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干骨折课件
胫腓骨干骨折课件PPT课件

一、概述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 占全身骨折的13.7%,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及青 壮年。
儿童以胫骨干骨折最多, 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 见
二、应用解剖
1.胫腓骨解剖特点
胫骨中下1/3交 界处最易发生 骨折(胫骨干 上2/3呈三棱柱 形,但远1/3段 呈近四方体形)
3、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对疑有血管损伤的患者 了解其血管情况。
4、MRI检查:可了解血管、韧带、半月板等组织的 损伤情况。
诊断:
1.包括骨折的部位、是否开放,有无血管、神经
损伤及骨筋膜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情况,是 否是胫腓骨病理性骨折 2.分类: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AO分类、软组织分类、
开放性骨折的Gustillo分类法
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
AO分类: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第二位 的1、2、3是分别表示长骨的近端、干部、远端),后三位 表示形态特点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 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92下 颌骨,93颅面骨
(胫骨中下段骨折 后,易发生骨折延 迟愈合或不愈合: 滋养动脉破坏;中 下段肌肉附着少, 骨膜血供不丰富。)
3.小腿神经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足背及 趾背大部分皮肤。腓深神经支配足 及踝的伸肌及第1、2趾相邻皮肤。
胫神经支配所有小腿后侧肌群,它 行走于深浅两层肌间隔中,支配小 腿后面(腓肠神经)及足底皮肤浅 感觉。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 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 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 特点部位编码:1肱骨, 2尺桡骨,3股骨,4胫腓 骨,5脊柱,6骨盆,7手, 8足,91.1髌骨,91.2锁 骨,91.3肩胛骨,92下
胫腓骨骨折的护理ppt优秀课件

•为“三角形” 下
•1胫/3骨为薄“弱四点方-形--”--交界处中下 1/3
•下1/3处-----皮包骨(表 浅)
易
认识胫骨的血供情况
滋 养 A
认识胫骨的血供情况
1.胫骨上1/3骨折时,易造成 小腿下段的严重缺血或坏死。
2.胫骨中1/3骨折时,可导致 骨筋膜室综合症
3. 胫骨下1/3骨折时,营养动 脉损伤,容易发生骨折延迟 愈合或不愈合
骨筋膜室综合症
•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 膜减压。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 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 局部切开减压后,血循环获得改善,大量 坏死组织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应积极防 治失水、酸中毒、高血钾症、肾衰竭、心 律不齐、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必要时行截 肢术以抢救生命。
流,减轻肿胀。 ④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
远端血液循环,伤口渗 血等情况。 ⑤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 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 肌肉萎缩。
该患者护理诊断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与担心疾病与后 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有关 4.支具效能降低的可能 5.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6.潜在并发症: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下肢深
静脉血栓、腓总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 或不愈合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 (一)一般护理
•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 (二)病情观察
•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
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
足背A搏动消失
•创伤性休克
治疗原则
• 原则:恢复小腿长度、对 线和持重功能。
• 优先满足胫骨的复位。
胫腓骨骨折PPT精选课件

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晚期康复训练目标
全面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综合康复训练,使关节功能恢复到接近或达 到正常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 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
预防再次骨折
加强骨骼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降低再次骨折的 风险。
06
术中操作
02
精细操作,减少软组织剥离,保护骨折端血运;选择合适的内
固定物,确保固定牢靠。
术后处理
03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指导患者
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与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细菌污染的风 险。
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 移位情况。对于复杂或疑似病例,可行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02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X线检查
01
02
03
正侧位X线片
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骨 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
斜位X线片
辅助诊断,有助于观察骨 折线走行及关节面受累情 况。
3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无需注射造影剂,可多角度观察血管走行及分支 情况。
03
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
保守治疗措施
闭合复位
对于无移位的胫腓骨骨折,可采 用闭合复位,使用石膏或支具进
行外固定。
牵引治疗
对于部分移位的骨折,可采用跟骨 牵引或皮肤用非甾体抗炎药、活血化瘀药等 ,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胫腓骨骨折 ppt课件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 有外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 与骨和软组织损伤、外固定不当 有关。
2
潜在并发症:肌萎缩、关节僵硬。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参见第四十三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2
