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18课第一课时
最新整理苏教版(新版)2019届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卧薪尝胆教案1

18 卧薪尝胆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0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词语。
出示: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吴王勾践奴仆灭掉(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ài(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愿、臣”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小稻秧脱险记课件共20张PPT

下一页
下二页
下三页
下四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二页
下三页
返回
上二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二页
返回
注意表演时的对话:
“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 用来收拾你们的!” “你是谁?” “我是喷雾器大夫。” “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 你们倒霉了。”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上三页
上二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 起了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 上挺了挺身子。
上四页
上三页
上二页
上一页
返回
同学们: 通过朗诵,表演相信课文
中的稻秧,杂草,喷雾器 大夫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你最喜欢谁呢? 为什么?
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的收获
这篇课文告 诉了我们要爱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2021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教学课件

课文讲解
差
chāi〔差使〕 chā 〔差异〕 chà 〔差劲〕
kuài 〔会议〕
会
huì 〔开会〕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征服:
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 〔意志、感染力等〕使人信服
或折服。
万般无奈: 形容一点方法也没有。本课用来形容越王勾践当时十分无奈的处境。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默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讲了什么内容?完成下表格
越王 吴国的谋臣
吴王
万般无奈,只要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 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容许了勾践 的请求。
课文讲解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报仇雪恨: 采取行动,打击仇敌,以洗刷仇恨。
卧薪尝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本课是说勾践睡柴草,尝苦胆,鼓
励自己不忘雪耻,最终灭掉了吴国。
默读思考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什么叫“卧薪尝胆〞? 吴国、越国都是小国,它们出现于什么时候?地
处哪儿?
理解课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第六单元 · 第18课
卧薪尝胆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越王为什么会忍受屈辱?为什么 会卧薪尝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那段历史,去寻找答 案吧!
知识拓展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上册
“卧薪尝胆〞是个典故,来源于?史记?,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位于长 江中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交战,吴王打败越兵,迫使越王屈服。后来越王卧 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身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

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目标:学会本课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读懂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的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乡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2、揭示课题:30 小稻秧脱险记请大家查字典理解“记”在这里的意思。
3、从题目上看,这篇课文应写什么呢?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16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争吵杂草搬到拼命一棵除草剂欺负倒霉喘气纷纷喷雾器(2)指名读,齐读。
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出示词语。
蛮/不讲理气势/汹汹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指点正确停顿。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
出示思考题:课文三部分的意思分别写在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小稻秧遇险。
()小稻秧脱险。
()小稻秧脱险后。
6、填空:()对小稻秧生长造成危害。
()对小稻秧起保护作用。
三、精读训练。
1、理解第1、2自然段。
默读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板书:遇险(1)学习第1自然段。
①默读,画出描写杂草行为的句子。
②这一句中哪些词该重读?为什么?(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③杂草这一行为,哪个词最能概括?板书:蛮不讲理④面对杂草这种行为,小稻秧有什么反应呢?小稻秧说的话。
指导朗读小稻秧现在的情况。
理解“蜡黄”。
板书:当场病倒讲农业知识:刚栽下田的稻秧,还没适应环境,如果营养不够,就会死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苏教版(1)word版本

18 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海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2领读,教生字“险”。
3解题:请小朋友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
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4看到这一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再往下想,从“脱险”我们又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5大家可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小稻秧会碰到什么危险呢?过渡:那么,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呢?又是怎样脱险的呢?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3)齐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章脉络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3大家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4重点要写什么?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分析字型,找出易写的字和难写的字。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上下结构,上面是“九”,写在横中线以上,第二笔是“横折弯钩”,下面的“横”要写在横在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是“撇点、点”。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不要写成“木”。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8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3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重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请大家反复读课文,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2019春新苏教版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恐龙》公开课课件

雷 龙 梁 龙 剑 龙 三角龙 鱼 龙 翼 龙
霸王龙
3
4
雷龙是个庞然大 物,它的身体比六 头大象还要重呢。
5
雷龙是个庞然大 物,它的身体比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 米,其中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就占了大 部分。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吊桥在移动。 8
三角龙
13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 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 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 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 米长——这样的脸型, 让人和动物都望而生畏。 三角龙
14
鱼龙
15
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 潜入水中寻找食物。
16
翼龙
17
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 翅高飞时,如同一架轻型飞机在 天空中飞翔。 打比方
18
19
霸王龙的样子很像蜥蜴,大脑 袋,短身子,牙齿十分锋利。
20
恐龙的种类很多。有( ) 的雷龙,有( )的梁龙, 有( )的鱼龙,有( ) 的翼龙,有( )的霸王龙。
21
恐龙的种类很多。有( ) 的雷龙,有( )的梁龙, 有( )的鱼龙,有( )的 翼龙,有( )的霸王龙,还 有( )的……
梁龙,它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 米,其中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就占了大 部分。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吊桥在移动。 9
列数据
打比方
10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 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剑龙
11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 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剑龙
12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 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 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 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 样的脸型,让人和动物都 望而生畏。
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小稻秧脱险记》课件

