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风雪夜归人》剧评

合集下载

观看话剧观后感

观看话剧观后感

观看话剧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话剧,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这场话剧的名字叫《_____》,整个舞台布置简洁而富有深意,灯光和音效的配合恰到好处,瞬间就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

它以一个平凡家庭为背景,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矛盾、理解与误解。

主人公是一位为了家庭默默付出的母亲,她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却常常被家人忽视和误解。

父亲则是一个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的人,这也导致了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他们试图寻找自己的道路,却又在家庭的束缚和期望中感到迷茫。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是这部话剧的一大亮点。

饰演母亲的演员将那种无奈、委屈和深沉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父亲的扮演者则成功地展现出了一个事业有成但在家庭中感到力不从心的男人形象。

而孩子们的演员们也非常出色,他们生动地演绎出了青春期的叛逆、困惑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这个家庭之中,亲身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当母亲因为孩子的不理解而默默流泪时,我的心中也涌起了一阵酸楚;当父亲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并试图弥补时,我又为他们的和解感到欣慰。

特别是剧中有一个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本应是温馨的时刻,却因为一些琐事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那一刻,我能感受到每个人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这部话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地方,但往往我们会因为忙碌的生活、个人的追求而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家人,却对陌生人保持着礼貌和耐心。

它也让我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行为,是否给予了家人足够的关心和理解。

此外,话剧还让我看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在这个家庭中,很多矛盾的产生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却没有及时地表达出来,导致误会越来越深。

这让我明白,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坦诚地交流,倾听彼此的心声,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精品】剧本风雪夜归人

【精品】剧本风雪夜归人

【关键字】精品第一幕20年前,正是太平年月,四海无事,士大夫之流日酣戏于笙歌之间;锦城丝管,舞乐升平,那时重庆城里最使人迷恋忘返的就是城南一带的戏园子。

戏园子的后台是最能引人遐想,动人情绪,浪漫而神秘的地方。

可好这儿就是一个大戏园子的后台。

化妆室的一角,此时冷清清的,室内只有两个人。

坐在椅上的正是名角儿魏莲生,丫环正为他上妆。

王新贵(大步走进来):哎呀,原来魏老弟在后台躲清静呀。

魏莲生:(回过头来笑着)可凡是到这儿来的,都不是找清静的。

王新贵:嘿!谁让我们的魏老板红得发紫呢!魏莲生(低头一笑)王新贵(谄媚地):魏老弟,上回拜托你的事……魏莲生:哦,法院苏弘基苏院长家里缺一个管事的,要找人,我就荐了您去。

王新贵(喜上眉梢,作了一个大揖)老弟,真是多谢啦。

我交朋友交了一辈子,今儿才算真交着了好人。

魏莲生:您还客气。

王新贵(嘘了一口气)说起这个苏院长,十年前他穷得比我现在好不了多少,您知道他是怎么阔起来的么?(凑向前去,压低了声音)私贩鸦片!魏莲生:轻点儿声音!丫环(忽然瞪他一眼):苏大人来了!苏弘基同徐辅成一前一后从过道的门走进来。

