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程一上第5课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汉字教材一

dì yī kè第一课Lesson 1hàn zì bǐhuà汉字笔画Strokes of Chinese CharactersChinese characters are written by combining various kinds of "strokes". These strokes can be divided into "basic" strokes and "combined" strokes.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结合而成的。
笔画可以划分为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
Basic strok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汉字基本笔画Stroke Name Example Way to writeThe dot is written from top to bottom-right, as in the second stoke of 丶 diǎn门“门”一héng 大The horizontal strokes is written from left to rightThe vertical stroke is written from top downward to bottom, as in the 丨shù 木second stroke of “木”The downward-left stroke is written from top to bottom-left, as in 丿piě力the first stroke of “力”The downward-right stroke is written from top to bottom-right, as in nǎ八the second stroke of “八”The upward stroke is written from bottom-left to top-right, as in the tí我fourth stroke o f “我”Combined character strokes 汉字复合笔画Stroke Name Example Way to write乛héng gōu你The horizontal stroke with a hook, is written like the fourth strokein “你”┐héng zhé 马The horizontal stroke with a downward turn, is written like thefirst stroke in “马”héng piě 又The horizontal stroke with a downward turn to the left, is writtenlike the first stroke in “又”héng zhégōu 门The horizontal stroke with a downward turn and a hook, iswritten like the thir d stroke in “门”héng zhé tí语The horizontal stroke with a downward turn, and then an upwardturn to the right, is written like the second stroke like in “语”亅shù gōu 丁The vertical stroke with a hook, is written like the second stroke in“丁”∟shù zhé山The vertical stroke with a horizontal turn to the right, is writtenlike the second stroke in “山”しshù tí以The vertical stroke with a upward turn to the right, is written likethe first stroke in “以”ㄅs hù zhézhégōu 马The vertical stroke with a horizontal turn to the right, and then a downward turn and a hook, is written like the second stroke in “马”乙héng zhéwān gōu 九The vertical stroke with a horizontal turn, and then a horizontal turn to the right and a upward hook, is written like the second stroke in “九”ㄥpiě zhé么The downward stroke to the left, and then a horizontal turn to theright, is written like the second stroke in “么”ㄑpiě diǎn女The downward stroke to the left and then an extended dot to theright, is written like the first stroke in “女”dì èr kè 第二课Lesson 2yī zhì shí一至十From 1 to 10dì sān kè第三课Lesson 3shàng zhōng xià dà xiǎo上中下大小Up Middle Downward Big Smalldì sìkè第四课Lesson 4zuǒ yòu qián hòu左右前后Left Right Front BehideAbout Chinese Languagedì sìkè第四课Lesson 4zuǒyòu qián hòu左右前后Left Right Front Behidedì wǔkè第五课Lesson 5dōng xī nán běi东西南北East West South Northdì liùkè第六课Lesson 6ěr tóu mù kǒu zú shǒu耳头目口足手Ear Head Eye Mouth Foot Handdì qīkè第七课Lesson 7rì yuè mù shuǐ tǔ huǒ日月木水土火Sun Moon Wood Water Land Firedì bākè第八课Lesson 8yún diàn fēng yǔ tiān dì云电风雨天地Cloud Electricity Wind Rain Sky Earthdì jiǔkè第九课Lesson 9shān shí tián chū rù山石田出入Mountain Stone Field Go out Enterdì shíkè第十课Lesson 10kāi guān lái qù fāng开关来去方Open Close Come Go SquareAbout Chinese Languagedì shíyī kè第十一课Lesson 11rén dāo chǐzi wén shēng bǎi人刀尺子文生百People Knife Rule Son Chinese Give birth to Hundreddì shíèr kè第十二课Lesson 12zǒu lì zuò mén走立坐门Walk Stand Sit Doordì shíèr kè第十二课Lesson 12zǒu lì zuò mén走立坐门Walk Stand Sit Doordì shísān kè第十三课Lesson 13wǒ nǐ tā nán nǚ我你他男女Me You He Man Womandì shísì kè第十四课Lesson 14gōng chǎng xīn xīng men xué xí工厂心星们学习Work Factory Heart Star More than two things Learn Practicedì shíwǔ kè第十五课Lesson 15xiàng zǎo dēng nóng qì向早灯农气Direction Early Light Agriculture Airdì shí l iù kè第十六课Lesson 16huā cǎo shù miáo hǎo花草树苗好Flower Grass Tree Seeding Gooddì shíqī kè第十七课Lesson 17jiāng hé hǎi niǎo jī yā江河海鸟鸡鸭Large river Small river Sea Bird Chicken Duckdì shíbā kè第十八课Lesson 18yú chóng mǎ yáng niú鱼虫马羊牛Fish Insect Horse Sheep Cowdì shíjiǔ kè第十九课Lesson 19guā guǒ mǐ dòu miàn瓜果米豆面Melon Fruit Rice Bean Noodledì èr shíkè第二十课Lesson 20bù pí máo yù zhú zì布皮毛玉竹字Cloth Leather Hair Jade Bamboo Characterdì èr shí yī kè第二十一课Lesson 21fūcóng míng bái gǔ夫从明白古husband follow bright white ancient。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一、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一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1.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1.2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2.1 初创时期(1949-1978年)2.2 发展时期(1978-1990年)2.3 成熟时期(1990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3. 讨论: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分享个人观点。
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总结:回顾本讲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资料:成功的外汉语教学案例九、教学时间:90分钟十、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二讲)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分享成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讲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第一课 ppt课件

duìhuà liàn xí 对 话 练 习 (conversation practice )
• nǐ hǎo ! 你好 !
