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墩结构计算书(Excel)

合集下载

镇墩计算表格

镇墩计算表格

ΣA'= ΣA'h= ΣA'v= ΣA"= ΣA"h= ΣA"v=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四、体积力 五、镇墩体积
Σx= Σy= Gd= Vd=
Σx= Σy= Gd= Vd=
镇墩构造要求: 1、最小宽度B=0.8D0+(D0+2δ) 2、最小基础面积ω=(Σymax+Gdmax)/0.75/294 3、最小长度应裹住弯管和部分直管(≥D0)
四、体积力 五、镇墩体积 2)温降 1)自上游指向镇墩 水平分力 垂直分力 2)自下游指向镇墩 水平分力 垂直分力 3)法向力 Q'的水平分力= Q'的垂直分力= Q"的水平分力= Q"的垂直分力=
0.00 0.00 #DIV/0! #DIV/0! #DIV/0! #DIV/0!
Σx= Σy= Gd= Vd=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ΣA'= ΣA'h= ΣA'v= ΣA"= ΣA"h= ΣA"v=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00 0.00 #DIV/0! 0.0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3 镇墩与地基f2= 下游管长L2= 下游β= 检修状况
0.45 1
A1'= qsLSinα A1'= 0.00 A3'= A3"= A5'= A5"= A600 0.00 0.00 0.00 0.00 #DIV/0! 0.00 0.00

镇墩稳定计算

镇墩稳定计算

Σ A' KN Σ A' *COSα Σ A' *SINα Σ A" KN Σ A" *COSα Σ A" *SINα Q'*SINα Q'*COSα Q"*SINα Q"*COSα
-41.01981801 -35.45995557 -20.62079098 44.14641817 38.16277357 22.19254267 -17.1871819 29.55544756 -8.593590948 14.77772378
56.28675
4 996.3
121.95175
4
978.2 142.76675 977.5 143.57175
下游伸缩节高程
下游伸缩节水头
( 上一个镇墩减两米)
m m m KN/m 3 KN/m qw qs
3
1099.7
3.04175
1086.5
18.22175
1052.6
57.20675
995.6
镇墩抗滑稳定计算 项目 镇墩前钢管长度 m 镇墩后钢管长 m 钢管直径 m 钢管倾角 α 钢管倾角弧度值 α 钢管厚度δ m 钢管平均直径 前池高水位 m 水击压力升高系数 镇墩上游中心高程 (镇墩高程加20公分 ) 镇墩上游中心水头 m 镇墩下游中心高程 m 镇墩下游中心水头 ( 镇墩高程减20公分 ) 管内最大流速 m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0.1 8 13 0.4 1.3
157.7939443 1.898236505 1001.92331 1005.467495 0 53.3546826 53.70687533 289.7750091 291.6878056 87.09516518 12.56636 12.56636 34.33911868 19.57884104 157.7939443 1.898236505 289.7750091 291.6878056 22.81044938 8.993504135 5.127749186 157.7939443 1.898236505 0 1252.404138 1256.834369 0 66.69335325 67.13359416 34.33911868 19.57884104

镇墩后期计算程序表(用于空间管道转弯计算)

镇墩后期计算程序表(用于空间管道转弯计算)

4.1
3.01
8984.95 挖槽

K1 12.120 14.910 K2 0.000 0.000
-182.10
-12573.6
G 8909.6 8909.6 K1 9.06 6.95 K2 15.93 15.78
算成果表
max
-210.61698 -209.71785 -196.48734 -195.58821 -131.64
h1 8.29
h2 1.95
作用力臂以及b、h h3 l1 5.47 5.48
镇墩端部作用力个方向分力表
工况 温升 温降 位置 上游端 下游端 上游端 下游端 x 8294.65 -7885.25 3196.95 -3527.37 y 1299.77 -286.69 799.93 140.61 z 0.00 0.00 0.00 0.00
A1=
3259.755 5.6
A2
-3496.818 5.6
1 =
2 =
3 =
799.93 140.61
上游 x= 下游 x= 地震荷载 方向1 F1=
∑X1 = ∑Y =
-330.421 940.541
3196.95 y= -3527.37 y= 0 方向2 F2=
0
∑X2 =
0.000
抗滑稳定 f= K1 = K2 =
Q1 =
484.148
Q2=
484.148 单位kN
0 单位:度
z= z=
0.00 上游Z一般为零 0.00
正负两个方向
311.8361
h=
7.5 b= 顺水流向 垂直水流向
8
m
3.52 3.75 0 -149.48 -149.48