王新贵赶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

魏莲生(转过头来)您来了?苏弘基:来了正赶上你的戏。

(指徐)徐大人今天还是头一回听你的戏呢。

〔魏莲生转向徐辅成一笑。

〕徐辅成:我是个门外汉,可是真觉得魏老板唱得好,可惜我没几天就要走了。

苏弘基:不哇!明天还可以听一次。

魏莲生:(又回过头来)是啊!明儿个晚上,我们给苏大人贺寿。

苏弘基(拍着莲生肩头)这么样:我同徐大人先走一步,在冷红楼等你吃宵夜。

魏莲生:(站起身来,指王新贵)苏院长,这就是我给您找的新管事。

王新贵(躬身垂手,请了个安)院长。

苏弘基:噢!是这位,你姓什么?王新贵:(恭谨地)姓王。

苏弘基:嗯。

可以。

正好今天手下没人,你就跟着我走吧。

王新贵:是。

徐辅成:我们还到前面去找尊夫人吗?苏弘基:四小妾呀。

不要去找她了。

(向莲生)莲生,我告诉你,玉春要跟你学戏。

1604-全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604-全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604-全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总分:10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诗歌《凤凰涅槃》从空间角度描绘苦难的旧中国,诅咒冷酷黑暗的旧世界的一节是()(1分)A:《凤歌》B:《凰歌》C:《群鸟歌》D:《凤凰同歌》2、杂文《春末闲谈》的结尾处引用陶潜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所表达的意思是()(1分)A:对人民的力量与反抗精神抱有信心B: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C:对甘于淡泊品格的赞赏D:对刑天自不量力的讽刺3、“控诉了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度”的作品是()(1分)A:钱钟书的《围城》B:茅盾的《子夜》C:老舍的《断魂枪》D:巴金的《寒夜》4、下列诗人中,被称为“汉园三诗人”的是()(1分)A: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B:李广田、臧克家、何其芳C:卞之琳、艾青、何其芳D:艾青、臧克家、郭沫若5、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与小二黑自由恋爱的女性是()(1分)A:曹七巧的女儿长安B:王老大的女儿阿毛C:三仙姑的女儿小芹D:老头子的女儿野猫子6、对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理解正确的是()(1分)A:大堰河虽然在贫困中死去,但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们却在“我”的照顾下生活得不错B: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C: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抽象观念,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D:在明丽的画面中寄寓着诗人对自然、童真和母爱的向往之情7、话剧《雷雨》中彼此交织的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1分)A: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B:周萍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C: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鲁贵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D:周萍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四凤和蔡漪的关系是暗线8、诗歌《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歌颂的内容是()(1分)A:黄河的地理意义、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B:黄河的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和启蒙作用C:黄河的民间传说、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D:黄河的地理意义、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9、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点是()(1分)A:美丽聪明,活泼开朗B:聪明美丽,内向孤傲C:聪明好学,大胆泼辣D:大说大笑,不修边幅10、小说《春蚕》叙述的老通宝家的故事是()(1分)A:春蚕丰收却破了产B:春蚕丰收家景好转C:春蚕欠收而破了产D:春蚕欠收家破人亡11、诗歌《给战斗者》的文体形式是()(1分)A:短行体B:小诗体C:格律体D:十四行体12、话剧《上海屋檐下》中,暗示和影射当时令人窒息的政治气氛的自然景象是()(1分) A:雷雨天气B:大风雪天气C:黄梅天气D:三伏天气13、诗歌《婴儿》中“婴儿”象征的是()(1分)A:理想B:时代C:命运D:现实14、对诗歌《死水》赏析正确的是()(1分)A:用字富于色彩感,写出了“罗绮”、“绿酒”、“翡翠”的美丽B:全诗韵律和谐,一韵到底C:表达的是战争带给人的苦难D:以死水比喻那个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现实社会15、下列作家中,提倡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践行“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是()(1分)A:郁达夫B:郭沫若C:茅盾D:胡适16、小说《骆驼祥子》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是()(1分)A:祥子与曹先生的交往始末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C:祥子与车行老板的矛盾冲突D: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爱情纠葛17、散文《追悼志摩》引用书信以阐明徐志摩的人生信仰,这些书信的作者是()(1分) A:徐志摩、胡适B:胡适、梁启超C:朱湘、冯至D:徐志摩、梁启超18、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想与花狗逃到城里开始新生活,但仅限于闪念并未付诸行动的人物是()(1分)A:翠姨B:二姑姑C:野猫子D:萧萧19、散文《死火》中,“我”与“死火”的对话探讨的问题是()(1分)A:灵与肉的分裂B: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的矛盾C:生与死以及生存价值D:个人与集体的融合20、小说《菉竹山房》中二姑姑的情感悲剧是()(1分)A:嫁给相爱者的灵牌,在孤寂中老去B:不知情的乱伦之恋导致同归于尽C:不能嫁给相爱者而抑郁致死D:与亡夫弟弟的婚礼不被家人认可而痛苦万分21、散文《囚绿记》表现了“绿”的“囚”与“释”的对立,借此抒发的人生感悟是()(1分)A:对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谴责B: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C: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D:对现代人浮躁生活状态的鄙夷22、小说《金锁记》中,因自己婚姻不幸而破坏儿女人生幸福的母亲形象是()(1分) A:鲁侍萍B:曹七巧C:曾树生D:孙柔嘉23、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重申并拥护的核心思想是()(1分)A:自由和民主B:人道和博爱C:民主和科学D:科学和自由24、把自然风光与人物美好心灵融为一体,使之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是()(1分)A:《荷花淀》B:《蜗牛在荆棘上》C:《山峡中》D:《春桃》25、话剧《风雪夜归人》叙述的故事是()(1分)A:魏莲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B:玉春在魏莲生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C:李蓉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D:李蓉生在马大婶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26、“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一个共同的黎明”,这些诗句出自()(1分)A:《我爱这土地》B:《泥土》C:《力的前奏》D:《采莲曲》27、散文《吃瓜子》的语言特色是()(1分)A:多用口语和白描B:幽默诙谐C:善用典故D:词藻华丽,节奏明快28、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消遣的时机”、“五光十色的新闻”等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1分)A:对比B:反讽C:象征D:暗示29、散文《雨前》主要的艺术特征是()(1分)A:旁征博引,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B:语言通俗,口语化色彩浓厚C:善于制造悬念,构思精巧D:营造多种意象,擅长象征的运用30、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1分)A:肖像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环境描写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31、小说《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有()(2分)A:正视现实B:盲目自尊C:自轻自贱D:欺软怕硬E:自欺欺人32、下列表述中,对诗歌《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理解正确的有()(2分) A:意象明丽,语言温婉柔美B:善于运用反讽手法C:诗行整齐,语调回环往复D:直抒胸臆,情感激越E:诗歌充满音乐美33、散文《言志篇》中所举“个人理想的愿望”有()(2分)A:“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一、剧情简介《风雪夜归人》是一部经典的粤剧,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的广州,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展开。

