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合集下载

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33874

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33874
2019/11/8
稀土作为基体元素能制造出具有
特殊“光电磁”性能的多种功能材料,
如: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镍氢电池材料, 稀土荧光材料, 稀土催化剂。 稀土激光材料, 稀土精密陶瓷材料, 生物工程材料等。
它们都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开发新能源, 治理环保和国防尖端技术等方面必不可缺少的材料。
三、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镁铝合金制成笔记本电脑外壳
2019/11/8
镁铝合金制成的自行车
2019/11/8
新型合金
储氢合金: Ti~Fe, La~Ni 钛合金: Ti,V,Fe,Al等,
飞机起落架。
耐热合金: 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叶片。 记忆合金: 泡沫合金:
氢气与汽油两用车上的储氢装置
储氢合金
2019/11/8
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的储氢罐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
2019/11/8
注意:
①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②合金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③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④合金中成分的含量影响合金的性质。
使用: ①不同的原料, ②改变原料的配比, ③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等, 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合金在工业上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更重要。
课堂练习:
4.多数合金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金的( D )
A.熔点高,硬度小
B.密度大
C.机械强度差
D.熔点低,硬度大
5.所谓合金必须是①通过熔合而成 ②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③耐腐蚀
④ 具有金属的特征 ⑤铸造性能好( D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6、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

普通化学第3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普通化学第3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 化合物
2010-3-17
三课时
讲授内容
• 一、钠及其化合物 • 二、铝及其化合物 • 三、铁及其化合物 • 四、硬水的软化
• IA族的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可溶 于水的碱,所以称作碱金属。
• 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 以钠为代表,学习钠的有关知识。
一、钠及其化合物
Al
熔点/℃
660
Al2O3 2050
(2)铝的化学性质
4Al+3O2=2Al2O3
与硫、卤素的反应(学生自己写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H+
Al2O3+6HCl=2AlCl3+3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OH-
Al2O3+2NaOH=2NaAlO2+H2O
剂。
腐植酸钠
腐植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非均一 的芳香族,是多羟基、羧酸的 钠盐,外观为黑色粉状、晶状 固体。溶于水,呈碱性。具有 离子交换、吸附、络合、螯合、 絮凝、粘结等多种功能。
主要规格:
腐植酸 (干基计) ≥60.0% 水不溶物(干基计) ≤15.0%
水 份 ≤15.0% PH 8.0-10.0
•主要用途: 工业方面:用于陶瓷增效剂,钻井泥浆降失水剂, 混凝土早强减水剂,废水处理剂、软水染色剂,离子交换剂、 锅炉水处理剂等。 其他方面:主要用于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养殖池水 处理剂、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制剂等。
• C. 宝石:红宝石——铬元素

蓝宝石——铁、钛等元素
(2)氢氧化铝Al(OH)3
• 为白色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 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偏 铝酸盐。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 +NaOH=NaAlO2+2H2O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钠有强还原性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 .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 .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NaCl 与Na 2CO 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5.钡和钠相似,也能形成O 2-2的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 2O 2B .1 mol 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 氧气C .过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D .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钡都是强氧化剂6.16.8 g NaHCO 3和7.8 g Na 2O 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500℃。

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A .Na 2CO 3、Na 2O 2和O 2B .Na 2CO 3、O 2和H 2O(g)C .Na 2CO 3、CO 2、O 2和H 2O(g)D .NaHCO 3、Na 2CO 3和O 27. 200℃时,11.6 g 由CO 2和H 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 2O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 g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mol -1)( )A .5.8B .11.6C .23.2D .46.48.下列对Na 2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Na 2O 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B .Na 2O 2能与水反应,所以Na 2O 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 .Na 2O 2与水反应时,Na 2O 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 .Na 2O 2与二氧化碳反应时,Na 2O 2只作氧化剂9.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 2S 2O 3叫硫代硫酸钠;CaS x 叫多硫化钙;Na 2O 2叫过氧化钠;KO 2叫超氧化钾。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1)物理性质:质地柔软、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导电导热性好。

