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原因与防雷措施探讨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雷击事故分析雷击是自然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当雷电活动发生时,如果雷电与建筑物、电力设施等接触,就会造成雷击事故。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雷击的风险。
雷击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停电,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1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特点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由于10KV配电线路横跨大片地面,搭设在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活动的“目标”,导致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雷击事故损失严重。
由于10KV配电线路所承载的电力负荷较大,一旦发生雷击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毁,还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雷击事故风险难以预测。
雷电活动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难以准确地对雷击事故的发生时间和位置进行预测,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防范面临一定的困难。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电活动频繁。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雷电次数约为50-60天,雷电主要发生在夏季,而10KV配电线路正是这段时间电力需求相对较大的时候,因此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第二,线路接地不良。
10KV配电线路若接地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容易成为雷击事故的“好发地”,因为雷电冲击时,会通过接地电阻进入地下,造成线路损毁。
线路设备缺陷。
10KV配电线路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漏电、接触不良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增加雷击事故的风险。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10KV配电线路或设备,在瞬间产生高压电流,造成线路设备损坏。
雷电流跳闸。
雷电冲击使得10KV配电线路中的电流瞬间增大,导致电力系统保护设备跳闸,造成线路停电。
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冲击后,线路设备会受到严重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
停电影响。
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后,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停电,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事故分析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和乡村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雷电天气中,由于线路遭到雷击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引发停电和安全事故。
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分析以及防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1 雷击事故原因分析10KV配电线路遭到雷击主要是因为雷电天气中,大气层中云与地面或物体之间会发生静电荷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静电场、电位差和大气放电现象,从而形成闪电。
当闪电击中10KV配电线路时,会造成线路短路、设备损坏,进而影响到供电安全。
1.2 雷击事故后果分析一旦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可能会引发以下后果:1) 线路短路。
雷击会导致线路短路,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2) 设备损坏。
雷击会损坏线路上的设备,提高运维成本。
3) 供电中断。
雷击事故可能导致配电线路供电中断,给用户带来不便。
4) 安全事故。
雷击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雷对策为了避免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减少雷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2.1 安装避雷设备在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避雷设备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措施。
避雷设备能够吸收、分散和释放雷击能量,减少雷击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对线路的影响。
2.2 地面接地保护地面接地是防止雷击损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接地能够将雷电引到地面,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线路的影响。
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定期的接地检查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2.3 配电线路绝缘保护绝缘保护是为了防止雷击对设备和线路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线路绝缘进行加强和保养,可以减少雷击对设备和线路的损害。
2.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维护是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通过对线路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雷击风险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2.5 安全管理及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员工培训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措施。
光伏电站1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

