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书

合集下载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生产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水产食品加工学》这门课程之后,将其课堂上学习的水产品加工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设计性试验。

该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掌握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所属课程名称:水产食品加工学计划学时:10一、实验目的1、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抗冻剂防治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作用;鱼肉蛋白质变性的特征变化。

2、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弹性的因素。

3、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生产技术。

4、掌握鱼糜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性质。

5、学习鱼糜制品弹性感观检验方法。

二、设计指标设计的鱼糜制品(鱼丸)主要考虑如下质量指标:1、鱼丸的凝胶强度2、鱼丸的风味3、鱼丸的香气4、鱼丸的产品成数5、鱼丸的白度6、鱼丸的水分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2、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按5人为一实验小组,学生自己拆装、调试设备。

各实验小组自己根据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各组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用各实验小-1-组自己制造的冷冻鱼糜原料制造鱼丸。

各实验小组要提前一星期,把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所需工具,产品配方报实验室老师,由实验室老师准备、购买。

指导教师只对关键工序进行指导。

3、要求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和卫生标准进行,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1)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 (2)实验三带传动实验 (3)实验四齿轮效率实验 (6)实验五减速器拆装 (9)实验报告一 (10)实验报告二 (11)实验报告三 (12)实验报告四 (14)实验报告五 (15)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实际机构或模型的构造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的组成和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1. 机械实物及机械模型。

2. 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

3. 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1. 原理机构运动的性质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画机构运动简图时,应以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实际尺寸定出运动副间的相对位置,用尽可能简单的线条表示机构中各构件。

这种用比例尺绘出的机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若不按比例尺绘出,则称为机构示意图。

2. 测绘方法⑴缓慢驱动被测机构,仔细观察各构件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机构构件的数目。

⑵根据相连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

⑶在草稿纸上绘出机构示意图。

用1,2,3…依次标注各构件,用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在原动件上标出表示运动方向的箭头。

⑷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并标注在草图上。

⑸选长度比例尺图示长度实际长度=μ (m/mm )。

在实验报告纸上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曲线的形成。

2.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 齿轮范成仪,剪刀,绘图纸齿轮范成仪基本参数:25.0120mm 20**a ==︒==c h m ,,,α,被加工齿轮齿数z =10。

2. 同学自备:圆规,三角板,铅笔,橡皮,计算工具。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构运动⽅案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构运动⽅案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的1.培养学⽣机构型综合的设计能⼒、创新能⼒和实践动⼿能⼒;2.培养学⽣综合应⽤所学知识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性能加以评价的分析能⼒。

⼆、实验原理任何机构都是将基本组依次连接到机架和原动件上⽽构成的。

三、实验内容1.多功能移动式残病⼈浴缸翻转机构(见动画)⑴上⾝部缸体翻转机构要求上⾝部缸体从⽔平位置向上翻转⾄70度,即翻转⾓为0-70度.可采⽤的机构:①摆动导杆机构,导杆与上⾝部缸体固装在-起,带动缸体翻转。

由直线电机带动主动杆摆动。

②双摇杆机构,上⾝部缸体作为从动摇杆,在主动摇杆驱动下作0-70度摆动. 主动杆由直线电机带动摆动。

③其它机构⑵腿部缸体翻转机构要求腿部缸体从垂直位置向上翻转⾄⽔平位置,利⽤死点保持腿部缸体在⽔平位置, 借助凸轮机构破坏死点,使腿部缸体在重⼒作⽤下复位。

可采⽤机构:①双摇杆机构,腿部缸体作为主动摇杆;②其它机构2. ⽜头创床机构(见动画)要求刨⼑(安装在滑枕上)作直线往复运动。

可采⽤的机构:①转动导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组合,由电机驱动主动件转动。

②摆动导杆机构和滑块机构组合,由电机驱动主动件转动。

③其它机构3.翻转机(见动画)要求翻转模板装在连杆上,模板翻转180度。

①四杆机构,电机驱动。

②其它机构4.飞机起落架要求起落架上轮⼦从⽔平位置向下翻转⾄垂直位置,利⽤死点使起落架轮⼦保持在垂直位置。

可采⽤的机构:①四杆机构,电机驱动。

②其它机构5.插床机构要求插⼑作垂直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向下时(⼯作⾏程)较慢,向上运动(空程)时速度较快。

