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软件测试流程03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测试流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软件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这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软件测试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中的软件测试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五个步骤。
一、需求分析在软件测试流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这个阶段,测试团队与业务分析师和软件开发团队紧密合作,明确和理解软件的需求和功能。
测试团队需要仔细研究需求文档,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对需求的理解是准确和一致的。
同时,测试团队还需要评估需求的可测试性,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二、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流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详细描述了软件测试的范围、目标、策略和资源安排等。
在编写测试计划时,测试团队需要考虑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环境的搭建以及测试数据的准备等。
测试计划还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缺陷跟踪和报告等内容。
通过仔细制定测试计划,测试团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测试活动,确保测试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测试设计测试设计是软件测试流程中的核心步骤,它涉及到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测试数据的准备。
在测试设计阶段,测试团队需要根据需求和功能规范,设计一套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用例,以覆盖软件的各个方面和功能。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执行步骤等信息,以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测试团队还需要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边界数据和异常数据等,以验证软件在不同情景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四、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将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应用于软件系统的过程。
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团队需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的要求,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团队还需要及时发现和报告软件中的缺陷,并与开发团队合作,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和有效的修复。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第五章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测试用例的编 写 驱动模块、桩 模块的设计 执行测试用例 记录缺陷
单元测试用例
《缺陷跟踪报 告》
评估 阶段
完备性评估 代码覆盖率评 估
《单元测试报 告》
5.6 单元测试常用工具简介
1. JUnit介绍
2. 在Eclipse中JUnit应用举例
3. Junit+Ant构建自动的单元测试
4. CheckStyle/PMD与FindBug的使用
5.2.1 编码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 建立起来必须遵守的规则 规范: 建议最佳做法,推荐更好方式 实施代码规范的原因: 可靠性 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可移植性
C语言编码规范
规范 规范内容 编号 1 一行代码只做一件事情 2 3 代码行的最大长度宜控制在70-80个字 函数与函数之间,说明语句和执行语句 之间最好加空行 在程序开头加注释,说明基本信息;在 重要函数处加注释,说明其功能 不要漏掉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如果没 有,用void表示 是否 通过
检查要点是代码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是否有 逻辑错误
审查(Inspection)
以会议形式,制定目标、流程和规则
按缺陷检查表(不断完善)逐项检查
发现问题适当记录,避免现场修改
发现重大缺陷,改正后会议需要重开。
走查与审查的比较
准备 走 查 审 查 通读设计和编码 事先准备Spec、程序设计 文档、源代码清单、代码 缺陷检查表等 非正式会议 正式会议 开发人员为主 项目组成员包括测试人员 无 缺陷检查表 会议记录 代码标准规范 无逻辑错误 静态分析错误报告 代码标准规范 无逻辑错误
单元测试的过程与文档管理时间依据任务成果计划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制定测试计划单元测试计划设计阶段单元测试计划提交后单元测试计划软件详细设计说明驱动模块桩模块的设计单元测试用例执行阶段编码完成单元测试用例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执行测试用例记录缺陷缺陷跟踪报评估阶段单元测试用例缺陷跟踪报告缺陷检查表完备性评估代码覆盖率评阿迪达斯三条纹标志是由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迪达斯勒设计的三条纹的阿迪达斯标志代表山区指出实现挑战成就未来和不断达成目标的愿望
简述软件测试基本流程

简述软件测试基本流程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主要目标是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陷,并对其进行修复和改进。
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测试计划编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缺陷跟踪与管理以及测试报告。
1. 测试计划编制:在软件测试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编制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时间、资源等相关事项。
测试计划不仅仅是规划测试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测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测试需求分析:在测试计划编制完成后,需要对系统的需求文档进行分析,提取出测试需求。
通过分析需求文档,可以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为后续测试用例的设计提供依据。