光伏电站1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发布时间:2021-05-31T00:00:50.281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刘盼峰[导读]深能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20010kV输电线路受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主要分为直击雷与感应雷。
由于10kV电网的绝缘水平低,且输电线路没有避雷线、耦合地线、线路避雷器等保护措施,因此,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时根本无法防护,因为直击雷过电压,即雷电直接击中线路,这种过电压的幅值一般较高,高达数百千伏,雷电流高达数十千安,这种过电压的破坏性极大,造成的损坏也较大,直击雷过电压的雷击跳闸率为100%。
但是在10kV线路中发生直击雷事故所占比例并不高,根据资料显示,10kV输电线路由雷击引起的线路闪络或故障的主要因素不是直击雷过电压而是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压导致的故障比例超过90%。
因此,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的侧重点应放在感应雷过电压的防护上。
某光伏电站自运行以来已经发生3次雷击跳闸故障,对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可利用效率,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深入地探究雷击跳闸原因,制定防雷措施,现对光伏电站送出线路的防雷设计以及雷击危害做以下分析。
一、送出线路基本情况及防雷现状送出线路为同塔双回线路,线路长度约7.74公里,其中架空线路全长7.4公里,电缆线路0.5公里。
线路沿途经过农田,丘陵,大部分架设在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带。
线路采用防雷支柱绝缘子的方式进行防雷,沿线每隔7-8基杆塔安装1组,首端塔及终端塔采用氧化锌避雷器进行防雷。
二、故障原因分析1、防雷支柱绝缘子介绍防雷支柱绝缘子是一种新型组合式结构的防弧绝缘子,其主要由绝缘护罩、上金属帽、复合绝缘子、引弧棒、绝缘套管和下金属脚等组成,引弧棒和上金属帽装配连接成一体(如图1)。
当雷击发生时,引弧棒和下金属脚之间放电,使续流工频电弧移动到引弧棒上烧灼,将大量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绝缘子不受损伤。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摘要:雷击故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特别是在高压配电线路中更为常见。
雷击故障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人身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雷击故障的分析和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章对10kV 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特别是在10kV配电线路中,雷击故障往往会导致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甚至起火等严重后果,给电网的稳定供电带来了挑战。
因此,对于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分析和防雷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雷击故障的概述雷击故障是指由于雷电的电流通过系统中的元件或设备引起的电力系统中断或损坏现象。
雷电是自然界中产生的高能放电现象,它的发生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雷击故障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性,因此了解雷击故障的定义和原理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击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雷电的高能量放电可能直接损坏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导致系统停电。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脉冲会对电力系统的绝缘系统产生强烈的冲击,降低绝缘性能,从而导致部分放电甚至击穿。
雷击现象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2、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类型2.1直击雷击故障直击雷击故障是指雷电直接击中配电线路导线或铁塔等设备上的现象。
当雷电直接击中导线时,会导致电流瞬间增大,可能造成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此外,直击雷击还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场,对周围设备产生干扰,甚至使其失效。
2.2感应雷击故障感应雷击故障是指雷电附近产生的电磁场对于配电线路的感应作用。
当雷电附近发生放电时,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场,电磁场会感应到附近的导线上,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可能会引起线路短路或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

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8T15:47:33.9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作者:黄武[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与之同时用电量年度呈现出较高幅度的递增。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与之同时用电量年度呈现出较高幅度的递增。
10kV配电线路作为输配电线路中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旦停电,将会给供电系统造成电量损失,同时更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尤其在四川地区,由于地区天气特点,一到夏季雷雨季节,由于雷击导致的跳闸现象较为突出。
本文主要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多手段控制跳闸频率,提升供电可靠率。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各等级电网的规模不断发展及完善,越来越多的无电地区都用上了居民电,但部分线路受地区影响,只能采用架空线路,该类线路一旦遭遇较强的雷雨天气,便会因为雷击而引起的线路运行故障,直接严重影响了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
