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fracture of the tibia fibula)

概述胫骨是承重的重要骨骼,位于皮下,前方的胫骨嵴是进行骨折后复位的重要标志。
胫骨干横切面呈三棱形,在中下1/3交界处变成四边形,此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由于胫骨整个均位于皮下,易形成开放性骨折。
腓骨的上下端与胫骨构成胫腓上关节和胫腓下关节,为微动关节,腓骨不产生单独运动,但可承受1/6的负重。
胫腓骨间有骨间膜相连,在踝关节承受的力除沿胫骨干向上传递外,也经骨间膜由腓骨传导。
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上1/3的后方进入,在致密骨内下行一定的距离,然后进人髓腔,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
故胫骨中、下段发生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而发生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
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内出血或肌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高压,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后期成纤维化,严重影响下肢功能。
在腓骨颈,有腓总神经由过我腘窝后、外侧斜向下外方,经腓骨颈进入腓骨长、短肌及小腿前方肌群,腓骨颈有移位的骨折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胫腓骨骨干骨折(fracture of the tibia fibula)可分为三型:胫腓骨干骨折;单纯胫骨骨折;单纯腓骨骨折。
临床上以胫腓骨干骨折最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接暴力胫腓骨干骨折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或车轮碾轧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的外前侧。
骨折线多呈横断型或短斜行。
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性骨折。
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的机会较多。
二、间接暴力为由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或滑倒等所致的骨折,特点是骨折线多呈斜行或螺旋形;腓骨骨折线较胫骨骨折线高。
儿童胫腓骨骨折遭受外力一般较小,加上儿童骨皮质韧性较大,可为青枝骨折。
临床表现胫腓骨干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之一。
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尤以 10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儿童多为青枝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1、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
2、有移位骨折者,可有肢体缩短、成角及足外旋畸形。
胫腓骨骨干骨折78例的治疗体会

展 , 者 并 不 矛 盾 。因此 , 治 疗 骨 折 过 程 中必 须 遵 循 以上 ]二 在 原则 , 衡 利 弊 , 择 最 佳 手 术 方 式 , 能 达 到 好 的疗 效 。 1 权 选 才 ()
维普资讯
第4 第2 卷 期
20 0 6年 6月
延安大学 学报( 医学 科 学 版 )
J u n l fYa a ie st M e c ) o r a o n n Unv r i y( d S i
V ol 4 N o. _ 2
复位 困难 , 行 小 切 口复 位 固定 。 可
势 , 定 物 所 承 受 的 弯 曲 应 力 小 , 维 持 骨 折 愈 合 所 需 的 生 固 能 理 应 力 , 力 锁 定 能 维 持 骨 的 长 度 , 制 骨 折 旋 转 , 止 骨 折 静 控 防 端 有 害 的旋 转 剪 切 应 力 , 早 期 进 行 关 节 功 能 锻 炼 和 负 重 可 等 , 且 手 术创 伤 小 , 合 率 高 , 发 症 少 等 优 点 。闭 合 穿 钉 而 愈 并 不 破 坏 骨 外 膜 及 骨 折 周 围软 组 织 , 髓 对 髓 腔 血 供 的破 坏 是 扩
J n 2 0 u .06
胫腓骨骨干骨折 7 例的治疗体会 8
赵 学忠 袁新 强 冯 青 , ,
(. 安大 学 附属 医院 , 西 延 安 7 60 ;.延炼 实业 集 团公 司职 工 医院 , 1延 陕 10 0 2 陕西 延 川 770 ) 24 6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本 组 7 例 , 5 例 , 2 例 , 龄 1 ~ 7 . 8 男 2 女 6 年 2 7 岁 , 均4. 岁 。 伤原 因 : 通事故伤 5 例 , 伤 1 例 , 平 38 致 交 5 跌 3 其 他 1 例 。骨 折按 AO 分 型 ; 型 2 0 A 7例 , B型 3 2例 , 型 1 。 C 9例 合 并 颅 脑 损 伤 8例 , 部 损 伤 7例 。新 鲜 骨 折 6 例 , 旧性 骨 胸 3 陈 折 1 ( 括感染及骨不连病例 ) 其中开放性骨折2 5例 包 。 8例 , 按
骨科胫腓骨骨折诊疗指南

骨科胫腓骨骨折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
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
胫骨中下1/3处易于骨折。
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死。
胫骨中1/3骨折淤血潴留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
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病因】
本病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因胫骨位于皮下,常见开放性骨折,可伴有骨髓炎、骨不连接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或其他暴力外伤史。
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异常活动。
开放性骨折还可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要点】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
