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职称论文范文
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论文

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论文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控(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技术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控专业作为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就业前景、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当今世界正迎来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化时代。
随着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数控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数控技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加工相结合,实现了复杂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和高效率生产。
各行各业对数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广阔而稳定的就业市场。
就业前景数控专业毕业生将有机会在制造业、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在制造业中,数控技术能够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因此制造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而汽车行业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对于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要求更高,因此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
此外,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数控编程、数控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数控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技术创新数控专业的发展不仅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五轴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对复杂曲面的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智能化制造、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也为数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控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紧跟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总结数控专业作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学科,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市场对于数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予数控专业毕业生充足的就业机会。
此外,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数控技术将会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应用场景。
因此,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对于有意从事制造业和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选择数控专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

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基本技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
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1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控技术的发展前后一共经历了硬件数控时代和软件数控时代两个阶段,硬件数控时代起自1952年的电子管时代,最终发展到1965年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时代。
软件数控时代从1970年的小型计算机开始,经历微处理时代发展到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数控时代。
当前数控机床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构件——机床主体,数控装置和伺服机构。
其中伺服机构通过依靠先进传感器,调速装置等技术,经历了开环、半闭环、闭环三个发展阶段,从而使机床运行稳定性得到质的提高。
而数控装置包括程序读入装置,从而实现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
2 数控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当前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但同国外先进国家比较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自有独创技术缺乏,高质量的功能部件仍然依靠进口或者靠合资生产。
比如我国机床数量已达300万台高居世界第一,但数控化率才仅仅不到2%,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这已成为我国走向高端制造业的现实瓶颈。
在国外,目前绝大多数国外生产的数控机床,已广泛采用了32的系统,而国内生产的数控机床由于受到进口技术的限制,大多采用的是16的系统。
这就使得国产数控机床在功能上就先天不足,与国外数控机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不论是加工中心或是数控车削中心,这类新型的数控设备均显示出能满足许多复杂零件在批量生产中的强大的生产力,一般均具有4~5轴连动,一次装夹可进行多面加工的功能。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在机器制造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床设备越来越趋向柔性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发展趋势:3.1 性能发展趋势第一智能控制。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5篇)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5篇)1.数控编程与其发展数控编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统中最能明显发挥效益的环节之一,其在实现设计加工自动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诸如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
由于生产实际的强烈需求,国内外都对数控编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下面就对数控编程及其发展作一些介绍。
1.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cutterlocationpoint简称CL点)。
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1.2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概况为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程序编制问题,50年代,MIT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语言,称为APT(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
其后,APT几经发展,形成了诸如APTII、APTIII、APT(算法改进,增加多坐标曲面加工编程功能)APTAC(Advancedcontouring),APT/SS(SculpturedSurface)等先进版。
采用APT语言编制数控程序具有程序简炼,走刀控制灵活等优点,使数控加工编程从面向机床指令的“汇编语言”级,上升到面向几何元素。
APT仍有许多不便之处:采用语言定义零件几何形状,难以描述复杂的几何形状,缺乏几何直观性;缺少对零件形状、刀具运动轨迹的直观图形显示和刀具轨迹的验证手段;难以和CAD数据库和CAPP系统有效连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动化,集成化。
针对APT语言的缺点,1978年,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开始开发集三维设计、分析、NC加工一体化的系统,称为为CATIA。
随后很快出现了象EUCLID,UGII,INTERGRAPH,Pro/Engineering,MasterCAM及NPU/GNCP 等系统,这些系统都有效的解决了几何造型、零件几何形状的显示,交互设计、修改及刀具轨迹生成,走刀过程的仿真显示、验证等问题,推动了CAD和CAM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数控论文的总结范文

摘要: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对数控技术论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并对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速度不断提高,加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 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的精度逐渐提高,能够满足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3. 智能化:数控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自动编程、自适应加工等功能。
4. 柔性化: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数控技术的关键技术1.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位置检测装置等。
2. 编程技术: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的基础,包括手工编程、自动编程、CAD/CAM集成等。
3. 伺服驱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是实现数控机床高精度、高速度的关键技术。
4.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用于实时检测机床的运动状态,为数控系统提供反馈信号。
三、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1. 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如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
2. 电子制造:数控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制造。
3. 生物医疗:数控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如医疗设备的制造、手术机器人等。
4. 金属加工:数控技术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应用,如模具、精密零件的加工等。
四、我国数控技术发展建议1.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数控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完善产业链:加强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数控刀具等产业链的完善,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人才培养:加强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数控技术人才素质。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数控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总之,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人才,推动数控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数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文

