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赵丽梅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1期

赵丽梅

(吉林省九台市龙家堡卫生院吉林九台 130500)

【摘要】目的讨论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与护理措施,及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是否可以及时有效的使病情得到缓解。方法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

代谢和排泄。结论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关键词】双硫仑样反应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1(a)-0158-01

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又称戒酒硫样或双硫醒样反应[1]。是由可引起双硫仑样反

应的药物和乙醇相互作用产生。我院急诊科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接诊饮酒引起双硫仑

样反应病例26例,经急诊抢救后痊愈出院。现将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2岁。16例为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期间饮酒,6例为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期间饮酒,4例为静脉滴注头孢唑啉期间饮酒。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认识不足,没有对患者用药期间做出不得饮酒的警告和提醒:(1)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不了解: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

用该药后饮酒,即使饮用少量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2]。双硫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

而产生一系列反应。目前,此酶还无法通过化验室进行测定。一些药物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双硫仑相类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2)对双硫仑样反应临床特点不了解: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酒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患者起病急,于饮酒后10~40min发病,但平时有饮酒史[3]。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胸闷、气促、心动过速、头痛、头面部肿胀、烦躁、恶心、呕吐、严重

者迅速进展至低血压状态。由于以往对此类病例临床报道不多,药品说明书也较少说明,故易误诊。(3)对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不了解:本组病例均为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引起。另外,据资料报道,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还有:呋喃唑酮、灰黄霉素、酮康唑、氯霉素。其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的多少成正比。(4)对双硫仑样反应宣教不到位:由于医护人员

对双硫仑样反应认识不足,所以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品的患者未进行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经统计本组病例患者都不知道用药后饮酒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暴露的乙醇制品除白酒、葡萄酒、啤酒外还有果酒、黄酒、75%医用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霍香正气水、酒芯巧克力,均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患者认知不足,由于受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影响使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即使医护人员进行了宣教,也可出现不遵医行为或误用含乙醇的食物、饮料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 治疗及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 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5)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6)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3 讨论

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滴注本品1g后,即刻血药峰浓度为106.0mg/L,12h后尚有1.5mg/L。本品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故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药物,将抑制乙醛去氢酶的活性,使血中乙醛积聚,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对门诊或住院患者及家属认真做好宣传教育,预防在先:(1)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对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学习,避免误诊。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不能同时使用含乙醇的药物。(2)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在用药期间或停药7d内不能饮酒及使用含乙醇的食物、饮料或药品,避免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3)如果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宪安.实用药源病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108.

[2]伦新强.320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分析[J].中南药学,2004,2(6):181~182.

[3]虞宁娜,吴笑春,辛华雯.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6:381~383.

【收稿日期】 2011-08-24

双硫仑样反应的诊疗(实用总结)

双硫仑样反应的诊疗(实用总结) 一:酒精代谢过程: 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代谢为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代谢为乙酸,乙酸最终代谢为CO2+H2O排出体外。 二:双硫仑戒酒机制: 双硫仑可抑肝内乙醛脱氢酶致饮酒者血乙醛代谢受阻浓度升高5~10倍,乙醛续积后产生强烈不适感,使嗜酒者对饮酒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达到戒酒目的。 二:双硫仑样反应病因: 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药物化学结构中有“甲硫四氮唑基团”,可降低乙醛脱氢酶活性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药物包括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头孢西尼,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替坦等,其中以头孢哌酮报告最多最敏感,吃酒心巧克力、服藿香正气水、甚至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反应。(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他定、头孢磺啶,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故目前无双硫仑样反应报道)其它致双硫仑反应药物及机制见下表: 三: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乙醛蓄积体内,可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充血水肿,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死亡。一般0.5h内发病(早约5min/慢约1h),可见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头昏及波动性头痛;喉部充血水肿、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心悸、胸闷、胸痛,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伴意识障碍惊厥危及生命,一般持续2~6h。 四:治疗: 轻症患者,一般可自行缓解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重症者立即治疗。 ①针对酒精中毒治疗:

立刻催吐或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给予补充葡萄糖液及B族维生素和C族维生素及美他多辛(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下降并使乙醛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和酮体经尿液排泄)促进酒精代谢。意识不清者应用纳洛酮拮抗中枢抑制促醒。 ②针对乙醛毒性作用治疗: 激素具有抗休克/抗过敏的作用,为双硫仑反应中首选药,常用地塞米松注射。使用H2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药物可改善症状。休克者快速补液,必要时多巴胺等药物升压。有胸闷、胸痛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五:预防: 据代谢情况,饮酒后至少3天内不使用头孢类药物,使用头孢类药物后至少7天内不饮酒。 铁营医院急诊2021.12.16(个人总结,供参考,欢迎指正)