男主角程家豪是程家的独子,女主角杨秀芳则是杨家的独生女。

程家和杨家本是世交好友,两家为了增进感情更早时便商定将两个孩子订婚。

然而,当程家遭遇悲惨变故后,程家豪被迫离开广州到外地求学。

在离别之前,他与杨秀芳约定长相厮守。

时间过去了几年,程家豪学成归来时已经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然而,在他回到广州的那个风雪夜晚,他却发现杨秀芳已经改嫁给了富商陈氏,并生下了孩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程家豪内心十分痛苦。

他决定离开广州,并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并逐渐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的领袖。

然而,命运却让程家豪与杨秀芳再度相遇。

杨秀芳得知程家豪的身份后,内心激动而矛盾,她既想重新和他在一起,又担心自己已经有了家庭和责任。

最终,在众多曲折离奇的情节之后,程家豪和杨秀芳决定放下过去的痛苦与纠葛,选择重新走在一起。

这是一个充满波折和挫折的爱情故事,也是对于传统观念和现实选择的思考。

二、角色介绍1. 程家豪•性别:男•年龄:20岁至30岁•个性特点:聪明、正直、坚强•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受挫折打击的年轻人到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革命领袖2. 杨秀芳•性别:女•年龄:20岁至30岁•个性特点:善良、勇敢、忍耐•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受命运摆弄的女子到最终选择追随自己的爱情3. 陈氏•性别:女•年龄:30岁至40岁•个性特点:聪明、现实、有野心•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杨秀芳的丈夫到最后为了杨秀芳的幸福而放手三、剧目特点1. 粤剧风格独特《风雪夜归人》是一出经典的粤剧,以广东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粤剧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和表演形式而闻名,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2. 情感真挚动人该剧以爱情为主线,深入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纠葛和挣扎。

《风雪夜归人》的深刻人性

《风雪夜归人》的深刻人性

《风雪夜归人》的深刻人性作者:任鸣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3期我准备导演构思的时间是很长的,第一次看剧本是在1982年我考学时,整整三十年,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想排这个戏,但一直都没有成功。

这次大剧院能够制作这部戏,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是梦想成真。

对于我,这个戏有两个机缘。

一是和冯远征先生的一次谈话,他给我推荐了余少群,并表示他们俩都能出演;二是和陈平院长在《王府井》排练过程中的一次午餐,院长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表示想排《风雪夜归人》,而且冯远征、余少群都表示想出演,陈院长当即拍板决定制作这部戏。

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大剧院,感谢陈院长。

这个戏作为国家大剧院5周年院庆大戏,档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剧院的三部话剧是有战略意义的,《简爱》是外国经典,《王府井》是原创,《风雪夜归人》是中国经典作品,都是有代表性的。

