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范围
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1、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
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
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
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
格要求,
耐心教导,
不讽刺、
!
挖苦、
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作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
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
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
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师十项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教师十项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1.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认真履行教育教学任务,兢兢
业业,积极进取。
2.诚实守信:教师要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
只是能够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更是要对学生和家长保持真
诚和透明的沟通。
3.公平公正: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公平
地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要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因家庭背景、出身
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特权或歧视。
4.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5.关心学生: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心灵导师。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忧虑、困惑等,并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
6.秉持教育初心: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具备健康身心、学业优秀、社会
责任感的人才。
教师要坚持这一初衷,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
7.自身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以示范和榜样的方式影响学生,注重
自身修养和发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保持教育的先进性。
8.私德高尚:教师应以高尚的私德为准绳,在生活中举止端庄、言行
严谨、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9.合理规划:教师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0.不断学习: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一)职业道德规范一、依法治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二十种文明言行的要求一、提倡应说二十种用语、忌说二十种用语1、应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多分析一下原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忌说“你拖了全班的后腿,你这块臭肉毁了一锅好汤”;2、应说“只要肯下苦功,一定能学好!”忌说“白痴”、“蠢猪”、“笨蛋”、“我看你就不是学习的料”、“朽木不可雕也”、“你的脑子灌上铅了”;3、应说(对家长)“我想和您一起找找原因,帮孩子尽快改掉缺点”。
忌说“你的孩子又犯错误了,回去好好教训他”;4、应说“你的作业很乱,请重写一遍,好吗?”忌说“你的作业乱像狗刨一样,赶快撕了给我重写!”;5、应说“你要好好学习,不断进步,用学的知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样才不会虚度此生!”忌说“你这辈子是完了,就是块种地的料”。
教师职业道德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忠诚与责任: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高目标,尽心尽力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同时,教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起教育事业的责任。
2. 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同时,教师还应时刻关注教育前沿和学科最新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3. 严守纪律:教师应自觉遵守教育行业的纪律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教师还应遵循学校和学科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行为和道德操守。
4. 尊重和关爱: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爱。
教师还应尊重同行的专业发展和人格尊严,保持良好的师德风范。
5. 独立与公正:教师应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受个人偏见和外部干扰。
教师在评价学生和处理教育事务时应公正无私,不带有个人喜好或偏见,为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6. 保密与诚信:教师应妥善保护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不泄露学生与家长的隐私。
同时,教师应诚信待人,不撒谎、不作弊、不做不正当的利益交换。
7. 原则与自律:教师应坚守教育事业的原则和底线,不为个人利益而违背教育伦理。
同时,教师应自觉遵循自律原则,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态度。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七个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七个内容
x
1、教师要爱惜职业和职业性:教师要求具有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责任感、热情和尊严,真诚和热爱地服务于学生、家长、社会等。
2、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原则:要坚持正义、公平、合理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不良行为和不当行为要及时纠正,使学生具有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3、教师要具有职业技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技能。
4、教师要具备教育责任和教育使命:要有完善的知识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习惯。
5、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厚待学生,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同行,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6、教师要具备安全意识:要了解教学环境的安全法规,做好安全防范,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安全。
7、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遵守国家规定及师范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道德规范,不得干扰和破坏正常工作秩序,不得接受学生或家长所给予的任何财物。
- 1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吴晶)经过2个多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日前已正式公布。
在对旧版本进行具有时代性的修订的同时,“责任”与“爱”仍是不变的关键词。
这是我国继1997年以后首次对规范进行修订。
与旧版本相比,新规范从原来的8条缩改为6条。
在保留原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条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护学生安全”一条。
此外,规范新增的内容还包括抵制有偿家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终身学习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说,新规范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单纯搞应试教育的现实而提出的要求,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全面育人的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对待教育工作要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
2.师德高尚。
师德高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当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言行举止要合乎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不搞特权,不搞攀比,不搞虚荣,不搞奢靡,不搞贪污腐败,做到清正廉洁。
3.平等公正。
平等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不分贵贱,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宗教信仰,不分政治面貌,不分家庭背景,不分社会地位,不分经济条件,不分残疾状况,不分学习成绩,不分行为表现,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4.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当严谨治学,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不偷懒,不敷衍,不虚假,不敷衍塞责,不搪塞学生,不搪塞家长,不搪塞社会,不搪塞上级,不搪塞同事,不搪塞学生家长,不搪塞社会公众,不搪塞社会舆论,不搪塞社会监督。
5.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排忧解难。
6.严守纪律。
严守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当严守学校的纪律规定,严守教育教学的纪律规范,严守教育教学的道德规范,严守教育教学的职业操守,严守教育教学的职业道德。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平等公正、严谨治学、关爱学生、严守纪律等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一大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很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光荣的职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专研业务,勇于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与家长处理不好的危害:导致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难以正常的发展,使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逐渐失去兴趣和主动,进而切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难以很好地共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家长在教师的鄙视和冷漠下不能主动参与教育。
与家长的交流:社会地位的平等,联系交往的互尊性,教育过程的配合性。
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育的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名族团结的教育法制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教师行为的各个方面。
二、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不是从来就有,它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每种职业一经产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性。
三、职业具有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特点。
四、教师职业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责任”。
五、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2、延续性和艰苦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和群体性六、教师劳动复杂性的特点:1、教师劳动任务相当复杂2、教师劳动对象存在差异3、教师劳动工具日益复杂4、教师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5、教师劳动成果复杂多样七、教师的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个体劳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形式。
八、“道德”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道德”这个词的起源和历史,都包含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行为标准。