(2)化学性质①与S 、Cl 2、O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4Na+O 2==2Na 2O (白色);加热或点燃:2Na+O 2==Na 2O 2(淡黄色) ②与水反应(滴入酚酞:浮、熔、游、响、红)2Na+2H 2O==2NaOH+H 2↑——2Na+2H 2O==2Na ++2OH -+H 2↑(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 ③与酸反应(先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2Na+2H +==2Na ++H 2↑ ④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浮、熔、游、响、蓝色(黑色)沉淀 2Na+2H 2O==2NaOH+H 2↑——2Na+2H 2O==2Na ++2OH -+H 2↑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2OH -+Cu 2+==Cu (OH )2↓ 2、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和过氧化物(漂白性强氧化性)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CO 2==Na 2CO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反 少量:+H 过量:↓反不反应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1)物理性质: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熔点660℃。

(2)化学性质①与S 、Cl 2、O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在空气中钝化,高温或在纯氧中燃烧:4Al+3O ₂==2Al ₂O ₃ 2Al+3Cl ₂==2AlCl ₃ (点燃)、2Al+3S==Al ₂S ₃ (加热) ②在沸水中反应缓慢(氧化铝保护) ③与酸反应常温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钝化2Al+6HCl==2AlCl ₃+3H ₂↑——2Al+6H +==2Al 3++3H ₂↑④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2Al+2OH -+2H 2O==2AlO 2-+3H 2↑ ⑤铝热反应2Al+Fe ₂O ₃=高温=Al ₂O ₃+2Fe 、8Al+3Fe ₃O4=高温=4Al ₂O ₃+9Fe 2、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与酸反应:Al ₂O ₃+6HCl==2AlCl ₃+3H ₂O ——Al ₂O ₃ +6H +==2Al 3++ 3H ₂O 与碱反应:Al ₂O ₃+2NaOH==2NaAlO ₂+H ₂O ——Al ₂O ₃+2OH -==2AlO 2-+H ₂O (2)氢氧化物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 3+3H 2O(可用来中和胃酸)——Al(OH)3+3H +==Al 3++3H 2O 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 2+2H 2O ——Al(OH)3+OH -==AlO 2-+2H 2O 热稳定性:2Al(OH)3=加热=Al 2O 3+3H 2O (3)盐AlCl 3+3NaOH==Al(OH)3↓+3NaCl ——Al 3++3OH -==Al(OH)3↓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 ——Al 3++3NH 3·H 2O==Al(OH)3↓+3NH 4+NaAlO 2+HCl+H 2O==Al(OH)3↓+NaCl——AlO 2-+H ++H 2O==Al(OH)3↓2NaAlO 2+CO 2+3H 2O==Na 2CO 3+2Al(OH)3↓——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 NaAlO 2+CO 2+2H 2O==NaHCO 3+Al(OH)3↓——AlO 2-+CO 2+2H 2O==Al(OH)3↓+HCO 3-AlCl 3+3NaAlO 2+6H 2O==4Al (OH )3↓——Al 3++3AlO 2+6H 2O==4Al(OH)3↓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良好的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高中必修1_第三、四章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必修1_第三、四章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钠放置在空气中:2Na + O2=== 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 O2Na2O23.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 + 2H2O = 2NaOH + H2↑4.铁与水蒸气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H25.铝片与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7.镁在空气中燃烧(分别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2Mg+O2点燃2MgO 3Mg+N2点燃Mg3N2 2Mg+CO2点燃2MgO+C8.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2.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3.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纯碱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5.小苏打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6.小苏打氢氧化钠溶液: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7.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8.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Na2CO3 + C a(O H)2= CaCO3 ↓+2NaOH9.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CO3 + B a C l2=BaCO3 ↓+2NaCl10.