镇墩结构计算

镇墩结构计算
摩擦水头 损失h损 0.4
设计引用 流量Q (m3/s) 1.82 镇墩上游 侧至伸缩 节的支墩 数n (个) 10
镇墩中点 至上游伸 缩节间的 长度L1 (m) 53 镇墩中点 至下游伸 缩节间的 长度L2 (m) 2
水的容重 r(t/m3) 1 镇墩材料 容重p` (t/m3) 2.4 镇墩底部 与岩石间 的摩擦系 数f 0.6 支墩间距 L(m) 6
1)温度 变化时伸 缩节边缝 间摩擦力
A7` 0.387429 8、 温度变化 时,管壁 沿支墩面 产生摩擦 力A8
1)、传 给镇墩的 摩擦力
A8` 25.43284 2)、传 给一个支 墩的摩擦 力A8`` 2.879189 9、 1)水管 转弯引起 水的离心 力的轴向 分力A9` 0.530761
压力管道 管壁与支 墩间的摩 擦系数f ` =0.6~
0.75 0.7
W1
W2
0
0
W8
W9
0
0
管材容重 (t/m3) 7.8
轴向力总 和在X轴 上的分力 的力臂 3.2866 轴向力总 和在Y轴 上的分力 的力臂 3.5 镇墩内管 道包裹长 度(m) 5.4234
W3
W4
W5
0
0
5
W10 W11 W12 3.8987 2.0473 1.048
W6 0
W13 2.4957
W7 0
W14 4.6196
镇墩底面 宽度B (m) 5 镇墩底面 宽度L (m) 4.9
二、作用 在压力管 道管轴线 上的轴向 力输出数 据 1、 1)水管 自重的轴 向分力 A1`(t) 3.205137 2)水管 自重的轴 向分力 A1``(t) 4.724009 2、 1)作用 在关闭阀 门上的水 压力A2 21.93033 3、

水电站镇墩结构计算书

水电站镇墩结构计算书

目录1. 计算总说明 (1)1.1 计算的目的与要求 (1)1.2 依据资料及参考书目 (1)1.3 计算原则与假定 (1)1.4 符号说明 (2)2. 计算过程 (2)2.1 ②镇墩结构设计 (2)2.1.1 基本资料 (2)2.1.2 最高水位运行工况下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本荷载 (4)2.1.3 检修条件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本荷载 (6)2.1.4校核情况下作用于镇墩的校核荷载(水压试验) (6)2.1.5 荷载组合后的水平、垂直分力 (7)2.1.6 抗滑稳定需要的体积力 (14)2.1.7 镇墩体积及几何尺寸拟定 (15)2.1.8 地基应力及抗滑稳定系数 (16)2.2 ③镇墩结构设计 (19)2.2.1 基本资料 (19)2.2.2 最高水位运行工况下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本荷载 (20)2.2.3 检修条件下作用在镇墩上的基本荷载 (22)2.2.4校核情况下作用于镇墩的校核荷载(水压试验) (22)2.2.5 荷载组合后的水平、垂直分力 (23)2.2.6 抗滑稳定需要的体积力 (30)2.2.7 镇墩体积及几何尺寸拟定 (30)2.2.8 地基应力及抗滑稳定系数 (31)3.成果分析 (34)++水电站镇墩结构计算书1. 计算总说明1.1 计算的目的与要求本计算书对++水电站技施阶段镇墩结构进行设计。

镇墩设计主要完成的内容有: ⑴ 计算不同工况下镇墩所受的荷载; ⑵ 确定抗滑稳定所需要的体积力;⑶ 根据计算的体积力,拟定镇墩的型式、形状和几何尺寸; ⑷ 校核地基承载力,拟定钢管与镇墩、镇墩与地基间的固结设施。

1.2 依据资料及参考书目⑴《小型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 金属结构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1.8 ⑵《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3 ⑶ ++水电站初设报告第五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⑷ ++水电站招标阶段引水发电系统设计图纸一套 1.3 计算原则与假定⑴ 见附图1《++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纵剖面图》,选取②和③镇墩作为计算镇墩,计算不同工况下作用在镇墩上的荷载,在满足抗滑稳定和地基允许承载力的条件下拟定镇墩的结构尺寸;⑵ 假定管道沿程水锤升压成线性变化,管道轴线上任意一点的的水锤升压最大值为:p p rl H H L∆=∆,式中L 表示进水口到钢管末端(蝶阀处)的轴线长度,p l 表示p 点到进水口的轴线长度,r H ∆表示钢管末端水锤升压最大值;(说明:水锤升压最大值利用++水电站初设报告第五章表5.4-4的计算成果。

