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合集下载

痔疮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痔疮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增 粗 变 大 难 以 排 出 。 排 便 太 迟或 困难 时 , 在 晚上 睡前 用 开水 如 可 冲服 少 量 蜂 蜜或 乳 果 糖 口服 液 , 必要 时用 开 塞 露 。
痔 疮 是肛 管 上 部 正 常肛 垫 的病 理性 肥 大 , 一种 常 见 病 、 为 多 发病 , 话 说 “ 人 九 痔 ”祖 国 医学 认 为 此 系湿 热 下 注 魄 门 , 俗 十 。 蕴 结 肛 门导 致 经 络 阻塞 ,气 血凝 滞 而成 。术 后 由于疼 痛 、排 便 困
中国中医急痃 2 1 0 0年 2月第 1 9卷 第 2期
J T M. e .0 0 V 11 , o2 E C F b2 1 , o. 9 N .

3 43 ・
便秘 患 者 的 护理 , 其 建 立正 常 的 排便 行 为 , 调定 时排 便 的 意 嘱 强 义 ,建 立 正 常 的 胃 一结 肠 生理 反 射 ,维 持 良好 的 胃肠 消 化 功 能 , 人 合 理 的膳 食 , 证 充 足 的 营养 供 给 及适 量 运 动 , 提 高 摄 保 是
彭丹 丹
中图分类号 : 2 8 2 文献标识码 : R 4 . B
文 章编 号 :0 4—7 5 2 1 )2 3 3— 2 10 4 X(0 0 0 —04 0
等;粥类有麻子苏 子粥 、 郁李仁粥等 】 。戒烟酒 , 气虚致气滞血
瘀 者 予 补 中益 气 温 阳 之 品 , 西 洋 参 田七 煲 鸡 汤 、 肉红 枣 汤; 如 元
生活质量和增进健康的保证 。 采用 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 不仅可
解 除便 秘 , 而且 可 使 紊 乱 的肠 胃功 能 得 到调 整 , 改善 患者 体 质 , 从 而 提 高 患者 的生 活 质量 。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痔疮疾病十分常见,该病在临床中被纳入肛肠疾病范畴,且在肛门疾病中排名第一位,具有较高发生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中青壮年更甚,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均可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必须积极对症治疗。

一、痔疮疾病分类痔疮以痔核脱出、出血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痔疮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切,但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因为肛垫下移、病理性肥大增生,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所致。

依据不同的发生部位,可将该病分为不同类型,即外痔、内痔以及混合痔。

其中内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上,肛垫的静脉丛、支持结构与动静脉吻合支出现移位或病理性增生,在临床最为常见。

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痔外静脉丛血栓形成或病理性扩张,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

而混合痔具体是指内痔经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与相应部位外痔互相融合。

二、中医与痔疮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痔疮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患者饮食不节、久病、便秘、脏腑虚弱、过度劳累以及外邪入侵而引发,此外情志不畅、遗传以及妊娠、房事过度、月经不调等因素也可作为该病的重要诱因。

2、中医常用治疗方案(1)中药内治法。

该法主要通过辨证施治将疾病分为不同证型,分别为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以及风伤肠络型。

①湿热下注型:该型病患主要以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便量多、血色鲜,痔核嵌顿脱出,疼痛、肿胀、坏死、糜烂,脉滑数,苔黄腻为主要表现。

治疗时应以利湿、清热、止血为主要原则,推荐止痛如神汤加减方,药方组成包括:防风、苍术、血竭、黄芩、槟榔、生蒲黄、泽泻、黄连、当归尾、皂角刺、秦艽、桃仁、黄柏。

②脾虚气陷型:该型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乏力,神疲,大便色淡红或鲜红、带血,痔核脱出,肛门坠胀,脉弱、苔白、舌淡。

治疗时应以温中、益气、健脾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组成:党参、陈皮、生地黄、甘草、大蓟、白术、槐角、炙黄芪、炙升麻、地榆、炒柴胡、当归。

聊一聊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聊一聊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经验交流58聊一聊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黎文君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居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100 痔疮属于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具有多发性,而且反复无常,困扰着许多人。

现如今临床治疗中开始推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痔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分析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时候需要了解痔疮的病因,在中医上痔疮的病因则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脏腑虚弱、便秘、久病等有关,当然中医上所说的外邪入侵也属于一种常见的病因。

除此之外,中医也发现痔疮与遗传、情志等因素有关。

女性痔疮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因此痔疮往往与女性月经不调、妊娠等有关。

西医方面痔疮的病因则相对模糊,存在细菌便秘说,也提出了静脉曲张说,肛垫下移说等。

不过在西医方面也认为痔疮与生理缺陷有关,遗传、便秘、感染、妊娠、直立体位等都是诱因。

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包括了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

