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声波透射法检测公路基桩完整性

声波透射法检测公路基桩完整性摘要:目前,声波透射法是国内用来检测基桩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进行无损检测规范当中最为可靠的手段,经过检测后所得结果,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基桩完整性。
通过声波透射法对基桩进行检测,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同时检测数据更加直观与可靠,若检测方式本身精度以及可靠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将促使声波透射法在基桩检测领域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声波透射法检测公路基桩完整性1检测原理和检测要求灌注桩成孔之后,再开始浇筑,工作者需要开展被测桩的声测管工作,并固定于钢筋笼之上,将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放在对应的声测管内。
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需要确保在管当中,将清水作为耦合剂注满,对发射换能器检测,发射脉冲,当信号穿透桩体混凝土到达接收换能器后,对信号可进行读取,读出其接收波的频率、声速等内容。
混凝土中所穿入的声波脉冲信号在传播时,可能会出现折、反、多次绕射等情况,造成信号的部分参数发生变化,如波形频率、振动幅度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接收的信号里会带有相关传播介质密实缺陷、完整度缺陷等。
通过相应的检测设备,分析接收的信号中不同的声参量,并判断出混凝土桩身是否完整,以此更好地了解基桩所存在的问题。
2基桩常见缺陷类型2.1夹泥在进行基桩浇灌的过程中,当地层的稳定性差或者由于泥浆比重配备不当时,易使孔壁坍塌,土体进入混凝土,导致桩身局部夹泥,严重的可能出现断桩现象。
2.2断桩断桩主要表现为声速、波幅和频率急剧下降,波形严重畸变或无接收波形,往往是成片出现,且多个剖面的大致深度范围均存在上述异常情况。
2.3混凝土离析当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搅拌不均匀、水灰比过大或者灌注过程中导管漏水等原因都会产生混凝土离析。
2.4桩顶混凝土疏松桩顶混凝土疏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浇筑的超灌量不足,桩顶部位的混凝土与泥浆混合在一起,形成桩顶浮浆,导致桩顶部位混凝土强度降低。
2.5沉渣桩底沉渣是在基桩检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清孔不够彻底。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报告总结.docx

**********工程第一合同段青龙嘴小桥(第二分册)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编号: BG-2013-XCJ-001**********二 O一三年八月建设单位: **********交通运输局设计单位:委托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设计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监理中心************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检测地点:***主要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人:审核:批准:声明尊敬的客户:您所委托的检测任务已如约完成,在收到本报告之后,敬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无本单位“试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无三级审核无效。
3、有任何改动无效。
4、未经本单位同意授权,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或用于其它用途。
5、若对本报告又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提出,逾期将不予受理。
6、本试验报告正文共13 页。
单位: *** 有限公司地址: *** 号电话: ******邮编: ******一、前言受************** 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 **** 有限公司对利川至来凤公路咸丰县太平沟至杨泗坝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青龙嘴小桥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本报告为端承桩的部分检测结果。
二、检测依据《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范》JGJ/T F81-01-2004三、检测原理及方法ZBL-U520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信号输入参数设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计算机电缆柱声测管岩土换能器桩基础超声波试验示意图超声波脉冲透射法(简称声测法)是一种检测桩基内部缺陷的非破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桩径大于的砼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
它主要根据超声波在砼中的穿透声时、接收波的首波高度及接收波的波形等物理量进行缺陷判断。
其中声时值由于具有比较明确的概念,而且易于精确测量,所以被作为判断的基本依据,首波高度和波形作为参考依据或辅助参量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基桩超讲义声波法检测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又称为S波。 是依靠使介质产生剪切变形引起的剪切力变化而传播的,它和介质的剪 切弹性相关。由于液体、气体无一定形状,不具备切变弹性,不能承受
剪切应力,所以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固体介质表面受到交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作用,介质表面质点发 生相应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结果使质点做这两种振动的合成运 动,即绕其平衡位置作椭圆运动,该质点的运动又波及相邻质点, 而在介质表面传播,这种波称为表面波,又称R波。表面波传播时, 质点振动的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少,当深度超过2倍的波长时, 振幅已很小了。表面波也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频率变化与混凝土质量
