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合集下载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财经》杂志遍访业内专家,专家认为其原因: 第一,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 数量; 第二,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 第三,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 提取。
二、是在天津海关查到了最关键的证据: 天津广夏1999年度出口额仅为480万美元,2000年度更是只有3万美元。 这表明其所宣称的1999年出口5610万马克、2000年出口1.8亿马克的说法纯 为编造。 三、其签下60亿合同的德国买家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是注册资金 仅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 四、其据称出口创汇创利的"超临界萃取产品",在产量产品和价格上均被专 家证实不具可能性。
银广夏事件之——致命一击
2001年8月3日,《财 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 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 事件被曝光。随后证监会介 入调查,确认了银广夏造假 事宜,该事件引发诸多连锁 反应。
银广夏事件之——骗局被揭穿
《财经》经调查确切获知,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
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子虚乌有的编造: 一、是利润虚造明显:
银广夏之——公司荣誉
•被中证亚商评选为“第二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8位;
•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0年中国大陆一百大上市企业排行榜”第8名。
•2000年7月上旬《新财富》按国际标准排出新财富100强,并且还隆重推出29家 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蓝筹股,其中第6名就是银广夏。一时《新财富》洛阳纸 贵。
经查实: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 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 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 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 额利润达7.45亿元,其中: •1999年虚构1.78亿元,2000年虚构5.67

银广夏案件分析

银广夏案件分析

现今的审计
审计理论上一直在强调审计的责仸是对财务报告的公 允性表达审计意见,审计幵丌是对被审计客户的会计资料 的真实性作完全的保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是会计的责 仸。在涉及到诉讼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在为自己的法律责 仸抗辩中坚持认为,即使发表了丌恰当的审计意见,只要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保持了应有的谨慎,幵丏幵未违 反审计准则的觃定,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丌需要承 担法律责仸。
• 审计责仸是无法回避的,况丏作为一项为社会公众服 务的职业,注册会计师过分地缩小这类服务的责仸,就意 味着他放弃了他所能胜仸和能提供服务领域的权利。对亍 整个的职业团体,实际上就是审计行业拒绝为经济社会提 供有效的服务,这种态度是必将影响审计的职业声誉。也 会造成社会公众对这一行业失去尊重不信仸,严重时.甚 至会产生新的服务形式而取代现代审计在社会结构中的位 置。
谢谢大家
审阅法: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过分依赖被审计
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
局限性:受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的制约, 易受主观意志左右
函证法局限性
由亍丌是对所有明细账户 都要函证,某些具有错误 余额的账户或许丌曾列作 函证项目 函证虽然可以发 现丌实的账户, 但如果账户原本 遗漏,自然也就 丌可能被列作 函证项目; 应收账款的证实 幵非意味着这些 债务人的欠款就 能按期全部收回
3
4
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仸,审计人员普 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丌具备与业胜仸能力,严重违反《独 立审计基本准则》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 划》的相关要求。
5
对亍丌符合国家税法觃定的异常增值税及所得税政策抦露情 况,审计人员没有予以应有关注;在收集了真假两种海关报 关单后未予以必要关注 。
审计人员是社会的“ 经济警察” ,而审计人员却没有发挥 “ 经济警察”的积极作用

银广夏事件案例法律分析(3篇)

银广夏事件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银广夏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一起重大财务造假案,发生于1999年至2001年间。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误导投资者,最终导致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银广夏事件不仅揭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漏洞,也暴露了公司治理的严重缺陷。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银广夏事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法律责任的承担。

二、银广夏事件的基本情况1. 事件背景银广夏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为酒类生产和销售。

1999年至2001年,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误导投资者。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发现其财务造假行为,随即公布该事件。

2. 事件过程(1)虚报利润: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等手段,虚报利润。

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银广夏公司虚报利润高达10.59亿元。

(2)误导投资者:银广夏公司通过虚假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

在虚报利润的过程中,银广夏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买入。

(3)事件曝光: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发现其财务造假行为。

随后,银广夏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三、银广夏事件的法律分析1. 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1)公司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公司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财务会计报告。

银广夏公司虚报利润,违反了该条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银广夏事件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明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却未予以制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1)证券公司责任: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违反本法规定,从事证券欺诈活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万元的,处以3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之——致命一击
2001年8月3日,《财经 》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 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 事件被曝光。随后证监会介 入调查,确认了银广夏造假 事宜,该事件引发诸多连锁 反应。
银广夏事件之——骗局被揭穿
《财经》经调查确切获知,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 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子虚乌有的编造: 一、是利润虚造明显:
•1999年-2000年,银广夏股价与“业绩”飙涨
•2001年,银广夏“传奇”达到顶峰——2001年3月,银广夏再度公告,德 国诚信公司已经和银广夏签下了连续三年、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总协议。以 此推算,2001年银广夏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至3元,这将使银广夏成为“两市 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股票”。银广夏传奇达到了顶峰。
银广夏事件回顾
•1998年,银广夏“业绩转折点”—— 1998年,从天津广夏出来一个好消息, 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出口供货 协议,天津广夏将每年向这家德国公司 提供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所生产的 蛋黄卵磷脂50吨,及桂皮精油、桂皮含 油树脂和生姜精油、生姜含油树脂产品 80吨,金额超过5000万马克。
• 1999年,银广夏每股盈利0.51元;
• 股价则从1999年12月30日的 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 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
• 2000年4月20日银广夏实施丰厚 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每 10股转增10股,股价随即展开填 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填 满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除 权前的价格为75.98元,全年上涨 440%,涨幅雄居该年沪深两市 第二名。
银广夏之——公司荣誉
•被中证亚商评选为“第二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8位; •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0年中国大陆一百大上市企业排行榜”第8名。 •2000年7月上旬《新财富》按国际标准排出新财富100强,并且还隆重推出29 家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蓝筹股,其中第6名就是银广夏。一时《新财富》洛阳 纸贵。 •200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银广夏视察,对该公司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科研体制改革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发表400余篇(条) 报道,中央领导和新闻界对银广夏的高度评价,这在沪深两市是极为罕见的。