配电线路因为雷击造成的跳闸故障是影响供电安全的一个很大难题,所以,采取合理有效的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是我国电力企业长期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1、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原因导致雷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诸多,一方面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因为人为措施采取的措施技术需要改进及提升,由于自然天气因数不可控,通过本文,我们仅研究目前可以实施的控制措施,然后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部分原因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进而达到减少雷害次数的目的。
其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大部分雷害比较频繁的区域电力设施和配电线路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进而导致大部分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的设施工作并没有到位,缺乏相应的监督、指导及应急处置工作。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策略

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策略摘要:雷电天气通常都是伴随雨季而来,而雷击对配电线路的影响也最大,在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中,通常会遭受雷击导致跳闸。
如何加强配电线路抗雷能力,就成了当下电力行业发展重点关注的课题。
基于此,以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防雷策略引言在供电工作中,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关系密切,因此,电力工作者需要确保10kV配电线路处于良好运行,这也是各级供电部门的工作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10kV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常因雷击事故的发生,给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的正常用电。
1自然界雷电概述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现象,往往伴有闪电和雷鸣而出现,对人类的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够产生有机物质孕育农作物,还可以补充大气中电离层的电荷,防止太阳和宇宙中的射线进入地球表面,但是雷电也是导致高压输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
当输配电线路被雷电击中时,会产生泄入大地的雷电流,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从而影响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雷电作为一种特殊电脉冲波,产生时会伴随着强大的脉冲磁场,其中直击雷和感应雷这两种雷电形式对输配电线路的危害尤为严重。
直击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电荷,会对设施和设备造成直接破坏,破坏能力十分巨大,中国每年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超10亿美元。
而感应雷分为电磁感应雷和静电感应雷,雷电放电时,雷电流在附近空间中剧烈变化而产生强磁场可以引起电磁感应雷,若不能及时引入地下,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架空线路的导线被积云所感应上大量电荷生成静电感应雷,使电压倍增,影响输配电线路。
2雷击事故产生的成因、主要形式及危害雷击导致的过电压一般称为大气过电压,它是指在电力系统,电力相关的线路、设备及建筑等受到大自然雷击或雷电感应后而产生的。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近年来,随着电力设备的广泛使用,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雷对策。
1、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原因(1)配电系统天气条件的影响:雷霆风暴、大风、雨雪等天气条件都将增大雷击风险。
(2)线路局部悬挂物:在设备处或绝缘子处,悬挂物会影响电气场分布,并导致局部电场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大雷击的概率。
(3)地面状况:介质内部的导电性改变会影响介质的闪络电压和局部电场的分布,从而加大雷击风险。
(4)电力设备的缺陷:例如设备本身的绝缘损坏或损坏时部分零部件可能打开,生成电晕现象等。
(1)对设备的损害:雷击能够对设备产生强大的电磁力和热量,对设备形成电弧烧毁以及产生火灾等严重损害。
(2)对人身的危害:雷电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大得惊人,雷电是对人类生命最具危害性的自然现象之一,雷击会造成人的死亡或重伤等严重危害。
1、线路建设技术(1)悬挂地线:在地线电阻足够小的情况下,在配电线路的贯穿点挂设一段地线,地线的作用是在线路、设备与大地之间建立低阻抗连接,以吸收雷电冲击电流。
(2)绝缘子选型:绝缘子应采用透平型、耐性负荷大的绝缘子。
如果电压等级较高,绝缘子表面还需涂抹高分子绝缘涂料或污染层防护剂,以杜绝绝缘子表面分布的水滴和污染物。
(3)地面处理:做好配电线路的接地工作,需在电线旁边埋深足够的接地棒,并在大面积降水时清除杂草和污物,以保证电线的良好接地。
2、设备维护保障(1)检查导线接头和连接夹的状态:以确保连接接地是否良好。
(2)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状态:以确保绝缘状态是否牢固,并检查电缆、电机和开关等设备的绝缘电阻。
(3)清洗设备表面:定期清洗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防止表面水滴从而增大局部电场,提高雷击发生的概率。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雷击事故是指在雷暴天气中,由于雷击所引发的事故。
10KV配电线路在雷击事故中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雷对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原因。
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雷电电流经过线路时产生的高电压。
10KV配电线路由于电压较高,容易成为雷电电流的传导路径。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如线路绝缘老化、设备故障等。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雷对策来降低事故风险。
应加强对线路的绝缘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良好。
应采用合适的避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等。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对线路的直接影响。
避雷线则可以将雷电引向避雷地线,减少雷电电流对线路的影响。
还可以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增强对雷电的承受能力。
