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表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表

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核对:根据“标本采集原则”进行核对,并贴标签或电子条形码于采集容器上电子条形码应竖贴在管上,不能遮挡管中的刻度评估:1.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进行的治疗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5.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患者的需求告知: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2.采血后注意事项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基、采血针、手套3.患者:舒适平卧或坐位4.环境:清洁、采光好1.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按检查项目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相应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3.检查培养基灭菌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无絮状物、变质。

实施:使用密封瓶培养基采血1.将密封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消毒瓶盖,干燥 1min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 6CM 处系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当针头出血速度变慢(由线状变点滴状)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4.嘱患者松拳,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5 min5.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采血项目整理:1.协助患者舒适体位2.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脱手套,洗手3.根据“标本采集原则”再查对和标本转送,记录1.成人血培养采血 5ml2.儿童 2-3ml,婴儿 1-2ml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采血量可增至 10-15ml1.采集血标本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液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

应在对侧肢体采血3.常规血培养应该包括至少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称为“1 套血培养”。

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出后按压时间延长至 10 分钟附:血培养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实施操作者:所在科室:考核者:考核日期:。

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

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

下面红色字体为赠送的个人总结模板,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xx年电气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模板根据防止人身事故和电气误操作事故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工作,特制定了防止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两防)实施细则。

把预防人身、电网、设备事故作为重点安全工作来抓,检查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安全生产“三大规定”情况,检查(两防)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防人身事故和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阻止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生产目标收到一定的效果。

通过前段的检查和整改工作,现将我班到现时为止在此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在防止人身事故方面(重点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在运行维护、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事故。

我班通过对每周的安全会议和工作负责人对现场高处作业管理的检查,使得安全防范思想、工作、监督到位;使安全工作责任、措施及整改落实,从而安全工作得到保证。

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控制措施工作。

包括高空作业现场查勘,使工作人员对该任务的危险点(安全措施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安全措施,并正确派选合适胜任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2、在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作业人员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该作业的危险点。

作业过程中明确监护人员,监护人实时监控高处作业人员动向,及时提醒和纠正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使安全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到位。

3、认真落实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

配备可靠的(按规定期限内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如安全带(绳)、升降板、脚扣、竹(木)梯等,并能够正确使用此类工器具。

4、在高空作业的工作全过程中,强调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确保自身安全行为:△定期对登高工具和安全工器具(安全带、安全绳、脚扣、升降板、竹木梯子等)进行试验,试验或外观检查不及格的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一目的1、确保血标本样本培养的准确性。

2、采集血标本做细菌培养。

二用物准备一次性换药弯盘、碘酊、75%酒精、血培养瓶2套、10ml注射器2支、止血带三操作方法及程序1、洗手、戴口罩。

2、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后使用。

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面划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30S穿刺采血。

消毒方法75%酒精消毒---碘酊消毒---75%酒精消毒待干。

3、采集部位外周静脉血、中心静脉血。

4、外周血标本采集参照护理部静脉血采集法。

5、中心静脉血标本采集遵循以上消毒方法对导管的肝素帽或输液接头进行消毒然后用10ml射器回抽导管5ml后弃掉然后用10ml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内。

再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管腔内的残留血后给予封管液3ml进行封管封管后夹闭导管或继续输液治疗。

6、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更换针头先注入厌氧瓶、绕后注入需氧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同时采集标本间隔时间小于5分钟。

7、立即送实验室室温放置不超过12小时。

四注意事项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畅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3、采血时机发热高峰1小时内或开始时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

4、采血次数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不同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才能确定时病原菌。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2ml。

6、运送要求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

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之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是血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有护士或医生完成,所以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由于不了解问题所在,引发的主要后果是血培养阳性率下降,这也是目前国内血培养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转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转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转标准操作规程
导管血及导管尖端标本采集流程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准备采集血培养标本
是否保
留导管
去除血培养的塑料瓶帽,使用75% 无菌操作拔出中央导管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或其他有效
消毒剂消毒血培养瓶口
手卫生,戴无菌手套
1.戴无菌手套
2.去掉导管前端无针接头,使用酒
精棉片消毒导管接头,待干无菌操作剪取导管尖端
3.连接注射器,回抽肝素丢弃 5cm,置于无菌容器中
4.重新连接注射器
从导管内抽取血液,分别注入需氧摘手套,手卫生
瓶和厌氧瓶,每瓶注入8-10mL,
颠倒混匀
注明采集时间
再次用酒精棉片擦拭消毒导管接头,
待干
同一时间采集1-2套外周摘手套,手卫生;血培养瓶上注明血培养标本,注明采集部采血部位和时间位和时间
导管端尽可能在15分钟内转运至实验室,其他血培养标本尽可能在
2小时内转运至实验室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且保留导管时,应尽快采集1-2套外周静脉血,并同时尽快采集1套等量的导管血。

准备1-2套血培养
瓶,无菌容器等
准备1-2套血培养
瓶,无菌容器等
是否。

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

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需将标本放入自 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或按照手工培 养方法进行操作。
已接种的血培养瓶应在规定条件下保 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异常情况处理与报告
01
02
03
04
如发现标本存在异常情况,如 溶血、凝血、污染等,应立即 通知临床科室并重新采集标本

