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多一点“爱”
爱孩子的名人名言

爱孩子的名人名言爱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关注点。
无论是作为父母、老师还是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当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幸福。
名人们对待孩子的理念和座右铭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爱护和引导孩子。
以下是一些著名名人关于爱孩子的名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智慧和思考。
1. "孩子的心智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
我们应该播种爱、善良和智慧的种子,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人。
" ——约翰·卢宾逊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追求者,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降临到这个世界。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和指导,但你不能替代他们的旅程。
" ——卡尔·约根斯宾3. "孩子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我们的责任是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 ——安格拉·默克尔4. "爱孩子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们关心、尊重和理解。
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能够深深影响孩子的情感和行为。
" ——奥普拉·温弗瑞5. "当你教育一个孩子时,你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术成就,还要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我们必须为孩子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 ——凯瑟琳·凯勒6. "我们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充满挑战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让他们在安全的探索中学习,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 ——爱迪生7. "爱孩子不仅仅是表达言辞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来示范出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们要做他们的榜样,用爱去包容他们并给予他们自由与责任。
" ——奥古斯丁8. "爱孩子意味着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不仅仅是在他们的背后给他们提供支持,还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指导。
要用真心和耐心去与他们相处。
" ——杰奎琳·肯尼迪9. "爱和尊重是建立一个健康、温暖的家庭关系的基础。
幼儿园老师演讲稿《用爱浇灌每一棵幼苗》(完整版)

幼儿园老师演讲稿《用爱浇灌每一棵幼苗》幼儿园老师演讲稿《用爱浇灌每一棵幼苗》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张丽,很高兴在此时此地与大家分享我的这份愉悦,见证我的成长与快乐。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浇灌每一棵幼苗》。
自201X年我跨进了中心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在这里和孩子们共同渡过了七个春秋。
回首几年的时间,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也没有做出惊人的壮举。
但今天,我依然努力地工作着,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爱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因为我认为这份工作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份平凡朴实的工作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质也越来越高:“立志高一点,做事多一点,嘴巴甜一点,眼界宽一点,心地善一点,脑筋活一点,微笑真一点,感情深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理由少一点。
”这十二个“一点”方针始终是我衡量自己做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要求。
要做好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就要用真心去爱孩子,要用快乐去感动孩子。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一有一样东西就是越分越多。
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
我愿将所有的爱洒在孩子们身上,奉献给每一个孩子。
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刚开学的日子,我和搭班老师迎来的是一个个焦虑不安的家长和一张张泪流满面的小脸,我左手抱一个,右手搂一个;哄笑这个,逗乐那个。
脸上分不清是孩子的泪水还是汗水,渴了也顾不上喝口水,我们就是有八只手的章鱼,是有三只眼的神仙,是有无穷法力的魔法师。
不出三天,我们已经能叫上所有宝宝的名字了。
小不点们一个跟着一个洗手、喝水,秩序井然,尤其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宝宝也能自己动手了,让担心不已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惊讶不已。
头晕耳鸣、嗓子沙哑、浑身酸痛又算得了什么,一声稚嫩的“老师好”“老师,再见!”家长送来的一个微笑是最好的药方。
中班幼儿培养仁爱心的方法

中班幼儿培养仁爱心的方法中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仁爱心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以下是一些培养中班幼儿仁爱心的有效方法:1. 树立榜样:幼儿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父母、老师及其他接触频繁的人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些人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孩子传递仁爱的价值观。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培养孩子的仁爱心。