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 + H2O +CO2 = 2NaHCO311.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2NaHCO3+ C a(O H)2=CaCO3↓+ 2H2O + Na2CO3 12.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石灰水:NaHCO3+ C a(O H)2=CaCO3↓+ 2H2O + NaOH 13.氧化铝溶于盐酸:Al2O3 + 6HCl = 2AlCl3 +3H2O14.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15.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2(SO4)3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 16.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Al(OH)3 + 3HCl = AlCl3 + 3H2O17.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2 H2O18.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 + 3H2O19.少量的硫酸铝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KAl(SO4)2+2Ba(OH)2 = 2BaSO4↓+KAlO2+2H2O 20.过量的硫酸铝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KAl(SO4)2 +3Ba(OH)2 = 3BaSO4↓+ 2Al(OH)3↓+K2SO421.氯化铝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 + 3NaOH = Al(OH)3↓+3NaCl22.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 + 4NaOH = NaAlO2 +2H2O + 3NaCl23.偏铝酸钠与少量的盐酸溶液反应:NaAlO2 + HCl + H2O= Al(OH)3↓+ NaCl24.偏铝酸钠与过量的盐酸溶液反应:NaAlO2 + 4HCl = AlCl3 + NaCl + 2H2O25.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26.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27.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 NaOH = Fe(OH)3↓+ Na2SO428.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2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 + 3H2O30.三价铁离子的检验:Fe3++3SCN-===Fe(SCN)331.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32.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 Fe = 3FeCl23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2FeCl3+ Cu = 2FeCl2+CuCl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硅粉在氧气中燃烧:Si + O2 SiO22.工业制单质纯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 + 2C 高温Si + 2CO↑Si+2Cl2高温SiCl4SiCl4 +2H2高温Si+4HCl3.硅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H2↑4.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2NaOH +H2O=Na2SiO3 + 2H2↑5.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6.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 H2O8.制取玻璃的反应:SiO2 + CaCO3 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9.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2SiO3 + 2NaOH = Na2SiO3 + 2H2O10.硅酸加热分解:H2SiO3 SiO2 + H2O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2Fe + 3Cl2点燃2FeCl32.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Cu + Cl2点燃CuCl2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或光照条件下爆炸:H2 + Cl2点燃2HCl H2 + Cl22HCl 4.氯气溶于水:Cl2 + H2O HCl + HClO5.氯气的尾气处理:2NaOH+ Cl2 ===NaClO + NaCl + H2O6.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及漂白粉的失效:2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 2H2O Ca(ClO)2 + CO2 + H2O =CaCO3↓+ 2HClO 2HClO 2HCl + O2↑7.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 + 4HCl(浓) MnCl2 +Cl2↑+ 2H2O8.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Cl2 + 2NaBr = Br2 + 2NaCl 9.新制氯水注入盛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Cl2 + 2KI = I2 + 2KCl 10.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Br2+ 2KI = I2 + 2KBr11.溴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Br + AgNO3 = AgBr↓+ NaNO3 12.碘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I + AgNO3 = AgI↓+ NaNO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1.