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赵丽梅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1期 赵丽梅 (吉林省九台市龙家堡卫生院吉林九台 130500) 【摘要】目的讨论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与护理措施,及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是否可以及时有效的使病情得到缓解。方法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 代谢和排泄。结论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关键词】双硫仑样反应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1(a)-0158-01 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又称戒酒硫样或双硫醒样反应[1]。是由可引起双硫仑样反 应的药物和乙醇相互作用产生。我院急诊科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接诊饮酒引起双硫仑 样反应病例26例,经急诊抢救后痊愈出院。现将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2岁。16例为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期间饮酒,6例为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期间饮酒,4例为静脉滴注头孢唑啉期间饮酒。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认识不足,没有对患者用药期间做出不得饮酒的警告和提醒:(1)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不了解: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 用该药后饮酒,即使饮用少量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2]。双硫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 而产生一系列反应。目前,此酶还无法通过化验室进行测定。一些药物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双硫仑相类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2)对双硫仑样反应临床特点不了解: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酒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患者起病急,于饮酒后10~40min发病,但平时有饮酒史[3]。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胸闷、气促、心动过速、头痛、头面部肿胀、烦躁、恶心、呕吐、严重 者迅速进展至低血压状态。由于以往对此类病例临床报道不多,药品说明书也较少说明,故易误诊。(3)对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不了解:本组病例均为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引起。另外,据资料报道,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还有:呋喃唑酮、灰黄霉素、酮康唑、氯霉素。其反应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的多少成正比。(4)对双硫仑样反应宣教不到位:由于医护人员 对双硫仑样反应认识不足,所以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品的患者未进行宣教或宣教不到位。经统计本组病例患者都不知道用药后饮酒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暴露的乙醇制品除白酒、葡萄酒、啤酒外还有果酒、黄酒、75%医用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霍香正气水、酒芯巧克力,均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患者认知不足,由于受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影响使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即使医护人员进行了宣教,也可出现不遵医行为或误用含乙醇的食物、饮料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目录 简介 临床表现 案例 药物 临床护理 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简介 什么是双硫仑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 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编辑本段案例 多年未见的老友要来会面,老王很激动,在家里为老友接风洗尘,不知不觉几杯酒就下了肚。可就在两个人都很尽兴的时候,老王突然摔倒在地上,晕了过去。家人赶紧将老王送到了医院。医生询问老王有何特殊之处,家人说他没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只是这两天

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因服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多发生在服药期间和服药后5~7天内,症状主要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轻度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多发生于乙醇暴露的0~4h,以 10~30min最多,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呈正比。 应谨慎的药物 临床上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药物为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呋喃唑酮(痢特灵)等,如甲硝唑、呋喃唑酮、异烟肼、磺胺类、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华法林、胰岛素、氯霉素、灰黄霉素、妥拉唑啉、硝酸甘油、消心痛、苯海拉明、巴比妥类、氯丙嗪、三氟拉嗪及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孟多、头孢哌酮、拉氧头孢等,其中以头孢菌素最常见。 用药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多发生在服药期间和服药后5~7天内,因此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叮嘱:服药期间至用药后1周内不能饮酒,也不可用含酒精的药品或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我们更要注意。 近期有接触史的也可发生 双硫仑样反应也可发生于近期接触酒精的患者,诊疗过程中,我们需了解患者的酒精接触史,对于近期有酒精接触史的病人应稍加留意,尽量不使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的处理: 对服用药物患者,如饮酒后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对轻、中度患者给予5%~10%葡萄糖液500~1000ml,加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等。对有低血压、心率加快,S-T段下移伴心律失常、轻度呼吸困难等表现的重度患者,除上述措施外给予吸氧,静注纳洛酮0.4~0.8mg,症状均于3h内缓解。