银广夏案例分析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分析

谢谢大家
2、公司背景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 股票代码000557 发展历史: 1992年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 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 成立; 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开始时的主要业务为软磁盘生产,然后便逐渐进入了 全面多元化投资阶段
三、总结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审计证据方面
深圳中天 勤会计师 事务所的 重大过失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2、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中天勤在审计中严重失职并非偶然。事务所内部管理混 乱,审计态度随意,审计人员对审计目的、目标、范围以及 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多数表述不清,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而且执行不力。在对银广夏的审计中,他们未履行基本的三 级审核制度,审阅与签发均有一人包办,审核工作实际上流 于形式。 而且事务所的名称合并后,并没有进行业务管理的实质 性合并。原来两家事务所目前仍是采用独立运作方式,在内 部管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财务等方面尚未统一,各自的业务 也不搭界,代表对外业务风险由中天勤统一承担,而内部业 务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控制机制。为了追求规模的全国第 一,严重忽视了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业务风险管理。
269 227.78 159 721.06 55 440.19 46 191.20 10 471.52 92 363.32 6 671.89 96 596.83 44 517.69 110 295.86 21 469.86 7 595.49 2.180 0 2.020 0 40.967 52.415 0.424 9
弥天大谎一中国安然事件 银广夏审计案例

银广夏案例

银广夏案例

银广夏案例银广夏失败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银广夏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主要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6家发起人,通过向社会公众和内部职工募集新股设立而成。

1987年4月,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经深府外复(1987)63号文批复成立,由深圳市汇文企业总公司、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登宝山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注册资本为141万美元,三家分别出资13.43%、61.57%、25%,主营录像带的生产和销售,1988年10月在深圳开业。

后深圳市汇文总公司被公告撤销,撤销前已将其持有股权的3.84%经公证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所余9.59%的股权交深圳思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继承和管理,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股权中的10%转让给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

1989年7月,经深府外复(1989)435号文批复,深圳广夏文化有限公司(最后更名为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与宁夏电子计算机开发公司、香港登宝山磁制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70万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65%、10%、25%,经营范围为生产和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mdf)和提供技术服务。

1992年9月,经宁科(计)字(1992)225号文批准,深圳广夏文化实业总公司、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香港中昌国际有限公司在银川合资经营“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30%、45%、25%,主要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1993年4月正式投产。

1993年5月26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广夏)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字(1993)67号文批准筹建,1993年6月14日在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宁工商企字第003号《筹建许可证》,1993年8月28日和11月20日经宁夏体改委宁体改发(1993)19号、98号文及1993年11月15日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外经贸资二函字第736号文同意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在宁夏银川市登记注册。

2019-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文档资料

2019-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文档资料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件解读
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 司最早起源于深圳。
银广夏当时上市时的主要业务为生产经营3.5英寸电脑软磁盘及其 配件,该业务为原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与广夏(银川)磁技 术有限公司承担。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中国的安然事件:
银广厦事件解读
11909123 许薇 11909125 欧阳晓晓 11909126 赵立勤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银广厦事件的回放: 曾经的辉煌: 1993年11月,由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广夏微型软盘有
限公司、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合并改组并吸收其他六家发 起人共同发起成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银广夏A” 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银广夏的利润神话源自其从德国进口的一种设备-二氧化碳超临 界萃取设备。
2019年7月,第一条500立升×3的生产线在银广夏在天津的子公司 天津广夏试车并投入生产。
之后,银广夏又在芜湖和银川投资设立了两条1500立升×3和一条 3500立升×3的萃取生产线。并自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萃 取基地",前景似乎十分光明。
第五讲 中国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解读
按照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2019年8月8日 发布了风险提示性公告时所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披露:
到2000年银广厦公司经过持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逐 步开成今天的特色生物资源高科技产业公开发的产业体 系:
1、中药现代化产业。 2019年至今,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2万亩,

《银广夏案例分析》课件

《银广夏案例分析》课件
对银行和金融业监管的启示
探讨案例对银行和金融业监管的启示和改进方向。
未来的预测和对策建议
提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案件的预测,并给出针风险
防范意识
强调高风险行业对风险 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特 别是银行等金融业。
2 内部监督机制的重
要性
指出内部监督机制对防 范违规操作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3 背景调查和风险评
估的必要性
讨论进行背景调查和风 险评估的重要性,以降 低违规操作的风险。
结论
银广夏案例的启示意义
总结银广夏案例带来的启示和教训。
《银广夏案例分析》PPT课件
银广夏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 银广夏(Bank of China, Guangxi Branch)是中国广西地区的一家银行。本案例将分析银广夏的违规 操作及其影响。 - 案件起因和背景:银广夏涉嫌违规操作,导致负面影响。
案件经过
核心人物介绍
介绍参与案件的核心人物,包括银行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违规操作及金额
详细说明案件中涉及的具体违规操作和涉及的金额。
监督和调查
讨论相关部门对案件的监督和调查情况,包括警方、银监会等。
案件影响
1 银行声誉受损
解释银广夏案件对银行 声誉的负面影响。
2 监管加强
探讨案件对相关领域监 管的影响,如银行业监 管的加强。
3 社会舆论影响
分析案件对社会舆论对 银行业的冲击及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