铁与硫加热反应:Fe + S FeS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SO2 + H2O H2SO3 2H2SO3+O2=== 2H2SO4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 SO3+H2O===H2SO43.工业制备硫酸(FeS2为原料):4FeS2+11O2===2 Fe2O3+8SO2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 SO3+H2O===H2SO44.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2 + H2O H2SO35.少量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SO2 + Ca(OH)2 = CaCO3↓+ H2O 6.过量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2SO2 + Ca(OH)2 = Ca(HSO3)27. 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SO2+ CaO === CaSO38.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溶液中:SO2+ 2H2S = 3S↓+ 2H2O9.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SO2+ 2NaHCO3 = Na2SO3 +2CO2↑+ H2O10.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SO2 + Cl2 + 2H2O = H2SO4 +2HCl光照光照11.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 12. 一氧化氮和氧气同时通入水中:4NO + 3O 2 + 2H 2O = 4HNO 3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1. 雷雨发庄稼:N 2 + O 22NO 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2.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N 2 + 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3. 氨气与水反应,其水溶液呈碱性:NH 3+H 2O NH 3·H 2ONH 4+ + OH -4.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HCl + NH 3 = NH 4Cl5. 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加热):NH 4NO 3 + NaOH = NH 3·H 2O + NaNO 36. 侯氏制碱法(用二氧化碳,氨气、饱和食盐水制备碳酸钠):CO 2 + NH 3 + H 2O = NH 4HCO 3 NH 4HCO 3 + NaCl = NaHCO 3↓ + NH 4Cl 2NaHCO 3△Na 2CO 3 + H 2O +CO 2 ↑7. 铵盐受热易分解:氯化铵的分解:NH 4Cl △HCl ↑+ NH 3↑碳酸氢铵的分解:NH 4HCO 3△NH 3 ↑+ H 2O ↑ + CO 2 ↑8. 实验室制备氨气:2NH 4Cl+Ca(OH)2 △CaCl 2+2H 2O+2NH 3↑9. 氨的催化氧化:4NH 3 +5O 24NO + 6H 2O10. 铜和浓硫酸的反应:Cu + 2H 2SO 4 (浓)CuSO 4 + 2H 2O+SO 2 ↑11. 非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C 和浓硫酸:C + 2H 2SO 4(浓) 2H 2O+CO 2↑+2SO 2↑ S 和浓硫酸:S + 2H 2SO 4(浓)2H 2O+3SO 2↑P 和浓硫酸:2P + 5H 2SO 4(浓)2H 2O+ 2H 3PO 4 +5SO 2↑12.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H 2S + H 2SO 4 = S ↓+ SO 2↑+2H 2O13. 浓硝酸见光或加热会分解:4HNO O 2 ↑ + 2H 2O + 4NO 2 ↑ 14.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Cu+4HNO 3= Cu(NO 3)2+ 2H 2O + 2NO 2 ↑ 15. 铜和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 3= 3Cu(NO 3)2+ 4H 2O + 2NO ↑16. 非金属和浓硝酸的反应:C 和浓硝酸:C+4HNO 3 = CO 2 ↑ + 2H 2O + 4NO 2↑ 17.Fe 2+,H +,NO 3-不可以大量共存:3Fe 2+ + 4H + + NO - = 3Fe 3+ + NO ↑+ 2H 2O放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1 第三章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1 第三章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
名称 铝合金 组成 含镁10%~30% 主要性质 硬度和强度都比 纯铝和纯镁大 主要用途 火箭、飞机、轮 船等制造业
硬铝
钛合金
金合金
含铜4%、 镁0.5%、 锰0.5%、 硅0.7% 含铝6% 钒4% 加入银、铜、 稀土元素等
硬度和强度都比 纯铝和纯镁大
火箭、飞机、轮 船等制造业
耐高温、耐腐蚀、 用于飞机、宇航、 高强度 化学工业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34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南方:中重稀土资源,分布在江西 、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以罕 见的离子态赋存与花岗岩风化壳层中, 主要含钐、铕、钆、铽、镝、钬、铒、 铥、镱、镥、钇和镧、钕等元素。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35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稀土作为基体元素能制造出具有 特殊“光电磁”性能的多种功能材料, 如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镍氢电池材料, 稀土荧光材料,稀土催化剂。稀土激 光材料,稀土精密陶瓷材料。生物工 程材料等,它们都是发展电子信息产 业,开发新能源,治理环保和国防尖 端技术等方面必不可缺少的材料。
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3% 中碳钢---含碳量0.3%~0.6%

