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教案

合集下载

烷烃系统命名法学案

烷烃系统命名法学案

五、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辨识方法:(1)“先直链、一线串”C-C-C-C-C-C(2)“从头摘、挂中间;往边排、不到端”(3)“先整挂、后打散;支链碳不过半”补充烷烃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方法1.等效氢法①同一个碳上的氢是等效的,②同一个碳的甲基上的氢也是等效的.③有对称结构的碳上的氢也是等效的.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种一元取代物例2换位思考法如丙烷的二氯代物C3H6Cl2和丙烷的六氯代物C3H2Cl6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都有四种。

思考:试列表比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四个名词的含义。

烷烃系统命名法学案(一)、普通命名法1、通常把烷烃泛称“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

例如:(1)CH4叫甲烷,CH3CH3叫乙烷,CH3CH2CH3叫丙烷;(2)C15H32叫十五烷。

同时2、为了区别异构体,用“正”、“异”和“新”来表示。

例如:(1) CH3—CH2—CH2—CH3正丁烷(2)CH3—CH—CH3 ∣CH3CH3∣(4)CH3—C—CH3∣CH3新戊烷普通命名法简单方便。

但只能使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烷烃。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用系统命名法。

、(二)在系统命名法。

所以,对于支链烷烃的命名法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选取主链从烷烃的构造式中,选择一个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写出相当于这个主链的直链烷烃的名称。

例一CH3—CH—CH2—CH—CH2—CH3∣CH3在上式中线内的碳链为最长的,作为母体,含六个碳原子故叫己烷。

2、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在选定主链以后,就要进行主链的位次编号,也就是确定取代基的位次,主链从一端向另一端编号,号数用1,2,3┉等表示,读成1位,2位,3位等。

确定主链位次的原则是:在有几种编号的可能时,应当选定使取代基的位次为最小。

对简单的烷烃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位次和取代基名词之间要用“—”半字线连接起来。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课件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课件
先写数字,后写汉字。
取代基名称的书写
取代基名称相同的,按位次顺 序列出。
取代基名称的简化
当取代基名称相同或只有两个 取代基时,可以简化书写。
取代基的命名
取代基的名称
将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 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
取代基的书写顺序
先写数字,后写汉字。
取代基名称的书写
取代基名称相同的,按位次顺 序列出。
主链的选择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 链。
选编号最小的碳链为 主链。
支链多时,选择支链 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 链。
主链的选择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 链。
选编号最小的碳链为 主链。
支链多时,选择支链 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 链。
取代基的编号
取代基的编号原则
从靠近取代基一端开始编号,若有多条等长的碳 链时,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名称的简化
当取代基名称相同或只有两个 取代基时,可以简化书写。
PART 03
烷烃的命名原则
PART 03
烷烃的命名原则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确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将其作 为主链。
主链的碳原子数应尽可能多,以 使名称简洁明了。
如果存在多条长度相同的最长碳 链,则选择支链最多的那条。
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PART 01
烷烃系统命名法简介
PART 01
烷烃系统命名法简介
烷烃的命名规则
01
02
03
主链选择
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 ,并从靠近取代基一端开 始编号。
取代基位次
按照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 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取代基名称
根据取代基的名称,按照 “先写数字后写基团”的 顺序写出。

烷烃的命名教案(农林版)

烷烃的命名教案(农林版)

3.烷烃的命名讲述烷烃的命名,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板书(1)习惯命名法。

讲解习惯命名法是根据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的。

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

举例如甲烷CH4、辛烷C7H16。

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上的用数字来命名,如C11H24叫十一烷。

板书(2)系统命名法讲解对于直链烷烃,其命名方法和习惯命名法相同。

边讲边举例板书对于带有支链的烷烃,其规则为:第一,确定主碳链。

选择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第二,给主碳链编号。

当主链上有支链时,要对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编号的方法是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给主链上的每个碳原子编号。

经编号确定了位置的支链(烷基)被作为取代基,将取代基的位置、名称写在某烷的前面,并用一条短线“-”将阿拉伯数字与文字隔开。

举例例如:下列化合物按普通命名法称为异戊烷,而按系统命名法则被命名为2-甲基丁烷。

第三,确定支链(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

当烃分子里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要把定位数字用逗号隔开,并把取代基数目合并起来用二、三、四……数字表示。

第四,命名。

举例例如:下列化合物按系统命名法则被命名为2,2-二甲基戊烷。

强调若烃分子里有几个不相同的取代基时,命名时应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举例例如CH 3CH 2CH 2CH CH CH 2CH 3CH 3CH 2CH 312345674-甲基-3-乙基庚烷注意在学习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个数用汉字;二是序数之间用“,”,基序之间用“-”。

