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电场强度教案.doc
电场强度教案完整版

电场强度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场强度》教案授课人李传林一、教材分析本堂课采用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三节。
电场是一种物质,对这一点的认识,课本是先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要通过物质做媒介引进电场的。
电场因为它看不见、摸索不着,比较抽象,故可先把它接受下来,在学习中逐渐加深对它的认识。
本节主要由“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的叠加”四部分组成。
电场强度是本章的重点,它的概念的建立又是本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推导并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会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抽象物理量的思维方法;(2)通过组织探究和验证实验过程,训练学生观察与总结的能力,运用数学的控制变量法和比值定义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3)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规律探究过程,认识探究意义、尝试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场的概念学习,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物质--实物粒子和场,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次;(2)通过探究和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合作精神,以及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的意识;(3)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的获得过程四、教学难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五、教学过程复习库仑定律教师:相互作用的电荷需要接触吗学生:不需要。
教师:像这样不需要接触也能产生的作用力还有哪些?学生:磁力,万有引力。
教师: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怎样产生作用的呢进入新课教师:曾经有人认为这是超距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跨过时间和空间而直接产生。
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强度教案一、引言电场强度是电场中计量某点的电力作用强度的物理量,对于理解电场和电势差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主要讲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公式与计算、电场强度的矢量性质、电荷分布对电场强度的影响等内容。
二、电场强度的基本概念1. 电场的定义:在空间某一点,存在电荷Q时,该点周围存在力的作用,称为该点电场。
2. 电场强度的定义:在电场中受力电荷上单位电荷所受到的电力作用称为电场强度,用E表示。
3. 电场强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千伏每米(kV/m)。
4. 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是矢量量,方向是电场作用力的方向。
三、电场强度的公式与计算1. 电场强度的公式在真空中,点电荷Q在距离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 kQ / r²k为库仑常数,k = 9×10⁹ N·m²/C²。
2. 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当存在N个点电荷时,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为:E = E₁ + E₂ + …… + EN其中E₁、E₂、……、EN分别为N个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四、电场强度的矢量性质1. 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电场强度是矢量,对于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其合成电场强度是各电场强度矢量之和。
2. 电场强度的反比平方定律: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方向与Q电荷正负和r距离的方向有关,正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指向电荷,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指向电荷相反方向。
五、电荷分布对电场强度的影响1.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而电荷分布体的电场强度则与距离、电荷分布、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2. 板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假设有无限大的平面带荷Q,带荷平面面积为S,电场强度E为:E = σ / 2ε₀σ为板面电荷密度,σ=Q/S;ε₀为真空电容率,ε₀=8.85×10⁻¹² F/m。
3. 空间点电荷分布情况:空间均匀带电球壳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为:E = kQ / r²k为库仑常数,k = 9×10⁹ N·m²/C²。
高二物理教案《电场 电场强度》

高二物理教案《电场电场强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场的概念。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3.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
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1.复习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作用的;地球与月亮间有万有引力作用力也是因有万有引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1)电场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
不能以人类感官为标准判定存在与否。
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
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且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固定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2)电场强度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强度电场线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知道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2.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
3.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
4.知道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5.以电场线描述电场为例,渗透用场线描述矢量场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单位、物理意义;理解电场线的功能。
用比值定义电场强度,E与F、q无关,只由电场决定。
三、教学仪器大金属球、铝箔球、玻璃屏、起电机、铁架台、电场线投影器、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定律——库仑定律,请大家回顾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答:略。
引入新课: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是怎么发生的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历史上曾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法拉第之前,人们认为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种超距作用,也就是一个电荷对另一个电荷的作用力是隔着一定空间直接给予的,不需要中间什么媒介作传递,这种方式可以表示为:在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这个电荷的作用力就是通过这个电场给予的,这种作用方式可以表示为: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完全证明了场的观点的正确性。
电场以及以后将要学习的磁场已被证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电视台和无线电广播电台就是靠激发电磁场的方式发送各种节目信号的。
虽然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远离发射塔的地方,用电视机和收音机接受到它们发送的节目信号,这就是电磁场客观存在的很好例证。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电场的重要概念。
第二课时电场强度电场线(一)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我们怎样研究电场呢?电场能够对处于场中的电荷施加电场力的作用,这是电场的基本性质。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带电量很小、线度也很小的检验电荷q,分别放入带电体Q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位置,观察检验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有何特点。
电场强度的相关实验教案