可采⽤的机构:①双曲柄机构与曲构滑块机构组合,电机驱动.②其它机构6.冲压成型机压头作垂直上下直线运动,以较⼩功率带动主动件运动时,滑块能产⽣巨⼤的冲压⼒。

可采⽤的机构:①六杆增⼒机构,电机驱动.②其它机构7.拉延压⼒机压边机构压边滑块作垂直上下直线运动,在下极限位置时,有瞬时停歇现象;同时以较⼩功率带动主动件运动时,滑块能产⽣巨⼤的冲压⼒。

全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设计说明书

全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设计说明书

11900 12890 12100 10900
13930 10210
8300
9500
12400 10290
8965
9640
三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例
三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是实际中比较常见的设 计案例,熟练掌握它对实战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本 节将以一个三因素二水平试验设计案例来详细讨论 本类设计.
滑轨滚珠成型过程改善案例 某公司专业生产精密滑轨,在全球气动元件市 场占有30%的份额,并享有良好的声望.但半年前公 司应市场需求开发的一种滑轨的滑动力不够稳定, 有部分产品超过规格.公司根据市场反馈,紧急组织 人员进行分析改进.改善小组经过调查分析,决定通 过试验设计进行改善.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4
+1 +1 -1
+1
-1
-1
-1
5
-1 -1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1
7
-1 +1 +1
-1
-1
+1
-1
8
+1 +1 +1 +1
+1
+1
+1
无交互作用设计及交互作用设计
上表中交互作用列中的数据是由相关因子相乘得到, 如试验1中:
小组的试验设计策划如下
DOE 试验计划表
项目负责人: 张军 项目 冰箱服务请求问题改善

玩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玩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玩具设计实验指导书1设计名称:玩具设计及其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2每套玩具材料:塑料插件实心三角插片37片空心三角插片37片实心方形插片20片空心方形插片20片套管10个接头9个连结棒若干轮子8个3 每组人数:8人4 设计任务:背景:某玩具分销商需要购买玩具500套,首先向几家玩具制造商定制一套样品,比较后从中选择一家最好的大量订货。

要求:玩具为宝塔,要求由基础、塔身、塔尖构成,基础要具有一定高度,其横截面积要求大于塔身的,给各玩具制造商同样的材料,哪家设计的宝塔最高,500套玩具交货期最早,就决定向哪家大量订货,首批为500套。

5 设计安排:将全班学生分组(8人一组),每组一套玩具,首先按照要求设计玩具插接方案,尽量利用有限的材料,设计出既美观又高的宝塔,插成样品,争取500套的订单;然后分析样品的插接过程,进行接受500套订单后的玩具装配过程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设计,写出设计方案。

6 成绩评定:按各组设计结果与要求对照,评出各组名次。

参考设计示范1 实验安排每组人数:8人。

每组材料:玩具一套。

2 玩具设计阶段人员组织人员组织方案:分两小组(基础设计组5人、塔身和塔尖设计组3人)。

玩具设计方案:1)基础选用三角插片,实心与空心混合搭配使用,以手指插接方便为准,每层8片,共9层,需三角插片72片,连结棒12根。

2)塔身选用方形插片和少量三角插片,实心片插下部,空心片插上部,为手指插接方便,下部穿插使用空心片,每层2片,低层和顶层3片,共18层,需方形插片38片,三角插片2片,连结棒42根。

3)塔尖选用套管9个、接头9个、轮子4个,空心三角4片,连结棒一个。

4)基础与塔身连结件选用空心方形1片,套管一个,轮子2个。

生产组织方案:手工装配线。

节拍:3分(180秒),装配周期6分,500套生产周期25小时(1500分),500件包装总工时3小时。

交货周期25+3=28小时,每天开两班,一班7.5小时,二班7小时,两天半可提货。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任务 (1)三、实验原理 (1)四、实验设备 (2)五、实验内容 (3)1、牛头刨床机构 (3)2、内燃机机构 (4)3、精压机机构 (4)4、两齿轮-曲柄摇杆机构 (5)5、两齿轮-曲柄摆块机构 (6)6、喷气织机开口机构 (6)7、双滑块机构 (7)8、冲压机构 (8)9、插床机构 (8)10、筛料机构 (9)11、凸轮-连杆组合机构 (9)12、凸轮-五连杆机构 (10)13、行程放大机构 (11)14、冲压机构 (11)15、双摆杆摆角放大机构 (12)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2)一、实验目的1、机构创新设计与运动分析实验是综合性实验,在掌握机构组成原理、基本机构的类型、结构、设计知识的基础上,以ZBS-C机构创意设计实验台作为操作平台,进行机构创新设计实验;2、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遵循机械设计的基本法则,对机构运动系统方案进行设计与研究。

以期通过实验使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得到加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

二、实验任务1、选用工程机械中各种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在ZBS-C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台搭接、运行,满足机构运动要求。

