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隶书作品字帖欣赏
《曹全碑》隶书字帖

《曹全碑》隶书字帖今天,爸爸又把《曹全碑》的字帖拿了出来,看样子是要临摹。
爸爸喜欢毛笔书法,一直坚持练习,他很想有一手好书法,所以他经常参加各种比赛。
这次他很认真地在写。
过了一会儿,他停下来对我说:“乐乐,你来帮我检查检查哪里不对!”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发现还有个字的左半部分漏掉了一点。
“哦,是‘日’。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边是‘口’,不是‘日’。
”我恍然大悟,原来爸爸用毛笔写字并不熟练。
只见他改了改,我发现改得更漂亮了,心里暗暗佩服爸爸的书法水平,同时也暗自决定一定要好好学习,超越爸爸!我一听,赶紧跑到房间去拿毛笔和纸。
再回到客厅,爸爸已经开始描红了。
我问:“为什么要临摹字帖呢?”爸爸笑着说:“你知道临摹的意思吧?”我说:“临摹的意思就是照着字帖上的字写呀!”爸爸点点头,继续说:“曹全碑可不简单!一直被人称赞,是因为它笔画圆润,结构严谨,字体清秀美观,是很适合初学者临摹的。
”爸爸顿了顿,接着说:“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
”“怎么联系?”我急切地问。
“就是横画和竖画……或者撇和捺……”爸爸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我听得津津有味。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我凝神静气,坐端正,握着笔,一笔一划地写起来。
我先写了一个田字格中最大的字——“国”,再练写了“开”字,再写了个小的“优”字,最后写了个“卉”字。
写完后,我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看。
发现“国”和“开”字的横画、竖画之间没有联系,导致笔画不能交错,显得呆板;而“优”字虽然写得不大好,但却与其他几个字联系起来了,显得生动。
我继续练习,反复体会刚才写得不好的字。
练习多了,渐渐地,我掌握了要领,写出来的字也越来越好看。
终于,练完了一本。
这时,我累得满头大汗,却仍旧觉得值。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练习隶书,虽然很难,但能取得如此进步,还是让我很高兴的。
我有些骄傲地说:“呵呵,我一定会超越你的!”正当我进入入迷状态时,爸爸拍了我的脑袋一下,语重心长地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希望通过临摹,能够达到写好字的目的,就足够了!”听了爸爸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书法字帖】隶书100帖

张延济书法欣赏《司马耽书图记》
桂馥书法字帖欣赏《隶书杂书册》
书法隶书字帖鲁迅诗歌选
杨见山书法隶书字帖欣赏拥翠山庄记
刘炳森书法字帖隶书《兰亭序》
书法字帖:王福庵隶书千字文
书法教程《隶书的结构技法》
刘文华字帖临汉《礼器碑》册页
刘炳森字帖欣赏隶书《游褒禅山记》
刘文华隶书字帖临汉碑《西狭頌》
刘文华字帖临汉碑《石门颂》
刘文华隶书作品欣赏临《曹全碑》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游石钟山记》
刘炳森隶书《游文山观大水记》
刘炳森隶书欣赏《百丈山记》
朱岷隶书欣赏《渔洋山人诗册》
刘炳森隶书字帖《游小孤山记》
刘炳森隶书欣赏《游雁荡记》
隶书字帖欣赏《二十四孝组诗》米格版
毛笔隶书字帖欣赏《朱子家训》高清集字版
高清隶书习字帖《新百家姓描红》
老字帖欣赏《邓石如隶书张子西铭》
中国古诗集字字帖《汉简集字古诗二十四首》
任政毛笔隶书字帖欣赏《隶书写法指南》
高清隶书欣赏:著名汉碑《史晨后碑》
汉乙瑛碑集字作品帖附点画分析
集汉隶史晨碑书法古诗文三篇
韩天衡藏《清杨见山临汉西狭颂隶书真迹》
张有清隶书字帖欣赏《汉简格言50例》
邓石如隶书书法欣赏《作太元传》
隶书字帖欣赏《锦言精华曹全碑集字》
黄葆戉隶书欣赏千字文书法字帖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岳阳楼记》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孙子兵法》
隶书字帖欣赏《纪泰山铭碑》米字格版
东汉隶书精品《曹全碑》选字帖欣赏
东汉《乙瑛碑》隶书选字帖欣赏
字帖欣赏《黄金分割习字丛帖-伊秉绶隶书》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书法字帖】隶书100帖
史上隶书的八种风格及代表作

史上隶书的八种风格及代表作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篆书发展而来。
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今天,史上最美8大隶书碑帖,终于聚到一起了!01/ 张迁碑《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
古朴淳厚,雄强大气,堪称汉碑中此类风格的代表作。
通篇运笔多采“方笔”,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笔道粗细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之间。
字内布白较少,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每个字所占用的空间也较为匀称,复杂的变化都表现在笔画内部。
该碑在结体上以扁方为主,构字形态独特,方整劲挺,结构谨严,笔法凝练。
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
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02/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十月二十一日。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从此碑的书艺上看,其用笔特征是很明显的。
逆入平出,以圆笔为主,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励,笔势稳健,婉丽绰约,明媚多方。
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色。
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而不俗,秀而尤清,中宫紧收,精气内藏,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于风月之间,笔精墨妙,丰腴蕴藉,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
03/礼器碑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
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布局疏朗,而字字重心稳固,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
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04/史晨碑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
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

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欣赏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1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2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3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4白日依山尽隶书书法5《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
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国展书法隶书获奖作品_国展历届隶书书法获奖作品