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救治过程及其预防,以期引起 临床医师对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医院急 诊科收治的38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果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以使用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主,以接触酒类为主要 原因,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对症治疗 后恢复较好,3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应重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治疗前后应特别告知患者 避免饮酒和使用乙醇制剂。 【关键词】双硫仑样反应头孢菌素乙醇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或服用 含酒精饮料,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1 双硫仑样反应及临床表现 双硫仑样反应:在使用与双硫仑具有相似作用的抗菌药(头孢菌素)期间或 之后不久,饮酒或服用含酒精饮料导致体内乙醛蓄积,所产生的一种中毒反应。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 乙醛,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也有文献称乙醛脱氢酶或乙醛去氢酶)作用转 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 制醛糖氧化还原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体内乙醛浓度升高,产生不适。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会发生面部潮红、胸闷、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眼花、嗜睡、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口中有大蒜样气味,多汗、失眠、幻觉、恍惚、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并伴有意识丧失,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另外双硫仑样反 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 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2 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及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 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 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 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2.1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2.2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于4h~8h内纠正休克。 2.3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2.4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2.5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积 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6治疗起效快、疗程短,4h~12h症状逐渐缓解。 预防①随着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双硫仑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服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可引起反应的药物: 、头 但以下抗生素不会引起:、 临床表现: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处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维生素 C 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 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 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 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向其说明病因,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一般4 -12h 症状逐渐缓解。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响 一.何谓双硫仑和双硫仑样反响?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到达戒酒的目的。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病症,尤其是在饮酒后病症会更加明显。人们把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病症称为双硫仑样反响。 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响。〔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响的病症。〕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假设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堵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局部改变〔如ST—T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响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二.哪些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响?

双硫仑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急救与护理。

双硫仑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 抗菌药是临床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数量最多的一大类药物,其中有许多品种不能与酒同服,否则会引起药源性急症,甚至危及生命,这些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塞克硝唑。其它的如呋喃唑酮等。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严重者出现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种用于戒酒的药物叫双硫仑,它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使好酒者对酒产生厌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双硫仑样反应也由此得名。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的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需要吸氧及对症治疗。治疗上可先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的吸收,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的变化。 另外,医护人员有必要对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戒酒硫样反应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诊疗过程中,必须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询问饮酒情况,同时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合理选用药物,防止滥用倾向,合理联用配伍。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在使用上述抗菌药期间,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尤其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完整版)双硫仑样反应简介

1.1双硫仑 双硫仑是二乙二硫氨甲酯的二倍体,称为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会引起人体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饮酒后上述症状更严重。利用这一特点,其作为酒增敏药物,用于戒酒的治疗,已被收入USP、JP、EP、FP、DAB等。 1.2双硫仑反应双硫仑反应又称双硫仑-酒精反应、双硫醒反应、戒酒 硫反应,是指服用双硫仑后一定时间内饮酒会引起面部潮红、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双硫仑作为酒增敏药物用于戒酒治疗,并不是能治疗嗜酒症,而是服药期间饮酒,即出现双硫仑反应,以期建立饮酒者对酒有厌恶的条件反射。 1.3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一种有害效应,是由于某一段时间范围内人体同时吸收乙醇及药物后,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患者应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一段时间内饮酒或接触乙醇,轻者出现颜面潮红、心悸、胸闷、头痛、恶心,重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心电图ST-T段改变,甚至死亡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4双硫仑样反应发生机制 乙醇进入体内,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 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酰辅酶A和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最后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酪氨酸在体内先转化为多巴,

再在多巴脱羟酶作用下转化为多巴胺,多巴胺在多巴胺B-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最终转化为肾上腺素。双硫仑是乙醛脱氢酶和多巴胺B-羟化酶抑制剂,能对乙醇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双硫仑反应的机制实际为双硫仑抑制乙醇、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代谢酶,导致体内乙醇、乙醛的浓度升高,儿茶酚胺类物质减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与双硫仑反应机制类似,主要是特定药物因分子结构中含特殊基团(如头孢哌酮钠分子侧链含甲硫四氮唑)与乙醇 相互作用而抑制乙醇的代谢,导致乙醛蓄积、儿茶酚胺类物质减少,导致人体出现乙醛增多的毒性作用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减少引 起的临床症状。也有研究表明,某些药物或其代谢物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使酪胺在体内的代谢减少而蓄积,出现一系列类似双硫仑反应的症状。还有一些药物与乙醇发生相互作用后也会出现双硫仑反应的症状,但机制尚不明确。 1.5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 部分改变(如ST—T改变)并伴有意识丧失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

