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一、概述1。

1 项目概况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

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

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

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主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境内,终点里程为K11+163。

166,支线终点里程K1+005。

268,共计12。

168公里.1。

2 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丁青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设计合同;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1)道路部分(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

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1。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的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介于北纬27°21ˊ~27 °46ˊ、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陆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00平方千米本项目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某某某,某某某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镇,地处平阳县西北部,东、东南、南、西南、西与水头镇为邻,西北与文成县平和乡接壤,北、东北与瑞安市高楼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80.10平方千米。

1.2工程规模、概况本次设计某某某道路起点西接某某某,道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888,实施道路全长888m,现状道路红线宽度1.9~7.6米,等级参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1.3道路现状现状某某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沿线两侧有大量居民住房及商业用地,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破损严重,多处出现板块沉陷,脱空、开裂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及某某某的镇容镇貌。

因此本次设计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沿线附属设施进行补充设计。

现状道路(一)现状道路(二)现状道路(三)现状道路(四)1.4 设计内容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

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地形图;2、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3、本工程签订的设计合同。

2.2采用规范(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5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6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12)《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4)《温州市市政工程设计导则》2012.09;(15)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013年版)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一、背景介绍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流畅和居民的出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道路安全性和舒适性,道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道路设计提供详细而全面的说明。

二、设计目标1.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流量的承载能力,并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2. 提升交通安全性:设计道路时需充分考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确定合理的交通流线和交通标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提供良好行车体验:设计道路时要注重道路质量,确保道路平整、没有明显凹凸不平的地方,减少车辆的颠簸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4. 保护环境:设计道路时要注意保护周边自然环境,采取措施减少噪声与污染,确保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共生。

三、设计要求1. 道路布局:设计应根据周边建筑、道路网络和交通需求确定合理的道路布局。

确保各个交叉口的设计符合通行规则,避免交通堵塞,提高通行效率。

2. 车道设置: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要求,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宽度,确保车辆的舒适行驶,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3. 车行道与人行道划分: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和交通需求,合理划分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通行。

4. 路侧停车位设置:根据周边建筑和居民的停车需求,合理设置路侧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确保停车场所的充足性和通行便利性。

5. 公共交通设施:根据地区公共交通状况,合理设置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私家车出行。

6.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交通规则,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通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7. 道路照明:确保道路照明设施的合理设置,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设计流程1. 背景调研:了解道路设计的背景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

2. 需求分析:根据背景调研结果,确定道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一、工程简介1、本工程为XX市顺佳·铭苑市政工程,位于大转盘东北角,丽青路北面,开发路东面。

市政道路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981.0平方米,路宽16.0米。

设计内容包括路面、路基、人行道等设计。

二、设计依扰和主要技术指标〔一〕设计依据及标准1、业主提供的顺侍铭苑规划图;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 37-202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169-2021〕;4、?无障碍设计标准?〔GB50763-202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21〕6、其他有关道路和排水的各种国家和部颁设计标准。

〔二〕道路主要技术参数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路面轴载标准:100KN;3、设计年限:砼道路20年;4、设计车速:30km/h三、道路平面〔一〕平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的平面线通常由线路的几何设计元素决定,包括转弯半径、视距、坡度等,这些要素与道路的设计车速有关,而设计车速又与道路的等级,沿线用地的开放、出入口管制的程度有关。

2、规划道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保证交通设备以及街道装置的需求也必须在规划阶段一并考虑,必须确保在适当的位置有足够的空间设产交通标志、路灯等,以保证这些设施不会过分接收车辆、行人造成事故隐患。

〔二〕平面设计内容:新振路〔设计范围〕道路设计起点位于开发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000,坐标X=46354.386,Y=96458.986,设计道路终点位于丽青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307.500,坐标X=46192.583,Y=96595.341,道路全长307.5米;四、道路纵断面〔一〕纵断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设计标高并结合原地面高程。

2、为保证行车平安、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4、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平安、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形均匀,保持路面排水通畅。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六、横断面设计四米、三米宽路面为单面坡坡度为1. 0%,六米宽道路为双面坡,坡度为1. 5%。

七、铺装结构1、综合工程建设阅历,经核算,四米、三米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20 厘米厚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2厘米。

六米及六米以上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厚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1厘米。

停车场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草坪砖、5厘米厚中砂、15厘米厚C20混凝土、30厘米厚建筑渣土,总厚度为56厘米。

