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ESD(防静电)知识培训

ESD(防静电)知识培训

D、静电损伤的特点
1.隐蔽性。 2.潜伏性。 3.随机性。 4.复杂性。 5.严重性。
ESD静电释放的影响
三、 ESD防护的意义
1、减少损失 2、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3、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产品生命周期和运行稳定性 5、静电防护投入产出比极高
四、 ESD防护原理
1、静电耗散与接地 A、静电耗散
日常生活中如走动,空气流动,搬运等都能产生静 电。人们一般认为只有CMOS类的晶片才对静电敏感, 实际上,集成度高的元器件电路都很敏感。
ESD静电释放的影响
A、按SJ/T10630-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标准要求 I级静电敏感度的元器件(1-1999V) II级静电敏感度的元器件(2000-3999V) III级静电敏感度的元器件(4000-15999V)
2、静电的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SD对电子生产制造业的不良影响。
ESD静电释放的影响
ESD对电子生产制造业的不良影响:
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耐压降低,线路面 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 (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成为这 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同时大量的塑料制品等 高绝缘材料的普遍应用,导致产生静电的机会大增。
通过一组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器连 接到接地极的一种接地方式。如静电手腕。
ESD防护原理
2、静电中和
将正负离子与静电源上的正负电荷中和,从而消除静电 源上积累的静电。(对绝缘体静电的消除 )
ESD知识培训目录
一. 静电和ESD简介 二. ESD静电释放的影响 三. ESD防护的意义 四. ESD防护原理 五. 电子产品ESD防护方法 六. 公司目前的ESD危害及防护方法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伤害:静电会导致人体不适,如电击、感觉刺痛等;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损坏,导致设备失效;3. 对环境的威胁: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1. 控制湿度: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其他调节湿度的设备来控制环境湿度。

2. 接地保护:将静电带电物体与大地或接地设施连接,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导去静电荷。

3. 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电荷,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4. 注意电缆走向:在布置电缆时,尽量避免电缆与高压线、大功率设备等静电场接触或靠近,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5. 使用防静电材料:选用防静电材料生产电子产品和工作服等,可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四、防静电培训要点1. 静电知识普及:培训时要讲解静电的定义、危害及防静电措施,增强员工对静电的认识。

2. 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员工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使用防静电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 工作区域设计: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如接地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有效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4. 安全操作指导:对从事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等。

5. 应急响应措施:培训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措施,如火灾的扑灭方法、人员疏散等,以保障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

结语静电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通过对静电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学习,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静电知识培训

防静电知识培训

静电破坏
静电的破坏方式及业界内的对策
ESD破坏模式
3种普遍接受的破坏模式: HBM(人体模式) MM(机器模式) CDM(充电器件模式)
静电模型
人体模式 ( HBM )
• 模拟带电人体对器件放电的情况 人体放电模式是模拟人体因走动或其他因 素而在人体上累积静电后,再去碰触到IC, 人体上的静电便会经由碰触的脚位而进入 IC內
• 人体电容50-250PF,人体电阻1-5K欧姆
静电模型
机器模式 ( MM )
• 模拟带电设备对器件进行放电的情况 机器放电模式是模拟机器设备(例如机械手臂、测试夹具、手工具等)本身 累积的静电,当此机器碰触IC时,静电便对该IC放电。
虽然MM模式与HBM模式的放电行为类似,但当MM发生时其为金属对金属 的接触,应此接触电阻非常的小,而且一般机器电容都远大于人体,故其静 电荷更大,使得在放电过程中电流比HBM要大多,故其破坏理更强
基本知识
对于无法消除的静电源,必须保证其与静电 敏感产品距离在300mm以上,否则应设法去 除,如使用离子风机等方法 防静电区域内的任何物品操作应按静电敏感 产品要求进行操作
静电的防护
介于静电的危害,并根据静电产生及防害的方式,总结如下四种防护 措施:

杜绝其产生: 隔离开产生静电的物质,避免磨擦.
, 人体是无法感知
100V 的.但是对于电子元器件,当超过
的电压时,它们就大
有感觉了!
和电子器件相比之下,我们敏感性极差…
感觉到 : > 2000 ~ 4000 volts 听到 : > 4000 ~ 5000 volts 见到 : > 5000 volts
< 100 votls 的静电放电 就足以损坏 某些电子器 件!