3. 学校教育: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递仁爱的思想。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仁爱的意义。
4. 社会实践:组织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等,让孩子亲身感受仁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表扬鼓励:当孩子表现出仁爱的行为时,父母和老师要及时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可。
同时,对于没有表现出仁爱心的孩子,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仁爱意识。
6. 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仁爱心需要时间和耐心。
父母和老师要时常关注孩子的行为,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发现良好行为要适当鼓励。
通过耐心的引导,帮助孩子逐渐形成稳定的仁爱心。
7. 借助媒体:利用动画片、绘本等儿童易于接受的媒体形式,向孩子传递仁爱的观念。
这些媒体形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仁爱教育。
总之,培养中班幼儿的仁爱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教育方法。
通过树立榜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表扬鼓励、耐心引导和借助媒体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仁爱心的发展。
多一点陪伴作文

多一点陪伴作文
多一点陪伴
——给孩子多一点陪伴
陪伴是家庭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来让自己成长得更加健康、安全、快乐。
而父母们,你们必须记得要
多给孩子多一点陪伴,给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点的爱和关心。
一、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习表达技能。
交流的过程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表达自我和沟通的机会,
孩子借助社交活动及例如为日常说说而学会表达技能,这不仅激发了
孩子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而且也注入了自信力量。
此外,与孩子谈
话也能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以及更多的受益,也使孩子们保持自尊,建立成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教会孩子们主动去接受一些不能躲避的责任,即使在拒绝做的
时候,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态度及表现,不听话及拒绝可以以另外一
种方式表达,并坚持肯定孩子遵守约定,做人要诚实守信。
三、多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控制能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保护自我,
控制自己,而不是被他人控制,建立正确地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做到
克服困难、不屈不挠。
总之,让孩子获取足够的陪伴和爱,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安全,自信,
快乐,拥有自由的想象力,表达技能也会有所提升,这是孩子们成功
学习的第一步。
父母们,多多给孩子一点陪伴,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关爱作文

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关爱作文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关爱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亲眼目睹了一件小事,却让我对待人处世有了全新的体悟和感悟哦。
这件事虽小,却让我由衷感受到,在我们这个冷漠的社会里多一分关爱和友善,世界其实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
那天我刚从学校放学回来,就看见路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独自坐在人行道上痛哭流涕。
从她狼狈不堪的模样来看,她应该是不小心摔倒了,或者是遭遇了什么委屈。
当时正值下午六点多,周围马路还算热闹,可是走过的行人无一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步伐避开她就走开了。
这孩子哭得是那般伤心欲绝,我看着她那眼泪横流的小脸,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揪心和心疼。
不过,就在我犹豫着是否上前问一下情况的时候,突然从人群中窜出来一位中年大姐。
她紧张地蹲下身子,轻轻拥抱住了那孩子,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哭成这个样子啊?哪里受伤了吗?告诉阿姨。
"哦天哪,当时我感动得几乎就要热泪盈眶了。
只见那孩子立刻停止了哭泣,边擦眼泪边回答大姐的话。
大姐耐心地倾听着,看样子也是在安慰她。
之后她便拉着孩子的手,一起站起身走开了。
我看着那对陌生的"阿姨"和"孩子"背影远去,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却也顿时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感动。
原来啊,在这个城市里,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关心的问话,就可以让一个伤心的孩子重拾信心和勇气;只需要一点点友善和体谅,就能温暖一个生命,点亮一个黑暗的角落。
反观我自己,之前在遭遇类似的情景时也常常选择置之不理,因为觉得这不关我的事,也不想惹是生非。
但现在我慢慢发觉,这种冷漠麻木的心态是多么可怕和可悲啊!如果大家都这样自私自利,互不关心,那整个世界岂不是立刻就黯淡无光了吗?从那天起,我下定决心要改掉冷漠的习惯,学着多一些简单的善意和友善。
因为我相信,所谓温暖这个世界并不一定需要多么伟大的事迹,而只是我们每个人都付诸一点点微小的行动罢了。
比如对陌生路人多一次热心的微笑或问候,或是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哪怕是举手之劳,那也足以在别人心里播撒下温暖的种子。
多一点关爱5篇

多一点关爱5篇多一点关爱作文1有人说:“拥有父母的关怀,是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情。
”是的,但当我们正享受父母的关爱之中时,又有多少个孩子,在福利院里,艳羡地望着别的孩子享受着他们原来也应有的关爱呢?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应当为有父母的关爱而感到满意、美好。
在一首歌内也唱到:“有妈的孩子似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我们要感谢父母,好好回报。
小时侯,我很淘气。
一次出国去新加坡玩,刚到酒店,在中庭里,有一个泳池。
出于奇怪,我渐渐地走向泳池。
突然,我掉下去了。
爸爸奋不顾身,二话不说,就“扑通”一声跳下水救我。