中药内治这种方法的实践效果相对较好,对于防止痔疮的并发症也具有防止效果。

从中药内治法的具体内容来看,中医治疗痔疮可以分为三种中医证型,一种是脾虚气陷型,一种是湿热下注型,还有一种则是风伤肠络行。

关于脾虚气陷型,患者往往表现出如下的症状,即面色暗沉、疲乏无力。

患者排大便的时候会发现大便带血,血的颜色为鲜红色,或者是淡红色。

除了这些之外,很多人的肛门还存在明显的坠胀感。

严重的一些情况则包括了诸如痔核脱出。

这一类的痔疮病程较为长久,患者的舌淡,舌苔发白,脉搏相对较弱。

治疗这一型的痔疮患者,中医上往往会坚持健脾益气温中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增加补中益气汤等,常见的中药有甘草、党参、白术、当归等等。

关于湿热下注型痔疮患者的症状大多表现为口干、口苦两个方面,患者不仅口干口苦,而且还不喜欢喝水,小便的颜色发黄,排大便时的血色鲜艳,而且量非常大。

在痔核方面则可能发生嵌顿,甚至肿胀,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感,如果长期耽误治疗,还会引发糜烂和坏死。

选择的治疗方法则坚持清热利湿止血原则,常用的药物包括了防风、桃仁、当归尾、黄柏等等。

痔疮的病因与中西药物治疗

痔疮的病因与中西药物治疗
瘙痒、出血等症状。
痔疮栓
主要成分为中药或西药消炎止痛 药,适用于内痔和混合痔的内痔 部分,可缓解内痔出血、脱出等
症状。
洗剂和坐浴
如高锰酸钾溶液等,可清洁肛门 、缓解炎症和水肿,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
口服药物
01
02
03
静脉增强剂
如地奥司明等,可改善静 脉张力、稳定毛细血管通 透性,适用于内痔和混合 痔的内痔部分。
痔疮的病因与中西药物治疗
汇报人:XX 2024-01-24
contents
目录
• 痔疮概述与分类 • 痔疮发病原因探讨 • 西医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 中医对痔疮认识及辨证施治原则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与实践 • 预防保健措施和注意事项
01
痔疮概述与分类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定义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 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 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 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 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以便血、疼痛、脱出、瘙痒等为主要 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肛门直肠检 查可确诊。
分类方法及特点
分类方法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特点
内痔以便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外痔以疼痛和瘙痒为主要症状;混合痔则兼具 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提肛运动
经常进行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的发生。
全身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痔疮 风险。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痔疮975例

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痔疮975例

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痔疮975例【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80-01痔疮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因是因为痔疮饮食不节,久坐久站,疲劳过度,生活无规律,房事过度,妊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另有报道,遗传因素与痔疮的发生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久蹲,久坐,肛门压力增加均诱发痔疮。

影响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目前治疗痔疮方法较多,我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97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较简单,疗程时间较短,不需住院,即可痊愈。

治疗975例。

1 组用与注意1.1 外用:1.1.1 食用碱复方针剂(自拟自制):食用碱、石灰、虎耳草、冰片、水銀,枯凡,黄连、毛茛草等。

1.1.2 新药配用:pp粉、碘伏、利多卡因。

食用碱复方针剂1.1.3 相应器械:5号半注射针头、2毫升注射器,00号医用帶线縫合針2根、弯型止血钳、手术剪、手提式高频电离子仪器、手术灯、无菌洞巾,消毒药棉,棉签几包。

1.1.4 用法:a、大便后先用pp粉浸泡坐浴5分钟。

以消毒药棉擦干,取截石位。

以消毒洞巾覆盖。

b、碘伏涂痔处肛门周围。

c、以5号半针头,3点-7点11点皮下注入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用弯型止血钳夹住痔核,再用00号醫线扎结(痔核较大的或环状痔,用三角针头u型缝合再结扎),再按痔核心大小,注入食用碱针剂。

最小0.2ml,最多不宜超过1ml,痔核成黑白状,再以棉签按压针口,预防药液外流,周围毛孔出水萎缩。

10到20分钟后再用激光消除疤痕,涂消炎解毒生肌膏。

(黄莲、黄伯黄芩地榆紫草、冰片麻油白蜡、黄蜡,制乳香制没药血竭,轻粉等),十五天后痊愈。

1.2 内服1.2.1 组成:苦黄槐英方、苦参、大黄、槐角、蒲公英、地榆、厚朴、枳实、火麻仁、虎杖等。

1.2.2 水煎服:1日1剂连10剂1疗程。

1.2.3 加减:如感冒发热加防风荆芥;大便出血加槐花,仙鹤草;肛门疼加制乳香制没药,槟榔;炎症加重加连翘,败酱草等。

中医肛肠科如何整合治疗中西医方法

中医肛肠科如何整合治疗中西医方法

中医肛肠科如何整合治疗中西医方法在当今的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肛肠科也不例外。