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线下培训:面对面教学,互动性强,有利于实际操作和体验。
混合培训: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的优点,既方便灵活,又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
培训内容与形式: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如讲座、案例分析、角 色扮演等。
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前后知识测试:通过对比培训前后学员的知识水平,评估培训效果。
静电的产生和危害
静电现象的原理
摩擦起电: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接触带电:物体接触带电体后,电荷传递使其带电 静电感应:带电体使附近导体产生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静电放电:可能损 坏电子元件或导致 电路故障
静电感应:引起信 号干扰和电磁干扰
静电积累:可能导 致设备性能下降或 功能失效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 影响还取决于设备 的敏感度和设计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静电对神经系统有影响,可能导致头痛、失眠等症状。 静电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心律不齐等问题。 静电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也有影响,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问题。
Part Two
静电防护知识培训
,
汇报人:
目录
01 静 电 的 产 生 和 危 害
02 静 电 防 护 措 施
03 静 电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的重要性
05 静 电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的案例分析
04 如 何 开 展 静 电 防 护 知识培训
06 静 电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的未来发展
Part One
效实施
某航空企业的防静电包装材料使用经验
包装材料选择:选用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包装材料,如防静电袋、防静电泡 棉等。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静电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产生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害。

例如,在医院里,当医生拿起手术刀时,由于静电的产生,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在电子工厂里,当工人进行电子产品的制造时,静电也会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防静电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的危害、防静电的方法和防静电器材的使用。

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间或表面的集聚,它是一种具有静态的电荷分布。

静电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当两种电荷相遇时会产生放电现象。

静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摩擦、非金属表面的摩擦、电磁感应、电压变化、电场影响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电子摩擦,当两个物体摩擦时,会使得物体表面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最终形成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当我们在手头摩擦电线或者洗干净后脚踩地方地面,静电会在身体和地面之间产生放电现象,造成小电流穿过人体,对人体产生影响,一些情况下可能引发心脏问题。

(二)对电子器材的损害。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对电子产品有着极大的危害,它会对电子器材的性能和质量造成影响,以至于直接固化器件。

(三)对环境的影响。

静电有时会造成火灾和爆炸等严重后果,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防静电的方法为了避免上述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静电的措施:(一)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

由于物体表面的杂质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因此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是关键。

(二)保持物体表面湿度适宜。

在干燥环境下,静电的产生会更加明显,因此需要保持物体表面的适宜湿度,可以采用加湿器等方法增加湿度。

(三)使用防静电材料。

一些特殊材料,如静电产生较少的塑料、橡胶等,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

(四)使用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比较严重的场合,可以采用静电消除器进行消除。

静电防护方面理论知识培训

静电防护方面理论知识培训

n 仪器设备
二、静电危害的防护
静电的产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各种行之 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护,以使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 度,并尽可能地减少危害。工程中实用的静电防护 措施尽管五花八门,但其基本思路总是紧密围绕下 列几点: n 尽量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n 对已产生的静电荷尽快予以消除,包括加速其泄漏 、中和及降低它的强度。 n 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危害。 n 严格静电防护管理,以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
荷 n 绝缘体(如塑胶):不轻易让电子通过或逃逸 n 导电体(如金属):容许电子自由通过或逃逸 n 摩擦起电 n 感应起电
v 概括地说静电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它所引 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 体间的接触与分离、电场感应、介质极化、带电微粒附 着等许多物理过程而产生。
3、物体是如何产生静电的?
固体的带电方式有: v 固体接触带电 v 固体分离带电
v 物体摩擦带电(是由接触和分离带电的合成) v 固体感应带电 v 固体其他带电方式(断裂、剥离、压电、热
电、电解、驻极体带电等)
4、人体静电
n 人是一个特殊的导体。人与各种物体之间的接触、分离 和人体自身的活动,都会导致静电的发生,并蕴藏着大 量的不定因素,例如接触面积、压力、表面状况、着装 和鞋子状况等。人的导体性质表现为人体对于通过的电 流具有一定的阻值范围。另外人可以因与地面接触情况 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的人体对地电容值。
电子消费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优劣关系着公司的营 利情况关系着公司的前程。为了向用户提供优质满意的产品,从 加强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角度出发,静电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 作;而为了让操作者掌握防静电方面的知识,能够结合实际生产 ,进一步规范操作要求,从而降低生产中的不良品损耗。对公司 的员工进行静电防护方面的知识培训也是整个静电防护工作的重 要一项。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80174

