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一答案
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cm和10cm,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A. 3cmB. 5cmC. 12cmD. 18cm3. 有理数-3, 0, 1, 2中,最大的数是?A. -3B. 0C. 1D. 2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那么底角是多少度?A. 70°B. 80°C. 100°D. 120°5.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31B. 37C. 41D. 39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2. 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3. 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
()4. 0是最小的自然数。
()5.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6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6cm、4cm,它的体积是______cm³。
3.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第5项是______。
4. 12可以分解为______和______的乘积。
5. 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 解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 什么是等差数列?给出一个例子。
4. 简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 解释负数乘以正数的结果。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cm,宽是8cm,求它的面积。
2.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2,求前5项的和。
3. 一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那么12是不是质数?为什么?4.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2cm,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5. 有理数-4和6相乘的结果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证明:若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5或-5。
初中一年级试卷及答案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3B. 0C. 2D. -5答案:C2.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1B. -1C. 2D. -2答案:B3.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b<b+cB. a-b<b-cC. a+b<a-cD. a-b<a+c答案:B4.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5×(-3) = -15B. 5×(-3) = 15C. 5×(-3) = 0D. 5×(-3) = -9答案:A5. 若a=2,b=-3,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 a+b=5B. a-b=5C. a×b=-6D. a×b=6答案:C6. 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m+n<n+nB. m-n<n-nC. m+n<n+mD. m-n<n+m答案:C7. 下列各数中,整数是()A. -2.5B. 3.2C. -1.1D. 0答案:D8.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3B. 0C. 2D. -5答案:C9.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b<b+cB. a-b<b-cC. a+b<a-cD. a-b<a+c答案:B10.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5×(-3) = -15B. 5×(-3) = 15C. 5×(-3) = 0D. 5×(-3) = -9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若a=2,b=-3,则a+b=________,a-b=________,a×b=________。
答案:-1,5,-612. 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m+n<n+n13. 下列各数中,整数是________。
答案:014.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________。
答案:215.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初中一年级数学考试卷下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不是整数的是()A. 3.14B. -2C. 0D. 5.62.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 -1/2B. 0.1C. 1/3D. 03.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1B. 0C. -2D. 1/24.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7B. 18C. 19D. 205.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7B. 8C. 9D. 106. 下列各数中,是奇数的是()A. 2B. 3C. 4D. 57. 下列各数中,是最简整数比的是()A. 4:2B. 6:3C. 8:4D. 9:38. 下列各数中,是互质数的是()A. 6和8B. 7和9C. 12和15D. 18和209. 下列各数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2和√3B. √4和√5C. √9和√16D. √25和√3610. 下列各数中,是同类根式的是()A. √2和2√2B. √3和3√3C. √4和4√4D. √5和5√5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5的倒数是______。
12. 0.25的平方根是______。
13. 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比3大的数是______。
15.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______。
16.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______。
17. 下列各数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______。
18. 下列各数中,是同类根式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9. (1)计算:2/3 + 3/4 - 1/6。
(2)计算:(-3) × (-4) ÷ (-2)。
20. (1)计算:√9 + √16 - √25。
(2)计算:(√2)^2 × (√3)^3。
21. (1)将下列分数通分:1/4 + 3/8 - 2/16。
(2)将下列分数约分:12/18 ÷ 3/4。
初中一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一级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5B. 0C. 3D. -2答案:C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这个数是?A. 7B. -7C. 0D. 14答案:A3. 计算下列哪个等式是正确的?A. 3x + 2 = 11B. 2x - 5 = 1C. 4x = 16D. 5x - 3 = 12答案:C4. 以下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长方形B. 菱形C. 圆形D. 正方形答案:D5.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31.4厘米B. 62.8厘米C. 314厘米D. 628厘米答案:B6. 以下哪个是质数?A. 4B. 9C. 13D. 16答案:C7.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A. 6B. -6C. 6或-6D. 36答案:C8. 以下哪个是不等式?A. 3x + 2 = 11B. 2x - 5 < 1C. 4x = 16D. 5x - 3 > 12答案:B9. 以下哪个是锐角三角形?A. 一个角大于90度B. 所有角都小于90度C. 一个角等于90度D. 所有角都大于90度答案:B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这个数可以是__7__或__-7__。