电场强度作为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经常被用于描述电子在电场中的表现和计算电子的移动距离。
学生们深入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生学习电场强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入掌握电场强度的相关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种与电场强度有关的实验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授课。
一、实验名称:测量点电荷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实验二、实验目的:1、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2、掌握如何测量点电荷电势和电场强度的方法。
3、了解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势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直流电源;2、单个电荷点;3、电压表;4、电阻;5、导线。
四、实验步骤:1、将电荷点放置在桌子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并与直流电源相连。
通过直流电源来控制电荷点的电荷量。
2、通过电阻和导线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荷点上。
电压表应该与地面相连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通过测量点电荷电势计算出点电荷电势的值。
4、通过测量电荷点周围的电场强度,计算电场强度的值。
5、将得到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势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1、通过实验得到了点电荷的电势和电场强度的数值,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通过绘制电荷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图,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3、提出了自己对电场强度和点电荷电势之间关系的看法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六、实验分析:1、在测量电场强度时,需要精确地测量测量电压表的电压和电阻的值,在计算时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小误差。
2、在分析实验结果时,要注意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数量级之间的差异,以免因为数量级过大或过小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3、在探究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势之间的关系时,要考虑一些相关的因素,如点电荷的电荷量、自身的大小和距离等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对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相关公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学生们掌握了如何测量点电荷电势和电场强度的方法,并且对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电势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强度教案电场强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别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电场强度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电场强度教案1 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场的特点,描写场的方法,并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场的模型和图象。
(2)加深理解场电荷、检验电荷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
(3)可以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进展简单运算。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场的叠加原理,会计算简单的点电荷组产生的电场。
2.才能目的:可以运用所学概念、公式进展简单运算,形成一定的解题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深入理解电场和电场强度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2.纯熟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场的叠加原理解决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四、教具:幻灯片,上节课所用的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场?电场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2.用什么物理量来描绘电场的强弱?是怎样定义的?是矢量还是标量?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计算公式你知道有几个?应用时需要注意什么?4.什么是电场的叠加原理?引导学生答复:1.电场的概念:(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空间里的一种特殊物质。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存在着电场。
(2)电场的根本性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电场力)2.电场强度:(1)用电场强度来描绘。
定义:物理学中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
简称场强。
(2)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3)E的方向:E和力F一样,也是矢量。
我们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样,那么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E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E的单位: 牛/库(N/C)(5)E的物理意义:①描绘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是描绘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电场强度教案

电场强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rac{F}{q}$,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电场强度的矢量性,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
4、认识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 k\frac{Q}{r^2}$,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式。
(2)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1)电场强度的矢量性。
(2)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场的概念,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电场强度。
2、新课讲授(1)电场强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位置电荷受力不同,说明电场具有强弱之分。
从而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电场强度是用来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给出电场强度的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
定义式为$E =\frac{F}{q}$。
强调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每库(N/C)。
(3)电场强度的矢量性结合力的矢量性,说明电场强度也是矢量。
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真空中点电荷$Q$在距离它$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k\frac{Q}{r^2}$,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强调该公式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3、课堂练习通过几道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已知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求电场强度;已知点电荷的电荷量和位置,求某点的电场强度等。
4、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场强度的概念、定义式、矢量性和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完成课本上的习题、思考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关系等。
物理《电场强度》教案