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教材)80174

第一章:静电学基础1. 1概述:高科技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技术和高分子化学技术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电子产品设计的小型化和高集成化,相应的加工技术日趋微、细、薄,使得对静电危害不可忽视。

随着电子技术和产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渗透,静电的影响面越加普遍。

正是由于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国防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

普通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很高的电阻率,使其特别易于产生静电。

静电造成的故障与危害,通称静电障害。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火工、化工、石油、粉碎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亚麻、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还是造成人体电击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静电防护是各行业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障害所造成的后果已突破了安全问题的界限。

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是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误码的直接原因之一。

例如,电子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现代电子设备,如安装、使用环境不当,它们的工作都会受到静电的困扰。

此外,静电造成敏感电子元器件的潜在失效,是降低电子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据日本80年代中期的一项统计资料,在失效的半导体器件中,有45%是因静电危害造成的。

降低静电障害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防护。

因为,静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不让它产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把它的存在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使其造成的障害尽可能小,则是可能的。

有效地进行静电防护与控制,依赖于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和对其发生、存在、清除的控制,依赖于掌握和了解静电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和静电发生的规律。

以上观点是从静电危害的防护角度而言的。

对静电的应用研究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高科技门类,但鉴于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2. 1静电:根据分子和原子结构的理论,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防静电培训知识

防静电培训知识

一、静电的概念1)静电概念:是指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所带的电荷处于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2)静电产生的实质:接触分离起电。

3)静电产生的几种方式:A、物体间的摩擦B、电场感应C、介质极化D、带电微粒附着二、静电控制措施1)静电泄漏和耗散:通过替换电子生产过程中接触致电的各类绝缘物(包括各种工装夹具和制品),而改用静电材料并使之接地来完成的。

2)静电中和:将正负离子与静电源上的正负电荷中和,从而消除静电上积累的静电。

3)静电屏蔽与接地:使物体与大地之间构成电气上的泄漏电路,即将物体上产生的静电泄漏至大地,防止物体积蓄静电荷。

4)增湿:增加温度使非导体材料的表面形成极薄的水膜,降低物体表面电阻率。

三、厂内哪些过程会产生静电危害›进料检验过程:抽检、包装›库房存储过程:存取、发放、运输›印刷电路版生产过程:储存、装配、运输›产品组装过程:组装、维修从元件的进料检验到产品的组装、维修的任一环节,均有可能造成静电的损伤。