2、根据设计机构创新方案、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在ZBS-C机构创新设计实验台搭接、运行,满足机构设计要求。

三、实验原理1、杆组的概念由于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与机构的自由度数相等,因此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自由度为零的从动件系统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

将从动件系统拆成若干个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称为基本杆组,简称杆组。

根据杆组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杆组的条件是:F=3n-2pL-pH=0其中构件数n,高副数PH和低副数PL都必需是整数。

由此可以获得各种类型的杆组。

当n=1,PL=1,PH=1 时即可获得单构件高副杆组,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图 3-1 单构件高副杆组因此满足上式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的组合为:n=2,4,6……,PL=3,6,9……。

关于做实验的书

关于做实验的书

关于做实验的书
有很多关于做实验的书籍可以推荐,以下是几本比较经典和广为引用的书籍:
1.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导论》 - 作者:戴宇轩、廖韵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实验设计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实验设计的规划和数据分析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 《实验操作技术》 - 作者:李淑华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 《实验法与设计原理》 - 作者:郜铮铮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对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 《实验室科学与实践》 - 作者:劳伦斯·科瓦采克
这本书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科学的发展历程、实验室安全、仪器的使用和实验设计等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实用。

5.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作者:汤一平
这本书介绍了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技巧,同时也讲解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对于设计和分析实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一些关于做实验的经典书籍,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
有特定的实验领域或主题的需求,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我可以给您推荐更适合的书籍。

《精度设计》实验指导书

《精度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投影立式光学计测量圆柱体直径一、实验目的:1、了解投影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掌握用投影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投影立式光学计测量圆柱体直径;2、判断圆柱体是否合格(圆柱体公差要求为h8)。

三、计量器具说明:投影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密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量仪,用量块作为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作的外尺寸。

仪器的基本参数如下:分度值:0.001㎜分度范围:±0.1㎜最大测量高度:180㎜示值误差:±0.25um仪器外观见图1-11、光源部分地区2、拔块3、零位调节螺丝4、测量管微动手轮5、横臂6、横臂固紧螺丝7、横臂托卷 8、立柱9、底座 10、测帽提升器11、工作台 12、工作台调整螺丝(共四个)13、变压器 14、测帽15、测量管 16、测量管坚固螺丝17、读数窗方位紧固螺丝 18、读数窗四、测量步骤:1、选择测帽:测帽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选择测帽的原则,是使测帽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2、按被测圆柱体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3、调整仪器零位。

(1)松开横臂固紧螺丝6,转动横臂托卷7,使横臂6上升;直至测帽14-6工作台1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测圆柱体的基本尺寸为止。

(2)将组合好的量块放在工作台11 与测帽14之间,并使测帽对准量块上测量面中央。

(3)松开测量管紧固螺钉16,转动测量管微动手轮4,使测量管15上升至最高处,拧紧螺钉16。

(4)缓慢转动横臂托卷7,使横臂下降,至卷帽与量块上测量面极为接近或轻微接触时为止。

拧紧螺丝6.(5)将零位调节丝4上的红点与外壳上的红点对齐。

(6)松开螺丝16,转动微动手轮5,直至在读数窗18内观察到刻度尺象有零位与u指示线接近为止,拧紧螺钉16.(7)转动微动手4,使刻度尺象的零位完全与u指示线重合,然后压下测帽提升器2~3次,检查零位是否稳定,要求零位变化不超过1/10格,否则应重调。

(8)压下测量帽提升器,取压量击倒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5T磁共振成像仪 11.冰箱
14.青霉素
15.BrdU标记液
16.BrdU抗体
一抗为小鼠抗猪单抗(1:50稀释)
二抗为两步法羊抗小鼠IgG+FITC
动物实验
实 l、猪骨髓MSCs的分离和培养
验 1.1 分离 步 1.2 培养 骤 2、猪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3、动物分组
对照组3组:
A、静脉对照组 B、冠脉对照组 C、心外膜对照组:
5、心脏超声检查
6、心脏磁共振检查
7、组织学检查
7.1 HE染色
7.2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动物实验


_
学 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处 t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由SPSS 13.0 理 软件完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预期实验结果
1.心脏超声检查
心功能评估 指标
LVEDD(mm) LVESD(mm) EF%
过程中起到了关 键作用
理论依据
❖ 用转基因等方法提高心脏的SDF-1表达能够促进 干细胞向受损心脏的募集,激活细胞生存信号通路, 增加心肌梗死部位的血管新生,最终促进心梗后心 功能的恢复。因此,上调SDF-1/CXCR4通路不 失为一个增加干细胞在受损组织内植入、促进心功 能恢复的好方法。
❖研究发现,丹参酮IIA(TanIIA)具有通过调 控SDFl/CXCR4轴以促进MSCs向心梗部 位的募集的作用。
动物实验
实 验
同一品种的健康猪
对 性别:雌雄各半

