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广告创意对比及启示
中西广告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中西广告文化内涵比较分析广告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传递商业信息、塑造品牌形象以及促进消费。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西方广告文化有着许多不同的内涵,下面将从创意、审美、文化背景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中西方广告在创意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西方广告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幽默感的表现,通常采用戏剧化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例如,美国的超级碗广告经常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和搞笑的台词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相比之下,中式广告更偏向于情感化和故事性的呈现。
中式广告通常会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和走心的台词来打动观众的心灵,以此来传递产品的卖点和价值观。
其次,中西方广告的审美理念也存在差异。
西方广告注重视觉冲击和创意设计,在制作上追求高质量的特效和视觉效果。
它们通常更注重品牌形象的表现和产品的外在特点。
中式广告则更注重情感和美学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中式广告中常见的元素包括家庭、友情和爱情等,试图通过这些情感共鸣来激发观众对产品的兴趣和信任。
此外,中西方广告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
西方广告文化源于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选择。
因此,西方广告经常以个人为中心来塑造品牌形象和推销产品。
相比之下,中式广告更加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在宣传中更加强调家庭、集体和社群的观念。
这与中国社会的家庭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情味较重的文化传统有关。
最后,中西方广告在传播方式上也有所区别。
西方广告更加注重大众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
它们通常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来推广品牌和产品。
相比之下,中国广告更注重近距离传播渠道,如户外广告、电视购物、微信朋友圈等。
此外,中国的口碑传播也非常重要,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相信自己身边人的推荐和评价。
综上所述,中西方广告文化在创意、审美、文化背景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西方广告注重创新和幽默感,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大众传播渠道;中式广告更注重情感和故事性,强调家庭、社交关系和近距离传播渠道。
中西影视广告比较分析

中西影视广告的比较分析还记得春晚那个赵本山的小品“捐助”吗?一个短短几分钟的小品穿插了“搜狐网”、“搜狗拼音输入法”、“国窖酒”等众多的植入广告和广告语,给人带来了一种时尚、雷人的感觉,除了这点,它们更可代表着数以千万计的收益呢……不要说是小品,随着现代影视行业和商业广告的不断发展,影视广告的运用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然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带来了哪些影响和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1、影视广告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所谓影视广告,又称隐性广告和植入式广告,是相对于“显性广告”而言的,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现给受众(消费者),进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
企业的广告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量大幅度增加,大众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广告。
但因为虚假广告、低劣广告越来越多,大众对广告的抵触、排斥心理也随之增大,对广告的信任度下降,广告的投放效果也降低了。
于是在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的不断推动下,一种新的广告传播形式——隐性广告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涌现并得到快速发展。
早期的隐性广告多出现在电影中,在国外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中,片中明显展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
此后,国外大量的影视剧中都出现了隐性广告。
例如,《外星人》中主人公用“里斯”的巧克力糖把外星人吸引到屋子里,外星人吃完糖果后,即与小主人成了好朋友。
该片上映后,“里斯”糖果的销量提高了65%。
在中国出现隐性广告较早的是1992年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从此以后,隐性广告慢慢在影视剧中蔓延开来。
从电影《大腕》、《十面埋伏》、《手机》、《功夫》到《天下无贼》,隐性广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隐性广告在影视片中的成功运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广告公司等看到隐性广告的巨大效用,纷纷寻求可以运用隐性广告的传播载体,于是,在很多的电视节目中渐渐出现了大量的隐性广告,可谓无时、无处不在。