3. 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基本单元,用于验证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基于需求文档,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场景,以发现潜在的错误或缺陷。
测试用例设计可以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不同的方法。
4. 测试环境搭建:为了进行测试,需要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
测试环境应该能够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以便测试人员能够进行准确和全面的测试。
5. 测试执行:在测试环境搭建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
测试人员按照测试用例的设计,逐一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发现的缺陷。
测试执行应该按照测试计划的安排进行,同时需要记录测试用例的执行轨迹和测试数据。
6. 缺陷跟踪与管理: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测试人员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缺陷,需要对其进行跟踪和管理。
缺陷跟踪是指在发现缺陷后,记录缺陷的具体信息,并进行分类、优先级评定、分配和修复跟踪等工作。
缺陷管理是对已发现的缺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追踪,以确保缺陷得到及时修复。
7. 测试报告:在测试完成后,需要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整个测试过程的结果和发现。
测试报告应该包括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情况、发现的缺陷和修复情况、测试结果的评价等内容。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篇一: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1 计划与设计阶段1.1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测试经理召集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开会确定测试交接时间,得到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
进行规模预估并成立测试团队,完成《测试计划》1.2 设计测试用例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在用例的编写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2 实施测试阶段2.1 实施测试用例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2.2 提交测试报告在约定的测试周期完成之后,测试工程师需要总结此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3 总结阶段测试工作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3.1 编写测试报告在测试结束之后,测试经理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项目经理,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2 测试验收测试验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对测试的过程,效果进行验收,宣布测试结束3.3 测试归档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档。
篇二:软件测试流程规范软件测试流程规范一、通读项目需求设计文档1. 测试的准备阶段;2. 仔细阅读《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 根据测试手册,做前期的测试准备;二、明确测试任务的范围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三、学习理解被测试软件由开发人员组织讲解所要执行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测试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拿到手中待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
四、制定测试计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软件测试必须以一个好的测试计划作为基础。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
测试计划应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调研、测试策略、测试大纲(功能模块的测试、详细测试、高级测试)、测试内容(界面测试、测试需求说明)、测试人力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的变更、测试硬件环境、测试软件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进度计划表、问题跟踪报告、测试通过准则、测试计划的评审意见等。
软件测试的5个基本流程

软件测试的5个基本流程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
首先,需求分析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仔细阅读软件需求文档,了解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软件的预期行为。
同时,还需要与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对需求的理解一致,避免因为需求理解不清导致的测试遗漏和错误。
其次,测试计划制定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进度和风险评估等内容。
测试计划需要全面、详细、可执行,确保测试工作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接着,测试设计是软件测试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需求和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测试环境,确保覆盖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需求。
同时,还需要设计测试执行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测试执行是软件测试的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按照测试设计的要求,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发现和报告软件中的缺陷。
