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共21页文档

合集下载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三、学习理论
• 符号—格式塔—期待(sign-gestalt-expectancy)学习理论 • 学习就是习得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周围环 境的各种刺激即是符号,符号就是有机体对环境中刺激及 其关系的认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就是认识符号所代 表的意义。 • 1.假设、期待和信念学习 • 2.位置学习 • 3.潜伏学习
• 结果表明,强化组的进步比非强化组要快得多,但这两组 同实验组相比,在前十天里,实验组不如强化组,但是, 从第十一天开始,实验组的进步要优于强化组和非强化组。 • 托尔曼认为,尽管实验组的白鼠在前十天里得不到食物强 化,但在跑迷津的过程中已了解了迷津的空间关系,对迷 津的路径形成了一种“认知地图”,当强化物介入以后, 这种处于潜伏状态的认知地图就发挥了作用,表现在行为 上就是跑迷津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这说明潜伏学习是存 在的。
3.潜伏学习
• 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是没有表现 出来。当强化出现从而有了动机,才将学习效果操作出来。 • 强化形成动机能影响操作,但不影响学习,而所谓操作是 从学习到行为的转化。 • 潜伏消退:行为的消退是认知事件。
托尔曼的影响
• 托尔曼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他不是华生式的激进行为主 义者。他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与 认知特性,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改变了行为主义忽视 人的内部因素的错误倾向。他的认知理论对现代的认知心 理学产生影响,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 托尔曼的基本立场是方法行为主义,他所使用的语言是操 作主义的。
1.假设、期待和信念学习
• “T”形迷津实验 • 埃利厄特的记忆性期待学习实验 • 丁科巴的感知性期待学习实验
2.位置学习
• 位置学习:动物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 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和刺激之间关系的意义。 • 十字形迷津实验(位置学习&刺激反应学习) • 阻塞实验

心理学史 托尔曼

心理学史 托尔曼

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寻求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相统一的第一人。

他受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提出符号-完形学习理论,属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其最著名的是。

通过一系列实验,托尔曼认为应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行动(act)而不是纯行为主义所关注的动作(movement)。

个体的学习行为是有目的的,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地图”,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

因此,他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其中。

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亦即中介变量,它虽不是引起行为的基本原因,却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称为“行为决定因素”,包括目的和认知的因素、能力因素和行为顺应因素(Tolman,1932)。

此外,他还认为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指导其行动,预期的证实就是一种所谓的内在强化。

可以说托尔曼用动物实验的方式探讨了认知学习问题,被许多人称为认知心理学的鼻祖一、托尔曼的生平1918年他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心理学教授。

他的学术生涯主要是在那里度过的。

1950年,他由于拒绝麦加锡泡制的忠诚宣誓而被解聘。

在这之后,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

在这期间,托尔曼作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Liberties Union)的一名成员,为促进学术自由而作了不少努力。

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是他于1953年重新回到贝克莱分校任教,恢复原职,一年后退休。

托尔曼在193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3年在第14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当选为两主席之一。

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51年还被耶鲁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以奖励他“勇敢捍卫自由的精神”。

托尔曼的著作有:《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Purpos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en)》(1932)、《战争的驱力(Drives toward War)》(1942)和《心理学论文集(Collected Papers ln Psychology)》(1951)。

1_3790657_【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

1_3790657_【叶浩生】【心理学史】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

S--- O-----R


在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托尔曼假设了一组不 可观察的因素,即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行为的 实际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是联结刺激情境和可观 察反应的内部过程。 中介变量就是发生于有机体(O)内部,使得有机体 对特定情境产生行为反应的所有一切。但是,由 于中介变量不能进行客观观察,因而除非它们可 以与实验变量(自变量)和行为变量(因变量)相互联 系,否则它们对心理学就没有意义。
潜伏学习


托尔曼把学习与操作相区别,认为学习的结果可 以不表现出来,而处在一种“潜伏”状态。在一 定条件下,学习的结果才通过行为的操作表现出 来。他称这种现象为潜伏学习。他设计了一项白 鼠跑迷津的实验,用以证明潜伏学习的存在: 在实验中,白鼠被分为强化组、非强化组、和实 验组。
强化组:每天给予食物的强化

2.哲学背景 逻辑实证主义的间接证实原则影响了新行为主义观 点的形成。早期行为主义受到实证主义观点的影响, 强调直接的经验证实,即强调可观察行为的研究。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 辑推理而间接证实的命题也是可以接受的。新行为 主义受到这种观点的启示,以间接证实的方式探讨 有机体的内部因素,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 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加入了有机体(O)。S-R变 成了S-O-R。


在哲学方面,新行为主义的兴起受到操作主义 的影响。操作主义的目标是使科学语言和科学 术语更客观、更精确,使科学摆脱那些“虚假 问题”,即那些不能进行实际观察和物理验证 的问题。 操作主义认为,任何科学发现和理论概念的效 度依赖于达到那个发现的操作的效度。任何概 念都只是一组操作,概念与相应的那一组操作 是同义语。