投影课堂练习1.下图是一种烃的结构式,命名该化合物时,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

CH 3CH 2CH 2CH CH 3CH 2CH 2CH CH 2CH 2CH CH 3CH 2CH CH 2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H 3C CH 2CH 2CH 3CH 3CH 31 2 3 4 5A. 9B. 11C. 12D. 132. 烃分子可以看作由以下基团组合而成,如某烷烃分子中同时存在这四种基团,则该烷烃最少含有的碳原子数应是()。

烷烃的命名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案【教案】烷烃的命名一、教学目标:1. 掌握烷烃的命名方法;2. 理解烷烃分子结构和命名规则的关系;3. 能够准确命名给定分子式的烷烃。

二、教学内容:1. 烷烃的定义和特性;2. 烷烃分子结构的组成和命名规则;3. 烷烃的命名练习。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有机化合物和碳的基础知识,引出烷烃的概念和特性。

2. 知识讲解:a. 介绍烷烃的定义和特性,强调碳原子的四价和烷烃的饱和性质;b. 分析烷烃分子的组成,包括碳原子链和氢原子的结构;c. 详细讲解烷烃的命名规则,包括:- 根据碳原子数确定烷烃的前缀(甲、乙、丙、丁等); - 使用数字表示碳原子链的长度;- 添加后缀“烷”表示饱和烃;- 描述分子结构中碳原子链的排列方式;- 解释分子中碳原子的取代情况;d. 举例说明烷烃命名的步骤和流程。

3. 实例演练:a. 准备一些给定分子式的烷烃,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命名练习;b.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进行互评与讨论;c.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拓展应用:a.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公式或分子式,让他们根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b.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尽快准确地完成命名。

5. 归纳总结:结合教学过程,归纳总结烷烃的命名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四、教学反馈:1. 随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烷烃命名的掌握情况;2. 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烷烃命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其他类型的碳氢化合物和官能团的命名规则。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案)

《烷烃的系统命名》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活动四:考考他(她)——写10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让同学命名。

师生活动五:归纳烷烃系统命名的其它规则
(1)如果有多个取代基,将相同的取代基合并在一起,取代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隔开,并在取代基名称前面用汉数字表示取代基的数目。

(2)不同的取代基,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两个取代基之间用短线连接。

(3)选主链时,如果碳原子数相等时,以含支链多的碳链做主链
(4)编号时,当两个相同支链离两端相等时,以离第三个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即使取代基位置之和最小。

学生活动六: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物质命名是否正确?
[注意]在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不能出现“1—甲基”、“2—乙基”等名称
课堂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1)3,3—二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小结]烷烃命名的一般步骤:
1、选主链,称某烷:
2、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
合并算。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 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 教案

烷烃的命名一、教材分析《烷烃的命名》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课时一是烷烃的命名,本节课的主体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的命名在有机物命名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熟悉掌握好烷烃的命名能为接下来学习其他烃类有机物以及烃类衍生物的命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本节课是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过渡过程。

在知识储备上,此前,学生已在必修二中初次了解到与烷烃命名相关的知识,例如知道用天干来表示碳原子数目,而有机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需要一个对有机物命名系统的学习过程,了解烷烃命名的规则和方法,使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更深刻,从而起到一个重要的铺垫作用;在能力状况上,高中学生在知识的归纳上具备一定的能力,对于一些容易犯错误的命名,需要学生增加一些耐心和细心的素质;在心理特点上,高中学生求知欲强,且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高,有利于展开有机物命名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展示常见药物说明书中有机物的名称而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很亲切,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生命的紧密联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结合例子讲解提供信息归纳总结出烷烃命名的规则和方法系统命名在学习上需掌握大量的规则,因此本节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烃基的概念,学会区分“基”与“根”;2、掌握烷烃命名中习惯命名以及系统命名的原则和规律。

(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2、 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的一套记忆烷烃命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对错误命名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学习系统命名法的重要性,体会物质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2、难点:烷烃的名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命名原则和方法的有效记忆六、教法与学法分析1、 教法指导: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比较归纳法2、 学法指导:观察法、练习法、比较学习法 八、教学过程当堂检测,让一部分进行练习,一部分进行改正和分析归纳讲解易错命名题型,如选错主链等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即学生讨论交流回顾命名的方法,让学生写总结,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图片展示】【阐述】从图片上可以看到药品说明书上有详细的化学式,还标明了它的通用名称和化学名称。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烷烃的基本概念1.1 烷烃的定义解释烷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饱和烃类化合物。

强调烷烃的碳原子形成单键,没有双键或三键。

1.2 烷烃的命名规则介绍烷烃的命名是基于碳原子数和分支情况。

解释命名规则包括主链选择、编号规则和支链命名。

第二章:主链的选择2.1 主链的定义解释主链是指烷烃中最长的连续碳链。

强调主链包含最多的碳原子。

2.2 主链的选择规则介绍选择主链的规则,包括优先选择最长链、相同长度chn时选择支链最多、相同长度和支链数时选择支链位置最靠近。

第三章:编号规则3.1 编号的定义解释编号是指在烷烃分子中为碳原子分配数字的过程。

强调编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支链的位置和名称。

3.2 编号规则介绍编号规则,包括从最近的取代基开始编号、选择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的编号方案。