数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文英文回答:The current status of numerical control (NC) technology is rapidly advancing and evolv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NC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One of the key trends in NC i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machining. This technology allows for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reducing manufacturing time and costs. Additionally, advancements in precision machining have ledto improved accuracy and quality of finished products.Another notable trend is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NC systems. AI-powered algorithms can optimize machining processes,identify potential errors or defects, and make real-time adjustments 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This not onlyimproves productivity but also enhances the overall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NC machines.Furthermore, the growing demand for 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ed products has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axis machining. This technology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complex and intricate designs that were previouslydifficult to achieve. It allows manufacturers to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customers and stay competitive in the market.In term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CAD/CAM systems have become more user-friendly and intuitive, making NC programming more accessible to a wider range of users. Additionally, cloud-based solutions have emerged, offering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NC machines,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and increas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In summary, the current state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advancements in high-speed machining, integration of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multi-axis machining, and improved softwaresolutions. These trends are driven by the need for faster production, higher precision, customization, and efficiency. The future of NC technology looks promising, with further advancements expected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quality, and flexibility.中文回答: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正迅速向前发展。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数控技术概述 (2)1.2 数控技术发展历程 (3)1.3 数控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地位 (5)2. 数控技术的主要特点与发展优势 (6)2.1 数控技术的特点 (7)2.2 数控技术的优势 (8)2.3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 (9)3. 当前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11)3.1 智能制造与数控技术的融合 (12)3.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 (13)3.3 高精度、高速性能的提升 (15)3.4 数控技术的集成化发展 (16)3.5 数控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17)4. 数控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18)4.1 技术瓶颈与约束 (19)4.2 安全性问题 (21)4.3 环保要求 (22)4.4 标准化与国际化 (23)5. 未来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与预测 (24)5.1 数控技术的智能化、自主化趋势 (25)5.2 跨领域的融合与拓展 (27)5.3 高性能与高可靠性 (28)5.4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30)6.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策略 (31)6.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32)6.2 核心技术创新 (33)6.3 技术标准与规范 (35)6.4 国际合作与交流 (36)1. 内容综述首先,本文将对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以全面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其次,本文将重点探讨数控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揭示数控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发展方向。
此外,本文还将分析数控技术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探讨数控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数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数控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我国数控技术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1.1 数控技术概述数控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制造技术,它的核心是利用数字信号控制机床或其它生产设备进行加工。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3000字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发展历史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PC+CNC智能数控系统,即以PC机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在PC机上安装NC软件系统,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论文

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论文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作为一种高端的制造技术,对于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控专业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机械加工的一种专业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等等。
首先,数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受限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容易出现误差,而数控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程序控制,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也符合现代制造业对于精准、高效生产的需求。
其次,数控专业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各行各业对于数控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
例如,航空航天行业对于航空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而数控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汽车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数控设备来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工业对于精密零件加工同样需要数控技术的支持。
可以预见,数控专业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另外,数控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智能化的数控设备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加工需求,提升生产效率;而数据分析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计划,降低成本。
因此,数控专业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融合将会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
总的来说,数控专业作为一门前沿的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选择数控专业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论文
一、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概况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
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
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
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
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
在复杂环境以
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
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
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
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二、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一)性能发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
由于
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
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
数控技
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
(4)实时智能化。
而人工智能则试
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
(二)功能发展方向
(1)用户界面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
由于不同
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
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2)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
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如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
在数控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三)体系结构的发展
(1)集成化。
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FPGA、EPLD、CPLD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
运行速度。
应用FP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
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
量高、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便于携带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成为和CRT抗衡的新兴显示技术,是21世纪显示技术的主流。
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
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性能,减小组件尺寸,提高系统的可*性。
(2)模块化。
硬件模块化易于实现数控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基本模块,如CPU、存储器、位置伺服、PLC、输入输出接口、通讯等模块,作成标准的系
列化产品,通过积木方式进行功能裁剪和模块数量的增减,构成不同档次的数控系统。
(3)网络化。
机床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
通过机床联网,可在
任何一台机床上对其它机床进行编程、设定、操作、运行,不同机床的画面可同时显示在每一台机床的屏幕上。
(4)通用型开放式闭环控制模式。
由于制造过程是
一个具有多变量控制和加工工艺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包含诸如加工尺寸、形状、
振动、噪声、温度和热变形等各种变化因素,因此,要实现加工过程的多目标优化,必须采用多变量的闭环控制,在实时加工过程中动态调整加工过程变量。
加工过程中采用开放式通用型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易于将计算机实时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刀
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构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
三、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
当前开发研究适应于复杂制造过程的、具有闭环控制体系结构的、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已成为可能。
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将计算机智能技术、
网络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刀具补偿、
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形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
职称论文发表中心
参考文献:
[1]电动机降压起动器的选择与分析,凌浩,2000.12vol.20P66.
[2]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与保护探讨,何友全矿山机械,2000.5.
[3]陈伯时、陈敏逊,交流调速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工业发达国
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