单桩承载力计算excel自动计算表格

单桩承载力计算excel自动计算表格

单桩承载力计算~~~~~~~~3号楼C3号孔:已知:桩长34.5m混凝土:C3015桩径0.55m桩顶绝对标高 1.62桩顶相对标高-3.33桩截面面积:0.237659桩周长 1.727825土层分布:土层土层厚度(m)土层重度压缩模量fs(KPa)fp(KPa)桩摩阻力桩端阻力100150.002.10.8118.8 4.131520.992.20.717.5 2.381518.143 1.617.9 3.251541.473 1.11910.8515 3.9203 2.81910.8535169.3303 1.817.7 3.042062.200.0049.217 1.9520317.920.005.116.4918.65404001139.6795.065.3018.97.5456000.00142.6034.5单桩承载力摩阻力Rsk 1773.65单桩承载力端阻力Rpk 95.06端阻比0.051端阻比p 0.050.10.051гp 1.02 1.05 1.021гs1.641.71.641抗震时 Rsk rsrRe Rpk rp 单桩承载力设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773.65 1.6410.895.06341 1.0211173.95本表格已经设计好所有函数公式,只需在表格中填入相关的数据即可自动进行计算桩身结构强度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预制桩:(0.6~0.75)FcAp=2138.93KN灌注桩:0.6FcAp=2138.93KN取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173.95KN取1100KN。

桥墩计算表格

桥墩计算表格

1249.798
0.4
1.42
0.37739 0.98617 34.336
1234.909
0.6
2.14
0.52938 0.95861 48.164
1200.397
0.8
2.85
各梁支点反力计算表
表3-2
单孔单列荷 载B
593.590
双孔单列 荷载B
803.341
三车道折减系数
荷载横向分布情况
汽车荷载(KN)
计算方法 荷载位置
横向分布系数mcq
单孔布载
B
Ri
双孔布载 B
1号梁
0.010
5.936
双列行车公 路-Ⅰ级
对称布置 按杠杆原 理法计算
三列行车公 路-Ⅰ级
2号梁 3号梁 4号梁 5号梁 1号梁 2号梁 3号梁 4号梁
1.06
20
21.2
1402.16
1.24
1.2

20
24
1402.08
1.32
1.28
20
25.6
1402.14
1.26
1.29
20
25.8
1402.1
1.3
1.28
20
25.6
1402
1.4
1.35
20
27
1401.85
1.55
1.475
20
29.5
1401.64
1.76
1.655
20
33.1
1401.66
钢筋布置图见图4-3,
as=
60 mm
0.0058
表4-5
墩柱截面承载力复核
已知e0=

墩柱承重结构受力计算书

墩柱承重结构受力计算书

盖梁施工承重结构受力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桥盖梁尺寸及墩柱距离为标段最大,处于最不利施工情况,所以本计算书以安大线支线上跨桥盖梁为例进行受力计算。

盖梁尺寸为13.4×1.45×1.7m的盖梁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盖梁结构图(单位:cm)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及受力计算1、结构设计由于本合同段圆柱墩较底低,且数量多,经综合比选,选用在墩身上设置抱箍,采取抱箍+千斤顶+承重梁+分配梁作为施工支架进行盖梁施工。

盖梁抱箍法施工支撑平台采用在两圆柱上各设置一个由2cm厚、50cm宽钢板制成的抱箍,并用2cm厚钢板制成牛腿,在墩柱两侧牛腿上各放置一个40吨机械千斤顶,后架设长13m的I45a工钢作为支架的承重梁,上部铺设间距50cm 长2.7m的I14a工钢作为分配梁,分配梁上铺设盖梁底模。

盖梁抱箍法支架如下图所示。

图2 盖梁抱箍法支架总体布置图2、受力计算1荷载类型 (1)支架自重1F拟采用45a 型工字钢作为主承重梁,每侧布置一道,单根长14.2米,计算长度取13.4米。

分配横梁采用14a 工字钢,单根长度2.5m ,间距50cm ,共布置19道1F =45F +14F =80.38*13*2+16.88*2.7*19=2955.824kg=29.56KN换算到每根主梁:均布荷载q=29.56/12/2=1.23 KN/m1(2)模板自重F2模板自重按均布荷载加载在分配梁上。

模板自重取80kg/m2F=80*{9.5*1.9+(12.3+9.5)*1.6+0.85*1.9*2+1.59*1.9*2}2=4976.16kg=49.76KN产生的均布荷载取q=49.76/2/12=2.1KN/m2(3)新浇砼容重F3新浇砼按照各分配梁对应的盖梁高度按均布荷载加载在分配梁上,新浇砼容重取324mKN。