喷雾器大夫将除草剂洒在杂草身上,杂草
纷纷倒下,小稻秧得救了,最终脱险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3.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从哪儿可以体现出来?
这篇童话故事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活
泼,写出了小稻秧遇险、脱险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点:(1) 善于使用动词表现人物心情。(2)善于描写人物的 神态。(3)善于使用形容词,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后跟 ) 树根 ) 欺负 ) 日期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四、按要求改句子。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改为被子句) 小稻秧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杂草(气势汹汹 不由分说) 遇险 小稻秧(脸色蜡黄 当场病倒
小稻秧 脱险记
脱险
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杂草(有气无力 纷纷倒下)
杂草危 害小稻 秧除草 剂保护 小稻秧
小稻秧(跳舞 挺身)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 的故事之中。本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 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小稻秧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杂草拼命跟小稻秧抢 营养,小稻秧当场病倒。小稻秧遇险了。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喷雾器大夫帮助小稻 秧收拾杂草,杂草纷纷倒下,小稻秧脱险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理解品析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气无力地说: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本文围绕“小稻秧脱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串珠问题: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3.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从哪儿可以体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狼和鹿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狼和鹿》课文原文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
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
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狼和鹿》课文内容《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由《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三篇课文组成,这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和大自然的,每课侧重点不同。
《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告诉人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放飞蜻蜓》激发学生要保护有益动物,《狼和鹿》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
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认为贪婪而凶残的狼威胁着美丽而活泼的鹿的生命,为了保护鹿群,在25年内,捕杀了6000多只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群繁殖过多超过十万只,造成森林饥荒,疾病流行,鹿大量病死,两年内死去六万只,到1942年只剩下八千只病鹿,而且森林也被严重破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狼和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4个一定要让认识,一个多音字会组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本文生字较多,一定要在认识的基础上看清生字的结构,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有十个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要把它们正确书写,了解前后汉字的搭配关系,不要写错。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真阅读,能把故事情节复述出来,要流利、有声有色。
2、通过阅读感悟,知道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一旦违背破坏了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法学法:
1、教法:
1)以生字为主,会认会写,弄清结构
2)凭借阅读,感悟,使学生明了所含的道理。
2、学法:
1)预习练写,掌握字的笔顺,词的搭配。
2)在阅读中遇有难题,提出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幻灯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此地有人会乱捕青蛙和蛇及其它的野性动物,这好吗?哪会带来什么危害呢?
2、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有不能乱捕滥杀,因为它们有一条生物链,胡乱做,破坏了联系,就破坏了生态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的文章,板书课题:30、狼和鹿
二、初读课文。
1、解题: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2、自读课文。
1)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不认识的可动用工具书。
2)读准字凌晨,读顺句子。
3)弄懂下列词的意思:贪婪哀嚎狩错青烟袅袅
4)认词语,出示小黑板
(自己认读后集体共同认读,直至读熟)
5)分析生字的结构
6)分析生字的结构
7)共12个生字,右结构的有7个,的上下结构
8)凯、枯要左右均等,别的左窄右宽,左松右紧,毒要上紧下松,惨的三撇要下下对齐,忌左右对齐,胁的后两笔是撇点,染上紧下松,木字中的一要写长点,托住上面。
4、再读生字正音。
1)指认生字,以差生为主
2)婪、蔓、惨、染是前鼻音,“葱、惨、灾”是平舌凌晨,读好多音字,提:提防diti
4、读课文,理清线索。
1)一节:狼鹿共存,狼时刻找机会对鹿下手
2)二节:捕杀狼及鹿的天敌
3)三节:这片大森林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4)四节:人们居然想不到狼是森林和鹿群“功臣”
三、作业练习。
1、把生字抄写在田字本上
2、给多音字组词
提:()()倒:()()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