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实践 1
选修 2
2周
艺术实践 2
选修 2
2周
艺术实践 3
选修 2
2周
艺术实践 4
选修 2
2周
艺术实践 5
选修 2
2周
声乐/钢琴/管弦乐器助课
必修 1
1周
实践
民间舞采风
必修 1
1周
社会实践
必修 2
4周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选修 2
2周
课外实践
大学生演艺团队活动 选修 2
民间舞传承活动
选修 2
职业能力拓展活动
3
必修 31
496 334 162
必修 23.5 364 182 182
任选 12
192 108 84
必修 12
192 192
任选 7
112 64 48
必修 2
2周
必修 2
2周
必修 1 16 学时
必修 1 16 学时
必修 1
1周
必修 16 16 周 (8)
必修 10 +10 周
2
音乐教学技能训练 必修 2 16 周
选修 2
学术讲座、公益演出、歌 选修 2
咏比赛
合计
187
2周
2周
任选
2 学分 2周
2周
2096 1467 625
课堂教学总学分 136;课堂教学总学时 2096,其中理论学时 1467,实践(实验)学时 625。
集中实践教学总学分 51;实践教学(含课内实验实践)总学分 2,占专业总学分 24%。
必修课学分 148,占专业总学分 78%;选修课学分 39,占专业总学分 22%。
1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50401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程度旳声乐演出和器乐演奏能力, 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及各中小学校等有关部门从事演出、教学及研究工作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定: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初步树立科学旳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旳人生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旳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高旳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 熟悉党和国家旳文艺方针、政策、系统地掌握音乐及教学能力理论和技巧, 并学习和掌握音乐、舞蹈、美学等方面演出艺术旳基本知识;具有较高旳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与较高旳文化修养。

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可以适应现代基础音乐教育发展需要。

具有较强旳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3、有一定旳体育和军事方面旳知识,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身心健康, 到达大学生体质健康原则。

4.有对旳旳审美观和一定旳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 学习期限3-8年。

四、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五、重要课程: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歌曲创作、复调、声乐、钢琴、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合唱与指挥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各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见附表一)2.课程设置和安排: (见附表二)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见附表三)七、创新实践学分规定:创新实践最低规定学分为8学分, 其中社会实践3学分。

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 学生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刊登学术论文、研制出实用产品或获得专利等方式获得。

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军事理论与训练

31160001 MilitaryTheoryandTraining

形势与政策 27160006
PoliticalSituationandPolicies
36 4 32 1 3 2
36 4 32 1 4 2
18 18
11
6次 讲座
3周
21

讲座
课程类别
修读要求
学分数
备注
公共选 修课程 8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36学分 (含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6学分)
3.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
音乐学专业课程结构及实际修读的学分一览表 (师范类)
必修 课程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数 42 56
24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学分总数 122
百分比 (%) 735
选修 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HarmonyⅠ
32 32
222
650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含英文名称)
课程 总学时分配 学

开课
总学 讲 实践 分 学期 学 备注
时 授 (验) 数

和声 (二) 10160008
HarmonyⅡ
32 32
232
曲式 (一) 10160009
MusicalForm Ⅰ
32 32
242
曲式 (二) 10160010

pieceAppreciationⅡ
272

钢琴演奏与教学 (一) 10160017
PianoPerformanceandPedagogyⅠ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音乐专业代码:1408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企事业单位(演艺团体),培养从事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音乐事业,树立与社会需求想适应的职业理想。

3、具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

5、掌握必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音乐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基本的五线谱(或简谱)的视谱、唱谱及听音记谱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

4、具有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

5、了解地域和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基本的中外音乐历史知识。

6、具备初步的形体表演和舞台综合表现能力。

7、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声乐表演1、掌握声乐表演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所学唱法(民族、美声、通俗等)演唱的基本技能。

3、具备基本的合唱能力4、具有初步的音乐(声乐)辅导、合唱排练指挥等社会文化艺术指导能力。

5、高中阶段文科相关课程的文化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方向——器乐表演1、掌握声器乐表演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所学乐器(中国货外国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

3、具备基本的合奏能力4、具有初步的音乐(器乐)辅导、合奏唱排练指挥等社会文化艺术指导能力。

七、主要续接专业:高职: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学本科: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八、课程结构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声乐表演方向器乐表演方向专业选修课1、2、挥3、舞蹈形体训练合唱或合奏指钢琴即兴伴奏1、2、3、声乐演唱正音合唱1、器乐演奏2、合奏专业核心课基视和民中钢音本唱声族外琴乐乐练基民音基欣理耳础间乐础赏音史训乐练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专业代码:130202 校内专业代码:141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扎根**,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教育信念坚强,德智体美劳发展,掌握中学生美育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音乐专业基本知识、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专业技能,熟悉中学生成长规律,具有一定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音乐教学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 5 年后能成长为中学音乐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的骨干教师,并能实现以下目标:1.坚守、践行、传播**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责任担当、教育情怀和师德品质。