骨折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X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射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及程度。
【治疗原则和方案】1.无移位的胫、腓骨骨干骨折,可采用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后也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折虽可在闭合复位后用夹板和跟骨骨牵引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但固定时间较长且有再移位的可能。
目前多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尽量采用闭合插钉间接复位技术,不强调骨折解剖复位,只要回恢复力线及长度,达到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
也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
对于近端和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宜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
采用接骨板固定时,宜微创操作,注意软组织保护及覆盖。
3.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
处理原则应遵循总论提出的各项原则。
需特别注意软组织创伤处理,尽早变开放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并改善骨折部血液循环。
跟骨骨牵引可用于某些开放性损伤患者,而外固定支架也具独特优点,为较佳方案。
髓内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应谨慎使用。
胫腓骨骨干骨折健康宣教PPT课件

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或不能负重,需及时 就医。
尽早就医可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并加快恢复过程。
何时就医?
检查项目
医生通常会进行X光检查以确认骨折情况。
必要时可能需要CT或MRI检查以评估损伤程度。
何时就医?
急救措施
在就医前,可用冰敷减少肿胀,避免移动受伤部 位。
保持伤肢抬高,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胫腓骨骨干骨折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进行治疗和康复? 5. 如何预防骨折?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定义
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中间部分发生的 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涉及到腿部的主要负重骨,可能会 影响行走和运动能力。
年轻人因运动和活动频繁,老年人因骨质疏 松等问题。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男性因从事高风险活动而更容易发生此类骨 折。
女性在更年期后因骨质疏松,骨折风险上升 。
谁会受到影响? 相关疾病
有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骨 折风险更高。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的强度和恢复能力。
何时就医?
Hale Waihona Puke 何时就医?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伤等。
在青少年和运动员中,因高强度运动导致的骨折 较为常见。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有剧烈疼痛、肿胀、淤血及活动受限。
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在触碰骨折部位时 感到剧痛。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分布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胫腓骨骨干骨 折,但年轻人和老年人风险较高。
胫腓骨骨干骨折:一次护理查房的全记录

胫腓骨骨干骨折:一次护理查房的全记录
病人信息
- 姓名:XXX
- 年龄:XX岁
- 性别:XXX
- 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主诉
病人主诉右下肢剧痛,不能行走。
查体结果
- 一般情况:病人神志清楚,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 皮肤:右下肢可见明显肿胀、淤血,有压痛。
- 活动度:右下肢活动度受限,无法进行正常步行。
- 感觉:病人报告右下肢有局部感觉异常。
辅助检查
- X线片:胫腓骨骨干骨折,骨折处明显错位。
诊断
- 胫腓骨骨干骨折,右下肢。
护理措施
1. 病人安静卧床,保持骨折部位固定。
2. 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3. 定期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4.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5. 协助病人进行活动受限的肢体护理,避免二次伤害。
6. 与康复科合作,制定康复计划,促进病人康复。
饮食护理
1.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2.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注意事项
1. 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 保持伤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3. 避免病人单独行走,以免加重骨折伤害。
4. 定期床位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随访计划
1. 出院后,定期复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 根据康复科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以上是胫腓骨骨干骨折病人一次护理查房的全记录。
根据病人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和饮食措施,并注意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和随访计划。
胫腓骨骨干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如何进行护理?