高碳钢---含碳量高于0.6%
合金钢:在碳素钢中加 入铬、锰、钨、镍、钼、铬、钨---高速钢,硬度大,韧性很强 钴等合金元素
锰、硅---锰硅钢,韧性特强
镍、铬---不锈钢,抗腐性强,不易氧化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14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塑钢
质轻高强、美观、 适中 耐腐蚀 保温隔热、隔音降 较高 噪
较高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27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选择方案:铝合金

河北省行唐县高二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二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苏教版
(2)Au 化学性质很稳定,而 Cu、Zn 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 可利用化学法进行鉴别。 ①火烧法: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火烧后真金颜色不变, 而 Cu-Zn 合金表面变暗。 ②酸溶法:用醋酸或稀盐酸浸泡,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 元宝是假的。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的分类
按组成分① 金属单质 ② 合金 ①黑色金属:包括 铁、铬、锰 金属 材料 以及它们的 合金 按性能特点分②有色金属:除 黑色金属 以外 的其他金属及合金
(3)为了将 CuSO4 中的 Cu2+全部转化为 Cu,甲、乙两位同学 方案中所加的 Fe 都应稍过量,根据 Cu 和 Fe 性质的差异可 设计出除去过量铁屑的方法——将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 干燥(或过滤前再加适量的酸以除去剩余的铁粉)。 灼烧 答案 (1)①2Cu+O2=====2CuO ②CuO+H2SO4===CuSO4
③Fe 与 Na
C.①③
D.②③
解析
所谓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
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熔合时的温度须达 到成分金属中最高的熔点,但又不能超过成分金属中最低的 沸点。表中 Cu、Fe 的熔点已经超过了 Na 的沸点。故①、③ 两项不可能形成合金。
答案
C
8.我国是世界电缆生产大国,具有很强的生产及科研能力。 但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 料(如零碎电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 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Ⅰ.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H2O (2)乙
③Fe+CuSO4===FeSO4+Cu 甲同学的方案在灼烧含铜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空气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归纳与整理附录I后记周期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结束语附录后记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后记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元素周期表后记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附录后记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 了解合金的概念,性能特点
2、 了解常见的合金铜合金、钢、铝合金
3、 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 学习方法 读、改、练、评
一、 合金与金属材料 1、 合金的定义:
2、 合金的性能:
3、 金属材料的分类: ﹙1﹚ 按组成分类:和 ﹙2﹚ 按冶金工业分:和
﹙3﹚ 按密度分:

〈ρ>4.5〉
4、 铜合金:
﹙1﹚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2﹚ 常见的铜合金


5、 钢:
﹙1﹚ 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和。

6、 铝合金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运输、建筑、轻工、化工、仪表、机械等部门,以及包装和家用器具等方面。

如今,铝合金已成为第二大金属,其产量仅次于钢铁而超过其他有色金属的总和。

铝中添加合金元素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在不同条件下的机械强度,并保持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塑性、韧性与抗腐蚀性。

〔归类思考〕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钢铁 D.水银
2、 下列四种金属中熔点最低、硬度最小的是( ) A.钠 B.镁 C.铝 D.铁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美
4、 目前,我国大飞机生产项目已正式上马。

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 ) A.镁铝合金 B.铜锡合金 C.硅铝合金
D.不锈钢
1、 电解法实例:;
2、 热还原法实例: ;
3、 热分解法实例:2HgO
2Hg + O 2↑; 2Ag 2O
4Ag + O 2↑
热分解法
2 4、 铁的冶炼
﹙1﹚ 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

﹙2﹚ 设备:炼铁高炉。

﹙4﹚ 造渣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
成炉渣,即:()炉渣高温33
2
CaSiO CaO CaCO SiO −−→−−−→−。

﹙5﹚ 产品:生铁﹝含碳2%~4.3%﹞。

5、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1﹚ 工艺流程图
﹙2﹚ 反应原理
①溶解:将铝土矿溶于NaOH 溶于中,主要反应为: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 ②过滤:除去残渣(成分为氧化铁、铝硅酸钠等)。

③酸化: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反应为:
NaAlO 2 + CO 2 + 2H 2O = Al (OH )3↓+ NaHCO 3 ④过滤,灼烧:反应为。

⑤电解:电解熔融的Al 2O 3
,反应为。

〔归类思考〕
1、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B.MgO +H 2
Mg+H 2O
C.
2
43434CO Fe CO
O Fe ++高温
D.
2
22O Hg HgO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工业炼铝采用电解熔融铝土矿的方法
C.冰晶石能使氧化铝熔融温度降低
D.工业上用可以还原剂把氧化铝还原成金属铝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的熔沸点
,硬度
,熔融电解的产物是。

4、 铁是地壳中含量很丰富的元素,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

自然界中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和磁铁矿。

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高炉炼铁除了加入铁矿石外,还需加入焦炭和石灰石。

⑴ 写出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⑵ 写出赤铁矿被还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⑶ 写出焦炭在高炉中参与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⑷ 写出石灰石所参与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体会与分享】说出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让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