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音乐专业和学科教学知识,能综合运用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成长为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

3.掌握班级管理工作规律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生工作能力,能够实施多元综合评价,既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又引导学生包容不同的文化个性。

4.能够主动适应并投身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运用批判性学习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持续关注并学习国内外音乐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

二、毕业要求(一)践行师德1.[师德规范]1.1理解新时代**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践行**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整体的相关政策,明晰教育教学的动态。

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专业素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3具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职业责任意识,确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情操与道德情怀。

音乐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0202执笔人:张克学康启东审核人:刘雄平一、培养目标师范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而系统的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能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或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类音乐管理、教学和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非师范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而系统的音乐表演及音乐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能从事专业表演工作,或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类音乐管理、教学和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师范方向(1)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和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拥有扎实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演唱、演奏、伴奏、舞蹈的课堂教学和表演能力,具有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践能力,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具有较强的音乐鉴赏、理论探究、音乐作品评价的能力。

(2)通过相关外语课程的学习和对外的学习交流,使学生掌握应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熟练使用普通话,参加普通话省级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基本技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基础的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善于合作、积极向上的开拓性创新人才。

2、非师范方向(1)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和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拥有扎实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演唱、演奏能力和较强的音乐鉴赏、理论探究、音乐作品评价的能力。

(2)通过相关外语课程的学习和对外的学习交流,使学生掌握应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熟练使用普通话,参加普通话省级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基本技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基础的科学研究能力。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特殊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专业品格,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良好音乐教学和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掌握音乐教学的方法,能在中小学、幼儿园、音乐培训机构等领域、岗位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就业目标中小学音乐教师;艺术培训机构音乐教师;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自主创业。

(二)职业发展目标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高级音乐教师;媒体乐评人。

二、培养规格(一)专业核心素质1.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2.具备较强的音乐教学、舞台表演、节目创编、音乐鉴赏及作品分析的能力;3.熟练掌握舞台表演、节目创编、音乐教学的方法;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专业前沿动态;5.了解本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二)非专业核心素质1.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2.为人师表,公道、正派,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3.敬业爱岗;4.团队协作。

三、培养模式与特色(一)培养模式实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1.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钢琴、声乐、舞蹈平修,均按小组课教学;(2)竞赛教学模式;(3)每天三小时强化训练;(4)教学实训;(5)观摩、演出;2.非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在专业素质教育中渗透非专业素质教育;(2)在专业素质教育的测评中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3)“思政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特色理论课程实行开发内化教学;(4)实训项目和思想品德素质加强测评环节;(5)素质导师强化对学生的“五导”(观念引导、品格引导、知识引导、能力引导、方法引导);(6)成功内省;(7)成功案例库;(8)成功论坛;(9)头脑风暴。

(二)培养特色1.专业素质优势(1)声乐、钢琴、舞蹈三项基本功扎实,音乐综合素质高;(2)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3)创编能力突出;(4)至少形成两个以上高水平的演唱或演奏保留曲目。

音乐学专业(音乐艺术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音乐艺术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音乐艺术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1315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掌握音乐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演艺策划与组织管理能力,了解音乐艺术产业与市场规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够从事音乐艺术经营与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热爱艺术管理事业。

(2)熟悉艺术发展基本规律、掌握音乐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熟悉艺术市场的改革现状。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

2.知识要求(1)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艺术管理理论知识;(2)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能力要求(1)具有扎实的音乐艺术管理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2)具备能够在基层从事演出组织、策划管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能力;(4)具备一定的现代化设备进行艺术管理、制作、编辑能力;(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一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7)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8)具备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手段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9)具备一定外语及较熟练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0)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11)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交流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

三、主干学科音乐学四、学制和授予学位学制:4 年(3—6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五、专业核心课程艺术概论、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艺术管理学、文化艺术市场学、中外音乐名作欣赏、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演出经营与管理、艺术政策与法律法规、音乐市场营销与案例分析、实用财务基础、剧场与舞台管理、音乐传播学导论、艺术经纪人、艺术批评与评论写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院简介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创办于1978年。

三十多年来,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立足地域民族特色,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实力稳步提高。

截至目前,共培养全日制专科、本科、硕士毕业生3000余名,分布于宁、川、陕、蒙、鲁、甘、青、冀、晋、浙、赣、粤、京、津、沪等20省(市、自治区),在音乐教育领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学院现有教职工56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讲师14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49人(其中海外留学硕士7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海外留学1人)。