浅析中外影视广告设计中的差异

中生 智 。 突然他 看 到桌 子上 的可 口可乐 瓶子 , 灵 机一 动 。将 答案 写在 纸上 塞在 瓶盖 中 ,送 给 了求助 的 同
伴, 同伴 高兴 的取 出答 案并 抄在 自己的试卷 上 , 紧 张
初 人 们做 广 告 的 目的也 仅 是 简单 的想要 推销 产 品 ,
并 未 意识 到创意 的重要 性 , 也 没 有 想过 更 多 的 表达
企业所 带 给消 费者 的长远 利益 。 想要 做一 流 的企业 ,
费者 的注 意并 让他们 购 买 ,需 要从 广告 创意 中下 功
夫。 中 国的影视 广告 多为 叙述 式表 白。 再 通过 直接 反 复述 说来 强调 产 品的特 性 和功能 。 如整合 , 并 配 以音 乐 、 独 白等特 效最 终达 到视 听合一 的
效果 。
索 中 国特色 的广 告发展 道 路 。 ( 一) 各具 特 色的创 意表现 创 意是 影视 广告 的灵 魂 ,一件 产 品想 要 吸引 消
中 国广告 相 对 于 国外 的 广告 而 言起 步 较 晚 , 最
告 一经 播 出 , 立 刻吸 引 了大批 消费 者 的热切关 注 , 因
为广告 背景 以苏 格 兰城堡 为 主要场 景 。所 以整支 广 告 自然 流露 出了欧式 贵族 般 的气质 ,广 告 中背景 音
是 促 销产 品 , 促 成 销 售 策 略; - -是 提 升 品 牌形 象 。 积 累无 形 品牌 资产 。为 了有 效 的实 现 这 两个 目的 , 我 们 必须 从 创 意 、 视觉 设 计 、 后期 制 作 三个 方 面 切 入 。 这 样 有利 于 我们 客 观 的分 析 国 内外 的 影视 广 告 , 探
试析中外影视广告创意的差异

文 化背 景 主要 包括 政 治环 境 、 民族 文化 、观 众 理念 和 影视 广 记得 。没有 很 好 的发挥 影 视广 告 视觉 和 听觉 综 合感 官 的效 果 ,其 告 发展 的历程 等 多个 方面 ,这 些 因素都 可 以广 告的创 意 。 1 . 受 中国儒 家 思想 的影 响 在 中 国几千 年 的 发展 历 史中 ,一 直 是受 到儒 家 思想 的 影 响,
现全 篇 台词 的,他 们 善于 巧 妙的 利用 表现 要 素来 创 造 独特 的 风格
中 国人 所有 的个性 发 展都 是 建立 在人 际 关系 上 ,对 于人 格 从来 没 与美 好 的意 境 。如 拉 波水 泥粘 胶 之修 女 篇 ,设 计者 用 教堂 圣 洁 的 有 自己的评 判 标准 ,所有 的 标准 都是 来 自其 他 人 的评价 。中 国的 灵歌 取 代 了语 言 ,用 几位 修 女的 表情 变 化烘 托 出 了特 定 的环境 氛 成 年人 的他 人 意识 和 群体 意 识非 常 强烈 ,受 社会 道 德 的约 束十 分 围 ,把 不 同年 龄修 女 的心 理活 动表 现 的酣畅 淋漓 。 严 重 。而在 外 国 ,人 们追 求 个性 和独 立 ,所 以他 们 的 影视 作 品中 充满 强 烈 的个人 主 义 色彩 。在外 国影 视 作 品 中,把 “ 性 ”元素 作 为 诉求 手段 ,通过 破 坏举 动 来变 现 张扬 的个 性 ,而 这类 创 意在 中 三 、创 意的 叙述 1 . 叙 述 内容 不 同 影 视广 告 除 了要 描绘 出文化 背景 和 表现 形 式之 外 ,其 重 点还
的 差异 。
一
大众 所 熟悉 的笑 星 却 生硬 地 药 品疗效 结 合在 一起 ,并 没有 给观 众 带来 欢 乐 ,反 而让 观众 怀 疑 药品 的真 实性 与 可靠 性 。3 . 中 国的影 视广 告 中太 多 多余 的 旁 白 ,几乎 每一 秒 都存 在 台 词 。这些 年 的广 告都 存 在这 个 问题 。脑 白金广 告 是这 一类 广 告 的典 型代 表 ,虽 然 说很 成 功 ,但 是成 功 的地 方在 于 “ 今 年 过节 不 收 礼 ,收礼 只 收脑
从创意视角看中西电视广告差异

从创意视角看中西电视广告差异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经典电视广告作品进行举例分析,探讨中西方电视广告创意的差异化表现及原因分析,以期对如何促进我国电视广告创意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西电视广告;创意;差异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01-01一、电视广告创意的概念和内涵广告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运作过程,包括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广告发布以及广告效果测定等诸多环节。
电视广告创意就是将科学的抽象创意概念给予具像化地艺术呈现的创新性思维活动。
实际上,这个概念涉及到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广告创意的核心诉求、广告创意的表现形式等,这也是我们进行中西电视广告创意差异性研究的几个方面。
二、中西电视广告创意差异的具体解析(一)思维方式各具特色1、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国传统思维重视经验悟性直觉,重内省顿悟,重类比和推理,具有模糊性、具像性等思维特点;而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具有精确性、抽象性等思维特征。
中国人更容易对一种非抽象的经验事实发生兴趣,并直接推出判断,而西方人则往往需要通过调研或者实验的方式形成概念和结论。
2、群体思维与个体思维中国广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而西方广告则反映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
这里我们以酒类广告为例,国内几乎所有的的名酒广告都具有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爱情,讲求一团和气的共性。
(二)广告诉求侧重不同中国思维的感性、模糊性和功利性等特征,使得中国当代电视广告作品大多以产品的核心层次为重点展开诉求,强调商品的功能和效应。
而西方电视广告作品更多的是将产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品牌形象”诉求。
(三)具像化表现差异1、广告语言运用的差异性中国广告语幅较长,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