中医肛肠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而现代西医则在诊断技术和手术方法上具有独特优势。

将两者整合,能够为肛肠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在肛肠科的治疗中,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病因。

例如,对于常见的痔疮,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饮食不节、久坐久立、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根据不同的证候,可分为风热肠燥型、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等。

对于风热肠燥型,常用凉血地黄汤加减以清热凉血、祛风润燥;对于湿热下注型,则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清热利湿;气滞血瘀型可用止痛如神汤加减以行气活血;脾虚气陷型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还有许多外治法在肛肠科应用广泛。

中药熏洗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煎汤,先熏蒸后坐浴,可有效缓解肛门局部的疼痛、瘙痒、水肿等症状。

栓剂和膏剂的外用也是中医治疗肛肠疾病的特色,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栓等,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药效。

针灸在肛肠科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长强、承山、二白等,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缓解肛肠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此外,中医的挑治、挂线等疗法,对于一些复杂性肛瘘等疾病也具有独特的疗效。

西医在肛肠疾病的诊断方面,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肛门镜、结肠镜、直肠指诊等,能够更准确地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对于痔疮、肛裂、肛瘘等常见疾病,西医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

在治疗上,西医的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严重的内痔和混合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剥内扎术等,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病变组织。

对于肛瘘,通过切开挂线术等方法,可以彻底清除瘘管,促进愈合。

同时,西医还注重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通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速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肛肠部位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由大肠和肛门组成,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在现阶段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例如痔疮、肛裂、便秘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肛肠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起到治愈的作用,降低复发率,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一、痔疮痔疮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肛肠疾病,突然的疼痛往往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痛不欲生。

根据痔疮的特点,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发作时则会出现肛门疼痛,疼痛非常剧烈,然后慢慢缓解。

痔疮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缺乏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性食物、缺乏运动活动、久坐、长期便秘、妊娠等相关问题影响。

I、II期痔适宜对症治疗,一般予清热祛风,凉血收敛之剂,如消痔膏,痔疮栓外塞,内服药即可改善痔的症状;III、IV期痔多宜采取手术治疗,如痔结扎切除术,以阻断痔的血供,促使痔核的脱落,外用中药熏洗等以促使创面愈合。

除此之外,对于痔疮患者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选择时间相对固定,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等,每次排便时间不能太长,每日清洗肛门一次。

肛门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瘙痒等不适,同时进行提肛、放松等动作。

二、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

常见症状有脓肿、排便困难、疼痛、硬结或瘢痕、排脓、瘙痒等,很多患者出现肛裂是由于排便困难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有效的治疗,确保能够全面发挥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肛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作用。

常用的方药有苦参汤、止痛如神汤,先熏后洗,既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刺激,加速愈合,先熏后洗各10-15分钟,每日一次。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痔疮术后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痔疮术后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痔疮术后的护理作者:杨克菊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11期关键词:痔疮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95-痔疮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各肛管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团块。

本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痔疮术后患者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7年3月~2009年10月住院行痔疮手术的患者,共118例,其中男67例,女51例;年龄23岁~67岁;内痔26例,外痔47例,混合痔45例;大出血1例;住院10~25d,平均13d。

术后患者无1例复发,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2术后护理21术后情志护理《内经》曰:“善诊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痔疮术后患者往往因伤口疼痛、出血、二便不通出现忧虑急躁心理,因此使患者了解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后及转归,要多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尤其是同一病房中的痔疮术后病例。

给患者以安慰,解除恐惧心理,使患者得以肝气舒达,气血运行正常,有助于伤口愈合。

22术后饮食术后第1d就可以进流质饮食如粥类,汤类,牛奶,豆浆;术后第2d可进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度到普食,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蕉、菠菜、鱼汤、藕粉、莲子羹、稀饭、稀面条等易消化的少脂饮食,但不宜饱餐,以八分饱为宜;术后5~7d是切口处线头脱落期,嘱患者不宜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稀细软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牛羊肉等,以免粪便过多,次数频繁或过硬而导致切口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影响伤口愈合。

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崩裂伤口,导致出血水肿,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愈合时间。

23术后中药薰蒸坐浴及换药痔疮术后局部组织受损伤,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使局部创面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加上疾病发病部位较特殊,很难保持术后创面的清洁干燥。