对于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标本, 应立即进行涂片镜检和初步鉴 定,并及时报告临床科室。
有效期内。
采血针和注射器
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 注射器,确保无菌、无
热原。
其他物品
包括棉签、纱布、止血 带、标签等。
患者准备
01
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 动。
02
采集前应向患者解释采 集目的、方法和注意事 项,取得患者配合。
03
患者应洗净双手或使用 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04
对于需要穿刺的部位, 患者应配合采集人员摆 好体位,方便穿刺。
对标本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有溶血、凝固、污染等现象。
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标本处理,如离心、分装等,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 性。
持续改进方向与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控制 意识。
定期对采集、运送和接收处理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发 现问题及时改进。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标本采集、运送、 接收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持续改进 提供有力支持。
03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消毒与穿刺部位选择
消毒
采用碘伏或70%酒精进行皮肤消 毒,消毒范围直径至少为5cm, 待消毒液干燥后进行穿刺。
穿刺部位选择
成人首选肘部静脉,新生儿和婴 幼儿可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避 免在静脉留置导管或静脉输液的 通路中采集标本。

血标本采集的方法流程及制度详解(ppt)

血标本采集的方法流程及制度详解(ppt)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或皮管处抽血 标本,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 不宜在同侧肢体采血 3.注意核对,所采的血标本要符合检查项 目的要求
注意事项
4.血液注入容器时应沿管壁缓慢注入,勿 将泡沫注入,并避免震荡,以免红细胞破 裂溶血 5.抽血清标本需用干燥试管。 6.抽全血标本,需用试管,血液注入容器, 要立即轻轻旋转摇动试管数次,将血液与 抗凝剂混匀。
操作前准备:七步洗手法
操作前用物准备
❖ 治疗车 、 清洁治疗盘、 无菌治疗巾、 棉签、 皮肤消毒液、 手消毒液、 止血带、 弯盘、 手套、 标本容器、 利器盒、 试管架、 无菌 注射器或负压针头
携用物至患 者床旁,对 照化验单核 对患者床号、 姓名、病历 号、检查项 目
操作中
协助患者取舒
适卧位,选择合适 的采血部位
常见采血方法
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集血标 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 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 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 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 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常见采血方法
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外周血管通路仅在 置入时可用于采血,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 时间不超过48h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血, 但不能给药。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 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残余血液。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为了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 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 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 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年10月1日实施)
❖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标本采集与送检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一、静脉采血法1.用物同静脉注射法,备干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等。

2.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血量,立即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而造成溶血。

因血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高,如发生溶血,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血、血浆,可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如需作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时,抽取血液后,应立即注入有石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入时针头应插入石蜡油面以下,以隔绝空气,立即送验。

否则血液中二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

静脉采血后,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一般培养标本用肉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用的培养瓶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瓶,瓶口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

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高压灭菌,使用时将铝盖剔去,用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血液注入瓶内,摇匀后送验。

另一种是三角烧瓶,瓶口以棉花塞子及纸严密包封,使用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血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火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因血中细菌数目较少,为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应取血10-15ml.(4)采血完毕,连同检验单及时送验,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应经消毒液浸泡集中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所需血量视检验目的而定,各医院检验方法不同,其采血量也各异。

下面介绍常用检验项目全血、血清标本和放射免疫检验采血量与要求(表17-1,17-2,17-3,17-4)。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血培养标本采集是为了诊断疾病而进行的有效的物证采集方式,是检查病人体内有无感染的重要鉴定技术。

血培养是利用血液标本培养的的技术,而血液培养需要采集血液标本,因此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对于血液培养结果精确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介绍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要明确的是,采集血液标本的医务人员必须是熟悉此项工作的,采集时应采取轻柔细致的动作,保证采集的血液标本的质量。

1、每次采血前,必须准备好消毒和止血用品,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2%的漂白水溶液、75%的酒精消毒棉片等。

2、尽可有采血管,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采血管,针尖、针头应高度如原处,不应偏斜或折断,以保证不污染采血管表面,避免而外性污染样本。

3、采血前,先用 75%的酒精消毒棉片擦消毒点,再比较点入穿刺。

穿刺时采取细腻的动作,从与血管正对的圆角处和靠近入口处穿刺,以避免拉伤血管,损伤血管壁和纤维组织等伤害。

4、采血时穿刺深不宜太浅,常用手抠压或棉签,否则采集到的血样量过少。

血栓不能影响深度采血,及时更换采血管,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穿刺次数。

抽血时要尽量抽出单室内的血液,防止混入体外循环血液。

5、采血完毕,处理用采集管要及时清理干净,采集管的口部的棉片要按要求焚烧消毒。

6、血液标本采集之后,尽快运送,防止标本污染和破坏,以确保郫祵啪切题血液培养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为获得更准确、更精准的检验结果,医护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一定要注意:每次采血前一定要准备好消毒材料,穿刺时应采取细腻的动作,穿刺深不宜太浅,处理用采集管要及时清理干净,运送标本时要尽快,以确保血液培养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除了要注意以上几点,还要认真谨慎,仔细观察和保证血液标本的安全性及质量,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