四、敏感度分类:›相关说明:以定量描述元件的静电敏感程度进行分类:大部分敏感度实验都是以人体模型为依据。

备注:1、组件设计应能为最敏感的元器提供最低2000V的静电放电的设计保护。

整机设计应能为最敏感的元器件提供最低4000V的设计保护。

五、防静电器材基本配置防静电器材基本配置是针对常用项目进行列表,便于对各防静电措施进行检讨,各种防静电器材的基本配置详见下表。

* 表示必须配置项目@ 表示需要时配置或局部区域配置项目1-1、接地系统目的:将产生的静电通过地线泄放至大地。

规范:1、静电地线为绿色线,线体地线为黑色线。

2、静电接地线支干线为单股铜芯线,其内径截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

设备与工作台接地线应采用内径截面积不小于1.25平方毫米的内有串接限流电阻的敷塑导线,且应并联连接。

相关措施:1、为确保地线工作正常,生产线静电接地(总线)用监控仪监控,断路能报警。

配电柜接点接地状况1年检测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电子联装生产中和静电源
1、工作服:作业人员穿用的普通工作服(化纤和纯棉制)与工作台 面、工作椅摩擦时可产生0.2~10μC的电荷量,在服装表面能产生 6000V以上的静电电压并使人体带电。 2、工作鞋:一般工作鞋(橡胶或塑料鞋底)的绝缘电阻高达1013Ω 以上,当与地面摩擦时产生静电荷使人体和所穿服装带静电。 3、各种包装和容器:用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 乙烯)、PUR(聚氨脂)、ABS、聚脂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包 装和元件盒(箱)都可因磨擦、冲击产生静电荷对所包装器件产生 不良影响。 4、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受到磨擦产生静电,可对放置其上的电子器 件放电。 5、各种绝缘地面:混凝土、打腊抛光地板、橡胶板等都可因磨擦产 生静电。另外因其较高绝缘电阻,作业人员带静电在其上时,不会 短时间将静电荷泄漏。 6、某些电子生产设备:焊烙铁、波峰焊机等某些元器件装配设备内 设的高压变压器、交直流电路都可在设备上感应出静电电压。如不 采取静电泄漏措施,可使元器件在装配过程中失效。
四、静电在工业生产中造成的危害
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 归结为以下两种机理:
其一:静电放电(ESD)造成的危害: (1) 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 (2) 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 降低生产成品率。 (3) 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 (4) 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 火灾。
散是防止静电危害行之有效的方法。静电泄漏是通过替换电子生产过程中接
触致电的各类绝缘物(包括各种工装夹具和制品),而改用防静电材料并使 之接地来完成的。 2、静电中和:将正负离子与静电源上的正负电荷中和,从而消除静电源上 积累的静电。
3、静电屏蔽与接地: 接地的对象:金属导体,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静电亚导体。静电 非导体或表面电阻在1011Ω以上的物体不是接地对象。
其二,静电引力(ESA)造成的危害: (1) 电工业子: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 ,大大降低成品率。 (2) 胶片和塑料工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 沾染灰尘,影响品质。 (3) 造纸印刷工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 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 (4) 纺织工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
三、静电产生的原因:
微观原因:根据原子物理理论,电中性时物质处于电平衡状态。
由于不同物质原子的接触产生电子的得失,使物质失去电平衡 ,产生静电现象。
宏观原因: 1)物体间摩擦生热,激发电子转移;
2)物体间的接触和分离产生电子转移; 3)电磁感应造成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分; 4)摩擦和电磁感应的综合效应。
6、防静电毛刷:基座线刷板站用,用来擦拭波峰焊的印制板。 7、防静电海绵:A/C线用,用来作基座板的包装衬垫。 8、离子吹风机。 9、防静电木托盘。 10、静电手环、静电鞋测试仪。
七、静电控制措施
(一)防静电危害的一般原则:
1、设法尽量防止和减少静电产生 2、在许多场合,采用加速静电逸散泄漏,防止静电荷积累的方法; 3、某些场合不能用上述办法时(静电仍大量产生,不断积累),只 能采用防上静电放电着火措施,免除电击,故障和爆炸、火灾事故 的发生。 (二)静电控制方法 1、静电泄漏与耗散:将各种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和耗
零料粉红色的包装袋等、A4线防静电屏蔽与袋防静电包装袋外贴有静电警 示标签。
4和印制板的各种容器。AI料架、A4防静电周转箱(托盘)、黑色 防静电料盒。
5、防静电条、管:它的材料为防静电塑料膜或硬型制品,用来包装IC、
MOS.管等元器件。
静电屏蔽及接地是很多种仪表电路上防静电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用 于防止静电源对外界的干扰。
4、增湿:湿度增加则非导体材料的表面形成极薄的水膜(10-5mm厚),
水膜中的杂质和溶解物质使表面电阻降低,使物体表面积蓄静电荷泄漏。
八、公司内防静电用品(装备)
1、防静电腕带:防静电腕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是一种通过接地而把人体
防静电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静电?
静电(Electrostatic)就是相对观察者为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电荷。 静电场:相对于(作业员)是静止的,其电量不随时间而变的电荷
电场。
二、静电的特点 1、高电位: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位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
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
2、低电量:通常为毫微库仑(nC 、10-9C)级。 3、小电流:多为微安(μA、10-6A)级。 4、作用时间短:微秒(μS、10-6S)级。 5、静电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的影响比较大。
皮肤静电导走的装置,它由松紧圈和接地线组成。
2、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地垫:在操作静电敏感元器件时,工作台上应铺
设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台垫,使所有与之接触的SSD端子、工具、器 具、仪表、人体等都达到基本均一的电位,并通过台垫上的接地线使静电迅 速泄放。如生产线绿色台垫。
3、防静电软塑料包装袋:公司常用的包装如下:MOS.管的包装袋、仓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