我被救上岸后,不但没哭,反而还嘻嘻哈哈地笑了。
哎,真实有惊无险啊!还有一次,我在学校受批判了,回家一见妈妈,便扑到她的怀里,嚎啕大哭。
妈妈一边劝慰我,一边用温顺的话语说,:“你为什么会被批判呢?想一想,你做错了什么?”“嗯,我上课开了一点小差,就是讲话。
”“喔,那老师肯定会批判你的。
不过你容许妈妈,下次改良,好不好?”“好!”我心中立即注入了一股暖流。
妈妈每天烧饭、做家务,爸爸去工作,都是为了盼望我们欢乐、健康地成长呀!父母的关爱是很重要的,它陪伴着我,使我健壮成长;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将来;又像一眼甘泉,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田。
我们不能让父母的爱白费,更不能让父母的关怀化为乌有。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是的,拥有父母的关怀,确实是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情......多一点关爱作文2还记得上个暑假,我和舅妈去买东西。
在公交车站等了很久,我们才坐上一辆大甲虫的公交车。
车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没拄拐仗,走路摇摇摆晃的。
令人生气的是售票员阿姨连扶也不扶一下。
老爷爷坐下后,不停地咳嗽。
我端详着他,只见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短袖和一条有点黑的裤子,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有点哀痛。
“喂,你上哪里啊?”售票员不客气地问老爷爷。
我听了心里一阵不舒适。
“啊,我去梧田。
”老爷爷说。
“你在梧田哪个地方下车?”售票员又问。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爱是一种情感的态度的流露,责任是人们应该做的事情,爱与责任是教育之本。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并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恰如其分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教育的根才能够生生不息。
爱心责任师德“爱心”唤真情。
有位教育家说过:爱是教育的全部。
没有“爱心”的教育,一切将无从谈起,无论是严格要求,或者是循循善诱的“心灵碰撞”。
爱心不仅仅是物质的奉献,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互动。
你有多爱他们,多尊重他们,他们就有多尊重你、多爱你、多关心你。
“爱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手势,存在于我们每一张宽容的笑脸,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叛逆思想比较严重,兄弟义气感情比较偏激;而这几年,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缺乏家长监护,以及网络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开学以来,我仅初一年级分别找了48名学生进行谈话,谈话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神色,分析谈话可能对学生引起的内心矛盾冲突,耐心听取学生的陈述、表态,捕捉谈话中的每一个信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例如,有一位同学经常违反纪律,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同时点出不足,经过几次肯定后,接着,我要求他做到二点:(1)用自己的上进心和意志力约束自己的行为;(2)找一个最信任的同学帮助自己,随时提醒自己,他爽快地答了。
随后的日子,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现在我十分欣慰地看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他劲头十足,也严格对自己的要求。
他负责的班级纪律检查工作,做的很出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正确的诱导,去温暖的鼓励。
或许,在对他的教育上我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师生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多一分纯真,多一点爱

多一份纯真,多一点爱每个人的心中原本都是有纯真的,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化。
儿时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孩子们天真无邪,不懂,也不想懂大人的世界。
《小王子》中的主人公小王子便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世界是那样的纯洁、真诚。
没有烦恼,没有喧嚣,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与美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日都忙忙碌碌,厌倦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人们渴望纯真,但在如今的物质社会里,这一切不过只是人们的念想罢了。
而小王子的天真无邪,仿佛使我们看见了久违的纯真。
小王子说:“你知道,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就会喜欢看落日。
”在小王子那个只有三座火山和一朵玫瑰花的星球上,他只需要挪一挪板凳就可以看到落日。
而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社会里,我们几乎看不到落日,我们能看到的,是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喧闹,嘈杂。
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我们本该有的纯真。
“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上的一朵花,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小王子是那样爱他的花,每到晚上都会为它罩上玻璃罩,每天都会给它浇水。
后来,小王子却因为与花的一次误会离开了他的星球。
他去了六个星球,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当他离开最后一个星球——地球的时候,他才明白,他想要的,一直就在他的星球上,但他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需要纯真,我们需要爱,可是我们不能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
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如果有人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的、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
那么,当他抬起头仰望繁星时,便会心满意足。
”小王子是那样的喜爱他的玫瑰花。
