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沈既济《枕中记》(加重点词语注释)教学文稿

沈既济《枕中记》(加重点词语注释)教学文稿

枕中记沈既济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dǐshè,客店;客栈),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旅途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褐色,粗布的短衣服),乘青驹,将适(到,去)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bì xiè,破旧肮脏),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不得意),困(困窘)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说笑)方适(适度),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列:陈列;食:吃。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选(选择)声而听,使族益昌(昌盛)而家益肥(富裕),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谓游憩于六艺之中。

后泛指学艺的修养。

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自惟(思)当年青紫(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

比喻高官显爵)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quǎn,田间小沟)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荣耀安乐)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fǔshǒu,低头)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

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资产)愈厚。

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日益鲜盛。

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脱去平民衣服。

喻始任官职)秘校(古官职名。

原指秘书省校书郎。

后沿用指新擢第者),应制(奉皇帝的旨意),转渭南尉(县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转而)起居舍人(古官职名)知制诰(gào)(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

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三载,出典(谓出而执掌某种官职)同州,迁陕牧(古代治民之官),生性好土功(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旧称大吏转任或改变驻地)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

《枕中记》

《枕中记》

孔圣枕中记真本1原序昔秦始皇无道,登基十有余年,焚书坑儒,以愚黔首。

巡幸至鲁,毁孔子宅,壁间现出一碑。

记云:后世一小儿自称秦始皇,焚吾书、坑吾儒、毁吾墙、破吾宅、覆吾床、颠倒吾衣裳,行至沙坵而亡。

始皇见之大惊,又于床头得一石匣,封固甚牢,剖而视之,藏书三册。

题曰《孔圣枕中秘记》,中载孔老问答一百八十甲子吉凶休咎、耕种早晚、年岁丰凶,过去未来之占有,一切无不应验如神。

爰是重修其宅、□祀其墓、敬奉其书。

而去,后果崩于沙坵。

二世嗣立,李斯、赵高朋比为奸,废胡立婴。

楚汉兵起,高祖先至咸阳。

子婴出降,谋臣张子房收得此书。

后天下平定,子房从赤松子游,辟谷仙去,遗书于后世。

张道陵得之,世藏龙虎山天师府,人不闻知。

迄我清朝咸丰初立,天下混乱。

道人潜发婆心,请命于天师,将此抄录行世,以救劫运。

有缘遇着,无缘错过。

惟冀八方安阜,五谷丰登,人民胤遂,帝道遐昌。

恨伴侣未得真本记,其大略妄逞臆见,字廖句差,混淆颠倒,贻误世人,伊谁之咎?兹特出其真本,附诸剞厥,□之谷黎,校正无讹。

有得之者,宝之、秘之,非人勿云。

时大清(光绪六年)同治二十年姑洗月谷旦云水道人稽首顿首谨志※大清同治只有十三年,同治二十年换算过来也是光绪七年,存疑。

《孔圣枕中记》真本孔圣,鲁曲阜昌平乡阙里人也。

其先世为殷汤之后,周武王克殷,奄有天下。

封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祀。

启无子,后仲衍之子稽嗣之。

稽生丁公申,申生缗公共及炀公熙,熙生弗父何,何逊国于弟,厉公方祀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考父,世为宋卿,佐载武宣三公。

考父生孔父嘉,嘉于国为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以孔为氏。

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夷,夷生防叔,世有明得。

防叔避华氏祸出奔于鲁,生伯夏,伯更生叔娘在多吧大天娶施氏生九女无子,其亲生一子以足疾。

更娶颜氏征在于尼丘,是夜征在梦避大坡,有使者云:黑帝召见。

遂往见。

帝曰:汝有圣子,若产必于空桑。

觉而有娠。

一日异香满室,有五老人降于押一麟,向征在而伏。

口吐玉尺,上有刻文曰:“小精之于继,衰周而未主。

枕中记原文翻译

枕中记原文翻译

枕中记原文翻译简介《枕中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部,也是金瓶梅的前传。

它是元代作家赵明义所著,完成于元代中叶。

小说以妓女松梁梅为主角,通过她的传奇经历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情节概述第一章:塞外之旅1.松梁梅在美国巴拉圭大使馆工作。