还应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雷暴天气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利用雷达等设备来监测雷暴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向工作人员发出警示,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维护线路绝缘、安装避雷设备、增强线路的接地等防雷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是防雷工作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应对,才能有效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属于中压配电网络,是我国城市主干配电网络。
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综合投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10kV网络在当时规划建设过程中,其网状结构和配电网绝缘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在环境较为复杂地区,易受到雷电危害。
据一些统计文献资料表明,雷击架空线路跳闸事故是10kV架空线路常见故障,其占配电网故障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约80%以上的故障是由于雷击危害引起。
架空线路雷击危害常发生在配电变压器、柱上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等设备处,也时常引起架空线路绝缘子发生闪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公司电网运营经济效益。
一、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发生原因分析1.绝缘水平不匹配引起跳闸事故10kV架空线路绝缘水平与电气设备绝缘水平之间存在不配合问题,是导致配电网发生雷击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0kV架空线路由于受当时建设制造水平、设计方案以及后期运行维护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线路在耐张杆塔上直接采用两片LXY1-70型玻璃绝缘子串,而其跳线绝缘子则采用SC-210型瓷瓶。
另外,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及电缆入地端则仅采用单组阀式避雷器进行雷击防护。
而从大量雷电冲击试验数据可知,两片LXY1-70型玻璃绝缘子的U50%冲击放电电压高达195.85kV,而SC-210型支柱式瓷瓶绝缘子其U50%冲击闪络电压大约为255.73kV。
但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10kV配电变压器全波冲击耐压在75kV左右,这样就会导致绝缘子绝缘水平与线路不匹配,加上避雷器泄流能力有限,导致一部分雷电过电压仍能侵入到配电电气设备及电缆线路侧,进而导致线路发生跳闸事故。
2.感应过电压引起跳闸事故10kV架空线路大多位于城市郊区,线路杆塔周围存在大量水塘、水田。
由于水的电导率要远大于周围土壤电导率,这样就容易导致架空线路在遭受雷击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感应雷过电压,进而引起线路发生跳闸事故。
3.避雷器防雷性能质量降低引起跳闸事故目前,一些10kV架空线路中依然还存在使用老式阀型避雷器的问题。
由于阀型避雷器已经运行较长岁月,其密封已经受到破坏而受潮,运行相电压时其电晕效应相当严重,进而在避雷器内部产生硝酸盐等化合物,致使气体中的氧和氮大量减少,导致避雷器气压降低,工频放电电压也大大下降。
另外,污秽等除了会引起避雷器放电电压降低外,还能使避雷器灭弧性能降低,严重时还可能切断不了续流进而引发避雷器发生爆炸。
4.接地引下线存在问题引起跳闸事故接地引下线作为配电设备与配电网接地体间的连接体,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对配电设备接地防雷性能的正常高效发挥非常重要。
10kV架空线路接地引下线连接不规范、不合理,也是引起配电网雷击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10kV架空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根据DL/T620-1997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我国内陆绝大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大于100kA的概率仅为7.3%,也就是说除当地地质、气象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外,其余内陆地区在进行架空线路防雷措施研究时,更多应考虑幅值小于100 kA雷电流对架空线路的雷击破坏影响。
结合多年10kV架空线路运行维护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优选线路氧化锌避雷器、架设耦合地线、装置自动重合闸保护装置等多个方面进行雷电危害的综合防护,以提高10kV架空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优选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10kV架空线路上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来防护雷电过电压,是国际上广泛推广应用的防雷措施之一。
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后,一旦出现雷击架空线路杆塔时,雷电流将会被分流,一部分雷电流经过杆塔接地体直接泄入大地中;而雷电流中超过允许值的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避雷器进行分流,大部分雷电流可以通过线路避雷器分流到导线上,传播到邻近的杆塔接地体中泄入到大地,这样就可以减少雷击跳闸事故。
10kV架空线路装设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前后的电压变化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可知,加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时,大部分雷电流可以通过避雷器有效流入到大地中,线路电压波动范围不大;而没有加装氧化锌避雷器时,线路雷电流不能有效泄入大地,进而导致线路电压剧烈波动,最高可到270kV左右。
可见加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后,所取得的防雷效果十分明显。
另外,采取线路避雷器与绝缘子并联的防护体系,具有良好钳位作用,即避雷器的残压低于绝缘子串50%放电电压,这样即使雷电流增大引起避雷器残压增加,线路绝缘子也不会发生闪络事故。
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原因与防雷措施探讨边文明摘要:10kV架空线路雷击危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10kV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结合经验,对10kV架空线路运行时发生雷击危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探讨了10kV架空线路的雷电综合防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应用意义。