托尔曼提出期待、位置 学习和潜伏学习来支持他 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

托尔曼
• 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 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 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学习“达到目的 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学习“ 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在各个选择点建立 符号—格式塔 模式,并与预期联系起来, 格式塔” 了“符号 格式塔”模式,并与预期联系起来, 形成“目标—对象 手段” 对象—手段 形成“目标 对象 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 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整体的认知地图。 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 1、位置学习实验:“符号-格式塔”模式,学 、位置学习实验: 符号-格式塔”模式, 习不是简单、机械地进行, 习不是简单、机械地进行,而是认知在起 作用。 作用。 • 2、潜在学习实验: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有学 、潜在学习实验: 习。学习需要知识(通过学习而获得), 学习需要知识(通过学习而获得), 也需要有要求(强化)。 也需要有要求(强化)。
托尔曼
符号学习理论
• 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 ~
生于马萨诸塞州 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工程,后入哈佛大学从师霍尔特学心理学 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工程 后入哈佛大学从师霍尔特学心理学,1915 后入哈佛大学从师霍尔特学心理学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当研究生期间,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当研究生期间,曾专程去德国接受完形心 理学家考夫卡的指导,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理学家考夫卡的指导,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数年后,任加州大学比较心理学教授,从事教学研究达三十余年。 数年后,任加州大学比较心理学教授,从事教学研究达三十余年。 1950年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37年任美国心 年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年后 年任美国心 理学会主席,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理学会主席,1957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曾任第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第五章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 操作及强化
•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 (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
• 反应势能是内驱力与习惯强度的递增函 数,以公式表示:sER=D×sHR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 心理学
• (一)简介 • (二)理论体系
(一)简介(Skinner,1904-1990)
• 1938年《有机体的行为》 • 1953年出版《科学与人类行为》 • 1954年《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 • 1958年《教学机》 • 1963年《五十年的行为主义》
2、赫尔的学习理论
• 两种不同的行为适应手段
• (1)用神经组织固定下来的感受器-效应 器联结 • (2)有机体去自动获得有适应作用的感受 器-效应器联结
• 学习或行为建立的基本条件
• 接近 • 强化
• 初级强化 • 次级强化
3、反应势能说
• 反应势能构成的两因素:
• 内驱力:引起有机体组织状态的刺激,是 有机体一切行为与反应的动力 • 习惯强度:感受器冲动与反应发生间的力 量
• (二)理论体系
(二)理论体系
• 1、基本立场 • 2、赫尔的学习理论 • 3、反应势能说
1、基本立场
• 心理学应该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 • 刺激痕迹(s) :作用于有机体的外在
刺激消失后,其作用不会马上停止,而 是持续一段时间。这时这种持续的作用 导致了运动神经冲动(r),而后又最终 导致了外在行为反应。 • 赫尔的公式S-s-r-R
• 孔德主张的实证主义原则是: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 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 (三)新实在论 • (四)实用主义
• 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 取行为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托尔曼 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

托尔曼 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

托尔曼《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读书笔记1932年,托尔曼出版了《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一书,从此,他的理论体系就被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一个分支。

托尔曼的理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有许多不同。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分为分子的行为和整体的行为。

生理学中所谓刺激反应是分子性行为,例如,肌肉收缩,声波的刺激。

而像白鼠跑迷津,学生打球等则属于整体的行为。

对整体性行为,他认为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可教育性,并且遵循最小努力原则。

其次,为补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的不足,托尔曼提出了中介变量。

他指出,中介变量就是指中介于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亦称因变量)之间并与二者相关联的变量。

并用下列公式来说明行为变量与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B=f(S、P、H、T、A)(B:行为变量;S、P、H、T、A:实验变量。

)按照这一公式,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经验或训练(T)以及年龄(A)的函数,也就是说,有机体的行为随着这些实验变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这一公式只解决了“反应是什么”的问题。

为解决“为什么有此反应”的问题,托尔曼提出,中介变量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它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两种。

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包括性欲、饥饿和面临险境时需求安全,长时间持续活动后需要适当休息等。

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对探究过的地点的再认,如动作、技能等。

认知变量决定行为的知识和能力,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而需求变量则作为决定行为的动机,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

后来,受格式塔心理学派勒温的影响,托尔曼又把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分别改为欲求系统和行为空间。

此外,托尔曼还提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

首先是“符号学习”理论(或符号—完形—期待理论)。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即“符号”环境的认知。

符号学习优于刺激——反应学习,并设计了许多实验来证实。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托尔曼认为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个体通过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托尔曼认为目的性行为的动力学是指个体如何通过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涉及到行为的动机、目标、 计划和实施过程。
托尔曼认为目的性行为的动力学是复杂的,它受到个体内部状态、环境刺激和认知中介变量的共同影响。
行为与认知的整合机制
托尔曼认为行为与认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整合机制是 实现目的性行为的关键。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目 录
• 托尔曼简介 • 目的行为主义理论 •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 托尔曼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别的关系 • 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评价与展望
01 托尔曼简介
生平简介
1879年出生于美国
学术生涯
埃德加·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目的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托尔曼在密歇根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 教,并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托尔曼认为认知可以调节行为反应,而行为反应也可以影响认知过程。
托尔曼认为行为与认知的整合机制是通过认知中介变量来实现的,这些认 知中介变量在行为反应和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04 托尔曼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派别的关系
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关系
托尔曼是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 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传统行为主 义的基本原则,强调环境刺激和强化 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认知中介变量
这些变量在环境刺激与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影响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和解释。
认知中介变量
期望
托尔曼认为个体对环境刺 激的期望在行为决策中起 到关键作用,期望指导个 体的行为和决策。
目标
个体根据期望设定目标, 目标驱动行为,使行为具 有目的性和导向性。
价值
行为所追求的价值或意义 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价 值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对行 为的取舍。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33页PPT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33页PPT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