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梅》诗词赏析及译文

合集下载

梅花原文赏析

梅花原文赏析

梅花原文赏析梅花原文赏析1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

知:知道。

为: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创作背景宋神宗熙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

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

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梅花原文赏析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道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唐诗赏析-杜牧诗作《秋夕》原文译文鉴赏

唐诗赏析-杜牧诗作《秋夕》原文译文鉴赏

杜牧诗作《秋夕》原文|译文|鉴赏'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这首《秋夕》是他的名作,此诗写出了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注释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

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

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

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

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

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

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全册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总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全册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总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全册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总1鹿柴【唐】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古诗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赏析(含译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赏析(含译文)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赏析(含译文)01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03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04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

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写法】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陆游《卜算子·咏梅》全文译文及鉴赏答案

陆游《卜算子·咏梅》全文译文及鉴赏答案

陆游《卜算子·咏梅》全文译文及鉴赏答案《卜算子·咏梅》是由陆游所创作的,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卜算子·咏梅》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卜算子·咏梅》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崔道融关于《梅花》的古诗原文译文赏析

崔道融关于《梅花》的古诗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崔道融,唐代诗⼈,⾃号东瓯散⼈。

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擅长作诗,与司空图、⽅⼲结为诗友。

存诗80⾸,皆为绝句。

下⾯是分享的崔道融《梅花》的古诗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画,都会担⼼难画的传神。

花⾹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中愁苦之⼈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赏析】 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眩耀的梅花。

此诗寂寞,此⼈亦寂寞。

张九龄《感遇》云:草⽊有本⼼。

寂寞与否,终究在⼈。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只是数萼,⽅显冷清。

诗⼈家中必⽆⾼朋满座。

⽆朋⽆友,遗我⼀⼈,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齐已《早梅》云: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昨夜⼀枝开。

林逋《⼭园⼩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园。

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

此⼆者皆是暖景,不似崔诗冷清。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此句写“冷”。

只是“数萼”,⽅显冷清。

诗⼈家中必⽆⾼朋满座。

⽆朋⽆友,遗我⼀⼈,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园⼩梅》云:“众芳摇落独妍,占尽风情向⼩园。

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

”齐⼰《早梅》云:“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昨夜⼀枝开。

”此⼆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

关于这⼀点齐⼰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园⼩梅》诗也与之如出⼀辙。

“⾹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

齐诗林诗亦然。

齐诗云:风递幽⾹出,禽窃素艳来。

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

崔诗清。

⾹为清⾹,以清替寒。

齐诗虽有⼀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已。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一、整体概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选取了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唐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和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这三首古诗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同时积累优美的诗词语言,丰富词汇量。

二、《绝句·迟日江山丽》1. 作者介绍- 杜牧(803 - 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 生字词- “融”:读音为róng,左右结构,部首是“鬲”。

本义是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如融化、消融。

在诗中“泥融飞燕子”,描绘了泥土变得松软湿润的春景。

- “燕”:多音字,在诗中读yàn,指燕子这种鸟类。

它还可读yān,如燕国(古代一个诸侯国名)。

- “鸳”:读音yuān,上下结构,部首是“鸟”。

鸳鸯是一种水鸟,常成对出现,雄鸟为鸳,雌鸟为鸯。

- “鸯”:读音yāng,与“鸳”组成“鸳鸯”一词。

3. 重点字词解释- 迟日:春日。

因为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变长,所以说“迟日”。

-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和雌鸟常常亲密地在一起。

4. 诗词大意- 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秀丽如画。

春风吹送着花草的芳香。

泥土松软湿润,燕子正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成对的鸳鸯静睡不动。

5. 全文译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译文: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山河,显得格外秀丽;春风吹拂,送来花草的芳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译文:泥土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鸳鸯安静地睡着觉。

6.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春景图。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带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江南的梅雨季节雨水非常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

已过了半夜,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

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

诗歌采用以景寄情的写法,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1)“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梅》诗词赏析及译文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杜牧《梅》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译文
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

梅花虽有些妒忌白雪,但在洁白无瑕上,姑且还可以让雪与自己相比;而对于艳丽的春光,却敢于超越它,绝不随顺于它之后。

梅花偶然间与诗人相见,就好像是为了诗人的饮酒赏花而开放。

若是长在秦楼边的话,简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

注释
掩敛: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

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

妒:嫉妒。

聊:姑且。

欺:超越。

逐:随着。

佳客:指诗人。

冻醪:冬天酿造,春天饮用的酒。

“若在”二句:秦楼、弄玉:《列仙传》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作鸾凤之响,穆公文弄玉妻焉。

日与楼上*作风鸣,凤来止其屋,为作凤台。

”堪:能。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

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

“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

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
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醪开”的遐想。

最后两句“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假设梅花长在秦楼的旁边,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会为他人所见笑的。

这两句进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作者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这首诗约作于这个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