学院现有音乐学和舞蹈学两个专业。

研究生教育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课程教学论和艺术硕士三个方向。

学院综合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8000㎡,拥有可供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使用的音乐厅、琴房、舞蹈排练厅、多功能厅、视听室、录音室、MIDI制作室以及钢琴、数码钢琴、手风琴、MIDI制作合成器等各种乐器300余台(件)。

图书音像资料室有专业类图书音像资料和方便快捷的网络共享平台。

近年来,学院以宁夏大学步入“211工程”建设行列为契机,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四大功能,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教学管理上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先后制定了108项制度,使学院管理逐步进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10年我院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领导小组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基地”。

学院在抓好学科建设的同时,大力提升内涵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年会、报告、讲座和各类专业音乐会以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本科生“五项技能”比赛等,充分展示了师生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的丰硕成果。

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良好收效。

积极申报国家级社科课题立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各级各类教改课题30余项,主编、参编专著、教材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部(篇)。

2012年、2013年度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

2013年度获得自治区级教改项目3项、宁夏艺术科学规划课题6项、宁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9项。

现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合作办学,不断增进交流与学习。

学院长期以来重视艺术实践活动。

近五年来,学院手风琴乐团、民乐团、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和学生公益社团共获得国际金奖1项、国家级奖项17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

主要有法国第33届国际手风琴公开赛金奖、 CCTV全国大学生“挑战主持人”大赛西部地区第二名、中国首届回族舞蹈大赛金奖、第六届全国“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编导十佳”、“作品十佳”奖、上海世博会文化周组织奖、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全国决赛优秀奖,先后跻身第十三届、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合唱决赛,在中国宁夏第三届回族舞蹈展演获三个作品金奖,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戏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校园戏剧之星奖。

获第三届“黄河大合唱”邀请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二等奖、全区第四届学生合唱艺术节比赛决赛专业组一等奖。

2013年11月,回族舞蹈作品《花儿与少年随想》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作品银奖,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直通春晚》节目竞争选拔,于2014年2月登上中央电视台马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音乐学院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正在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艺术实践水平,不断凝练学科特色方向,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力争成为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的音乐教育研究能力。

二、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构成如下:(一)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艺术审美、鉴赏、评价、创造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器乐演奏、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和声、曲式、复调、配器、音乐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并能用于具体实践;3.工具性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通过四年不间断学习、选修与必修结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运用计算机进行音乐课件制作和简单的绘制乐谱的能力。

(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系统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及终身学习的能力;2.从事工作的能力: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备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3.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

(三)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2.文化素质: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团队意识;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积累。

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评估原则,具备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音乐学。

四、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器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和声、曲式、复调、配器、音乐教育学、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五、核心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器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合唱与指挥、和声、曲式。

六、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学制、学习年限与毕业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为6年。

毕业总学分要求17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3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6学分;学科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59学分;教师教育必修课13学分,教师教育选修课1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8学分;创新能力实践环节8学分。

教育实习包括教师专业能力综合训练3周,实习12周,研习、总结、交流1周,共计16周。

学生必须通过三笔字技能测试,获得普通话合格证,方可进行实习。

普通话训练不单独开课,取得相应合格证书即可获得学分。

八、学分奖励措施学院参照学校有关学分奖励文件的精神,制订学分奖励实施细则。

学生除必须修满创新能力实践环节至少8个学分外,学院创新活动中获得的其他学分作为奖励学分。

奖励学分作为评选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免推研究生、推荐校际访学等条件之一。

奖励学分的取得须经学生提出申请,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

十、课程教学计划表执笔人:耿梦瑶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舞蹈表演人才,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编导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舞蹈表演能力和一定舞蹈编导能力的舞蹈艺术工作者。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表演方向和编导方向。

表演方向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知识和舞台实践技能的舞蹈人才,能全面地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技巧,同时具备宁夏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的表演能力;能在各类文艺团体、艺术培训中心、群众文化艺术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艺术管理和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编导方向培养掌握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的能力;能在文艺单位、文化馆站、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舞蹈和舞剧编创、排练、教学、编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构成如下:(一)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艺术审美、鉴赏、评价、创造能力;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含宁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舞蹈表演基础、中外舞蹈史、舞蹈解剖学、舞蹈编导技法、舞蹈作品赏析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并能用于具体实践;3.工具性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使用多媒体进行艺术类课程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系统学习舞蹈表演、编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及终身学习的能力;2.从事工作的能力:系统掌握从事舞蹈表演、编导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备舞蹈教学、舞蹈编导及表演的能力;3.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

(三)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2.文化素质: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掌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团队意识;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积累。

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舞蹈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舞蹈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评估原则,具备舞蹈表演、编导及教学的基本素质;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舞蹈表演、舞蹈编导。

四、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含宁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中外舞蹈史、舞蹈解剖学、舞蹈编导技法、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基础乐理、舞蹈论文写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