九、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水平高层性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规范性5、道德影响深广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十、教师道德处于当时社会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较高的道德层次上。
十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地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十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
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不同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劳动的出发点是培养人,归宿点也是培养人。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
他在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是教师职业中最根本、最具普遍的道德规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集体主义原则2、教育人道主义原则3、教书育人原则4、乐教勤业原则5、教育民主原则6、教育公正原则7、人格示范原则8、依法执教原则三、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四、人生价值包括: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五、教书育人反应了教师行业的本质特征,也是教师职业的概括,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六、《礼记》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唐代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概括了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当代教育家徐特立把“经师”和“人师”统一看做搞好教书育人的根本。
七、教书和育人,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教书是工作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
八、乐教勤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
乐教勤业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
九、人格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
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礼记.中庸》中说“君子慎其独也”。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一、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二、教师良心,作为存在于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其中包含教师行为善恶标准和一系列道德要求,是一定社会教育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
教师良心,是教师在个人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三、教师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1、教师良心对教师行为的选择起指导作用2、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3、教师良心对教师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四、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
公平公正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的基本内容。
五、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谓公正,就是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六、教师公正的作用: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2、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4、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的影响七、教师义务既表明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承担的责任,也表明社会和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
教师义务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总和,而不是解决具体利益矛盾的道德要求。
八、教师荣誉的内容:1、光荣的角色称号2、无私的职业特性3、崇高的人格形象4、丰厚的劳动回报九、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1、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2、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十、教师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态。
对教师工作的信任、关心和支持是提高教师威信的重要条件。
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公正等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和提高。
十一、教师威信形成的途径:1、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2、日常的师生交往3、第一印象的建立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最新一次(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二、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神圣的天职。
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工作中心,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三、学风是学习风貌或学习风气的简称,是反映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状态的概念,是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及学习方法具有评价意义的概念。
教师的学风教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或决定学生的学风。
四、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好学不倦,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于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五、”学“是”教“的前提,好学不倦是为人师者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顺利承担或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保障。
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师爱的作用。
七、尊重学生,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八、公正的、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并不等于否定因材施教,并不等于在教育上实行平均主义。
九、蔡元培曾在”学行“与”人格“的关系时指出:”就学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言,总是平等“。
十、教学相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要求教师不断地从学生的“学”中汲取营养来改善自己的“教”。
2、要求教师要真心实意的欢迎学生指出错误并勇于公开承认错误。
3、要求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看法的独立见解。
4、要求学生要有欢迎、鼓励、支持学生超过自己的宽阔胸怀。
十一、尊重同事的具体要求:1、尊重同一学科的同事2、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3、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4、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5、不同年龄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6、领导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十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1、热爱教育,乐于从教2、教书育人,尽职尽责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5、勤奋钻研,科学施教6、淡泊名利,育人为乐十三、廉洁从教的意义:1、廉洁从教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2、廉洁从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3、廉洁从教是“树人”的根本人格条件4、廉洁从教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活的源泉5、廉洁从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的重要因素6、廉洁从教是转化社会风气的重要举措十四、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1、语言规范健康2、教态高雅自如3、仪表朴实大方4、身教重于言教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一、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确立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主要包括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及对教育对象的热爱。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培养所有教师献身教育的精神和崇高的社会主义师德品质。
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防止和反对放任自流和崇拜“自发论”的倾向,反对用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代替道德教育。
四、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况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积善成德”这一命题。
五、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1、传授知识和实际锻炼相结合的原则2、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相结合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5、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的原则6、榜样引导与正确舆论相结合的原则7、理论灌输与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原则8、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1、说理疏导法2、榜样教育法3、时间锻炼法4、对比教育法5、情感陶冶法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2、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原则3、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的原则5、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的原则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致知2、内省3、慎独4、学习5、践履九、列宁说:“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
”十、教师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需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为教师个体道德。
教师个体道德就是指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它是由个体道德心理、个体道德行为和个体道德境界等不同层面构成。
十一、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道德人格可划分为高尚的、良好的、平庸的、卑劣的等不同的层次。
十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过程: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3、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4、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十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和文明习惯三个方面。
第六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一、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行为。
道德评价是道德他律机制的核心。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1、思想的深刻性2、空间的广泛性3、时间的持久性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1、善恶标准2、职责标准3、素质标准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客观标准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