2.松梁梅得到了一本神秘的古籍,名为《枕中记》。

3.进一步了解《枕中记》中的故事,松梁梅决定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章:《枕中记》的第一卷1.翻译第一卷的过程中,松梁梅读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2.第一卷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而聪明的女子如何嫁入豪门。

第一节:家境贫寒1.女主角贾如意出身贫寒,但聪明才智过人。

2.贾如意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设法进入豪门。

第二节:机缘巧合1.贾如意通过巧计进入了豪门贾家。

2.贾如意引起了贾家家族的注意。

第三节:入豪门1.贾如意经过一系列考验,最终与贾家少爷成婚。

2.贾如意成为贾家的儿媳妇,地位显赫。

第三章:《枕中记》的第二卷1.翻译第二卷的过程中,松梁梅读到了更加扣人心弦的故事。

2.第二卷主要讲述了贾如意如何经营家族财产,实现了逆袭梦想。

第一节:聪明才智1.贾如意展现出了超凡的商业头脑,帮助贾家的生意蒸蒸日上。

2.贾如意得到了家人的认可,成为贾家的核心人物。

第二节:家族纷争1.贾家发生了家族纷争,贾如意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2.贾如意保护了家人的利益,维护了贾家的声誉。

第三节:逆袭成功1.贾如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逆袭梦想。

2.贾如意成为了一个富有、有影响力的女性。

总结通过翻译《枕中记》这本古籍,松梁梅发现了许多令人着迷的故事。

小说中的女主角贾如意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从贫穷到富有的逆袭,并在家族纷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勇气。

《枕中记》所描绘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也启示了人们应该勇敢追求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沈既济《枕中记》(加重点词语注释)讲课讲稿

沈既济《枕中记》(加重点词语注释)讲课讲稿

沈既济《枕中记》(加重点词语注释)枕中记沈既济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dǐshè,客店;客栈),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旅途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褐色,粗布的短衣服),乘青驹,将适(到,去)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bì xiè,破旧肮脏),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不得意),困(困窘)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说笑)方适(适度),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列:陈列;食:吃。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选(选择)声而听,使族益昌(昌盛)而家益肥(富裕),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谓游憩于六艺之中。

后泛指学艺的修养。

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自惟(思)当年青紫(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

比喻高官显爵)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quǎn,田间小沟)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荣耀安乐)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fǔ shǒu,低头)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

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资产)愈厚。

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日益鲜盛。

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脱去平民衣服。

喻始任官职)秘校(古官职名。

原指秘书省校书郎。

后沿用指新擢第者),应制(奉皇帝的旨意),转渭南尉(县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转而)起居舍人(古官职名)知制诰(gào)(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

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三载,出典(谓出而执掌某种官职)同州,迁陕牧(古代治民之官),生性好土功(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一枕黄粱的成语故事

一枕黄粱的成语故事

一枕黄粱的成语故事唐人传奇小说中,有一篇《枕中记》(沈既济作),内容大意是:青年卢生,旅途中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

道人吕翁,也住在这家客店里。

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已穷困的境遇。

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粱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

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梦来。

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

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又受封为“燕国公”。

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

真是子满堂,福禄齐全。

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

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店主人煮的粱黄饭还没有熟哩。

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

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元人马致远和明人苏汉英,曾根据这个故事,稍改情节而先后写成杂剧《黄粱梦》。

明人汤显祖也改写过杂剧《邯郸记》。

清人蒲松龄还将故事情节加以发展,写成《续黄粱》。

“一枕黄粱”这句成语,就是从上述故事而来。

“一枕黄粱”,就是一场空梦的意思,也说作“一梦黄粱”、“黄粱美梦”,或“黄粱梦”、“邯郸梦”。

和“南柯一梦”的意思差不多。

但通常用的.时候多半带有讽刺的意味。

其实,人生在世,也许真的就是一枕黄粱,梦中的一切奋斗和追求,在梦醒后都变得毫无意义。

那么,人生的真谛到底在哪里呢?也许放弃梦中那不实的追求才能最终找到答案。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修订版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修订版