2、路面施工(1)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查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符合设计要求,排水良好,压实度、强度满意设计要求。

(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石灰土采纳路拌法施工,分层碾压,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

八、路面材料要求(1)石灰应采纳HI级以上石灰,并留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生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60%,消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50%,假如消石灰CaO+MgO含量小于30%二、设计依据1)业主的托付以及相关要求2)初步争论意见三、设计、施工与验收法律规范及标准1)《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部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法律规范》(GB50220-95)4)部颁《城市道路设计法律规范》(CJJ37-90)5)部颁《大路路基设计法律规范》(JTJ D30-2004)6)部颁《大路路基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3-95)7)部颁《大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4-2000)8)《大路沥青路面设计法律规范》(JTG D50-2006)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法律规范》(JGJ 50-2001 )四、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km∕h3)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IOOK N4)地震基本烈度:8度五、平面设计本次工程兴盛商业广场内道路设计,线形考虑接近原地面,比建筑物一层平面高程略低。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综合经营公司厂区道路改造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篇总说明一、测设主要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9;2、部颁《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3、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4、部颁《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部颁《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6、部颁《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7、部颁《公路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8、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9、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0、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1、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2、部颁《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JTJ018-96;13、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4、部颁《公路砖石与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15、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6、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19、《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20、《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号;21、《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规定》公社设字[2000]285号;24、其他相关规范、手册。

二、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四级及以下;2、设计速度:10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6米(8米);4、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6米,一般最小半径30米;5、最大纵坡:10%,最大合成纵坡一般路段10%,最大超高横坡度:8%;6、最小缓和段长度:10米,最小平曲线长:20米;7、最小坡长:一般路段60米,困难路段40米;8、两平曲线间直线段最小长度:两同向曲线间一般最小长度:40米,特殊路段极限最小长度30米,两反向曲线间一般最小长度:20米,特殊路段极限最小长度15米(平曲线间直线段长度是按《路线设计规范》7.2.2条的规定执行,对于特殊路段,按《规范》“设计速度小于等于40km/h的可参照执行”的规定执行的);9、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总说明书1.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该工程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同济站道路与排水恢复工程的道路工程设计图。

地铁同济站的车站分为主体结构工程和与其连接的出入通道、风亭等附属工程。

地铁站主体、附属结构工程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工程施工共分为二期,分阶段实施。

目前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附属结构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

前期配合地铁同济站主体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了多次临时迁改,目前具备了道路恢复的设计条件。

本次道路恢复工程,需恢复和完善的道路项目主要有车道恢复砼路面并沥青罩面、新铺人行道,恢复中央分隔带缘石、恢复绿化带等项目。

1.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道路分类:城市主干路道路级别:Ⅰ级计算行车速度:60 km / h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坐标系统:佛山统一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1.3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起点位于佛山乐园西侧,终点止于同华横街路口以南43米,长482米;路口向东、西两侧接顺同济路现状路面。

在新铺的砼路面和现状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

对路线范围内的旧混凝土路面需要进行刨铣、修补灌缝、罩面;新铺人行道。

2.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挡墙设计2.1 平面设计本工程是原状恢复,故平面位置、线形完全遵照原貌,保持不变,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绿化带等。

2.2纵断面设计根据现状地面标高并保证沥青罩面厚度不小于6 cm为原则,并考虑接顺道路主干道路、沿线的小路;并根据实测标高确定沥青罩面后的路面设计标高。

道路设计纵坡坡度平缓,主线最小纵坡0.053%左右。

2.3 横断面设计汾江南路原来横断面为双向4车道,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3 m, 采用三块板形式,43.0+7.0m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非隔离带+15.0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7.0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道路设计说明范文

道路设计说明范文

道路设计说明范文道路设计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及交通需求,规划、设计和建设道路的过程。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同时还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道路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在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用途。

道路的功能可以分为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

交通功能主要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通行速度和交通组织等,而城市功能主要是指道路对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基于这些功能需求,需要合理规划不同类型的道路,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以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

其次,在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几何设计。

几何设计主要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涉及道路宽度、车行道数量、人行道宽度、分隔带和道路边坡等。

而纵断面设计主要涉及道路的纵坡和曲线设计,以保证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的安全通行。

另外,在道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安全。

这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引导标线、交通设施等的设置,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交通流动方式,如交叉口的类型及位置,以优化车流和行人的通行效率。