• xiè xie ! 谢谢!
• duì bù qǐ ! 对 不起!
bú yònɡ xiè !/Bú kè qi! 不 用 谢 ! 不 客 气!
méi ɡuān xi ! 没 关 系!
nǚ ér
儿子 女儿
wù zhǔ dài cí 物主代词
(Possessive Pronoun)
wǒ de 我 的 (my, mine)
nǐ de 你的 (your, yours)
tā de 他的 (his)
tā de 她的 (her, hers)
tā de 它的 (its)
wǒ mén de 我们 的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What is your name?) Liujie: Zǎo shàng hǎo , wǒ jiào Liujie. Qǐng wèn nǐ de míng zìjiào shén me? 刘洁: 早 上 好,我 叫 刘洁。 请 问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Luyi: Nǐ hǎo, wǒ shìLuyi. Nǐ shì xī bān yá rén ma? 陆易: 你 好, 我 是 路易。你 是 西 班 牙 人 吗?
• 西班牙 xī bān yá Spain
认识 rèn shi to know
很 hěn
very
高兴 gāo xìng glad
也 yě too, as well, also
他 是 谁?
(Who is he?)
Liujie: Zǎo shang hǎo, Luyi. 刘洁: 早 上 好,路易。 Luyi: Zǎo shang hǎo, Liujie. 陆易: 早 上 好,刘洁。 Liujie: Tā shì shuí 刘洁: 他 是 谁? Luyi: Tā shì wǒ de yé ye 陆易: 他 是 我 的 爷 爷。
对外汉语教案《 成语新编》

第五课成语新编教学对象:07级本科留学生,共6人,3人来自印尼,其余3人分别来自日本、新加坡和韩国。
课型:高级综合课授课学时:3课时(每课时50分钟)所用教材:《汉语高级综合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教学内容:《汉语高级综合》第五课《成语新编》(由于课时安排,本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守株待兔》和《高山流水》两则故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五个新编成语故事含义,领会并使用本课所学生词及短语。
2、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文中口语化和方言性的词汇,体会这些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3、通过对故事的讲解,启发学生能够就新编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二、教学要求1、能够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且能够用词造句。
2、基本掌握本课所有成语及其用法。
3、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讲解课后生词及成语。
2、课文的语言特色。
3、课文讲解,及故事寓意。
二、教学难点1、重点词汇及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天人合一、众妙之门、另有所指之能指、主体性退化、主体亢进、斯文扫地。
2、对两则故事寓意的把握。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性和综合性。
2、采取分析性讲解方式,注重在细节理解的基础上揭示课文大意。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50分钟)一、复习前课1、听写前堂课所学生词和成语。
2、分别请学生复述前堂课所学“刻舟求剑”和“朝三暮四”的原本故事,及新编成语故事的寓意。
二、导入新课1、“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关于猴子的成语,哪位同学能够为大家复述一下这么故事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成语也是跟动物有关的。
”三、生词讲解(对于两个故事的生词我是分开来讲解的,所以本课时只讲解《守株待兔》中的生词及短语由于生词后有拼音,可以先让学生认读生词,老师在旁边随时纠正学生误读的地方;然后老师领读一遍。
)生词44~61和成语5~14:由于“45.笨伯”有两个意思,分别是老的意思.和傻的意思。
对外汉语 初级课文

1课他正在等他爱人呢1)这家商店的东西正在大减价,商店里顾客真的不少,邮的正在挑东西,有的正在排队交钱。
咦,这位先生在做什么呢?他正在等他的爱人呢。
2)小雨最近很忙,他正在找工作。
刚才我去他那儿的时候,他正在给一家公司打电话。
听说这家公司正在招聘职员,他打算去应聘。
3)外边正在下雨,莉莉跟朋友们在房间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儿。
莉莉问大家:“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可能在做什么呢?”小叶说:“我可能正在跟男朋友一起旅行。
”直美说:“我可能正在想你们。
”安娜的回答很有意思。
你猜猜,她说的是什么?2课刚才你去哪儿了1)小叶:刚才你去哪儿了?莉莉:我跟直xx逛商店去了。
小叶:你买xx了吗/莉莉:我没买xx,xx买了。
小叶:她买了什么xx?莉莉:她买了三件衬衣,两条裙子,还有一顶帽子。
小叶:嗬,买了这么多!2)小叶:周末你做什么了?莉莉:我朋友来xx了,周末我陪他去xx了。
小叶:你去颐和园了没有,我觉得颐和园的风景特别美。
莉莉:还没去呢。
我们打算后天去。
小叶:你请他吃北京烤鸭了吗?莉莉:那还用说。
昨天我们在“全聚德”吃了一大只烤鸭。
3)听说xx病了。
咱们抽时间去看看他吧。
保罗:好,什么时候去?英男:明天没有课,吃了早饭就去吧。
保罗:你已经告诉xx了吗?英男:还没呢,我下了课就给他打电话。
3课秋天来了1)秋天了,天气凉了,山上的树叶都红了。
西蒙他们打算今天去香山看红叶,可是真不巧,天阴了,要下雨了。
2)小雨现在是职员了,工作很忙,玩儿的时间少了,也不能睡懒觉了。
前几天他病了,现在已经好了。
最近他有点儿瘦了,不过看上去更帅了。
商店。
他下星星期就要回国了,他要给家里人和亲戚朋友买点儿礼物。
4课你游泳游的怎么样1)直xx:你会游泳吗?我会游泳。
直xx:你游泳游得怎么样?小叶:我游得不错,能游八百米呢。
直xx:我真羡慕你,我是个旱鸭子。
2)xx:你喜欢真么运动?保罗:我爱踢足球。
你会不会踢足球?xx:会一点儿,不过踢得不怎么样。
对外汉语高级阅读II第5课教案

(一)什么是倡议书?
(二)倡议书适用于哪些场合?
(三)对于灾区,我们应该发出哪些倡议?
二、引导学生读第一遍课文(尽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工具书),读完后做练习一