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枕中记(又名:邯郸记)》·原文及译文枕中记(又名:黄粱梦、邯郸记、邯郸梦)【唐】沈既济着《枕中记》是唐代传奇小说,作者是沈既济。

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

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即黄粱梦(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

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日:“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日:“吾此苟生耳。

何适之谓?”翁日:“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日:“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寓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阴:“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枕中记

枕中记

于是
• 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道节度。
想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命官职
翻译:
皇帝想要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于是授予卢生御史中丞、河 西节度使的官职。
• 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 城以遮要害。
翻译:
卢生大破戎虏,斩杀了七千个首级,拓展了疆土九 百平方里,建筑了三座大城来把守要害。
• 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
当时
唐玄宗
拓展疆土
• 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
泛指边境的 少数民族
翻译:
当年,皇帝唐玄宗正用武力对付戎狄,拓展疆 土。
地名
• 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 使王君毚(chán)新被杀,河湟震动。
亦作“河隍”,黄河与湟水 的并称。两水之间的地区。
翻译:
当时吐蕃的悉抹逻和烛龙莽布支攻陷了瓜沙, 节度使王君毚刚刚被杀,黄河、湟水一带告急。
翻译:
边疆的老百姓在居延山立石碑歌颂他。
• 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 书兼御史大夫。
翻译:
回到朝廷按照功劳受到封爵授勋,封赏的礼仪非常 盛大,官职升为吏部侍郎,迁升为户部尚书并兼任 御史大夫。
• 时望清重,群情翕(xì ,统一,协调)习(习习, 和煦的样子)。
翻译:
一时之间名望清高而尊重,大家都安然服帖。
• 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流言)中之,贬为端 州刺史。
翻译:
这样一来非常被当时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飞 语中伤他,被贬做端州刺史。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枕中记》是唐代文学家沈既济创作的一篇传奇。

文章描述不得志的士子卢生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美梦,梦中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而梦醒之时连一顿黄粱饭尚未煮熟,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读音quǎn,田间小沟)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

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

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

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

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毚(读音chán)新被杀,河湟震动。

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

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

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读音xì,统一,协调)习(习习,和煦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枕中记》是唐代文学家沈既济创作的一篇传奇。

文章描述不得志的士子卢生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美梦,梦中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而梦醒之时连一顿黄粱饭尚未煮熟,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枕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枕中记原文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凭倚)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

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卢生顾其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翁曰:“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谓?”翁曰:“此不谓适,而何谓适?”答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

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今已适壮,犹勤畎(读音quǎn,田间小沟)亩,非困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时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

”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

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数月,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生资愈厚。

生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

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应制,转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卞州,领河南道采访使,征为京兆尹。

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恢宏土宇,会吐蕃悉抹逻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沙,而节度使王君毚(读音chán)新被杀,河湟震动。

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

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

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群情翕(读音xì,统一,协调)习(习习,和煦的样子)。

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

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读音mó,策略,谋略)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

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

制下狱。

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

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

其妻救之,获免。

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驩州。

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

生子:曰俭、曰传、曰位,曰倜、曰倚,皆有才器。

俭进士登第,为考功员,传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倜为万年尉,倚最贤,年二十八,为左襄,其姻媾皆天下望族。

有孙十余人。

两窜荒徼(读音jiào,边缘,即边塞),再登台铉(读音xuàn,句鼎的器具。

台铉,犹指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出入中外,徊翔台阁(尚书台称台阁,泛指宰相等高官),五十余年,崇盛赫奕。