同时,还需要与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充分沟通,确保缺陷的及时修复和验证,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测试评估是软件测试的总结和反思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对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测试的效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为下一轮测试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总之,软件测试的5个基本流程是需求分析、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
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流程进行软件测试,才能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4)1.1 测试需求分析 (4)1.2 测试计划编写 (4)1.3 测试资源准备 (4)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 边界值分析法 (4)2.3 因果图法 (4)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4)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4)3.1 测试环境搭建 (4)3.2 测试用例执行 (4)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4)3.4 测试进度监控 (4)第4章功能测试 (4)4.1 正常流程测试 (5)4.2 异常流程测试 (5)4.3 边界条件测试 (5)4.4 数据验证测试 (5)第5章接口测试 (5)5.1 接口测试策略 (5)5.2 接口测试工具 (5)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5)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6章功能测试 (5)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5)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5)第7章安全测试 (5)7.1 安全测试概述 (5)7.2 安全测试策略 (5)7.3 安全测试工具 (5)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8章自动化测试 (5)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5)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5)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5)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5)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5)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5)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5)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5)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6)10.1 测试过程评估 (6)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6)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6)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6)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6)11.1 测试项目立项 (6)11.2 测试项目计划 (6)11.3 测试项目执行 (6)11.4 测试项目总结 (6)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6)12.1 测试规范概述 (6)12.2 测试标准制定 (6)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6)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6)1.1 测试需求分析 (6)1.1.1 收集需求文档 (6)1.1.2 分析需求 (6)1.1.3 确定测试范围 (6)1.2 测试计划编写 (7)1.2.1 确定测试目标 (7)1.2.2 制定测试策略 (7)1.2.3 编写测试计划 (7)1.3 测试资源准备 (7)1.3.1 测试环境 (7)1.3.2 测试工具 (7)1.3.3 测试数据 (7)1.3.4 测试人员 (7)1.3.5 测试文档 (7)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8)2.1 等价类划分法 (8)2.1.1 等价类的定义 (8)2.1.2 等价类的分类 (8)2.1.3 等价类划分的步骤 (8)2.2 边界值分析法 (8)2.2.1 边界值的概念 (8)2.2.2 边界值分析法的步骤 (8)2.3 因果图法 (8)2.3.1 因果图的概念 (9)2.3.2 因果图的构建 (9)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9)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9)3.1 测试环境搭建 (9)3.2 测试用例执行 (10)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10)3.4 测试进度监控 (11)第4章功能测试 (11)4.1 正常流程测试 (11)4.2 异常流程测试 (12)4.3 边界条件测试 (12)4.4 数据验证测试 (12)第五章接口测试 (13)5.1 接口测试策略 (13)5.2 接口测试工具 (13)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13)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4)第6章功能测试 (14)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14)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1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1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5)第7章安全测试 (16)7.1 安全测试概述 (16)7.2 安全测试策略 (16)7.3 安全测试工具 (17)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7)第8章自动化测试 (18)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8)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8)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18)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19)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19)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9)9.2 测试人员职责 (20)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20)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20)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21)10.1 