物理《电场强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粗略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
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6.利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知道匀强电场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2.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研究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教学难点: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陌生的内容,且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进行适当启发引导五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展示预习情况,老师准备幻灯片,计算机,铜丝,塑料笔教学方法以“电荷间相互作用如何发生”、“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两大问题为主线展开,具体操作思路是:1.学生自学电场,培养学生阅读、汲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模拟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3.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电场及场强叠加原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投影展示问题1:真空中?它们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难道能够不需介质超越空间?投影展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图片(1.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电场电场强度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本节主要由“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匀强电场”几部分内容组成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陌生的内容,且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进行适当启发引导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并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电场叠加及知道叠加求合场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迁移到新知识,如通过上节库仑定律理解电荷作用靠电场传递。
矢量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于电场叠加的运算。
2、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得出对有关现象的本质认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推理来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
教学难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1、复习导入新课,提出新课题,通过再研究上次课的演示实验出发,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设问激疑,尽量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类比释疑,对新概念的引入,尽量启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已知的相类似知识,通过类比、分析,使得抽象概念能够较顺利地建立。
4、实验分析,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使具体现象直观表达抽象概念,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扩大实验成效。
教学用具:
CAI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认识了电现象中的电荷,包括点电荷,元电荷及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点电荷?电荷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哪位同学来帮我们回顾一下? 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作用的电力叫库仑力或静电力。
那么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场
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提出“场”的概念。
他认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电场对A 电荷施力,电场是电荷受力的根源。
那么,什么地方有电场?
1、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2、电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电场是实际存在的,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电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电场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
[实例语言描述]
渡:电荷周围存在电场,那么把
另一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所受的电场力有什么关系呢?
(二)电场强度
场源电荷Q 形成的电场,放入一个试探电荷q ,同一电荷q
在源电荷Q 附近,不同位置处,受力有何特点?
结论:电场中不同位置,电场强弱不同。
那么如何表示一个电场不同位置的强弱呢?用什么表达更确切?刚才我们得到,试探电荷q 在不同位置受力不同,那么是否电场力就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呢?
分析:在同一位置引入不同电量的试探电荷,受力又有何结果呢?
1、在距场源Q 为r 处,分别测试q 1、q
2、……不先进电量带电荷,由
库仑定律得F 1=21r kQq ①,F 2=22r kQq ②,……,F n =2r
kQq n ③,可见同一位置不同电荷受力却不等,显然不能用试探电荷受的力的大小表示电场。
是什么使其受力不等呢?显然,不是电场本身变化了,而是不影响电场的试探电荷。
到底用什么办法来衡量电场强弱呢?
2、观察,①,②…③式中11q F =22q F =…=n n q F =2r kQ ,结果表明:比值q
F 在
电场中同一点是不变的。
比值
q F 反映了什么呢?怎么不因试探电荷q 电量及受力F 大小的影响?
3、类比回忆:物质性质的密度ρ,其定义ρ=v
m 。
同一材料ρ一定,m=ρv ,ρ一定时,v 大则m 大,v 小则m 小,而v 一定时,ρ大的,m 就大。
M 一定时,v 大的ρ小。
ρ反映了物质疏密程度,是材料本身因素决定的。
4、结论:电场某点,q F 比值一定,引入试探电荷q ′,比值q
F 大处,F ′大;比值小处F ′小,这说明比值
q F 可以反映电场某点的强弱。
总结(板书):
1、 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
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 公式:E=q
F 3、 单位:牛/库(N/C )或伏/米(V/m )
4、 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5、 电场强度是矢量,
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
应用:知道某点电场强度,有何用途呢?已知E ,可根据F=E ·q 确定点电荷受力。
过渡:那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利用电场强度定义及库仑定律,设
法推导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
(三)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的叠加
1、点电荷的电场
设场源电荷+Q ,试探电荷q ,
在r 处,由库仑定律F=2r
k Qq ∵E=q F =2
r kQ 如图,该点A 处,正试探电荷q 受力背离连线向外,说明正点电荷该点处电场强度方向背离场源电荷向外。
2、电场的叠加
那么如果空间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源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又怎么决定呢?
类比力的合成:描述电场的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它们表示叠加后电场强度,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右图,不同位置P 、Q 1、Q 2各自产生电场的场强E 1、E 2,则以E 1、E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E 表示合电场强度的大小,
所指方向表示合电场也即电场强度的方向。
这是求
两点电荷产生电场某点的电场强度,据此,我们也
应该可以求任意(两个以上)个点电荷,在任意位
置处的合电场强度。
也就达到描述电场强弱及电场分
布情况的目的。
三、题例分析
例1:如图上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 1=+3.0×10-8C 和Q 2=-3.0×10-8C ,它们相距0.1m ,求电场中A 点的场强。
A 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 相等,r=0.1m 。
解:点电荷Q 1和Q 2的电场在A 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1、E 2,方向如图。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E 合在E 1和E 2夹角的平分线上,
且与Q 1与Q 2连线平行,
合场强大小为E=E 1cos60º+E 2cos60º=2E 1cos60º=2
2
r kQ cos60º 代入数据得E=2.7×104v/m
四、课堂教学反馈
1、课堂练习1.场电荷Q=2×10-4C ,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 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
求:
(1)、q 受的电场力。
(2)、q 所在的B 点的场强E B .
(3)、只将q 换为q '=4×10-5C 的正点电荷,再求q '受力及B 点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 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2r
k Qq =25
492102102109---⨯⨯⨯⨯⨯=9N 方向在A 与B 的连线上,且指向A 。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22r
kQ q r kQq q F ==
E=24
92
102109-⨯⨯⨯=4.5×105N/C 方向由A 指向B 。
(3)由库仑定律:F '=25
4922
104102109--⨯⨯⨯⨯⨯='r q kQ =18N 方向由A 指向B 。
E=C N r
kQ q F /105.452⨯=='' 方向由A 指向B 。
(4)因E 与q 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 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 后场强不变。
五、课堂小结与练习
六、布置课外练习:课本P 123
2、3、4、6 七、板书、板画设计
1、定义: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定义式:E=q F
3、单位:牛/库(N/C )或伏/米(V/m )
4、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试探电荷q 电量及其受力F 无关。
5、电场强度是矢量, 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 点电荷的场强:E=2r
kQ (真空、点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