双硫仑样反应宣教

双硫仑样反应宣教(一)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表现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分级 诊断 ①病史中有明确的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史; ②在用药后一周内使用了乙醇及其产品,或在饮酒后使用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③乙醇类药物与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同时应用; ④有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 ⑤所饮酒量或酒的度数均明显小于或低于平时的饮酒量或度数,但与平时醉酒明显不同; ⑥无乙醇和使用该类药物的过敏史; ⑦双硫仑样反应时.若无相关疾病.血常规、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心酶谱、胸片多无异常。 鉴别 与乙醇中毒的鉴别 双硫仑样反应与乙醇中毒有相似之处,极易误诊。 鉴别点有: 1、摄入乙醇总量多未达到乙醇平均中毒量75g,仅为平时饮酒量的1/2或1/10; 2、症状出现快而重,与平时乙醇中毒不同; 3、症状出现与饮酒量和酒的种类无关。 与乙醇过敏的鉴别 1、双硫仑样反应平时无乙醇过敏史,有全身潮红。乙醇过敏多为局部皮肤潮红; 2、双硫仑样反应无或很少有皮疹,乙醇过敏可有皮疹;

临床药师文献阅读报告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药师文献阅读报告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drugeon-like reaction)是一种特殊的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一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与硫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硫醇或二硫键,并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以双硫仑为代表,因此被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亲硫性。这些亲硫代谢产物在机体中与硫化合物(如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结合,形成硫醇或二硫键。这些新形成的化合物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反应,导致药源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药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即肾上腺素能双硫仑样反应和非肾上腺素能双硫仑样反应。 肾上腺素能双硫仑样反应是指药物代谢产物与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硫化合物结合,形成硫醇或二硫键,干扰了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正常功能。典型的代表药物为噻唑类抗生素丙硫氧嘧啶。 非肾上腺素能双硫仑样反应则是指药物代谢产物与硫化合物结合,形成硫醇或二硫键,干扰了非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正常功能。这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硝基噻唑酮类抗菌药物等。 引起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代谢产物一般是通过肝脏酶系统代谢的。药物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酶系统的活性,从而导致对药物的代谢产物敏感性的差异。同时,身体老化、共患疾病、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产物的形成和消除,增加了发生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风险。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疹、荨麻疹、瘙痒、发热、关节痛、全身不适等。严重的反应可能导致药物中毒甚至死亡。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特定药物治疗时应警惕此类反应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对于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临床表现。如果疑似药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采取相 应的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与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监测等工作,以减少此类反应的风险。 总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 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识别并处理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双硫仑样反应原因及处理

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1.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这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是在其母核7 - 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酶Ⅰ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戒酒硫样反应。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是由于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灌流量减少所致。(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急救及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数小时内可缓解。①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吸氧、测生命体征并记录。②对休克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积极治疗以缩短低血压期。③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④对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也应作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⑤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安慰患者,劝慰家属,向其说明病因,介绍成功的病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⑥治疗起效快、疗程短,4h~12h症状逐渐缓解 个人认为这些药物不适合。 安眠药 酒精和安眠药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大脑皮质细胞很快便会转入抑制状态,如果人们在饮酒前后服用了安眠药,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降糖药 酒精和降血糖药都具有抑制糖吸收和糖异生作用,同时使用会令血糖下降过快,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同时,酒精使口服降糖药在血中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另外,氯磺丙脲与酒同用可引起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二甲胍与酒精可引起酸中毒。 降压药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压下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昏厥. 抗生素 先锋(头孢)霉素类药物与酒同时服用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什么是双硫仑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作用机制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表现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

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 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1.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这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是在其母核7 - 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酶Ⅰ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戒酒硫样反应。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是由于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灌流量减少所致。(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 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 4.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急救及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减少乙醇吸收,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静脉输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促进乙醇代谢

双硫仑样反应

定义: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1948年哥本哈根的雅各布森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这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原理: 酒精进入体内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继而进入血液,30-90分钟达到高峰。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 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再被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 此代谢过程的时间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及其他条件变化,会出现个体差异现象。故有酒量大小一说。酒精80%以上在肝脏代谢,乙醛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强,酒量相对大。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主要与遗传有关,有时也可以被酒精诱导,经常喝酒可使酒量增大。