年龄:3月龄
数量:45只
体重:20--25kg
动物实验

主要试剂

主要设备
与 1.丹参酮IIA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药 3.肝素钠注射液 4.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
品 5.胎牛血清(FCS) 6.DMEM培养液 7.台盼蓝 8.0.25%胰酶+0.02%EDTA 9.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10.盐酸氯胺酮注射液
研究现状
静脉溶栓 抗凝
抗心肌缺 血 调脂
心脏血运 的重建
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 移植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
❖什么是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 (MSCs)?
❖ 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 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 是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 之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其 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自 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
❖ 目前已有多项基础和临床 研究发现MSCs移植既能 促进血管新生,又能促进 心肌细胞的再生,从而明 显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 能,缩小梗死面积。
理论依据
MSCs

心内膜移植
冠脉移植



MSCs移植



静脉MSCs
研究发现:间质 细胞因子-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 CXCR4组成的 SDF-1-CXCR4轴 在干细胞的募集
1.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 2.CA950.2超净工作台 3.Eclips TS 100倒置相差显微镜 4.BB5060型C02恒温培养箱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6.PD.1200型心电监护仪(带除颤设备) 7.胸外科手术器械 8.心导管 9.5500型心脏超声诊断仪
11.安定(地西泮)注射液 12.泛影葡胺 13.明胶海绵
D、静脉移植 组 E、冠脉移植 组
F、心外膜移 植组
与对照组相比 与对照组相比 与对照组相比
轻度减少
轻度减少
轻度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减少,但减少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 减少,但减少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 升高,但改善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 减少,但减少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与 冠脉组相比差 异较小
丹参酮Ⅱ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 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影响
Company
LOGO
Contents
1 研究现状
实验 设计书
2 理论依据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动物实验
❖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
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 地急性缺血性坏死。一旦发生将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损 伤、坏死,然而成熟的心肌细胞不能再生,且梗死区的 心肌最终被纤维组织所取代,心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明 与对照组相比明 与对照组相比明
显减少,程度较 显减少,程度较 显升高,程度较
D、E、F组明显, D、E、F组明显, D、E、F组明显,
与H、I组相比差 与H、I组相比差 与H、I组相比差
异较小
异较小
异较小
与对照组相比明 显减少,程度较 D、E、F组明显, 与G、I组相比差 异较小
细胞移植组6组:
D、静脉移植组 G、静脉移植+丹参酮IIA组 E、冠脉移植组 H、冠脉移植组+丹参酮IIA组 F、心外膜移植组 I、心外膜移植组+丹参酮IIA组
动物实验
实 验
4、MSCs的移植 4.1 静脉移植组
步 4.2 冠脉移植组
骤 4.3 心外膜移植组
4.4 对照组
4.5 静脉、心外膜、冠脉移植+丹参酮IIA组
与对照组相比 减少,但减少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与 冠脉组相比差 异较小
与对照组相比 升高,但改善 程度较静脉移 植组明显,与 冠脉组相比差 异较小
预期实验结果
心功能评估指标 LVEDD(mm)
LVESD(mm)
EF%
细胞移植组
G、静脉移植+ 丹参酮IIA组
H、冠脉移植组 +丹参酮IIA组
I、心外膜移植 组+丹参酮IIA组
对照组
A、静脉对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照组
显增大
显增大
显减少
B、冠脉对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照组
显增大
显增大
显减少
C、心外膜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较实验前明
对照组
显增大
显增大
显减少
预期实验结果
心功能评估指 LVEDD(mm) LVESD(mm) EF% 标
细胞移植组
丹参酮IIA促进MSCs向心梗部位的募集作用
冠脉移植
静脉移植
丹参酮IIA
心外膜移植
研究方法
介入法栓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第二对角支远 端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将猪随机 分为9组,每组5头。4周后进行自体MSCs移 植,三个移植组分别经耳缘静脉、冠状动脉、 心外膜注射用BrdU标记的MSCs悬液 5ml(1×107),每组各设细胞移植+丹参酮 IIA及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骨髓MSCs+丹 参酮IIA及DMEM培养液5ml。移植4周后行心 脏超声及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价治疗心肌梗死 的效果,组织学检查梗死区心肌形态改变及移 植细胞在心肌内的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