声波脉冲是复频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当 它们穿过混凝土后,各频率成分的衰减程度不同, 高频部分比低频部分衰减严重,因而导致接收信 号的主频率向低频端漂移。其漂移的多少取决于 衰减因素的严重程度。所以,接收波主频率实质 上是介质衰减作用的一个表征量,当遇到缺陷时, 由于衰减严重,使接收波主频率明显降低。
几种声学参数的比较
声速的测试值较为稳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好,受非缺陷因素的影响小,在同一桩的不 同剖面以及同一工程的不同桩之间可以比较,是判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参数,但声速 对缺陷的敏感性不及波幅。 接收波波幅(首波幅值)对混凝土缺陷很敏感,它是判定混凝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参 数。但波幅的测试值受仪器系统性能、换能器耦合状况、测距等诸多非缺陷因素的影 响,它的测试值没有声速稳定,目前只能用于相对比较,在同一桩的不同剖面或不同 桩之间往往无可比性。 接收波主频的变化虽然能反映声波在混凝土中的衰减状况,从而间接反映混凝土质量 的好坏,但声波主频的变化也受测距、仪器设备状态等非缺陷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 同剖面以及不同桩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只用于同一剖面内各测点的相对比较,其测试 值也没有声速稳定。因此,目前主频漂移指标仅作为声速、波幅的辅助判据。 接收波形也是反映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混凝土内部的缺陷也较敏感,在 现场检测时,除逐点读取首波的声时、波幅外,还应注意观察整个接收波形态的变化 ,作为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综合判定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为接收波形是 透过两声测管间混凝土的声波能量的一个总体反映,它反映了发、收换能器之间声波 在混凝土各种声传播路径上的总体能量,其影响区域大于直达波(首波)。
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础检测报告范本

目录一、工程简介 (1)二、工程地质概况 (1)三、检测依据 (2)四、检测仪器设备 (2)五、检测原理 (2)六、检测结果 (4)七、结论 (5)八、附图 (5)一、工程简介本项目位于xxxxxxxxxxxx,本项目为xxxxxxxxxx建设项目。
检测具体工程信息见下表:二、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地勘资料显示,XXXXXXXXXXXXXXXXXXXX三、检测依据1.检测标准规范及代号《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 014-20212.其他检测依据委托方提供的设计文件及其他说明文件。
四、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设备一览表五、检测原理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多相非匀质体。
对于正常的混凝土,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是有一定范围的,当传播路径遇到混凝土有缺陷时,如断裂、裂缝、夹泥和密实度差等,声波要绕过缺陷或在传播速度较慢的介质中通过,声波将发生衰减,造成传播时间延长,使声时增大,计算声速降低,波幅减小,波形畸变,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这些声学参数的变化,来分析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
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混凝土质量,是在桩身中预埋2〜4根声测管。
将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分别置于2根导管中,进行声波发射和接收,使超声波在桩身混凝土中传播,用超声仪测出超声波的传播时间t、波幅A及频率f等物理量,就可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
1.检测方法接收及发射换能器置于检测管内,并放置于声测管底部。
测量时将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同一标高。
发射与接收换器同步提升。
测量点距10cm。
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大于2cm,并随时校正。
当发现读数异常时,加密测量点距,以保证测点间声场可以覆盖而不至漏测。
检测由检测管底部幵始,发射电压值应固定,并应始终保持不变,放大器增益值也应始终固定不变。
将每2根检测管编为一组,分组进行测试。
2.数据分析与桩身完整性判定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桩身完整性分类桩身完整性判定2 对于只有一个检测剖面的受检桩,桩身完整性判断应按该检测剖面代表桩全部横截面的情况对待。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精品资料检测人员:上岗证号: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校核:上岗证号:审核:上岗证号:批准:职务:声明:1,本检测报告总页数共页,涂改,换页无效.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检测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方法:基桩声波透射法(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检测日期: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检测单位名称出报告日期检测项目的位置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检测人员:上岗证号: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校核:上岗证号:审核:上岗证号:批准:职务:声明:1、本检测报告总页数共页,涂改、换页无效。