混凝土总方量为36.77m3,钢筋总重6.68T。

/F=26×32=832KN,3=3F/2/13.4=31.1KN/m;换算到每根主梁:均布荷载q3(4)施工人员、机具、堆放荷载F4施工人员、机具、堆放荷载F按均布荷载加载在分配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轴向力计算
1、钢管自重的轴向分力上游伸缩节处的水头~~~~~~~~~~~~~~~~~~~~~~~~~~~~~~~~H1= 计算公式:A1=gt.L.sin α
144.200m 下游伸缩节处的水头~~~~~~~~~~~~~~~~~~~~~~~~~~~~~~~~H2=1.000m 0.3引用流量~~~~~~~~~~~~~~~~~~~~~~~~~~~~~~~~~~~~~~~~~~Q=8.600m³/s 镇墩与上游相邻支墩的距离~~~~~~~~~~~~~~~~~~~~~~~~~~~l 1=镇墩与下游相邻支墩的距离~~~~~~~~~~~~~~~~~~~~~~~~~~~l 2=6.000m 0.150m 钢管与支墩的摩擦系数~~~~~~~~~~~~~~~~~~~~~~~~~~~~~~~~f =上游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 hw1=伸缩节止水填料与钢管的摩擦系数~~~~~~~~~~~~~~~~~~~~~ fk=伸缩节止水填料长度~~~~~~~~~~~~~~~~~~~~~~~~~~~~~~~~~ b=0.3
上游钢管轴线倾角~~~~~~~~~~~~~~~~~~~~~~~~~~~~~~~~~ α1=下游钢管轴线倾角~~~~~~~~~~~~~~~~~~~~~~~~~~~~~~~~~α2 =9.468m 138.138m 51.000m 钢管转弯处的水头~~~~~~~~~~~~~~~~~~~~~~~~~~~~~~~~~~H0=6.000m 上游伸缩节处的管内径~~~~~~~~~~~~~~~~~~~~~~~~~~~~~D01=1.600m 上游钢管内径~~~~~~~~~~~~~~~~~~~~~~~~~~~~~~~~~~~~~ D0=上游钢管外径~~~~~~~~~~~~~~~~~~~~~~~~~~~~~~~~~~~~~ D1=下游钢管内径~~~~~~~~~~~~~~~~~~~~~~~~~~~~~~~~~~~~~ D=下游钢管外径~~~~~~~~~~~~~~~~~~~~~~~~~~~~~~~~~~~~~ D2=1.632m 1.600m 二 、设计基本资料
121.990m 上游钢管计算长度~~~~~~~~~~~~~~~~~~~~~~~~~~~~~~~~~~ L1=下游钢管计算长度~~~~~~~~~~~~~~~~~~~~~~~~~~~~~~~~~~ L2=0.98t/m³18.450°39.810°1.632m 1.632m 一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下游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 hw2=0.100m 钢材的重度~~~~~~~~~~~~~~~~~~~~~~~~~~~~~~~~~~~~~~ γs=7.85t/m³水的重度~~~~~~~~~~~~~~~~~~~~~~~~~~~~~~~~~~~~~~~~γw= (1)设计依据:《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2)参考资料:《水电站》(河海大学 刘启钊主编)
分段式压力管道镇墩结构计算书
下游伸缩节处的管内径~~~~~~~~~~~~~~~~~~~~~~~~~~~~~D02=1.632m
式中:gt=(D12-D02). 3.14. γs/4
2、钢管转弯处的内水压力
计算公式:2
3、伸缩节边缘处的水压力
计算公式:22
4、水流对管壁的摩擦力
计算公式:2
5、温度变化时伸缩节填料的摩擦力
计算公式:A5=D01.b.fk.γw.H.3.14
6、温度变化时钢管与支墩的摩擦力
计算公式:A6=f.(Qp+Qw)cosα
7、水在弯管处的离心力
计算公式:A7=D02.γw.V2.3.14/4g
8、钢管内径变化的(渐缩管)内水压力
计算公式:22
四、法向力计算
1、管重产生的法向力Qp
计算公式:Qp=gt.L.cosα
2、水重产生的法向力Qw
计算公式:Qw=gw.L.cosα
五、合力计算
1、轴向合力计算(顺水流方向为+)(垂直向下为+)
2、法向合力计算(垂直向下为+)
六、镇墩设计计算
1、抗滑稳定计算
计算公式:Kc=fz(∑Y+G)/∑X G=Kc∑X/fz-∑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