指导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趾间和足部关节的屈伸活动, 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以髌骨的被动运动。有夹板外固定者可进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应包括膝关节和踝关节,可确定骨折的部 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处理原则
目的是矫正畸形
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 行关系
恢复肢体长度
非手术治疗
1
手法复位外固定:稳定的胫腓骨干横形骨折或短斜形骨折可在手法 复位后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6-8周可扶拐负重行走,单纯胫骨干 骨折由于有完整腓骨的支撑,石膏固定6-8周后可下地活动。单纯
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胫腓骨上、下关节分离,也无需特殊治疗。为
减少下地活动时疼痛,用石膏固定3-4周。
2
牵引复位: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可采用跟骨结节牵引,纠正 缩短畸形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周后去除牵引,改用小腿 功能支架固定,或行长腿石膏固定,可下地负重。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失败,损伤严重或开放性骨折者应切开复位, 选择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
行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禁止做膝关节伸直情况下旋转大腿,以防
发生骨不连。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遵医嘱进行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
伸练习和髋关节各种运动,逐渐下地行走。
胫腓骨骨折
专科理论腓骨干骨折: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分发生的骨折,约占全 身各类骨折的13%-17%,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青壮年 和儿童居多。
• 病因
胫腓骨骨折ppt课件

03月19日P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I10:1.向病人说明翻身的目的,取得配合。 2.督促病人定时翻身。 3.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 4.局部皮肤减压,避免受压过久。 5.加强巡视,每两小时抬臀一次,更换床单位时
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指导患者床 上活动的技巧,如使用牵引床上的吊手架辅助 用力移动身体。
33
功能锻炼
第一阶段:麻醉清醒后, 第二阶段:术后3~6后, 第三阶段:术后6周后,
34
锻炼图片
麻醉清醒后 麻醉清醒后即开始 指导患肢踝泵及股 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锻炼,收缩10s,放 松10s,患肢15~20 次/组,健侧20~30 次/组,2~3次/天。 健侧可练习直腿抬 高,抬高时慢慢抬 起,当抬到10~ 20cm时停止3~5s, 再缓慢放下,反复 练习,以不疲劳为 宜
O8: 03月19日患者主诉疼痛缓解(疼痛评分2 分)
30
03月19日P9:自理缺陷 (自理能力评分40分) 与术后躯 体活动受限有关
I9:1.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 2.经常巡视病房15—30分一次,了解病人 的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 3.协助生活护理做到送水、送药、送饭、 送便器到床头。
O9: 03月20日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满足生活所 求
O1:03月14日 疼痛缓解,疼痛评分2分
22
03月14日P2: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活动、疼 痛、医疗限制有关。
I2: 1.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澡、大小便
等2.提供使病人感到身体舒适的护理、满足病人 身心需要3.将用物放在患者伸手可及处,指导和 鼓励患者做大限度完成自理活动。4.指导患者进 行患肢的主动或补动活动,并解释患肢功能锻炼
的意义O2: 03月17日1.病人一周内达到生活部分
胫腓骨骨折优秀PPT课件

胫腓骨骨折优秀PPT 课件目录•胫腓骨骨折概述•胫腓骨骨折类型及特点•影像学检查与评估•治疗方法与手术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康复锻炼与随访管理01胫腓骨骨折概述Part定义与发病原因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同时发生的骨折,是下肢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如重物打击、撞击等。
如扭伤、高处坠落等。
如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导致的骨折。
定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病理性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发生率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较高,约占下肢骨折的10%-20%。
年龄分布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和老年人多见。
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与男性从事高风险活动较多有关。
疼痛骨折部位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
肿胀骨折部位明显肿胀,可有皮下淤血。
STEP 01STEP 02STEP 03畸形骨折部位出现异常活动,如骨擦音或骨擦感。
异常活动功能障碍患肢活动受限,不能负重行走。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出现畸形。
症状和体征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
病史明确的外伤史,如扭伤、撞击等。
影像学检查X 线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CT 和MRI 可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和周围组织损伤情况。
02胫腓骨骨折类型及特点Part1234闭合性骨折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损伤较轻,软组织破坏少出血少,肿胀不明显疼痛、压痛、叩击痛明显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行走开放性骨折皮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出血多,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压痛、叩击痛明显损伤严重,软组织破坏多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
常发生在儿童,由于儿童骨骼韧性好,不易完全断裂。
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又称T或Y型骨折。
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暴力较大的损伤。
裂纹骨折骨折线细小,不易被发现。
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高处坠落伤。
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
骨折线方向与骨干纵轴垂直的横形或斜行骨折,稳定性最差。
胫腓骨骨干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如何进行护理?