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未经检测单位名称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中心检测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检测单位名称出报告日期地址: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单位电话联系人:数据处理 结果输出室内计算机受某某委托单位委托, 检测单位名称 于 某某检测时间段 ,对 检测项目名称 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砼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工程共检测 根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1、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武汉岩海RS-ST01D(P)数字超声仪,包括双孔换能器、孔口深度滑轮。
数据自动连续采集。
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图1。
图1 基桩超声波检测示意图2、基本原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
基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

基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约16km,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km,占正线长度12.3%;全线铺设无碴正线约1268公里,占线路长度的96.2%。
有碴轨道正线约50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8%。
全线用地总计5000km2。
铁路桥梁基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
二、检测依据1. 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2.《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三、检测方法和适用范围1.声波透射法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混凝土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混凝土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混凝土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混凝土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混凝土的声学参数。
测试记录不同测试剖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混凝土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
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声波检测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
换能器由桩底同时从下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声波透射法测桩的特点:检测全面、细致,现场操作简便,迅速,不受桩长、长径比的限制,一般也不受场地限制。
声波透射法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框图1 2 3 4 52.检测仪器1)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 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mm;➢ 谐振频率宜为30~60kHz;➢ 水密性满足1MPa水压不渗水。
基桩超声波检测报告

目录1 工程概况 (3)2 检测目的 (4)3 检测依据及标准 (4)4 主要检测仪器及人员 (4)5 检测原理及缺陷类别判据 (4)5.1 检测原理 (4)5.2 桩身混凝土缺陷判定依据 (5)5.3 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依据 (6)6 检测结果分析 (7)6.1检测环境 (7)6.2分析结果 (7)6.3检测原始波形 (7)7 检测结论 (8)8 附图 (9)国道改建工程二标基桩超声波跨孔透射法检测报告1 工程概况2 检测目的采用超声波跨孔透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中声测管之间混凝土的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 检测依据及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4 主要检测仪器主要仪器如表4-1所示。
表4-1主要仪器设备5 检测原理及缺陷类别判据5.1检测原理基桩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是由超声波仪中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一系列周期性电脉波,加在压电换能器的极板上,转换成一系列超声脉冲,它穿过被测物体,被接收探头所接收,重新变成电信号,根据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时间(声时)和距离(声程),即可计算出声速。
从实测声速的特征,可反映所穿过物体的特征变化,如果超声波传播路径中产生缺陷,则超声波的能量将部分被反射,接收信号的特征(如声波的传播时间、能量损失、波形畸变)将发生变化,根据接收信号的特征变化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从而测知其缺陷的深度。
根据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必须使超声波脉冲穿过待测物体,因而采用双孔测量法(图1)。
首先在灌注混凝土前预埋声测管,固定于钢筋笼上,在检测前,把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置于两根测管中,由仪器中的发射系统发射电脉冲,使之产生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即超声波。
超声波通过耦合剂和混凝土介质,到达接收探头,接收探头把已带有混凝土特性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仪器中的衰减器、放大器送到显示器显示出来。
图1 超声波跨孔透射法测试原理图5.2桩身混凝土缺陷判定依据 1声速判据当实测混凝土声速值低于声速临界值时应将其作为可疑缺陷区。
基桩超声波法检测解读

根据实测声时计算某一剖面各测点的PSD判据,绘制“判据值~ 深度”曲线,然后根据PSD值在某深度处的突变,结合波幅变化情况 ,进行异常点判定。采用PSD法突出了声时的变化,对缺陷较敏感, 同时,也减小了因声测管不平行或混凝土不均匀等非缺陷因素造成的 测试误差对数据分析判断的影响 。
波幅判据
在《规范》中采用下列方法确定波幅临界值判据:
声速低限值法
v i< vL
vi——第i测点的声速;
件的抗压强度与声速对比试验结果,结合本地区 实际经验确定。
vL—— 声速低限值,由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