性颇奢荡,甚好佚乐,后庭声色,皆第一绮丽,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

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

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

将殁(读音mò,死),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

偶逢圣运,得列官叙。

过蒙殊奖,特秩鸿私,出拥节旌,入升台辅,周旋内外,锦历岁时。

有忝天恩,无裨圣化。

负乘贻寇,履薄增忧,日惧一日,不知老至。

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读音mào,老),弥留沈顿,待时益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

无任感恋之至。

谨奉表陈谢。

”诏曰:“卿以俊德,作朕元辅,出拥藩翰,入赞雍熙。

升平二纪,实卿所赖,比婴疾疹(读音zhèn,病),日谓痊平。

岂斯沈痼,良用悯恻。

今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瘳。

”是夕,薨。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

生蹶然(读音jǔe,急迫的样子)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

”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

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枕中记翻译唐开元七年,有个叫吕翁的道士,获得了神仙之术,行走在邯郸的路上,住在旅舍中,收起帽子解松衣带靠者袋子坐着,一会儿见一个(走在)路旅途中的少年,他名叫卢生。

身穿褐色(粗布)的短衣服,骑着青色的马,准备去田间(劳作),也在旅舍中停下,和吕翁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言谈非常畅快。

时间长了,卢生看看自己的衣服破烂肮脏,便长声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不得意,困窘成这样啊!”吕翁说:“看您的身体,没有痛苦没有灾病,言谈有度,却叹困,为什么啊?”卢生说:“我这是苟且偷生啊,哪有什么合适之说?”卢翁说:“这样还不叫合适,那什么叫合适呢?”回答说:“士人活在这世上,应当是建功立名,进出(朝廷应该)不是个将就是个相,(家中)用来盛装食物的鼎应该排成列,听的音乐应该可以选择地听,让家族更加昌盛家庭更加富裕,这样才可以说得上合适啊。

我曾经致力于学习,具有娴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自己觉得高官可以容易地得到。

现在已经是壮年了,还在农田里耕作,不是困还是什么?”说完,就眼睛迷蒙想睡觉。

当时店主正蒸黍(做饭)。

吕翁从囊中取出枕头给他,说:“您枕着我的枕头,可以让您如您的志向那样实现您的志向。

”那枕头是青色的瓷器,并在两端开有空,卢生侧过头去睡在枕头上,看见那孔渐渐变大,(并且其中)明亮有光。

便投身进入,于是回到了家。

几个月后,他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子做妻子,这女人容貌很美丽,卢生的资产更加丰厚。

卢生非常高兴,于是衣服装束和车马,日渐鲜亮隆重。

第二年,科举考进士,他通过了科举考试脱去平民的衣装,任秘(书)校(对)官,奉皇帝的旨意,转到渭南当县尉,不久迁升做监察御史,转而做起居舍人知制诰的衔位,三年过后,出掌同州当地方长官,升迁到陕当牧,生性喜好水利建筑,从陕西开河八十里,解决了交通,当地的人们因此获利,刻石碑记录他的功德,改任卞州的地方长官,到河南道(地名)当采访使(官名),应皇帝的命令到京城当京兆尹。

当年,神武皇帝(唐玄宗)正用武力对付戎狄(泛指边境的少数民族),拓展疆土,当时吐蕃的悉抹逻和烛龙莽布支攻陷了瓜沙(地名),节度使王君毚刚刚被杀,黄河、湟水一带告急。

皇帝想要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于是授予卢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的官职。

卢生大破戎虏,斩杀了七千个首级,拓展了疆土九百平方里,建筑了三座大城来把守要害,边疆的老百姓在居延山(地名,在今天的甘肃境内)立石碑歌颂他。

回到朝廷按照功劳受到封爵授勋,封赏的礼仪非常盛大,官职升为吏部侍郎,迁升为户部尚书并兼任御史大夫,一时之间名望清高而尊重,大家都安然服帖。

这样一来非常被当时的宰相所妒忌,宰相用流言飞语中伤他,被贬做端州刺史。

三年后,应皇帝的命令到皇帝身边当常侍,没多久,当上了宰相。

和宰相肖嵩、宰相裴光庭共同执掌朝政大权十多年,高妙的谋略严谨的命令,每天接连发布,出谋划策启发皇帝,卢生被人们称为贤相。

同朝的官僚害他,又诬陷他和边疆的将领勾结,图谋不轨。

皇帝下诏把他关进监狱。

官吏带着随从到他家马上将他抓起来了。

卢生惊惶恐怕自己将要没命,对妻儿说:“我老家在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防饥谨,何苦要求官受禄呢?如今落得如此地步,向往(当初)穿短的粗布衣服、骑青色的小马,行走在邯郸的路上,得不到了啊!”(于是)拿刀自杀抹脖子。