西方广告的画面、声音和广告语的运用则具有震撼性和冲击力。
中外广告创意比较

中外广告创意比较摘要:广告是在当今时代,不仅仅只是一种为商家赢得利益的宣传手段,更有日渐向艺术发展的趋势,所以广告的创意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相比较中外之间的广告,可以看到中国国内广告的创意与外国广告之间的差异性,我们有需要向外国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有需要保留原有优势。
对于中国的广告创意,很多人一致的观点就是中国广告的整体创意水平非常的低下,和美国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大。
确实,中西方创意从整体上说的确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但在我看来,每个地方,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广告的创意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不一定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广告不好,也不能断然地说外国的广告就一定精彩,以下是我对中外广告的创意差异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首先,在画面感觉上来讲,中国的广告通常画面比较和谐、柔和,一般想要宣传什么产品,就直接将想要表达的直接以画面的形式播放出来,相对来讲,比较单调,主要以文字说明为主,这就使从广告的视觉角度来讲不是很能吸引人,但是由于广告语的画龙点睛,有时也会使广告增添了不少亮色,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脑白金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就是一句比较有创意的广告词,不仅仅使脑白金这一产品家喻户晓,同时也使这句广告词变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台词。
相比较之下,外国广告的创意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广告创意上强调剌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创意焦点,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表现自我,使得外国的广告注重于视觉效果的冲击,画面较丰富,在色彩方面来讲比较大胆,善于有鲜明的两种色彩做对比,在直觉上先给人以震撼,画面比较形象,能生动地表现出想要表达的广告寓意。
但就我个人而言,在广告语方面,我比较倾向于中国广告语的创意,直白、简洁,而有的也会表现的很古典化,这是外国广告语一个不可超越的优势。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来讲,中国的广告一般都表现的很直接,主要靠多次在电视上重播,才使得人们记住这一产品,而外国广告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外国广告常运用幽默、荒诞、夸张、恐惧等形式传播广告讯息。
初中语文教案:比较中外电视广告,探究文化差异

这篇文章旨在比较中外电视广告,探究文化差异。
本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外广告对比、文化特点的剖析、文化差异引发的分析、以及如何撰写与展示文化差异的分析。
相信这些内容将为您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
一、中外广告对比中国与西方在广告制作上的方式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社会背景。
在中国,一般会选择以商业邀请(一般以特价推销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广告的推广。
而西方广告则普遍以情感营销为主要战略,试图将产品与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中西方在广告领域的文化焦点有所不同。
在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方面,中方广告通常采用快速切换镜头的方法以求引起观众的注意,但其文化传达方式还很直率、普通,以突出产品作为广告的主题。
而西方广告则通常以情感表现力把品牌形象与产品融为一体,以此创造一个更简洁、代码化、精美的效果。
通常在演示广告中,西方广告会用愉悦和值得信任的情感状态引人注目。
这种状态能够增加观众的构想力,收集品牌和正在推销的产品,以促进行动的思考。
可以说,中西方在广告类型,审美和文化符号的运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文化特点的剖析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威望、权利、让步的敏感程度比较高。
在电视广告中,中国经常使用明星和知名人士作为代言人来表达产品的美好可信的性质。
这一往往可以是中国广告中重要的习惯和传统的表现形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自身的权利,愿意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在广告制作方面,西方广告很少采用大明星和知名人物来代言,因为这可能会让人感到做作和不真实。
这一特点是西方广告的文化传承和表现形式。
在音乐和语言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语言之间有较强的联系。
电视广告往往采用长久的旋律,并以清晰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寓意为特色。
相反,西方广告常采用简短的旋律和比较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旨在改善观众的思维,激发他们参与和解释。
三、文化差异引发的分析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和审美影响,广告制作方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毕业论文中外影视植入广告的对比分析