(一)练习“一、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适当的划横线位置上”,目的在于分析句段之间的逻辑组织关系。
1注意内容搭配关系(谁失去了学校和家园?)和动词“失去”
第5课教案
教
学
任
务
一、细读文章一,了解倡议书的基本格式,把握本文的倡议内容;把握文章段落间的逻辑组织关系,推测文章的写作风格。
二、通读文章二,了解中国留学生政策的历史,把握邓小平讲话的主要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根据文章内容和时间联系,整理文章。
四、略读文章四,了解太空垃圾,抓细节做练习。(严格限时)
让学生整理全文的顺序,目的是训练学生把握汉语文章的结构及逻辑组织关系。本文的顺序为倒叙,即先是交代第八次试飞的情况,后来再介绍宋明武这个人,以及他花掉自己的继续研究制造飞机的意图。[2] [6] [4]连接可能不会有问题,但后面的[7] [1] [3] [5]连接可能会有差错,教师可通过概括段意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每段的大体内容,这样段落之间的关系会彰显得比较清楚。
(二)参考答案:
[2] [6] [4] [7] [1] [3] [5]
文章四《太空垃圾》【略读,约10分钟】
一、引导学生快速浏览练习一、二
二、快速阅读课文,做练习一、二
三、参考答案
第一题:1A 2C 3B
第二题:1√2√3√4×5×
实用阅读《餐馆优惠券》【查读,约6分钟】
提示
(一)优惠券的金额
(二)优惠券的电话
(三)点读段落[4、5、6]
对外汉语: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Ⅱ课文+生词整理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二)词汇+课文第一课入乡随俗1入乡随俗idm.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2渐渐adv. gradually; little by little3迟到v. be late4着part. used after a verb or adjective to Indicate acontinued action or state, often with the“particle”"呢"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5不好意思feel embarrassed: be ill at ease6为了prep. in order to, for7闹钟n. alarm clock8懒虫n. lazybones9该aux. have to, should, ought to10感谢v. thank11打招呼say hello, greet12有些pron. Some; not many13问好v. say hello to, send one's regards to14而conj. used to express coordination by joining two elementsopposite in meaning that show a contrast15奇怪adj. strange ;odd16下面n. following, next17邻居n. neighbor18对话n. dialogue9伞n. umbrella20肯定adv. surely: sure21却adv. but: vet22挺adv. very. rather23亲切adj. warm: cordial24熟人n. acquaintance25回答v. answer26成语n. idiom, set phrase27适应v. get used to; be accustomed to28风俗n. social custom来中国半年多了,我已经渐渐地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请求与建议
如“请”、“请问”、“可以 ”、“好吗”等。
常用短语
如“请坐”、“请喝水”、“ 很高兴认识你”等。
词汇拓展
季节与天气
如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等。
地理位置
如东、西、南、北、中,以及城市、省份、 国家等。
节日与习俗
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相关的习 俗和活动。
兴趣爱好
如音乐、电影、运动等,以及相关的词汇表 达。
详细描述
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声母教学是语音教学的 重点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 法,包括发音部位和发音技巧,并纠正学生的发 音错误。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掌握21个声母的正确发音,包括唇齿舌 喉等各个部位的发音。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 、模仿、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声母发 音。
韵母教学
ABCD
近代历史
介绍中国近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辛亥革 命、抗日战争等。
哲学思想
介绍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以及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THANKS
[ 感谢观看 ]
饮食文化
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食材的选取、烹 饪技巧和餐桌礼仪等。
服饰文化
介绍中国的服饰文化,包括汉服、旗袍等传 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历史。
中国历史与文化
古代历史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 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等。
现代历史
介绍中国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改革开 放、香港回归等。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韵母是汉语发音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语音的 流畅性和自然度具有关 键作用。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语法部分
1.动词词尾”过”::经历和经验的表达
"过"是个动词词尾,表示过去的经验,也就是说,"过"表示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在过去的时间发生过.