伤口护理
定期清洁和换药,以预防感染。
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更需关注伤口卫生。
如何进行护理?
康复指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逐步恢复功能 。
包括物理治疗和适度运动。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加重
如疼痛明显加重或肿胀加重,应立即就医。
可能提示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就医? 发热症状
如果出现发热,需警惕感染的可能性。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缓解疼痛
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
可以使用药物、冷敷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伤痛和恢复过 程。
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恢复信心。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初步评估
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和伤 情。
及时识别并发症的迹象至关重要。
胫腓骨骨干骨折可以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 折。
开放性骨折需特别警惕感染风险。
什么是胫腓骨骨干骨折? 症状
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可以伴随明显的畸形或血肿。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为何要进行专业护理? 促进愈合
专业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 症。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评估。
何时就医? 功能障碍
如肢体功能无法恢复,应寻求进一步治疗。
可能需要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
何时进行随访?
何时进行随访?
定期检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愈合进 度。
通常在骨折后一个月内进行第一次复查。时进行随访?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光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愈合情 况。
胫腓骨骨折手术配ppt课件

3.4 术中护理要点
• 1.骨科手术的无菌程度比其它手术要求更严 格,因此洗手、消毒、铺单、控制室内人 员等一系列工作更加注意无菌技术。
• 2.摆放体位时,注意保护好病人的皮肤,防 止电刀烫伤,压疮的发生,消毒及冲洗时 避免床单潮湿。
3.4 术中护理要点
• 3.手术多采用外送器械,在手术前要核准好 外送器械包数;术中洗手护士需熟悉各种 器械的使用,以便及时准确传递器械,缩 短手术时间;对植入的钢板螺钉洗手、巡 回、厂家跟台人员共同核对好规格、型号、 厂商等信息,并由巡回护士做好外送器械 登记本的登记,正确无误的粘贴合格证。
Ⅳ型: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 为单纯劈裂骨折或塌陷骨折
V型:双侧平台 劈裂的双髁骨折 Ⅵ型:关节面伴干骺端或胫骨 干骨折
3.1病例
• 骨二科,2床,陶道芬,女,57 岁,住院号 1212984。于2015年8月1日从3米高处坠落 后 右腿疼痛入院。T36.3,P72次/分, BP118/80mmHg。诊断为右胫骨平台骨折。 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术前准备。于2015年8 月9日在腰麻下行右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手术顺利,安返病房。
3.2手术前配合
• 麻醉方法:腰麻 • 体位:仰卧位,患侧大腿绑气压止血带,手术床满足X 线透视需要
• 物品准备: 1、无菌物品:器械包、三件衣、各式辅料包、方巾、下 肢骨折内固定器械、绷带。手术贴膜、导尿包、负压吸 引器、手术敷料贴。抗菌薇乔针、电刀、吸引器连接管 及吸头、三通、输液贴、克氏针、电钻、复位钳。20号、 10号刀片、纱布。 2、负极板、电动气压止血带、C臂机、医用固定带、止血 带、导尿管及负压引流管标识。特殊器材的准备:包括 骨科手术必要的器械和不同型号的钢板,螺钉器材等
手术治疗: • 1、切开精确复位螺钉或螺钉、钢板内固定 • 2、外固定架治疗 • 3、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治疗
(一)、闭合胫骨骨折: 1.闭合复位以石膏、支具等制动; 2.外固定架固定; 3.牵引复位固定; 4.切开复位内固定; 5.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6.Liss系统内固定
(二)开放性骨折 1.可选用上述闭合骨折复位固定方法之一固
定骨折, 2.开放性伤口则遵循下面原则:彻底反复清 创,尽量选择对软组织破坏小的骨折内固定方式, 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一般4-7天)关闭伤 口(包括使用肌瓣及游离皮瓣),早期植骨 治疗。
禁忌症
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近端1/4胫骨骨折
GustilloⅢ度开放性骨折
并发症: 感染 筋膜间隔综合征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锁定螺钉及针折断 畸形愈合 等
3.钢板螺钉治疗:
钢板 固定骨折趋向于有限显露骨折而间接复位,
尽量少剥离骨膜。如有限接触的重建板钉、锁定 板钉 胫骨远近干骺端部以及涉及膝踝关节内有移位 骨折, 大多数学者主张使用加压钢板和螺钉做内固定
胫前动脉相对容易损伤, 应注意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检查,以及足趾是否有颜色变化、毛 细血管充盈情况等, 血管造影或下肢动静脉彩超, 可用局部修补或大隐静脉移植来修补动脉。
7.筋膜间隔综合征:
闭合骨折中前室及后室筋膜间隔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临床表现有5P,如怀疑有筋膜间隔综合征可用压力测定仪测量前 室内压力, 明确诊断后应立即行筋膜减张术,减张要彻底,皮肤待二期关闭, 骨折则以外固定架或不扩髓髓内针固定。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和及 时处理。
对各种骨或软组织损伤,包括多个临近肢体的固定
能显示较大灵活性 安装外固定架后可进行对骨折固定对位对线、长度 及力学特性的调节 可同时和(或)随后进行内固定 对临近关节影响小 可早起使肢体或病人活动,包括完全负重。
使用外固定架主要并发症:
针道感染 穿针造成神经血管损伤
穿针造成肌肉、肌腱损伤
(三)、非手术治疗: 1.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折: 跟骨结节牵引
(四)、手术治疗: 适应症:
a.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手法复位失败者; b.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 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 c.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 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d.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f.多发骨折。
可形成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再骨折 因针道感染而可使骨固定困难
2.带锁髓内针治疗: 适应症: 胫骨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胫骨的病理性骨折 闭合的有移位的胫骨骨折 腓骨完整的胫骨骨折 开放的胫骨骨折 需要延长肢体,纠正短缩、旋转、成角等畸 形愈合的截骨后固定
开放性骨折的Gustillo分类法:损伤分类以创面大小、骨膜软组
织损伤、骨膜剥离和血管损伤为基础 Ⅰ型:仅有小于1cm的清洁伤口。一般认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 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为简单,为横断或短 斜行,无粉碎。 Ⅱ型:伤口的撕裂超过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未形 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 碎骨折。 Ⅲ型:软组织损伤甚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类开放性骨折,有广泛软组织撕裂伤或组织瓣形成,但骨骼仍有适 当的软组织覆盖,或者不论伤口大小的高能量外伤。这一类损伤包括节 段性或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甚至包括那些只有1cm撕裂伤; ⅢB类开放性骨折,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缺失,并伴有骨膜剥离和骨 外露,这类骨折常常被严重污染; ⅢC类开放性骨折,包括伴有动脉损伤需要修补的开放骨折,不论软组 织创口有多大。
胫腓骨干骨折
松岗人民医院骨科
一、概述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
占全身骨折的13.7%,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及青 壮年。
儿童以胫骨干骨折最多,
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 见
二、应用解剖
1.胫腓骨解剖特点
胫骨中下1/3交
界处最易发生 骨折(胫骨干 上2/3呈三棱柱 形,但远1/3段 呈近四方体形)
五、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原因:高能量骨折、感染、骨折端分离或有完整的 腓骨阻碍负重时骨端接触、不稳定的内或外固定使 骨折端过量的活动得不到控制。 表现:局部疼痛和反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 楚,无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肥大型不愈合患者6 个月时X片可显示骨折端有硬化和骨痂生长;萎缩 型则骨端骨质减少无骨痂生长。 治疗措施:植骨、扩髓、电刺激、局部皮瓣或游离 带血管蒂皮瓣移植、骨延长再生骨,若有旋转不稳 定则使用静力锁定,否则均改用动力锁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后,易发生骨折延 迟愈合或不愈合: 滋养动脉破坏;中 下段肌肉附着少, 骨膜血供不丰富。)
3.小腿神经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足背及 趾背大部分皮肤。腓深神经支配足 及踝的伸肌及第1、2趾相邻皮肤。 胫神经支配所有小腿后侧肌群,它 行走于深浅两层肌间隔中,支配小 腿后面(腓肠神经)及足底皮肤浅 感觉。
骨不连病例
2.感染:胫骨骨髓炎及感染性不愈合是胫骨骨折最为