这个戏之所以一直搁置,可能和吴先生当时的不得志是有关系的。

我曾经在1994年和吴祖光先生见过面,那时正在演《北京大爷》,吴先生来看戏,别人引荐我与吴先生见面,说“这是《北京大爷》的导演,也是人艺最年轻的副院长。

”吴先生见我很吃惊,说道:“你真年轻!你怎么这么高啊?祝贺你排了一个好戏。

”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吴先生,他是如此的亲切,没有任何架子。

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人,见这一回足矣。

搞艺术,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不像理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的。

我曾经想把诺贝尔的作品都排成话剧,其中哈罗德· 品特的《情人》是我比较想排的。

哈罗德· 品特作为荒诞派的作家,当时有很多争论,后来人艺排演了,排完半年多,品特获得了诺贝尔奖。

又如《知己》,这是郭先生搁置10年的作品。

他曾经给几位领导和导演看过,但都没有被赏识。

一次和郭先生在人艺的楼道里相遇,郭先生说希望我看看《知己》的剧本,我看过以后觉得非常好,在人艺的艺委会也获得了好评。

这个戏在演出后获得了老舍文学奖、金狮奖、曹禺文学奖三个大奖。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风雪夜归人》是一部由张三丰执导、王杰、张曼玉主演的影片。

影片以北国风光为背景,讲述了一对相爱的情侣在风雪夜归的路上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在风雪中找到了归宿的故事。

这部影片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感人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体验到风雪夜归的艰难,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影片。

谈及影片的故事情节。

影片的主线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

男主人公李江和女主人公王琳两人原本是一对很幸福的情侣,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因为车辆故障而被困在了偏僻的小山村里。

在小山村里两人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缺乏食物和住宿问题。

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相互鼓励和支持,最终克服了困难。

通过这个故事情节,影片将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立体,充满了感人的戏剧性。

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顽强和勇气。

谈及影片的拍摄手法。

《风雪夜归人》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光和实景拍摄,使得影片的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尤其是在表现风雪和寒冷的气氛时,摄影师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

影片还通过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和细节镜头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展现了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

这种拍摄手法使得影片更加引人入胜,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谈及影片所传达的主题。

《风雪夜归人》所传达的主题主要包括坚持、爱情和希望。

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从不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寻找出路。

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在困境中得到了升华,彼此相互扶持和鼓励,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

影片还强调了希望的重要性,它告诉观众,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时候,只要有希望,就能够坚持下去。

这些主题在影片中通过人物的行为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观影中深受触动。

谈及影片的表演和音乐。

影片由王杰和张曼玉领衔主演,两人都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非常到位。

王杰饰演的李江坚毅果敢,张曼玉饰演的王琳则柔弱细腻,两人的表演相互衬托,形成了强烈的化学反应。

广州芭蕾舞团演出《风雪夜归人》

广州芭蕾舞团演出《风雪夜归人》

广州芭蕾舞团演出《风雪夜归人》节目简介:原著:吴祖光艺术顾问:吴祖强编剧、总导演:陈建骊导演助理:李彬作曲:方鸣作曲助理:惠培峰编导:付兴邦编导助理:拉隆德.西蒙舞美设计:孙天卫、林安康灯光设计:孙天卫服装设计:凌麦青人物造型:刘秉魁、丛曼曼、何丽敏舞台总监:韩温君艺术总监:张丹丹出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剧情简介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是根据我国著名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吴祖光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

在中国40年代的重庆,吴祖光的话剧作品《风雪夜归人》上演后曾风靡一时,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赞扬并亲自指导过该剧。

从话剧改编成的芭蕾舞剧分序幕、游春、戏夏、伤秋和悲冬,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末期,在一个酷寒的风雪之夜,一个人踉踉跄跄地从坍塌的围墙缺口走进富家苏弘基的花园,手扶着那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找寻他过去留在这儿的影子。

20年前,这座大城市里有一个出身贫寒的京剧男演员魏莲生,以演花旦红极一时。

达官贵人、妙龄男女,甚至一般市民都被他的声色所倾倒。

他交往甚广,常为穷苦的邻居纾危济困,颇受人们的敬慕。

以走私鸦片起家的法院院长苏弘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他的四姨太玉春原是个烟花女子,后被苏弘基赎出为妾。

玉春怀着一颗争取自由幸福的火热的心,不甘心于囚笼般的富贵生活。

她以学戏结识了魏莲生,向他倾诉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后趁莲生到苏府祝寿演出之前,将他请到自己的小楼上。