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药物: 含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 头孢及咪唑衍生物 头孢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除了饮酒之外,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甲硝唑(甲硝唑可抑制酒精的代谢,服药后饮酒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替硝唑、氯霉素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咪唑衍生物:咪唑类为合成的抗真菌药,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呋喃唑酮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双硫仑(disulfiram)为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是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已在很多国家使用。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某些药物,其化学结构或作用机理与双硫仑相似,可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安塔布司(antabuse)反应。 1双硫仑样反应特点 1.1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 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一周内饮酒,可出现颜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结膜发红、发热感、口干、头晕、头痛、目眩、心慌、胸闷、气急、出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言语混乱、话语多、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狂燥、谵妄、意识障碍、晕厥,腹痛、腹泻、咽喉刺痛、震颤感、口中有大蒜气味,还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惊慌恐惧、濒死感,有的可出现精神错乱、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惊厥、急性心衰、急性肝损害、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此表现与双硫仑抑制了体内乙醛脱氢酶和多巴胺β醛化酶等有关,这一组临床综合征的表现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1.2双硫仑样反应的时间特点 使用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饮酒,可早在5min即出现症状,一般多在30min,少数在lh内,很少在1h后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小儿应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后,应在停药后2周~3周,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的食物,因为小儿肝脏代谢乙醇的功能轻差,即使较低的乙醇浓度即可出现此类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存

在个体差异性。谢芳报道用药前3d有饮酒史亦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陈苓报道2岁患儿服10mL藿香正气水后0.5h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1.3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种类和量的特点 双硫仑样反应与使用药物的剂量、停药后的间隔时间和饮酒的量成正比,与饮酒种类关系不明确。有报道饮50mL啤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白酒、红酒、黄酒、啤酒和含有乙醇的饮料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时,常持续2h左右可逐渐缓解,重者可持续24h或数天才能完全缓解。 2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 2.1头孢类抗生素 如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盂多、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唑啉、头孢克肟等。 头孢哌酮分子结构中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存在与双硫仑分子结构类似的甲硫四氢唑(硫代甲基四唑)活性基,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头孢曲松等不具有甲硫氢唑侧链,但有甲硫三嗪侧链也可引起此类反应。化学结构中没有甲硫四氢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则无此作用。 2.2硝咪唑类 如甲硝唑、替硝唑,不论是口服或静脉给药,不论是何种酒,也不论是饮酒量多少,都会直接与吸收入血的乙醇发生反应,而出现双硫仑样症状。饮酒后要使用甲硝唑,必须禁酒5d,在使用甲硝唑时也应提醒患者应禁酒7d以上,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此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 2.3其他药物和食物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一.何谓双硫仑和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的作用机制在于——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二.哪些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①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这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是在其母核7 - 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

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护理与预防秦凤燕

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护理与预防秦凤燕 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 reaction),是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和咪唑衍生物)后,饮酒或含已醇的药物配伍使用所引起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药物的过程中或用药后饮酒很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有 关双硫仑样反应虽有不少报道,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自2011.9—2012.4共收治36 例此类患者均治愈出院。下面就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护理与预防报告如下: 1.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 1.1头孢菌素类药中的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钠, 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 头孢美唑,头孢硫脒,头孢米诺,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导致该反应的病 例居多,如有在用药后食用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进行酒精擦浴也 可以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由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中不含有至此反 应的甲硫四氮唑基团,故不引起该反应。 1.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酮康唑、塞克硝唑等。 1.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灰黄霉素、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常见临床表现 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一周内饮酒可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头痛头晕,心慌胸 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晕厥,意识障碍,言语混乱狂躁谵妄等精神症状。严 重者出现休克惊厥,急性心衰,肝损害,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3.中毒机理 是由于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未完全代谢排泄出去,人体再摄入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 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 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 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 乙醛聚集,出现“乙醛中毒”反应,即双硫仑样反应。 4.急救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吸氧及 对症治疗,4-12小时症状逐渐缓解。 4.1一般处理:患者就诊后边抢救边询问病史,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 与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给与心脏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必要的 辅助检查以排除多种疾病共存而延误治疗。 4.2药物治疗: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静脉滴注5%-10%葡萄糖500-1000ml,地塞米松5- 10mg,维生素C,B6入液静滴,加速乙醇氧化,纳洛酮0.4-0.8mg静脉给药以拮抗乙醇,给 以利尿剂加速排泄。 4.3对症处理: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胸闷,心绞痛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冠脉循环;休克患者快速补充晶体液,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以缩短低血压期。 4.4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吸痰器,气管切开包,除颤仪,呼吸机,抢救车等,如有 严重并发症时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以防双硫仑样反应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