XX大学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外影视植入广告的对比分析姓名XX专业名称市场营销年级2011级1班学号20110000001 指导教师 XXX 成绩评定优秀2014年2 月20 日商学院制中外影视植入广告的对比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ilm and television ads【摘要】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无论是基础雄厚的大型企业,还是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中小企业,都在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在市场拓展方面也大做文章,创新销售方式。
在巩固原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随着电影、电视剧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外企业开始纷纷采用电影、电视剧植入广告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综合近几年的电影、电视剧来看,近两年企业植入广告的现象更是迅猛增加。
但是将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与国外很多欧美地区的电影、电视剧相比,中国大多企业植入的广告还不够成熟,给观众一种很直接、呆板的印象,反而让产品和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面对着这样的现状,本人将对中外电影、电视剧的广告植入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植入广告的创新方式进行研究。
[Abstract] in today's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arket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whether large enterprises strong foundation, i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to meet market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has also made a big fuss,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sales channel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vie, TV drama industry,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have begun to use film, TV ads for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the film TV series, nearly two years the enterprise advertising implant phenomenon is the rapid increase. But compared China movies, TV series and many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Europe and America movie, TV series, most enterprises China implanted advertising is not mature enough, to give the audience a very direct, rigid impression, but let the product and the enterprise image greatly.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I will be on the foreign movies, TV a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embedded advertising creativity.【关键词】电影、电视剧广告植入对比创新方式研究【keyword】of movie, TV advertising implanted comparative innovation目录一、前言二、影视植入广告的概述(一)影视植入广告的发展概述(二)影视植入广告的模式概述(三)影视呈现广告的方式概述三、中外企业植入广告的对比分析(一)国内影视植入广告的模式分析(二)国外影视植入广告的模式分析(三)中外影视植入广告模式的对比(四)国内影视广告植入的方式对观众的影响(五)国外影视广告植入的方式对观众的影响(六)分析及结论四、中国“植入式营销”的模式和创新方式的建议和发展趋势(一)中国“植入式营销”的模式和创新方式的建议(二)中国“植入式营销”发展趋势五、小结【结束语】【注释】【参考文献】一、前言2010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出台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播出机构每套节目每小时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电视剧插播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90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影视广告创意对比及启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影视广告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影视广告片被广泛用于企业形象品牌宣传、产品推广,各种的宣传都离不开广告的应用。
广告创意是现代广告运作中创意活动的产物之一,是有效而且具有创造性的广告信息传达方式。
纵观各种中外影视广告实例,中国和西方的广告在创意上有明显的差异。
广告创意是广告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将广告赋予精神和生命”的环节。