正如《何以笙箫默》中何以琛说的,“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个人出现过,其他的一切都变成了将就,我不愿意将就。
”当我们所认定的在身边时,我们便会感到心满意足,失去时,一切都将黯淡无光。
或许我们的纯与真也该如此,多一份纯真,多一点爱,多一丝安慰。
“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们多一点“爱”我相信“耐心”是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同时多一份“爱心”是解决师生感情淡化带来的教学难度大的良方,在自己都觉得课讲得越来越乏味了时,请即时调整你的心态,在学生还没有“尊师”的时候先做到“爱生”,心里多了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于是有了“化险为夷”、“冰土解这段时间我们大家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我们常常都为一些调皮学生而伤神。
我们的学生是怎么样了?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服老师的管教?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叽叽喳喳,“闹”得一堂课沸沸扬扬的;课外是天马行空,无人敢问;不做作业,拖欠作业,天天都有。
对比我们的学童时代,怎么也不敢这么“嚣张”,老师的一个不高兴的神色,哪怕是皱皱眉头我们都会诚惶诚恐,暗地想:今天肯定又要挨批评了。
如果在一堂课中谁坐得端端正正,那一定是老师的乖学生,好学生,小红花、小红旗肯定有得戴。
如今我们并没有摒弃“红旗飘扬”、“红花似锦”式的称赞和表扬方式,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再喜欢这些“红旗”和“红花”?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学生无时无刻不期待着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这里就给了我们老师一个反思了。
是不是我们平常对学生太严厉了呢?不是骂还是骂,不是责备还是责备。
现在就是因为我们的严厉而酿成了学生的反抗心理呢?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
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有着他们自己的评价标准的一个个独立个体,是天真无邪,对各种事物有着美好的憧憬的个体。
对于这么特别的一个群体。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逼着他来呢?我们总以我们的“威严”去“压榨”他们。
为什么我们不能对他们宽容一点呢?特别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你要想到学生还是孩子啊?他们年龄和心智都不成熟的,为什么老师总要我们大人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们,衡量他们呢?小孩子犯错是难免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以德服他们呢?现在让我带你们来看看这两个课堂吧!如果是你是那位上课的老师,你会怎么做呢?课堂一:在一年级的课室里,学生都乖乖地听着老师的话,认真地跟着老师的步伐,嘴巴朗朗地跟着老师读,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
课堂气氛甚为和谐,就在这么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老师慢慢地觉察到那么“不和谐”的一幕--坐在前排的一个小辫子女生在优哉游哉地做自己的“活儿”--涂颜色(一年级学生最爱的作业)。
当时,那位老师二话没说就气冲冲地走到“小辫子”面前,一手就把她的颜料抢走了。
就在教师觉得这种“威严”能吓唬一下那位学生的时候,竟然,没想到的一个“竟然”那女生一手回抢她的颜料。
此情此景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手拿着同一盒颜料。
结果,大家都能够知道,老师的力气肯定比小孩子的大,所以……课堂二:在一个五年级的课堂里,绝大部分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听着教师的讲解,老师再发现了一个学生再在那里做白日梦,经过老师的多次点名提醒,借故提问……都不凑效。
所以教师就叫“白日梦”男生走出座位来,坐在讲台前的座位上听课。
本来这样子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但是,矛盾又在此时发生了,那个学生竟然不听教师的话,反抗--坐在原位不动。
又是一个“竟然”,不过后来老师还是有他的办法,结果又需要我详细的描述了。
以上的两个课堂都是在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地冲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
结果我们都是我们的“威严”去拉平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为了“捍卫”我们的“威严”我们都会用这样或那样的“武力”来达成最终的结果--学生无条件的“投降”。
这就是我们老师的“威严”了!长期以来,我们老师,以我们学识的渊博,工作清苦而倍受大家的敬仰,尊师在现今盛行,其社会地位蒸蒸日上。
“老师”这个名词,在学子的心目中,就成为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代名词。
在师长面前,学生“不敢高声语”,在师长面前,得循规蹈矩。
为了迎合老师,学生卖乖取巧、唯唯诺诺。
而当老师的在这样的学生面前自觉形象高大,欣然受之,老师的尊也就尽显无疑。
不过在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再加社会评价的急功近利现象,造成了教师在威严理念上种种偏差:为使学生有好的成绩好的表现,忽略了我们的主体本身价值的存有,视学生为灌输的容器;为求学生在行为、思想上整齐划一,视学生为掌中玩偶,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和人格,肆意泯灭学生的天性。
挥舞着指挥棒造就的仅仅一个个低能的、毫无创造精神的社会傀儡。
我们为了捍卫我们的“威严”总是每天绷紧我们脸部的肌肉。
上课时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老师说“是”绝对不让学生说“不是”。
师生之间中保持着一段“大”距离。
这就是我们的“威严”了吗?就让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吧。
我们不能再枕着学生的人格而酣然入睡,只有把学生当作是人的个体,在维护学生尊严和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定位师与生的关系,我们崇尚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这绝不与师道之“威严”相悖。
师道与威严这个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本就有着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与之脱离而独树一帜。
在以上的两个课堂里,发生在师生间的矛盾,我们能换一中方式来解决吗?有更好的办法吗?即保持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尊严,又不失对其学生的教育。