(1)肯定式:动词(V)+过
你看过这本书吗?
我吃过北京烤鸭.
我来过这儿.
我去过上海.
(2)否定式:没(有)+动词(V)+过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
我没(有)吃过北京烤鸭.
我没(有)来过这儿.
我没(有)去过上海.
(3)正反疑问式:动词(V)+过+宾语(O)+没有?
你看过这本书没有?
你吃过北京烤鸭没有?
你来过这儿没有?
你去过上海没有?
2.动量补语: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次数
动量补语由数词和动量词组成"数词+动量词(V+Numeral)".
经常用的动量词有"次""遍""声""趟""下"等.
动态组词"了"和"过"要放在动词(V)的后面,动量补语"数词+动量词(V+Nu)"前面.
动词(V)+数词(Nu)+次/遍+宾语(O)
我吃过一次北京烤鸭.
他敲了一下儿门.
我去过一次上海.
注意:
宾语是事物名词,宾语多放在动量补语后面;是人称代词做宾语时,要放在动量补语的前面;是人名地名做宾语十,可以放在动量补语的前面或者后面.例如:
(1)她住过一次医院.
(2)他找过你一次.
***不能说:他找过一次你.
(3)山本以前来过一次中国,
也可以说:山本以前来过中国一次.
(4)我听过一遍课文录音.
比较:"次"和"遍"
"次"和"遍"这两个词都是动量词。
用于反复出现的事物。
但是“遍”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一般用于“读”、“写”、“唱”、“说”、"看"等动作。
例如:
(1)他来过我家两次。
(2)这个电影很好,我已经看了三遍了.
(3)这篇文章他才读了三遍,然后就背下来了。
(4)这件事你说了很多遍了。
(5)这首中文歌我只唱三遍就会了.
(6)这个汉字很难写,我写了十遍才写好.
练习部分
一、选词填空。
A.治烤鸭感冒极了院钢琴菜中药
(1)她听过这支协奏曲。
(2)我从来没有吃过这种。
(3)我没有喝过。
(4)他喜欢吃北京。
(5)按摩能好你的病,你可以试试。
(6)他演奏得好。
(7)你住过吗?
(8)来中国以后我得过一次,没得过别的病。
B.次遍
(1)我已经去过两长城了。
(2)那个展览我看过一。
(3)这本小说我看过一。
(4)今天的课文我已经读了八了。
(5)去年我爸爸来/去过一北京。
(6)老师,让我们再听一录音,好吗?
C.了过
(1)我认识李老师,她给我们上课。
(2)这个语法我们还没有学。
(3)明天上午下课我就去医院看她。
(4)我去他家,知道他住在哪儿。
(5)我只看中国电视,没看中国电影。
(6)他从香港给我带来一件礼物。
三、改错句。
(1)从九月开始,我在这个大学学过汉语。
(2)我每天读过一次课文。
(3)来中国以后,我没有看医生过。
(4)我朋友来中国了,上星期我去过看他。
(5)我们见面过一次。
(6)这个电影我常常看过在电视上。
四、用“了”“过”填空。
我朋友病,上星期天我到他家去看他。
以前我没有去他的家,这是我
第一次。
他家有两个房间,我朋友着的房间不太大。
房间里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还有一个书架。
我进屋的时候,他在床上躺着呢。
看见我来,他马上起来。
我们一边谈话,一边喝茶。
他问我:“来中国以后,你去上海吗?”我说:“没去,我准备下个月去。
“我让他好好休息,他说:”谢谢你来来看我。
”我们谈半个小时,我就离开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