第四章:支链的命名4.1 支链的定义解释支链是指连接在主链上的较短的碳链。

强调支链的命名是基于其长度和取代基的存在。

4.2 支链的命名规则介绍支链的命名规则,包括根据支链的长度命名,如甲基、乙基等,以及当支链含有取代基时的命名规则。

第五章:烷烃命名的综合应用5.1 简单烷烃的命名提供一些简单的烷烃例子,如甲烷、乙烷等,让学生练习命名。

5.2 复杂烷烃的命名提供一些复杂的烷烃例子,如分支烷烃和含有取代基的烷烃,让学生练习命名。

第六章:同分异构体的概念6.1 同分异构体的定义解释同分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强调同分异构体在烷烃命名中的重要性。

6.2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介绍如何判断烷烃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例如通过改变支链的位置或数量。

第七章:同分异构体的命名7.1 同分异构体的命名规则解释同分异构体的命名需要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通常使用前缀和后缀来表示不同的结构。

强调在命名同分异构体时需要清晰地表达出其结构差异。

7.2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具有同分异构体的烷烃例子,让学生练习命名和区分。

第八章: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8.1 立体化学的定义解释立体化学是研究分子三维结构及其对化学性质和反应影响的科学。

烷烃的命名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案

烷烃的命名教案【篇一:《烷烃的命名》说课稿】《烷烃的命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中的内容及基本要求本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初步应用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的烷烃类化合物进行命名。

2、所处地位该部分内容是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进行其它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很多有机知识点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所以是学好本门课的重要前提。

学生必须加深了解并牢固掌握。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基础比较差,虽说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但是掌握的不彻底,不扎实。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不太会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2、通过烷烃命名的训练,掌握烷烃命名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练习书写烷烃的命名,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教学难点:命名与结构式间的关系,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长、多、近、简、小等)。

突破方法为:练习——讲解——纠正——练习五、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烷烃的系统命名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尤其要注意抓住学生命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如选错主链等,以改错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教案
《有机化学(第三版)》第二章第一节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xx学院
xx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xx专业大一学生
使用教材:张坐省《有机化学(第三版)》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具体授课内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授课教师:xx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命名法在烷烃命名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的重点: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的步骤
教学内容的难点:系统命名法的命名原则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将系统命名法应用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如醇、酚、醚等。

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主要参考资料:
农业基础化学,彭翠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有机化学,李如梅,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
有机化学,张金海,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内容时间分配
一、回顾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普通命名法的概念:根据分子里所含碳(C)原子数的数目命名;普通命名法的方法:(1)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2)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烷烃,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3)有同分异构体的烷烃,用“正”、“异”、“新”来区别。

二、导入
思考:用普通命名法能否给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呢?(学生回答导入系统命名法)
讲解: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了便于称呼会给大家取一个名字,但是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难免会出现重名的情况,这时就有了具有唯一标识的身份证号码;对于烷烃的名称来说也是一样的,人们为了能方便称呼,因此就有了普通命名法命名的烷烃。

但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普通命名法已不能适用,这时就需要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结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和中国文字特点而制订的。

由此导入系统命名法的具体学习。

三、烃基的概念
讲解:在正式进入学习系统命名法的步骤之前,我们要先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烃基。

烃基是从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H)后所剩下的基团。

以甲烷、已烷为例,去掉一个氢原子即变成甲基和乙基。

随后说明烃基在系统命名法中的应用。

四、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在学生已熟悉普通命名法、烃基概念的前提下,利用3-甲基己烷的实例讲解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一)选主链,称“某烷”。

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PPT展示:
(二)编号位,定支链。

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2分钟3分钟3分钟20分钟
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PPT展示:
(三)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

命名时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数后用“–”隔开。

PPT展示:
(四)不同基,简到繁。

(以2-甲基-4-丙基庚烷为例讲解)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基的大小顺序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戊基<异丁基<异丙基。

PPT展示:
(五)相同基,合并算。

(以2,3,4-三甲基戊烷为例讲解)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
示写在取代基前面。

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

PPT展示:
五、辅以实例总结系统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1. 最长原则:主链最长;
2.最近原则:起点离支链最近;
3. 最近原则:支链(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要最小;
4. 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或最多)的一条为主链。

六、讲解系统命名法的注意事项
1.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
(2)编号----靠近支链(简、近、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2.名称组成:
支链位置----支链名称----母体(主链)名称
3.数字意义:
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七、学生练习
根据所给烷烃的结构式用系统命名法写出其名称(实例为4-乙基庚烷、2,2,3-三甲基丁烷、3-甲基-5-乙基庚烷、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八、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安排
布置课后作业:课本第62页的第3题
下次课我们将通过对课后作业的评讲,来继续复习和巩固系统命名法在其他有机化合物命名中的应用。

5分钟2分钟
8分钟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