我相信“耐心”是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同时多一份“爱心”是解决师生感情淡化带来的教学难度大的良方,在自己都觉得课讲得越来越乏味了时,请即时调整你的心态,在学生还没有“尊师”的时候先做到“爱生”,心里多了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于是有了“化险为夷”、“冰土解冻”的时刻。
什么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是对学生的爱;潜心教学研究,追求教学高效率是对学生的爱;“严是爱,松是害”,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对学生的爱;有时候“视而不见”,故作不知也体现出对学生的爱…… 教师不但要有爱的情怀,而且要把握爱的艺术。
教师爱生,必须结合学生的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学业成绩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就是对学生示爱的过程,要经过度析思考,有心理准备;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和方法;要合情合理、实事求实。
合适的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条批语,点点滴滴都是对学生的爱;不合时宜,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与后进生交流,教师更要注意呵护其“心”,应该是“潺潺溪水”、“润物无声”;宽严适度,要求合适;在其闪光之处肯定和激励,在心态平静愉悦之时指出其不足。
今天你笑了吗?笑是一种发自心理和生理的一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催化剂,是“爱”的一种表现。
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能笑着去面对吗?在面对犯错的孩子时,我们能以我们成年人海量的肚量去接纳和宽恕他们吗?请老师们从今天开始用我们最真诚的心去欣赏和评价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用你的真心去表扬每一个有进步的学生;用我们的真心去教导每一个犯错的学生。
只要我们真心相对,学生总有一天他是能感到老师的爱与诚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再抱怨我们的学生了,孩子就是孩子,就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化我们没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学生吧。
我心中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这个词从我上学起到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理解了这个美丽而有内涵的词。
我成了为人师者,也曾无数次地持续理解这个词的内涵,也曾努力地持续以这个词为镜子,持续地鞭策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说起教师的工作,真是感慨万分。
所以一个合格的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自我良好的修养。
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去做的:一、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
”它比喻教师要想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首先你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
所以,多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和课外知识,也成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部分。
因为随着时代的深刻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也不但仅围绕着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而学习,他们懂的也许我们不懂,所以,这就持续地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也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只有教师自己本身持续充电,充实自己获得比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培育好下一代人的成长。
二、要带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往往是小学生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
所以,在工作中我率先示范,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
就现在我带的一年级来说,学生年龄偏小,在家里娇生惯养,只会接受别人的爱,却从来不知道怎么去关爱别人,自私的行为很严重。
有一次劳动课,学生们有的干、有的玩。
你说大家一起动手吧,有些人仍无动于衷。
从那时起我天天和他们一起值日,边干边支配他们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找活做,怎么合作干,慢慢的值日工作基本有了明显的进展。
平时看到教室哪里卫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就亲自去打扫,使学生不好意思再打扫不净;如果班级地上有纸,我就弯腰捡起来,时间长了,学生也这样做。
工作上,从来就不迟到、早退,这样学生也不好意思迟到。
总来说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任何对学生有影响的场所和事情上,注重身教,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也得到学生的首肯。
三、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1、教师要爱岗敬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总是以自己能成为该职业中的一员而自豪。
我很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教书又育人。
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教学上,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儿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权利不爱自己的学生。
我们能为取得成绩的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的老是才是“好老师”。
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
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个别优秀生,也不歧视个别学困生,特别是去协助一些自信不足的学生,肯定他们的成绩,多给一些鼓励。
当然,在跟学生交朋友,相互关爱的同时,我想自己也应该时刻把握其中的度,防止失去威信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字当头,爱字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