伤口护理
定期清洁和换药,以预防感染。
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更需关注伤口卫生。
如何进行护理?
康复指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逐步恢复功能 。
包括物理治疗和适度运动。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加重
如疼痛明显加重或肿胀加重,应立即就医。
可能提示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就医? 发热症状
如果出现发热,需警惕感染的可能性。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缓解疼痛
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
可以使用药物、冷敷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伤痛和恢复过 程。
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恢复信心。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初步评估
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和伤 情。
及时识别并发症的迹象至关重要。
胫腓骨骨干骨折可以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 折。
开放性骨折需特别警惕感染风险。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症状
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可以伴随明显的畸形或血肿。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促进愈合
专业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 症。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评估。
何时就医? 功能障碍
如肢体功能无法恢复,应寻求进一步治疗。
可能需要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
何时进行随访?
何时进行随访?
定期检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愈合进 度。
通常在骨折后一个月内进行第一次复查。时进行随访?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光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愈合情 况。
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

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背景介绍胫腓骨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观察。
护理查房是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
护理查房程序1. 准备工作-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 携带必要的工具和记录表格,如体温计、血压计、观察表等。
2.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和一般行为表现。
-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和有无异常分泌物。
3. 检查胫腓骨骨干骨折状况- 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等症状。
- 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疼痛反应。
- 检查骨折部位是否有异常形态、皮肤破损或感染。
4. 观察伤口情况- 检查伤口的清洁程度和愈合情况。
- 观察有无渗液、红肿和发热等感染迹象。
- 如有必要,更换伤口敷料并记录。
5. 检查肢体周围循环情况- 观察患者的肢体温度、皮肤色泽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 检查有无肢体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
6. 观察并评估疼痛程度- 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并记录疼痛程度。
-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合适的镇痛措施。
7.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和食欲。
- 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和营养摄入情况。
- 如有必要,咨询营养师进行营养干预。
8. 与患者交流和教育- 与患者交流,了解其需求和关注点。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骨折护理、康复训练和预防并发症的教育。
9. 记录和报告- 将观察到的情况和护理措施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 如有需要,及时向医生或主管护士报告患者的变化或特殊情况。
注意事项- 护理查房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隐私和尊重。
- 如发现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报告医生。
- 按照医嘱执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如更换敷料、进行理疗等。
以上是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希望能对护理工作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治疗措施
• 石膏固定: 无移位,或整复后骨折面接触 稳定、无侧向移位的横断骨折、短 斜行骨折等,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 及长腿石膏外固定。石膏固定时, 膝关节应保持 15 °左右轻度屈曲 位。
治疗措施