测试过程评估 (21)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21)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22)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22)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22)11.1 测试项目立项 (23)11.3 测试项目执行 (23)11.4 测试项目总结 (23)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24)12.1 测试规范概述 (24)12.1.1 测试规范的定义 (24)12.1.2 测试规范的作用 (24)12.2 测试标准制定 (24)12.2.1 测试标准的概念 (24)12.2.2 测试标准制定的原则 (24)12.2.3 测试标准的制定流程 (25)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25)12.3.1 执行前的准备 (25)12.3.2 测试过程执行 (25)12.3.3 测试结果评估 (25)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25)12.4.1 改进的意义 (25)12.4.2 改进的方法 (26)12.4.3 改进的流程 (2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1.1 测试需求分析1.2 测试计划编写1.3 测试资源准备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2.1 等价类划分法2.2 边界值分析法2.3 因果图法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3.1 测试环境搭建3.2 测试用例执行3.3 缺陷跟踪与管理3.4 测试进度监控第4章功能测试4.1 正常流程测试4.2 异常流程测试4.3 边界条件测试4.4 数据验证测试第5章接口测试5.1 接口测试策略5.2 接口测试工具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6章功能测试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第7章安全测试7.1 安全测试概述7.2 安全测试策略7.3 安全测试工具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8章自动化测试8.1 自动化测试概述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9.2 测试人员职责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10.1 测试过程评估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11.1 测试项目立项11.2 测试项目计划11.3 测试项目执行11.4 测试项目总结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12.1 测试规范概述12.2 测试标准制定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测试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软件测试的5个基本流程图

软件测试的5个基本流程图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错误。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可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五个基本流程,并提供相应的流程图。
1. 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软件测试的第一个基本流程是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测试团队与产品负责人合作,了解软件的需求和功能。
测试团队根据需求文档或者其他相关文档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等内容。
流程图如下:graph TDA[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阶段]A --> B[了解软件的需求和功能]A --> C[编写测试计划]2. 测试设计和测试用例在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阶段完成后,测试团队开始进行测试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设计阶段包括根据需求和功能设计测试方案,确定测试的覆盖范围和测试的方法。
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它描述了不同场景下的输入、操作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流程图如下:graph TDA[测试设计和测试用例阶段]A --> B[根据需求和功能设计测试方案]A --> C[编写测试用例]3. 环境准备和测试执行测试设计和测试用例阶段完成后,测试团队开始进行环境准备和测试执行。
环境准备阶段包括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数据和测试工具等。
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团队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流程图如下:graph TDA[环境准备和测试执行阶段]A --> B[搭建测试环境]A --> C[准备测试数据和测试工具]A --> D[执行测试]A --> E[记录测试结果]A --> F[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4. 缺陷管理和缺陷修复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团队可能会发现软件中的缺陷或问题。
在这个阶段,测试团队需要进行缺陷管理和缺陷修复。
缺陷管理包括缺陷的提交、缺陷的跟踪和缺陷的验证。
软件测试包括哪些步骤,这些步骤的测试对象是什么

软件测试包括哪些步骤,这些步骤的测试对象是什么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符合规定的需求,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
软件测试包括一系列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测试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软件测试的步骤以及它们的测试对象。
步骤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旨在确保测试团队对软件的需求和功能有清晰的理解。
在这个阶段,测试团队会仔细研究软件需求文档,并与开发团队和产品所有者进行沟通,以确保对软件的期望一致。
测试团队还会评估需求的可测试性和完整性,并确保测试对象的正确性。
测试对象:软件需求文档、与开发团队和产品所有者的沟通结果步骤二:测试计划制定在测试计划制定阶段,测试团队将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其中包括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和时间安排等。