此外,道路设计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道路的排水沟、路面排水口和雨水管道等,以确保道路在雨水天气下能够顺利排水,减少道路积水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

最后,在道路设计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道路设计应该尽量考虑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规划绿化带和设置雨水花园等方式,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道路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

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功能需求、几何设计、交通安全、排水系统和环境保护,以实现道路的最佳设计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设计说明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道路所经区域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原为xxx的取土场,结束后填埋,为杂填土,填埋年限约3年黄褐色,湿,局部饱水,松散、多孔隙、成份混杂,以粘性为主,含砂、砖块、碎石、钙质结核、植物根系、建筑垃圾等,局部夹青灰色淤泥质土。

该层层底埋深米,层厚米,平均层厚米。

本次设计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标线部分及交叉口预埋信号管道)、绿化工程。

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交通等级:轻交通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道路标准荷载:BZZ-100四、道路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型:依据xxx 规划》定线,整体南北走向。

2、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最大纵坡为%,最小凹形竖曲线R=7500米。

3、道路横断面设计xxx路道路红线标准宽20米,双向两条机动车道,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 3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3米+14米+3米=20米),详见标准横断面及管线综合图。

车行道路面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采用%双面坡控制;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采用%单面坡。

4、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 ①路基处治低于95%格栅,垫层下3米范围(土不足3米时挖至原状土层)内杂填土进行挖除,并用强夯夯实,压实度(重型标准)≥90%;然后素土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91%;与原状土衔接处开挖台阶再进行填筑,台阶宽度不小于2m 。

②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③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腐殖土,或含杂草、树根等及含水饱和的湿土,透水性不良的土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⑤路基边坡填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2放坡,挖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放坡。

(2)路面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0年,设计容许弯沉值(),路面结构总厚度58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上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下面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M7≥)上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M7≥)下基层;人行道采用生态砖路面,路面结构总厚度43cm:6cm厚生态砖面层;2c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15cm厚C20透水混凝土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

①面层面层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沥青和集料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两层沥青层之间设置粘层,粘层沥青采用快裂阳离子专用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数量L/m2。

透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对稳定碎石的透入深度不宜小于5mm,沥青用量建议为,洒布数量宜通过现场实验确定;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厚度不宜小于6mm,沥青用量建议为。

路面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格尺寸为15mmx15mm,纵横向极限拉力≥80KN/M,伸长率≤3%。

②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水泥剂量建议采用4-6%,基层混合料拌合前应首先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及有关试验,以确定混合料中的最佳含水量和水泥、石料的合适用量,并通过监理和业主同意后实施。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压实度≥98%,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骨架密实型碎石级配组成:③人行道及路缘石 人行道采用生态砖铺面,生态砖平均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C20混凝土基层,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不低于95%。

平面石、立缘石、平缘石均采用C30混凝土预制,路缘石产品和安装应满足《混凝土路缘石》JC899-2002和相关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

5、工程管线综合 本次设计道路管线自西向东依次为:燃气管道、弱电管道、照明电缆、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照明电缆、电力管道、给水管道;详见标准横断面及管线综合图。

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热力管道让雨污水管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的原则。

五、道路排水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2、雨水排水方向及管径 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东侧道路非机动车道下,管道中线距道路中线米,雨水以四号路为界,分段于收集与四号路交汇处,接入区河。

管径D600-1000mm 。

3、污水排水方向及管径 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管道中线距道路中线米,自北向南收集,接入五号路污水管道,最终接入污水处理厂。

管径D500-600mm。

4、雨水设计采用南阳市暴雨强度公式:i=+/(t+ (mm/min)雨水流量公式: Q=167i ΨF (L/s)其中:i---设计降雨强度(mm/min)t---设计降雨历时(min)Q---设计雨水流量(L/s)Ψ--径流系数,取 F--设计汇水面积(104m2)Tm---设计重现期,取2年(1)敷设位置、管材及管径管道单侧敷设,管中距道路中心线4米;管道采用HDPE 管,质量应符合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行业标准及本地区相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

(2)管道基础、接口及埋深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厚度30厘米。

≤H(管顶覆土)≤米时采用12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采用15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采用18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III级管)采用180°砂石基础;(3)构筑物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雨水口深,下设沉泥槽,参见标准图06MS201-8-10。

