O NaOBr,OH-CH 3NH 2 + Na 2CO 3 + Na X + H 2O10.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1)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醇和乙酸 (2)苯酚中的少量苯甲酸和苯甲醛(1)CH 3CNH 2O H 2O,H+CH 3COH O + NH 4+解:(1)将混合物先用饱和Na 2CO 3洗涤除去乙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