他们二人过去的遭遇相近,又都沦为阔老们消愁解闷的玩意儿,失去做人尊严,因而由怜生爱,并商定私奔,走向自由。

这时,莲生从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给了玉春。

不料这一切都被由莲生推荐给苏家当管事的王新贵窥见。

善于阿谀的小人竟忘恩负义将此事禀报了苏弘基。

当玉春按约出走之际,王新贵带领几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

二人依依话别,从此天各一方。

20年后,莲生拖着过早衰老的病体重回故土,但已物是人非,玉春已被苏弘基送给天南盐运使徐辅成为妾。

莲生感慨万分,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悄然死在海棠树下。

孤独的启蒙——《风雪夜归人》主题评析

孤独的启蒙——《风雪夜归人》主题评析

作者: 金美春[1,2]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2]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院,山西太原030025
出版物刊名: 长沙大学学报
页码: 76-77页
主题词: 启蒙 觉醒 麻木 现代意识
摘要:在物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对民众的精神进行现代化的启蒙,是摆在启蒙者面前的一个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任务。

从启蒙这个角度评析《风雪夜归人》,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时代赋予启蒙新的内涵:从过去启迪人们从麻木到觉醒、争取自由和平等,到今天启迪人们应该具有现代意识、现代人格。

《风雪夜归人》这部经典话剧,对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不同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华散尽,漫天风雪
——观《风雪夜归人》有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个风雪之夜,一个人踉踉跄跄地从坍塌的围墙缺口走进富家苏弘基的花园,手扶着一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找寻他过去留在这儿的影子。

20年前,这座城市里一个出身贫寒的京剧男旦魏莲生,一个被富家赎出的烟花女子,二人因相似的遭遇走到了一起。

他们相互倾诉,由怜生爱,并商定私奔,走向自由。

这时,莲生从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给了玉春。

不料这一切都被善于阿谀的小人窥见,禀报给了苏弘基。

及按约出走之际,几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

二人依依话别,从此天各一方。

20年后,莲生拖着过早衰老的病体重回故土,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入夏后看话剧《风雪夜归人》,心里充满期待,这会是炙热之中的一丝清凉吗?也担忧,这是一部70年前的老戏,妓女与戏子,中间横插着官僚与小人。

老套的情节与人物的演绎,特别是妓女玉春这形象,带有明显说教色彩,这会不会让人感到新意乏陈而有所抵触呢?
但是,出乎意料,无论导演还是服装、舞美、音乐,都被处理得朴素熨帖;故事的主旨,美与丑、高贵和卑贱、别人手中的玩意儿和自由的解脱,都被提炼得真实,并与现实衔接得可触可摸,足可以触动有心人,而并非仅仅沦为一则怀旧的老歌,一件可以把玩的带有包浆的古董。

“这其实是‘五四’以来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我是谁?我的个性和自我在哪里?我要怎样选择?探讨的是人的觉醒、存在价值和内心自由的问题。

人的存在的意义,恰恰开始于他知道自己是什么。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与其说戏里人物的存在超越了他们具体的社会角色,毋宁说是剧作家创造的审美符号。

”宋宝珍说。

编剧吴祖光化用了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苍茫、悠远的意境,将其融入剧名乃至全剧之中,讲述了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在名伶魏莲生周围数个人物的的悲欢离合。

魏莲生经历过早年走红烈火烹油的繁华,也经历过最终酒阑人散的落幕时分;而他和官僚苏弘基的姨太太玉春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二人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一阕悲歌。

这部剧中从主演,配角乃至只出现了几分钟的角色,都表演得很有节制,很朴素,一点不张扬。

正因为前面的表演不着痕迹,苏弘基最后那一嗓子:“玉春儿”,才格外惊心,将话剧艺术的魅力还原于“话”的本身,而不是借用外在形式过于用力的包装。

艺术,从本质而言,就应该是朴素的。

古老戏剧本身便是诞生在乡间朴素自然的祭祀活动之中。

即使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时代鼎盛的话剧,大众舞台上依然是极其朴素的,而非浓墨重彩,峨冠博带。

19世纪,辉煌歌剧的创作者意大利的音乐家威尔第,曾经这样说:“没有自然性和纯朴素的艺术,不是艺术。

从事物的本质来说,灵感产生纯朴。

”朴素还是有力量的,这力量来自艺术本身,也来自我们每一位席上观众对眼前艺术品的认知与融入。

《风雪夜归人》如今朴素的演绎,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一种单纯反而往往最具有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