关键词:10kV架空线路;雷击危害;防雷保护作者简介:边文明(1982-),男,江西抚州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电务工程分公司,工程师。
(上海 210071)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40-01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27.066(下转第144页)误;电能表抄表差错等。
(1)由设备引起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的对策。
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每年对互感器、电能表进行周期检定,对存在误差或者异常的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或更换,保证计量装置的准确度。
同时,加强对各计量点负荷的监控,确保接在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实际负荷尽可能保证准确计量,即在互感器额定负荷的25%~100%范围内。
对于电能表和计量遥测系统通道故障,及时更换故障电能表,与通信专业协同解决计量遥测系统通道故障。
(2)对于人员原因造成的计量差错,如由于更换计量装置出现的倍率、读数差错等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
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先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中按照营销一体化作业指导书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完成后及时在计量自动化系统更新相关参数。
在计量二次回路工作时,如果需把计量回路电缆拆开,应在拆线前做好记录,接线后要认真检查,通电后及时用校验仪做带电接线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除了设备及人员的原因能导致母线电量不平衡之外,计量自动化系统本身的参数设置不正确也能促使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超标,主要是母线电量统计公式设置,计量点的参数设置,计量点功率方向设置,旁路计量点代路运行设置有问题。
因此,在检查母平统计公式、计量点参数设置时需要细心和耐心,避免因计量自动化系统参数设置错误导致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超标。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新投产的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不在合格范围内,应先检查母线电量统计公式设置,计量点的参数设置,然后核对各计量点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是正常运行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发生较大变化,超出合格范围,应该检查变化日期前后母线各计量点的数据,检查是否存在新增负荷未加入统计或者有计量点的电量没采集上,然后具体分析是现场电能表故障还是采集器采集异常,又或是数据上传至主站出现异常,查找出原因后再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责任编辑:刘辉)2.架设耦合地线10kV架空线路杆塔高度通常较低,由于直击雷引起10kV架空线路发生跳闸事故的几率较小,约有90%的雷击跳闸事故是由线路感应过电压引起。
因此,在对10kV架空线路进行雷击防护时,其侧重点应充分放在考虑感应雷过电压防护方面。
在架空线路容易发生感应雷过电压事故的区域,架设耦合地线,利用耦合地线的电磁屏蔽作用来降低架空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水平。
3.安装可调式防雷保护间隙从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可知,防范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事故的重要理念就是“堵塞”和“疏导”。
在10kV架空线路易落雷点部位安装穿刺型可调式保护间隙,整定保护间隙放电电压为线路绝缘子的50%~冲击放电电压的90%,这样就可以使得保护间隙先于绝缘子放电,达到“堵塞”和“疏导”效果。
这是按照先“堵塞”后“疏导”原理进行雷电防护,也就是利用保护间隙限制雷击过电压的幅值,进而可以抑制雷击闪络后的工频续流起弧效应,避免10kV架空线路发生过流烧损断线事故。
4.安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要认真计算10kV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如其电容电流大于10A,则应考虑安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这样可以有效降低10kV架空线路的建弧率,进而可以提高架空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目前,工程上使用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通过补偿后可以将残流有效控制在5A以下,这为雷电流过后线路自身可靠熄弧营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
5.装设自动重合闸保护装置由于10kV架空线路的绝缘具有自恢复性能,加上很多雷击事故是短时故障,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动消除。
因此,在架空线路保护装置中加装自动重合闸保护装置,可以在瞬时雷击跳闸事故后恢复供电,有效降低10kV架空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6.加大架空线路的巡视、分析、判断和处理力度对于10kV中的重点线路、易受雷击的线路段等部位,应定期测量避雷器处于U1ma和0.75U1ma工况下的泄漏电流值,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避雷器并更换;引进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动态评估架空线路中使用的各种避雷器性能质量水平;要加强避雷器安装前的质量缺陷检测工作,优选性能优选的线路避雷器来提高架空线路的综合防雷水平。
三、结束语10kV架空线路是城市配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分布范围广、分支线路多、绝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10kV线路跳闸故障中,由于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约占80%,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优选线路氧化锌避雷器、架设耦合地线、安装可调式防雷保护间隙、安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装设自动重合闸保护装置等技术措施,有效提高10kV架空线路的综合耐雷水平,确保架空线路的供电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1]陈中明.配电网架空线路感应雷过电压产生机理与防护[J].广东电力,2008,21(5):19-22.[2]李凡,施围.线路型避雷器的绝缘配合[J].高电压技术,2005,(8):15-20.(责任编辑:刘辉)(上接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