雨水口连接管管径300mm,坡度,坡向对应检查井。

交叉口处、凹竖曲线处雨水口应置于路面最低处。

雨水口箅子采用重型球墨铸铁箅子,质量应符合《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CJ/T3012-1993)的相应等级的井盖试验荷载要求》。

雨水口框座周围用C30混凝土浇筑,宽度20cm,厚度28cm。

雨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参见标准图06MS201-3-14、16。

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井盖应有“雨水”标示。

井盖周围用C30混凝土环形浇筑,环宽30cm,厚度28cm。

(4)外接支管检查井向两侧人行道外接雨水支管至道路红线外2m,除注明外管径为dn400mm,坡度,坡向对应检查井。

外接支管管端用砖作临时封闭。

为避免管线的交叉打架,支管与主管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

本设计原则按每间隔一个检查井外接支管,结合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并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调整。

5、污水设计(1)敷设位置、管材及管径管道单侧敷设,管中距道路中心线米;管道采用HDPE 管,管顶覆土小于米的路段采用II级管,管顶覆土大于米的路段采用III级管,质量应符合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行业标准及本地区相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

(2)管道基础、接口及埋深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厚度30厘米。

≤H(管顶覆土)≤米时采用12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采用15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采用180°砂石基础,≤H(管顶覆土)≤米(III级管)采用180°砂石基础;(3)构筑物污水检查井采用盖板式砖砌圆形检查井,参见标准图06MS201-3-20。

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质量应《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CJ/T3012-1993)。

井盖应有“污水”标示。

井盖周围用C30混凝土环形浇筑,环宽30cm,厚度28cm。

(4)外接支管检查井向两侧人行道外接污水支管至道路红线外2m,除注明外管径为dn400mm,与干管连接采用管顶平接,坡度,坡向对应检查井。

外接支管管端用砖作临时封闭。

本设计原则按每间隔一个检查井外接支管,结合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并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调整。

6、雨污水管道施工及验收(1)沟槽开挖及管道基础①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管道外径加~计算。

②沟槽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土应用人工清槽,不得超挖。

如遇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其深度在以内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在以上者可换填最大粒径10~15mm的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碎石,并整平夯实。

③开槽施工,如遇软性淤泥、人工填土等时,应清除至较好地基,超挖部分做回填砂砾石处理,密实度应达到95%。

④开槽达到设计高程后,应会同有关方面验槽。

(2)沟槽支撑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支撑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或钢材木材混合使用。

(3)管道严密性试验雨污水管道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先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试验允许漏水量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规定。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4)沟槽回填雨污水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

①雨水管道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的接缝水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mm2。

②雨污水管道用中粗砂回填沟槽,若为同槽施工,第一次回填厚度为较高管顶以上15cm以下,确保管底振动密实后,其它再按规范要求分层振实,填至较高管顶上50cm,如距离路床顶不超过80cm,直接用砂砾石回填至路床顶;如距离路床顶超过80cm,可先回填50cm砂砾石,再回填素土至路床顶。

③检查井井室周围50cm 宽范围内用砂砾石回填至稳定砂基层底。

④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回填土方时应注意合理组织施工,及时回填。

如天气条件不允许,回填土方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需要采用砂砾石回填时,须经监理和建设单位同意。

管道各部位回填压实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有关要求。

(5)检查井及雨水口①污水检查井内、外壁及雨水检查井内壁、雨水口内壁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20mm,抹至检查井顶部;遇地下水时,雨水检查井井壁外壁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20mm,抹至地下水位以上50cm。

检查井盖板、井盖安装时加1:2防水水泥砂浆座浆及抹三角灰。

②雨水口井圈表面高程应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mm,并与附近路面接顺。

(6)其他①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预处理,工业废水排放水质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有关要求后,方可接入本次设计污水管道。

②建议新建单位或街坊内部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已建单位或街坊内部现状为雨、污合流的限期改造,保证雨、污水顺利排放。

③外接支管接入时,施工方应避免错接、乱接。

六、给水工程给水水源来自市政给水,引入DN300(HDPE管);室外消火栓系统与供水系统共用低压供水管网。

市政供水管道选用给水用PE100级,高密聚乙烯(HDPE)管材,压力等级,热熔连接,严禁不同厂家管材、管件混接,管件与管材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并按相应厂家规定的温度、持续时间等参数确定热合时间,保证热合质量,按该型号管材的安装技术规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