在广告中,好的创意往往能让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更好地达到广告的目的——让人愉悦地接受广告的信息并长久地记住产品;而失败的创意是难以使人得到心灵的震撼的,让人过目即忘。
由于文化意识的不同,中外广告在创意上的差异是必定存在的,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创意水平上的差异,而是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广告人的创意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广告人的创意思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创作思维上往往受一些礼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
其次是中国广告一般比较直白式,没有故事性,广告内容形式相对简单明了,但是广告如果没有内涵,缺乏创意,消费者对它所宣传的产品是绝不会买账的。
比如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效一一说出来;做洗发液的广告,似乎只有通过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才能烘托产品的品质。
很多广告商发觉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慢慢体会一
则广告的潜在内涵,因此国内广告越来越倾向于直白式的狂轰乱炸,用多次反复的广告强迫式的令人记忆,给人精神上造成一个严重的影响,因而达到让人记忆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广告的一种独特创意,有时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典型的如“脑白金”广告。
当然,中国广告也有比较好的,它们往往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抓住中国人的怀旧,念家、亲友之情等情节大肆渲染,营造氛围,让人记忆深刻之外还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因此在中国的广告当中经常性的出现怀旧寻根以及恋家念祖、亲情友情的场景也就见怪不怪了。
如广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南方黑芝麻糊”就表现出对儿时的怀念之情;“宝宝金水”表现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母爱之情等等,这些优秀的广告作品借着中国人最看重的一个“情”字而表现的异常突出,让人记忆深刻,很好的表达了广告诉求目标,对产品的形象起到了有效的传播。
相比之下,外国人的创意思维就与中国广告人截然不同。
个性张扬是外国广告人的创意思维的主要特点。
西方人崇尚个性的展示和自由无拘束的想象。
外国广告人的创意思维方式天马行空,认识素材和奇怪的想法都可以拿来利用,并且,西方广告人十分追求广告效果的独特性,因而许多个性化的东西都被输入到他们的创作当中去。
其中一些幽默风趣、轻松快乐、无厘头艺术、浪漫等是他们在广告创作中非常注重的,如一则某外国丝袜品牌的广告,广告开始便是一位性感美丽的女郎,发现对面楼上一男子正在用望远镜馋猫式的偷窥着她。
机敏的女郎在发觉这个男人后用她的丝袜做了个弹弓将他射倒,而丝袜却完好如初。
这则广告在轻松幽默中向观众展现了产品的优点——
弹性与韧劲。
其实中国也有一些经典幽默广告,葛优的双汇火腿肠广告,就被人们传颂一时,但并没有将其发扬。
由于西方和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一样,因此,外国广告人经常性地使用各种暗示,尤其以性暗示居多。
老师在课上让我们欣赏的一些欧美广告就比中国广告要开放得多。
西方的影视广告出现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而我国的影视广告起步较晚,广告主与受众的广告文化观念还没很好成型。
企业可以花上亿元去研制一个产品,而对于产品的形象宣传广告通常却只是注重各种广告在媒体中的投放量和投放时间的选择,对广告创意和制作的重视度不够,其投资理念直接影响到广告创意的质量和进一步发展。
本土企业可以靠砸钱来扩大销售,但国际市场更注重建立品牌,在产品的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有独特创意的广告来升华自己的知名度。
现在有些国内品牌,比如海尔、TCL等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了。
消费者对产品有好感,才能形成品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心理是不同的,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意,注意广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使广告新颖独特、幽默风趣,还要注重在广告创意中注入情感因素,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广告所产生的意义得到升华。
广告创意不要只注重形式上的表达,只有切实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能够给观众带来感触、感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创意。
在设计欣
赏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其设计者所处的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广告的受体对象,并将其与设计研究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的广告要与国际接轨,创意是最大的挑战。
这里面还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解读。
只有将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和西方世界先进的创意与监管经验相结合,才能真正走上发展自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