1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4,这个数是__4__。
13. 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自己,这个数是__0__。
1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如果一个底角是45度,那么顶角是__90度__。
1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这个数是__9__。
16. 一个数除以-2等于3,这个数是__-6__。
1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__90度__。
18. 一个数的立方是-27,这个数是__-3__。
19.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1/2__。
20.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可以是__5__或__-5__。
厦门市双十中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厦门市双十中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小明的左手有20根小棒,右手有13根小棒,两只手一共有()。
A. 7B. 33C. 432.68比()多8。
A. 6B. 60C. 703.选择。
(1)35-5=A.30B.20C.10(2)75-5=A.60B.70C.40(3)75-60=A.5B.15C.25(4)98-80=A.90B.88C.18(5)50+40=A.10B.90C.704.“89-9○89”,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5.算一算,谁最幸运。
()A. B.C. D.6.40+20=()A. 60B. 80C. 90D. 20 7.20+70-30=()A. 50B. 80C. 60D. 90 8.90-40+5=()A. 27B. 55C. 81D. 90 9.90-40+50=()A. 27B. 55C. 100D. 90 10.10+20+30=()A. 0B. 46C. 60D. 76 11.错误的卡片是()A. 58+3=61B. 72+8=80C. 49+5=64D. 36+8=44 12.70-50+60=()A. 60B. 80C. 20D. 90二、填空题13.33连续加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连续减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横线上里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40=48 ________-6=90 16-________=8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0+________= 25 51 -________= 50 90 +________= 94________+________=33 62-________= 60 78 - 8 =________16.把表格填写完整。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20 + 40 = ______解析:将20和40相加,得到60。
答案:602. 8 - 3 = ______解析:将8减去3,得到5。
答案:53. 7 × 6 = ______解析:将7乘以6,得到42。
答案:424. 24 ÷ 6 = ______解析:将24除以6,得到4。
答案:45. 12 + 5 - 3 = ______解析:先将12和5相加,得到17,再减去3,得到14。
答案:14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7C) 10D) 13解析:偶数是能够被2整除的数字,所以选项C) 10是偶数。
答案:C) 102. 一个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10厘米B) 20厘米C) 25厘米D) 30厘米解析:方形的周长等于4倍边长,所以5厘米的方形周长为20厘米。
答案:B) 20厘米3.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它的边长是多少?A) 2米B) 4米C) 8米D) 16米解析: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边长为4米。
答案:B) 4米4.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11厘米B) 16厘米C) 20厘米D) 24厘米解析: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倍长加两倍宽,所以周长为22厘米。
答案:A) 22厘米三、计算题1. 从1到100,有多少个偶数?解析: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字,从1到100中,每隔2个数字就是一个偶数,所以有50个偶数。
答案:502. 一袋子里有30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红拿走了5个,剩下多少个苹果?解析:一袋子里本来有30个苹果,小明和小红一共拿走了8个苹果,所以剩下22个苹果。
答案:223. 一支铅笔价值5元,小明用10元买了几支铅笔?解析:由于一个铅笔价值5元,所以用10元可以买2支铅笔。
答案:24. 小华一共有36本书,他送给小明12本,还有多少本书?解析:小华一开始有36本书,送给小明12本后,还剩下24本书。
北京第六十一中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北京第六十一中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11人用餐,准备了7张椅子,每人坐一张椅子,还差()张椅子。
A. 4B. 3C. 22.妈妈买回来14个苹果,比梨多5个,那么梨有()个。
A. 8B. 9C. 103.比12小5的数是()。
A. 7B. 17C. 64.家里有11个苹果,吃了7个,还剩()个。
A. 4B. 5C. 65.动物园有小猴14只,大猴6只.大猴比小猴少几只?正确的解答是()A. 14-8=6(只)B. 14+6=20(只)C. 14-6=8(只)D. 6+14=22(只) 6.“( )+4=12”,在( )里应填的数是()A. 7B. 8C. 9D. 107.正确的列式计算是()A. 14-5=9(个)B. 14-9=5(个)C. 14-5=7(个)D. 14+5=19(个) 8.“16-( )=9”,在( )里应填的数是()A. 3B. 7C. 8D. 99. 15-8=()A. 5B. 6C. 7D. 10 10.“17-9 9”,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11.“11-8 2”,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12.“16-8 9”,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二、填空题13.横线上最大能填几?6+7>________ 4+________<12 ________+7<1614.填一填。
原有12块15枝14把16根卖出8块7枝6把10根还剩________块________枝________把________根15.被减数是15,减数是6,差是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9+________=16 ________+2=14 4+________=1220-________=10 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填。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2的相反数是()A. 2B. -2C. (1)/(2)D. -(1)/(2)解析:相反数是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
所以 -2的相反数是2,答案为A。
2.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3B. -(1)/(2)C. 0D. 2解析:正数是大于0的数,在给出的选项中,-3和-(1)/(2)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是正数,答案为D。
3. 计算:- 3+1的值是()A. -2B. 4C. -4解析:先求绝对值,-3 = 3,然后再计算3 + 1=4,答案为B。