• 骨牵引: 斜行、螺旋形或轻度粉碎性的 不稳定骨折,单纯外固定不可能维 持良好的对位。可在局麻下行跟骨 穿针牵引,用螺旋牵引架牵引固定。
并发症
• 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胫骨中下1/3段骨折使营养动脉损伤,供 应下1/3段胫骨的血循环明显减少;同时下 1/3段胫骨几乎没有肌肉附着,由胫骨远端 获得的血循环很少,因此下1/3段骨折愈合 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并发症
• 腓总神经损伤:
在腓骨颈,有腓总神经由腘窝后、外 侧斜向下外方,经腓骨颈进入腓骨长、短 肌及小腿前方肌群,腓骨颈有移位的骨折 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治疗措施
• 开放复位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一般骨性愈合期较 长,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对膝、 踝关节的功能必然造成影响,目前 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
开放复位内固定
• 1.螺丝钉内固定: 斜行或螺旋形骨折:可采用螺 丝钉内固定,于开放复位后,用 1~2 枚螺丝钉在骨折部固定,用 以维持骨折对位。
【病因学】
• (二)间接暴力:
• 为由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或滑 倒等所致的骨折
【病因学】
• (二)间接暴力:
• 特点是:骨折线多呈斜行或螺旋形; 腓骨骨折线较胫骨骨折线高。
【病因学】
• (二)间接暴力:
• 儿童胫腓骨骨折遭受外力一般较小, 加上儿童骨皮质韧性较大,可为青 枝骨折。
诊断
• 体格检查: 胫骨骨折后小腿肿胀、疼痛, 可有畸形和异常活动
【病因学】
• 直接暴力 • 间接暴力
【病因学】
• (一)直接暴力 • 胫腓骨干骨折以重物打击,踢伤, 撞击伤或车轮碾轧伤等多见,
【病因学】
• (一)直接暴力 • 暴力多来自小腿的外前侧。骨折线 多呈横断型或短斜行。 • 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性 骨折。
【病因学】
• (一)直接暴力 • 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 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 的机会较多。
开放复位内固定
• 2.钢板螺丝固定:
• 斜行、横断或粉碎性骨折均可适用。 • 由于胫骨前内侧皮肤及皮下组织较薄,因 此钢板最好放在胫骨外侧、胫前肌的深面。 • 加压钢板固定确实,骨折愈合相对增快, 膝、踝关节不受影响。
2.钢板螺丝固定
• 术前:
2.钢板螺丝固定
• 术后:
治疗措施
• 3.内锁髓内钉固定: 胫骨干的的解剖特点: 骨髓腔较宽,上下两端均为关 节面。
胫骨上端与下端关节面平行,在骨 折对位对线不良时,使关节面失去平 行,改变了关节的受力面,易发生创 伤性关节炎。
并发症
• 骨筋膜室综合症(5P综合症) :
小腿肌筋膜与胫、腓骨和胫腓骨间膜 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骨折后骨髓腔出血, 和肌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均 可引起骨筋膜室高压,导致肌肉缺血坏死, 后期成纤维化,将严重影响下肢功能。 表现:无痛(Painlessness),皮肤苍白 (Pallor),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感觉异常 (Paresthesia),肌肉麻痹(Paralysis).
治疗措施
• • • • 3.内锁髓内钉固定: 内锁髓钉打入不受到限制 可控制旋转外力 对多段骨折以髓内钉固定,可防止 成角畸形,亦取得较好效果
治疗措施
• 3.交锁髓内钉固定: • 可以有效地控制侧向、旋转和成角 移位,术后不需外固定 • 膝、踝关节功能不受影响,骨折愈 合期明显缩短
交锁髓内钉固定
胫腓骨骨干骨折
主讲:外三区 李保良
概述
胫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 9.54%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
概述
• 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占全身 骨折的5.1%, • 胫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 • 腓骨干骨折最少占全身骨折的0.59 %。
概述
• 治疗较容易,且多无明显的功能障 碍 • 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出现感染、 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甚至 有截肢的严重后果 • 因此对胫腓骨骨干骨折应认真处理。
• 术前:
交锁髓内钉固定
• 术后:
交锁髓内钉固定
• 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 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疗措施
• 3.交锁髓内钉固定: • 对多段骨折以髓内钉固定,可防止 成角畸形,亦取得较好效果
交锁髓内钉固定
• 多段骨折交锁 髓内钉固定术前:
交锁髓内钉固定
• 多段骨折交锁髓 内钉固定术后:
治疗措施
• 4.外固定架
• 优点一:有皮肤严重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实固定,并便于 观察和处理软组织损伤, • 优点二: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甚至 可带支架起床行走 • 近年来应用较多。
4.外固定架
4.外固定架
• 术前:
4.外固定架
• 术后:
4.外固定架
• 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 架:
并发症
• 创伤性关节炎:
诊断
• 辅助检查: X 线片检查有助于骨折和骨折 类型的诊断
诊断
• 注意: 此骨折应注意检查组织损伤的 范围和程度,以及有无神经、血管 损伤。胫骨上段骨折和腓骨颈骨折 应注意腘动脉和腓总神经损伤的可 能。
治疗措施
• 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 应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 程度选择外固定或开放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