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6.1《集体生活邀请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适应和参与集体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集体生活的困扰,如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团队合作中出现矛盾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升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的意义。

2.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在集体中积极参与和贡献。

3.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处理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集体生活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设计一些集体活动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设计一些集体活动的游戏,如接力赛、拔河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集体活动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引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处理集体生活中的问题的,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处理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1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集体生活邀请我》,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的规则,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通过案例、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集体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自我管理和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体验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

因此,学生在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学会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增强集体意识。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尊重、理解、协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守集体规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集体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理解、协作。

3.集体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集体生活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集体生活中的场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竞赛法:设置有关集体生活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的教具。

4.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集体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理解、协作。

6_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2023春统编版七下道法精品备课】

6_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2023春统编版七下道法精品备课】
根据材料内容,提出问题:说一说:我们享受着集体的温暖,那么当遇到以下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情感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知识点4.集体力量的来源?
教师小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追问:那么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怎样?
课件播放视频:大雁编队飞行
思考:大雁编队飞行,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大雁是借助团队的力量达到飞得更远的目标。也告诉我们集体力量的强大。
知识点5.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课件展示:三个情境
情境一:班里几位同学经常在一起,渐渐地他们说话的语气、口头禅、甚至捋头发的动作都越来越像。
情景二:某班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同学们越来越有热情,就连内向的小飞也加入进来,变得越来越活泼。
情境三:升旗仪式开始,国歌响起,大家情不自禁被带入到庄严的氛围中
思考:(1)以上情景说明集体还有怎样的力量?
二、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温暖?(我们为什么需要集体生活)
3.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4.集体力量的来源?、
5.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6. 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力量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友善、诚信的品质和担当的精神。教材既承认、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独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主备人: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目标】:1.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

2.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

3.知道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集体,看谁说的又多又快。

(小组加分)属于集体的:国家、军队、学校、企业……不属于集体的:大街上的人群、购物的人群、公交车上的人群…活动一:思考人生视频《狼孩的故事》思考:你认为人能离开集体而生活吗?举出例子或者说明理由。

结论:人不能离开集体而生活,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活动二、分享感动:集体关爱你我他说一说:1、你印象最深刻的集体生活?2、在集体生活中最感动的瞬间?结论:集体的温暖是和谐集体的重要特征,学生既需要接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也要向集体大家庭传递温暖。

活动三、希望之声说出你的希望:1、你对集体生活有哪些期待?2、在集体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结论: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

本溪县第二中学2017年4月20日链接:学生风采:优秀小组展示活动四:荣誉殿堂2016年本溪县第二中学中考送考视频谈感受:谈谈看完这段视频,你有哪些感受?结论: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

活动五:技能实践:拔河的技巧说出拔河赢得比赛的技能要点。

结论: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

活动六:集体的力量:辽宁篮球队风采。

思考:辽宁篮球队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喜爱?结论:集体会带给我们力量,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

活动七:合作探究谈谈集体生活对你的影响。

小组成员内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课堂小结】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让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

板书设计:集体的力量集体生活邀请我集体的温暖教学反思:。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第一章: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融入集体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解释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集体生活的看法和经验。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

第二章: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尊重集体生活的规则。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讨论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集体生活中的规则。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三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解释团队合作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

第四章:学会倾听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倾听与沟通的基本技巧。

讨论倾听与沟通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倾听与沟通的技巧。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倾听与沟通的场景。

第五章:尊重与包容他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与包容他人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解释尊重与包容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尊重与包容的看法和经验。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

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6.2 教学内容: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讨论良好人际关系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节《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节《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

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集体的含义;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情景,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产生巨大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热爱集体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集体的温暖,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难点:感受集体的强大力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奉献让集体更加强大。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境分析法、观点辨析法四、教学用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什么是集体?2.在集体中我们能感受到哪些温暖?在集体中感受到的温暖的多少和什么有关?3.集体的力量源于什么?它有哪些作用?【教学过程】【导入】荀子《王制》: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设问:请同学们翻译这段话。

句子中“群”指的是什么?生:略师:人之所以能够强于牛马等,是因为人知道如何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因此今天我们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并生活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我和“我们”,这里的我们就是我们所属的组织或集体。

感受集体的温暖【活动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哪些是集体,哪些不是?班级、学校、社团、同乘公交车的人、同住一个小区的人生:略追问:什么是集体?生: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师:以上集体中,哪个给你带来的温暖最多?生:略追问:为什么我们从不同集体中感受到的温暖不一样?生:略师: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也就是这个集体越团结,彼此之间的关系越紧密,成员感受到的温暖越多。

所以希望咱们的班级能成为一个联接度高的班集体。

【活动二】经验分享1.说一说你在集体中感受温暖的几个事例,说说你的感受。

生:略师: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满足情感需要)。

同时也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6.1集体生活邀请我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集体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带给自己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能力目标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了解集体、集体的联结度的内涵;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知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集体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集体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案例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合作探究【探究一】集体的温暖1.集体的含义材料:看以下图片,这些是不是集体?为什么?家庭、班级、学校、国家、公交车上的乘客、犯罪团伙总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的温暖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1: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了吗?请分享你在集体中感受温暖的事例。

材料2:我们班的集体荣誉总结: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②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探究二】集体的力量3.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材料1: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叠人塔”起源于18世纪末,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通常人塔都在7层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9层。

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神舟十一号地面指挥中心材料2:人多,一定力量大吗?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集体=“1+1+1+1+1+1+……?”总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4.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材料1:视频:团结的力量材料2:关于集体力量的谚语或俗语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结合俗语、谚语和视频,思考: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关系?总结: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1集体生活邀请我》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1集体生活邀请我》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6.1集体生活邀请我》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生活邀请我》以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涵义,认识到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特点,知道如何融入集体,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开始从家庭生活转向学校生活,对于集体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集体的意义,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集体的涵义,知道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的价值,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集体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集体的涵义,知道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特点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培养集体意识。

3.游戏法:通过集体游戏,让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集体生活的图片、案例、游戏等。

3.道具: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集体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如何在集体中生活?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集体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点拨: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
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1.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展示材料:南飞的大雁
思考:一只大雁能飞回南方吗?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2.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

探究分享:教材56页(图片展示)
思考:这一情景说明集体具有什么样的力量?这些力量都是正面的吗?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什么作用?请举出学习和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师生共同
分享智慧成
果。

学生结合事
例,进行思考,
分组讨论问
题,交流分析。

以贴近学
生学校生活的
事例引导学生
思考集体对个
人的影响。

联系自己
的实际生活,
举例说明集体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
能力,发挥学生个人
想像力,创造力。


受集体的智慧,感受
集体智慧的强大。

现实生活的事
例,容易激发学生的
共鸣。

学生感受、体验集体
力量的强大。

培养学生的开
拓性思维、发散性思
维,联想自己在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