4.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B. a = bC. a<bD. 无法确定解析: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b在a的右边,所以a<b,答案为C。
5. 比 -3大2的数是()A. -1B. -5C. 1D. 5解析:比一个数大几就用这个数加上几,所以比 -3大2的数是-3+2=-1,答案为A。
6. 计算:(-2)+(-3)的结果是()A. 5B. -5C. 1解析: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所以(-2)+(-3)=-(2 + 3)=-5,答案为B。
7. 计算:3-(-2)的结果是()A. 1B. -1C. 5D. -5解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3-(-2)=3 + 2 = 5,答案为C。
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则这个数是()A. 5B. -5C.±5D. 0解析: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到原点距离为5的点有两个,分别是5和 -5,所以这个数是±5,答案为C。
9.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2=-1B. -1^2 = 1C. (-1)^3=-1D. -1^3=1解析:(-1)^2=(-1)×(-1) = 1;-1^2=-1;(-1)^3=(-1)×(-1)×(-1)=-1;-1^3=-1,所以正确的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一
一、填空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如果两个角是两个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结论是这两个同位角相等。
3、如图,如果2∠3=3∠1,则∠2= 108°,
∠3= 108°,∠4= 72°。
4、如图,∠1与∠DAB 是内错角,∠1
与∠EAB 是同旁内角。
∠2与∠EAC 是内错
角,∠2与∠DAC 是同旁内角。
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如果以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A的坐标(0,0 ),点B的坐标(6,0 ),点C的坐标(6,6 ),点D的坐标(0,6 )。
6、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2,4),B(3,4),直线AB,若点C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则点C的纵坐标为4 。
7、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P点在第一或三象限。
8、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外角和等于360°。
9、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
变;当不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二、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
一个反例。
1、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答:是真命题
2、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答:是假命题。
如正方形的对角互补,但不是邻补角。
3、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答:假命题。
如两个锐角都是75度,和是150度,是钝角。
三、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解:(1)设底边长为x cm,则腰长为2x cm,
X+2x+2x=18 解得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
(2)因为长为4cm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4cm长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 cm,则
4+2x=18
解得x=7
如果4cm长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 cm,则
4×2+x=18
解得x=10
因为4+4<10,出现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
围成腰长是4cm 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cm 的等腰三角形。
四、 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
三角形。
解:图中有六个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
△ABC ,△ABD ,△ABE ,△ADE ,△ADC ,△AEC 五、 △ABC 中,∠B=∠A+10°,∠C=∠B+10°,求△ABC 的各内
角度数。
解: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
∠A+∠B+∠C=180°
解方程组⎪⎩
⎪⎨⎧︒
+∠=∠° 10+A ∠=B ∠10° 180=C ∠+B ∠+A ∠B C 可得⎪⎩
⎪⎨⎧︒=∠︒=∠︒=∠706050C B A 答:△ABC 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50°,60°,70°。
六、 解方程组
(1)⎩
⎨⎧=-=-.14833y x y x 答案:⎩⎨
⎧-==12y x (过程略)
(2)⎩⎨⎧=-=+336516
43y x y x
答案:⎩
⎨⎧-==5.06y x (过程略) 七、 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
果35名同学购票恰好用去78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解:设甲种票买了x 张,乙种票买了y 张,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780
182435y x y x 解方程得:⎩
⎨⎧==1025y x (过程略) 答:甲种票买了25张,乙种票买了10张。
八、 A 市至B 市的航线长1200km 飞机从A 市顺风飞往B 市
需2小时30分,从B 市逆风飞往A 市需3小时20分,求飞机的平均速度与风速。
解:设飞机的平均速度为x km,风速为y km 。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1200313)(1200212)(y x y x
解方程得:⎩
⎨⎧==60420y x (过程略) 答:飞机的平均速度为420km,风速为60km 。
九、 在等式y=ax 2+bx+c 中,当x=-1时,y=0;当x=2时,
y=3;当x=5时,y=60。
求a,b,c 的值。
解:根据题意,得三元一次方程组
⎪⎩
⎪⎨⎧=++=++=+-605253240c b a c b a c b a )3()2()1( 解这个方程组得⎪⎩
⎪⎨⎧-=-==523c b a (过程略) 答:a=3,b=-2,c=-5.
十、 某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长5cm ,宽3cm ,高10cm 。
容器内
原有水的高度为3cm ,现准备向它继续注水。
用V (单位:cm 3)表示新注入水的体积,写出V 的取值范围。
解:新注入水的体积V 与原有水的体积的和不能超过容器的容积,即
V+3×5×3≤3×5×10
V ≤105
又由于新注入水的体积V 不能是负数,因此,V 的取值范围是
V ≥
0并且V ≤105
在数轴上表示V 的取值范围如下图
十一、 解不等式(组)
1、3(2x+5)>2(4x+3)
答案:5.4<x (过程略)
2、14
5261≥--+y y 答案:4
5<y (过程略) 3、⎪⎩⎪⎨⎧-<-++≥+x x x x 213
521132 答案:不等式无解 (过程略)
4、⎩⎨⎧-<+--->+-x x x x x 63)12(5)
5(2513)1(3
答案:4
15->>x (过程略) 十二、 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 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 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
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
解:1、所有电视机是调查中的总体,每一台电视机是个体,抽取的20台电视机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为20。
2、学校全部七年级学生是总体,每一个七年级学生是个体,抽出的30名学生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