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测试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效果。
测试对象:测试计划文档步骤三: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核心,用于描述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和测试数据等信息。
测试用例设计应该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和边界条件,以尽可能发现潜在的缺陷。
在这个阶段,测试团队将根据需求文档和测试目标设计测试用例,并将其记录在测试用例文档中。
测试对象:测试用例文档步骤四:测试环境设置测试环境是进行软件测试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网络等。
在这个步骤中,测试团队将建立和配置适当的测试环境,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测试环境设置还包括安装和配置必要的测试工具和框架。
测试对象: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和框架步骤五:测试执行在测试执行阶段,测试团队将根据设计的测试用例,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质量。
测试团队将记录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通知开发团队进行修复。
测试执行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的缺陷,并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测试对象:测试用例、软件系统步骤六:缺陷管理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测试团队将记录并跟踪发现的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束关系遭到破坏; 测试员认为可能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其他缺陷;
仲裁、分析等跟踪信息。
5.5 软件测试执行
缺陷产生阶段:表示该缺陷产生的环节,如需求、设计、实现、环 境等。
缺陷评测类型:有测试、评审等。 修复时间:当缺陷状态改为 fixed 时,修复时间由系统自动设定为
当前服务器时间。 提交时间:当缺陷状态改为 Submitted 时,提交时间由系统自动
第五章 软件测试流程
第五章 软件测试流程
5.1 需求管理 5.2 软件测试计划 5.3 软件测试设计 5.4 测试环境搭建 5.5 软件测试执行 5.6 软件测试总结
课程大纲
5.5 软件测试执行
3、软件测试执行 工作输入: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主要工作:
软件测试执行阶段,是在准备好的测试环境上依次执行个测试用 例并详细记录每一步测试结果。
5.5 软件测试执行
(2) 严重缺陷(High): 有如下特征之一的缺陷应定为严重缺陷: 可回避的紧急缺陷:有确定方法可以避开的系统崩溃、数据不能保存
或数据丢失与不一致; 主要功能有缺陷:优先级高的功能或需要频繁使用的功能严重不满足
需求; 主要性能指标严重不达标:如系统主要功能的响应时间超过需求规格
(1) 紧急(Urgent): 立即进行修复,优先级最高。有下列情况的缺陷,修复优先级可定为
紧急:
不修复会影响产品发布的缺陷; 不修复会影响开发或测试后继工作的缺陷; 很容易修复并且修复没有风险的缺陷,如错别字等; 开发负责人认为值得立即修复的其他缺陷。
5.5 软件测试执行
(2) 高级(High): 修复优级次于紧急,是尽可能要修复的缺陷。有下列情况的缺陷,
修复优先级可定为高级:
不影响产品发布,不影响开发或测试的后继工作,但缺陷比较严重,修 复可能有较大风险;
开发负责人认为应尽可能修复的其他缺陷。
(3) 中级(Medium): 有时间才予以修复。下述情况的缺陷,修复优先级可定为中级:
缺陷不严重并且修复该缺陷风险较大(比如因为修复该缺陷导致更多的 缺陷);
主要任务:
获得被测程序 获得指定的测试资源 执行测试用例
5.5 软件测试执行
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数据
工作输出:软件缺陷和软件测试记录
5.5 软件测试执行
执行测试用例
根据测试用例一步一步执行,填写执行结果 执行过程中,发现测试用例理解有误,或有所偏差,及时调整测
试用例 执行过程加深对系统的理解 积累测试经验
中规定的100%以上或 常用功能的响应时间大大超过常人能人忍受的范围; 严重的安全漏洞: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系统在非授权
的情况下被非法访问; 测试员认为可能影响后续工作的其他缺陷;
5.5 软件测试执行
(3) 中等缺陷(Medium):
有如下特征之一的缺陷可定为中等缺陷: 非主要功能有缺陷:系统中非主要功能不满足需求; 非主要性能指标不达标:主要的性能指标轻微超标,或次要的性 能指标超标; 数据显示错误:系统显示的数据与真实数据不一致,或相关数据 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 其它非功能需求不达标:包括软件的易用性、健壮性、可靠性、 兼容性、可移植性、安全性、可扩展形、可维护性等方面的特性 不满足需求; 测试员认为值得修复的其它缺陷;
设定为当前服务器时间。
5.5 软件测试执行
5.5.2 缺陷分类 按照缺陷被发现的时机可以把缺陷分成两类: 一次缺陷(Tester):指产品在交付用户使用前发现的
缺陷,一般由测试人员发现; 二次缺陷(User):指产品在交付用户使用后发现的
缺陷,一般由用户发现。
5.5 软件测试执行
缺陷的严重程度是指该缺陷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而言,我们 将缺陷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开发负责人认为有时间才予以修复的其他缺陷;
(4) 低级(Low): 修复优先级最低。一般是额外的需求或不值得修复的缺陷。
5.5 软件测试执行
按缺陷产生的阶段分类 按照缺陷产生的源头的阶段可以把缺陷分成几类:
需求缺陷(requirement):指产品在需求阶段产生的缺陷; 设计缺陷(design):指产品在设计阶段产生的缺陷; 实现缺陷(code):指产品在实现阶段产生的缺陷; 环境缺陷(configure):指产品在系统环境阶段产生的缺陷。
5.5 软件测试执行
登记和跟踪缺陷 回顾什么是软件缺陷
5.5 软件测试执行
5.5.1 缺陷的属性
包括:缺陷类型(Defect Type)、缺陷ID(Defect ID)、缺陷名称 (Sumarry)、缺陷描述(Description)、严重程度(Severity)、 修复优先级(Priority)、缺陷状态(Status)、发现者(Detected By)、发现版本(Defected in Version)、发现日期(Detected on Date)、所在模块(Project)、备注(R&D Comments)、修 复人(Assigned To)、修复时间(Planed Closing Date)、关闭 版本(Close in Version)、关闭日期(Closing Data)等
5.5 软件测试执行
缺陷 ID(Defect ID):是缺陷的唯一标识。 缺陷名称:是对该缺陷的简要描述。 缺陷描述:缺陷的具体描述,引发缺陷的条件或测试用例等信息。 严重程度:描述该缺陷对系统的影响程度。 缺陷状态:用以描述缺陷的生命周期的阶段。 备注:用来记录测试员、开发员、管理者等对该缺陷的修复、验证、
5.5 软件测试执行
(4) 轻微缺陷(Low): 有如下特征之一的缺陷应定为轻微缺陷: 用户界面不美观或风格不一致; 大多数用户不会在意的缺陷:如错别字等; 建议性意见。
5.5 软件测试执行
按修复优先级分类
缺陷修复的优先级决定缺陷修复的先后顺序,要综合考虑缺陷修复的 成本,缺陷修复带来的风险等因素确定缺陷修复的优先级,缺陷修复 的优先级分为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