PSD法判据
(t ci t ci 1 ) 2 Ki z i z i 1
t tci tci1
Ki——第i测点的PSD判据; tci、tci-1——分别为第i测点和第i-1测点声时; zi、zi-1——分别为第i测点和第i-1测点深度。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又称为S波。 是依靠使介质产生剪切变形引起的剪切力变化而传播的,它和介质的剪 切弹性相关。由于液体、气体无一定形状,不具备切变弹性,不能承受
剪切应力,所以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固体介质表面受到交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作用,介质表面质点发 生相应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结果使质点做这两种振动的合成运 动,即绕其平衡位置作椭圆运动,该质点的运动又波及相邻质点, 而在介质表面传播,这种波称为表面波,又称R波。表面波传播时, 质点振动的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少,当深度超过2倍的波长时, 振幅已很小了。表面波也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对可疑测点,先进行加密平测(换能器提升 步长为10~20cm),核实可疑点的异常情况,并 确定异常部位的纵向范围。 再用斜测法对异常点缺陷的严重情况进行进 一步的探测.斜测。就是让发、收换能器保持一定 的高程差,在声测管内以相同步长同步升降进行 测试,而不是象平测那样让发、收换能器在检测 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高程。 由于径向换能器在铅垂面上存在指向性,因此, 斜测时,发、收换能器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不能太大,一般可取3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基桩声波透射法试验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页数:
报告编号:
XXX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xxx
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审查:
项目负责人:
报告签发:
注: 1.本报告封面盖有“报告专用章”“省基桩检测专用章”;
2. 本报告检测结果表盖有“报告专用章”;
3. 对本报告若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向本公司提出。
••检测单位地址:xxxx
邮政编码:410007
••电话:0
工程概况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智博联科技生产的ZBL-U520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双孔式换能器(Φ25)等。
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图1。
ZBL-U520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信号输入参数设定
数据处理结果输出
计算机
电缆
柱
声测管
岩土
换能器
图1 桩基础超声波试验示意图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围砼的密实度参数。
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砼的参考强度和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
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
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
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JGJ 106-2014
二、成桩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各检测桩的情况见表2,本报告中桩号按设
计图纸编写,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
检测桩的设计施工资料 表2
三、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判定
1、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参量
① 声速(幅值、频率)测量值的平均值:
∑=
i m X n
X 1
② 声速(幅值、频率)测量值的标准差: 12
2--=
∑n nX X
S m
i
x
③ 声速(幅值、频率)测量值的离差系数: m
x x X
S C =
2、声参量异常临界值:
① 声速异常临界值: x m S V V λ-=0 ② 波幅异常临界值: A A a 06=- ③ PSD 异常判定值:PSD =t K ∆• 1
1
----=
i i ci ci z z t t K
1--=∆ci ci t t t
根据以上判据,并综合接收波形的畸变以及主频漂移等多种因素,分析桩身完整性及缺陷性质。
3、根据声参量检测结果,将桩身的完整性按四类划分:
一类桩: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
二类桩: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
三类桩: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
四类桩: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桩身混凝土声速出现普遍低于低限值异常或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
四、检测结果
各桩检测结果见表3,实测数据曲线图见附图表。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结果表表3
1-2 840 4.416 4.039 0.158 A 检
测
围
完
整注:声测管编号见图2所示,声测管编号以正北方向顺时针开始第一根管为A。
五、检测结论
本次共对1根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
Ⅰ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Ⅱ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Ⅲ类桩共1根,占所测桩数100.00%;
Ⅳ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说明:
1、桩基剖面编号1-
2、1-
3、2-3分别对应A-B、A-C、B-C。
六、附图表:
实测曲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