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截肢。感染易发生于下列骨 折类型:高能量损伤、有皮肤坏死的、开放损伤或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有皮肤缺损或皮瓣失败。 预防:术前、术中及术后使用抗生素是降低深部感 染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预防感染措施还是彻底清 创、灌洗和尽可能地保护骨膜。 诊断:疼痛、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及脓肿形成,伤 口破溃流脓。X线片、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感染局部切开引流,扩创清除所有无血供的 骨及软组织,稳定固定骨折,选择合适时间关闭伤 口,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查体:
全身情况:神志精神状况、生命体征、排除头颈、
胸腹、骨盆、脊柱及其余肢体情况。
局部情况
望诊
1、小腿畸形。 2、皮肤完整性,骨外露;出血颜色、性状和数
量。 3、青紫瘀斑、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
触诊
1、皮肤温度、张力。 2、压痛、纵向叩击痛、假关节活动(慎用)。 3、骨擦音、骨擦感(慎用)。 4、动脉搏动、患肢感觉。
三、诊断
(一)、询问病情:
1.主要症状(小腿疼痛和出血)和所持续的
时间. 2.创伤因素、受伤机制(直接暴力、间接暴力)
胫腓骨干骨折病因(2-1)
直接暴力:暴力多
由外侧或前外侧而 来,多为粉碎、短 斜形、横断骨折, 双骨骨折时骨折线 通常在同一平面, 软组织损伤严重。
胫腓骨干骨折病因(2-2)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 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 部位,后三位表示形态 特点部位编码:1肱骨, 2尺桡骨,3股骨,4胫腓 骨,5脊柱,6骨盆,7手, 8足,91.1髌骨,91.2锁 骨,91.3肩胛骨,92下 颌骨,93颅面骨
软组织分类:Tscherne和Gotzen软组织损伤分类:
闭合骨折分为0~3级: 0级表示没有或轻微软组织损伤,通常为间接暴 力,如滑雪损伤;1级表示有表浅皮肤擦伤或由骨折块从内向外暴力造 成的软组织挫伤;2级表示由于直接暴力造成的软组织挫伤并伴有局部 皮肤或肌肉挫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包括在此级中;3级表示严重皮肤挫 伤或捻压伤并伴有严重肌肉损伤,包括失代偿性的筋膜间隔综合征级闭 合骨折有主要的动脉损伤。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Tscherne分类 1级 骨折块从内向外刺破皮肤,没有或很少皮肤挫伤 2级 任何类型的皮肤裂伤伴有周围皮肤和软组织的挫伤和中度污染,可与任 何类型的骨折同时发生 3级 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经常有主要血管和/或神经的损伤:所有 伴有缺血、严重粉碎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骨折属于此类型 4级 肢体的完全和不全离断,指所有重要结构离断,尤其是主要血管断裂导 致肢体完全缺血;剩余软组织不应超过肢体周径的1/4(任何再血管化的 损伤为3级)
小腿神经应用解剖
腓总神经绕行
于腓骨颈,故 腓骨上端骨折 时易损伤腓总 神经。(小腿 石膏固定时亦 需注意,避免 压迫。)
4.小腿筋膜间隔区
小腿分 4 个筋膜间隔区:前区、外区及后区,后间
隔区又可分为浅后区和深后区。(小腿中上段肌肉 丰富、骨折易伤及血管,是比较容易发生骨筋膜间 隔综合征的部位。)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胫后动脉在小腿后
方中线下行于比目 鱼肌深层,至内踝 与跟骨结节之间, 终支为足底内、外 侧动脉。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小腿近端胫前、胫后动脉贴近胫骨下行,胫
骨上端骨折时易损伤(刺破或压迫),需注 意有无血运障碍。
小腿血管应用解剖
胫骨血供有3个
来源:滋养动 脉系统、骨膜 血管系统和干 骺端血管系统。
诊断:
1.包括骨折的部位、是否开放,有无血管、神经
损伤及骨筋膜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情况,是 否是胫腓骨病理性骨折 2.分类: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AO分类、软组织分类、
开放性骨折的Gustillo分类法
简单的X线形态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AO分类: 骨折AO分类由5位诊断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部位(第二位
的1、2、3是分别表示长骨的近端、干部、远端),后三位 表示形态特点 部位编码:1肱骨,2尺桡骨,3股骨,4胫腓骨,5脊柱,6 骨盆,7手,8足,91.1髌骨,91.2锁骨,91.3肩胛骨,92下 颌骨,93颅面骨 形态特点:分A、B、C 3型,每一型再分为1、2、3三组, 骨干骨折分型:A简单骨折,B楔形骨折(两主要远近端靠 在一起),C复杂骨折(两主要远近端不靠在一起) 例:A1表示简单螺旋形骨折 B1表示有蝶形骨块的螺旋 形骨折 C1表示有多个碟块的螺旋形骨折 骨端骨折分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 节内骨折
5P征:疼痛pain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无脉pulselessness 苍白pal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