国展书法隶书获奖作品_国展历届隶书书法获奖作品
作为书法五大体别之一的隶书,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兴衰交迭,耐人寻味。
那在举办了那么多届的国展中,有哪些隶书书法获奖的呢?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国展书法隶书获奖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国展书法隶书获奖作品欣赏
隶书该如何练习
练习当然就是以临摹为主,看你是说的软笔(毛笔)还是硬笔,就以软笔为例吧,硬笔除非是为了艺术表现一般不推荐在平时工作学习中写隶书。
首先,隶书学习不难,如果你有楷书的学习基础隶书是非常好学的,一般练习两三个月就能初成(除非你要深专)而且不推荐你练习隶书时间过长,这样容易对你平时写字结构产生影响,比如平时写字写出来扁扁的,建议写两三个月隶书,再写一段时间楷书或者行书,再回过头来练习隶书。
再说怎么练,隶书的书法贴到处都是,不要盲目的选择,一般以《礼器碑》和《曹全》碑练习的人最多,也是隶书的鼻祖,十分正统,此外《乙瑛》也不错,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隶书典范,十分适合初学者练习,也足够我们反复临摹,他们在隶书中的地位就如王羲之《兰亭序》在行书中的地位一样,其它的什么帖子不建议临摹,一开始要打好正统的基础。
隶书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归纳,如果没有老师教你的话那就只能靠自己多写了,主要还是学习隶书的行笔方法和用笔规则,这样以后写个什么帖子里没有的字也不会觉得生涩了,举个例子,隶书中有一个燕不双飞的规则,楼主你看一般隶书一笔结尾的时候不像楷书是往下顿的,它是往上提的,这叫燕尾,但是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字最多有一个燕尾,这是约定俗成的,如果哪个人写的隶书一个字每笔都是燕尾的话那就太菜了,一看你就知道他还没入门。
汉隶精品字帖《乙瑛碑》高清拓本

汉隶精品字帖《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15)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碑高3.6米,广1.29米。
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
后有宋人张雅圭题字二行。
碑刻内容为鲁相乙瑛代孔子后人上书汉廷,请设立一名掌握孔庙礼器的低级官吏,其级别为“百日卒史”,并提出此官任职条件。
《分隶偶存》称“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
”碑文为秦牍式,点划秀润而不失端劲,结体扁方整肃,规矩森严,气度高古典重,字亦刚健有风韵,整体风格密丽典雅,为汉碑之名品。
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要求看,《乙瑛碑》这样的作品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故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乙瑛碑》高清拓本汇品:明·赵崡:其叙事简古,隶法遒劲,令人想见汉人风采,正不必附会元常也。
(《石墨镌华》)清·方朔:《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励志名言的隶书作品

励志名言的隶书作品
天道酬勤隶书书法作品如下:1、杨丽铮隶书作品《天道酬勤》
2、于国光隶书作品《天道酬勤》
3、骆恒光隶书作品《天道酬勤》
4、曾庆福隶书作品《天道酬勤》
在书法创作当中,天道酬勤这四个字往往备受作为书法创作者的青睐,仿佛这四个字在哪里都可以看见。
可想而知天道酬勤在中华大地上的分量。
有人认为天道酬勤是遵循上天的规律,并勤奋做事的人会获得好的结果。
那么问题核心关键是目标的逻辑,而不是单单的勤奋。
只有你掌握了更多正确的,有效的事物运行的规律才是前提。
最好看的硬笔隶书字帖

最好看的硬笔隶书字帖硬笔隶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华丽的笔画广受喜爱。
本文将介绍几款最好看的硬笔隶书字帖,并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学习价值。
第一款字帖是《水池映月》。
这款字帖由著名书法家杨柳青所创,以其流畅的笔画和精美的构图而闻名。
杨柳青独特的笔法使每个字母都充满了生气,给人以一种恬静和享受的感觉。
学习《水池映月》字帖,可以锻炼学生对线条的把握和临摹技巧,同时也让人进一步感受隶书的魅力。
第二款字帖是《风动九州》。
这款字帖由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创,以其繁复的笔划和气势恢宏的布局而著称。
王羲之的作品常常具有气韵生动的特点,字帖中的每个字母都充满了动感和力量。
学习《风动九州》字帖,可以让人感受到王羲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三款字帖是《山水行草》。
这款字帖由著名书法家张献忠所创,以其简洁明快的笔画和神韵独特的布局而备受赞许。
张献忠擅长运用行草书法表现山水景色,并以简练的笔法展示其独特的审美观。
学习《山水行草》字帖,可以提升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人领略到行草书法的独特魅力。
这三款最佳的硬笔隶书字帖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字帖,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秀的硬笔隶书作品,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
同时,这些字帖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书法爱好者,学习这些最好看的硬笔隶书字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临摹、模仿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硬笔隶书的技巧和特点,培养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这些字帖也可以成为我们欣赏、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资源。
总之,最好看的硬笔隶书字帖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硬笔隶书的魅力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这些字帖也可以成为我们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美的隶书作品字帖欣赏
精美的隶书作品字帖欣赏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
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好看的隶书作品学习字帖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一般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雁尾其余都是短横。
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一般是长捺用蚕头雁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
如横在别的笔画包围之中,横的写法也不用蚕头雁尾。
就是说,蚕头雁尾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否则就会影响字的美观,所以前人说“蚕无二色,雁不双飞”。
隶书的结构特点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
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
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
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
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