他的妻子(赶紧)抢救,才没有死。

受他牵连的人全部死了,只有卢生被宦官求情保住了性命,免了死罪,流放到驩州。

几年以后,皇帝知道他是冤枉的,又恢复了官职当了宰相,册封为燕国公,特别受到恩宠。

他生了几个儿子:名叫俭、传、位、倜、倚,都很有才能。

卢俭中了进士,当上了考功员外,卢传当上了侍御郎,卢位当上了太常丞,卢倜当上了万年的县尉,卢倚是最出色的,年龄二十八岁,当上了左襄,他们所结的亲都是名门望族。

有孙子十多个。

后来卢生年纪渐渐衰老,多次要求告老辞官,都没有得到允许。

病了,皇帝身边的宦官前来探病,接踵而至,名医和上等的药材,没有不是最好的。

将要死了,上奏书说:“我本来是山东一般的儒生,以在田圃中劳作而自得其乐。

偶尔遇上皇上的恩宠,得以名列官员的位置。

承蒙皇帝过分特殊的嘉奖,得到特别的俸禄和太多的家私,出门拥有隆重的仪式,进朝当上了宰相的高职,与朝中内外(的皇亲国戚)结交,锦绣人生多年。

有负于皇帝的恩宠,对皇帝圣明的教化没有什么帮助。

我不过是个小人却居了圣贤的位置遗留不少祸害,深感如履薄冰诚惶诚恐,一天比一天担心,不知不觉我已经老了。

今年已经超过八十岁了,我的官位高到了三公的极点,命岁到头了,筋骨形骸都老了,弥留之际身体沉重困顿,等待(死期)的时日马上要完了,管不成什么事情的了,非常感谢皇上的无限圣明,白白辜负了皇帝的恩宠,永远歌颂当今皇帝这年代。

非常感激和留恋。

(我)非常诚恳地奉上此表(书)陈述我的感谢。

”皇帝下诏书说:“你以美好的德行,作我的.首席辅佐,出可以作我的保障和护翼,入朝帮我实施和谐光明的朝政。

平安繁盛二纪(两个十二年),完全是靠你啊,你得的疾病,原以为马上就可以痊愈。

没想到病久难治,(令我)非常担心痛惜。

现在命令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去你家探望,好好治疗,为了我你要珍惜生命,还要心存希望,期望能够痊愈。

”当天晚上,(卢生)死。

卢生伸个懒腰醒来,看见自己的身体还睡在旅舍之中,吕翁坐在自己身旁,店主蒸的黍还没有熟,接触到的东西跟原来一样。

卢生急切起来,说:“难道那是个梦吗?”吕翁对卢生说:“人生所经历的辉煌,不过如此啊。

”卢生惆怅良久,谢道:“恩宠屈辱的人生,困窘通达的命运,获得和丧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全知道了。

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欲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诲啊!”一再磕头拜谢后离去。

枕中记创作背景《枕中记》收入《太平广记》《文苑英华》,鲁迅校辑《唐宋传奇集》也收入此篇。

此篇构思受六朝“焦湖庙祝”故事(出刘义庆《幽明录》,一说出干宝《搜神记》)启发。

沈既济一生的宦海浮沉都与他作为杨炎党人的身份密不可分,他创作《枕中记》的部分初衷或许是要塑造一个基本正面的形象来表达对杨炎的感恩之心和惋惜之情。

枕中记鉴赏《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719),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

他的五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