术后给予定时中药薰蒸与坐浴,使经脉复通,瘀血消散,气血调合,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肿止痛,从而促进血肿吸收,加上中药温浴通过中药直接作用于创口,并借助热力作用剌激肛门局部皮肤,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降低了炎性区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渗出,有利于药物吸收,促进创面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痔疮是常见病,多发病。

有关普查资料表明,在所有肛肠疾病中,痔疮占87.2%。

痔疮是由直肠末端的黏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而形成的柔软静脉曲张团。

我院外科门诊从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痔疮患者66例,采用局麻下外痔切除内痔胶圈钳套法,术后结合中药外熏内服和中医换药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本文对此作一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外科接受门诊治疗的痔疮患者66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6例。

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50.9岁。

病程2~3年。

这些患者中,有2例曾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1次,有14例接受过注射治疗,4例接受过激光治疗。

1.2方法
物品准备:备好无菌痔疮包、无菌手套。

接妥电源,对好光线。

术前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向左或向右,双腿充分向前屈曲,靠近腹部,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肛周常规用新洁尔灭酊棉球消毒,取1%盐酸利多卡因10mL左右,以3,6,9,12点钟注射麻醉。

手术步骤:先进行扩肛,嘱患者张口做深呼吸。

在指套上涂润滑剂,将指端抵压肛门,待肛门部位松弛时慢慢插入,向四周施以扩肛并指检,排除其他病变后,用新洁尔灭酊棉球消毒手术野,充分暴露痔核区,然后采用外痔切除内痔胶圈钳套术。

术后用无菌棉球蘸取本院自制中药制剂青八宝丹填塞创口,外盖敷料,用医用橡皮膏固定。

2充分重视护理工作
2.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大部分痔疮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认识,对术后一些正常反应持有恐惧心理,术前忧心忡忡,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往往会影响其术后创口的愈合。

因此,应向患者介绍痔疮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术后一些正常情况及其表现特点,并耐心细致地给予解释,并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肠道准备:便秘者遵医嘱于手术前一天晚上口服润肠通便药,术前排空两便。

术前饮食:一般不限制饮食,但禁奶制品及面食类食品。

保持治疗室内清洁干净,温、湿度保持适宜。

2.2术中护理
观察病情,适当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放松肌肉,这样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3术后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及出血情况。

卧位:术后平卧位,以利压迫止血。

饮食:嘱患者进普食或半流质,控制24h后排便,注意饮食卫生,慎防腹泻,因腹泻不利于伤口愈合。

嘱患者适量饮水,保证首次排尿通畅。

肛门坐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排便后及换药前嘱患者用中药清热利湿剂加温水3000mL坐浴20min,温度在45℃左右,先熏后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肉芽水肿。

妊娠期及月经期女性患者不宜坐浴。

换药:做好解释工作,环境温度保持适宜状态,注意保暖。

换药前后要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创面消毒后,用少许纱布、棉絮蘸自制中药制剂青八宝丹敷于创面,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直至痊愈。

服药指导: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润肠通便药要以睡前或晚餐后1h服用,清热泻火之汤剂宜凉服。

2.4术后常见反应的护理
疼痛:由于肛门部位神经组织丰富,痛觉敏感,术后创口在局麻药物药效失去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术后按医嘱给予去痛片,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安慰患者。

水肿:术后指导患者平卧,减轻负压,避免创口出血和出现局部水肿,术后6~9d是痔核脱落阶段,嘱患者多休息少活动,不要拉扯即将脱落的结扎残端,可用石榴皮、芙蓉叶、蒲公英、黄柏、五倍子、厚朴、芒硝煎汤熏洗。

出血:对原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情况,创口外层敷料有渗血浸透时应予更换,并内服中药,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清热止血。

尿闭:麻醉手术刺激容易引起患者情绪紧张,创面疼痛不敢用力,肛门填塞
敷料过紧,均可引起排尿困难。

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争取自然排尿或者对关元、三阴交、中极等穴位进行针灸,或用车前子煎汤代茶,或在小腹部热敷,缓解尿道膀胱括约肌痉挛。

大便困难:嘱患者多食蔬菜、蜂蜜、香蕉,多饮开水适当下床活动,平卧时进行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而排便。

3结果
66例患者全部痊愈。

4讨论
胶圈钳套痔疮术的特点:通过血管钳将小乳胶圈套人痔核根部,利用胶圈较强的弹性阻止血液循环,促使痔核缺血、坏死、脱落,从而治愈内痔。

青八宝丹功效:我院自制制剂青八宝丹是由青黛20g、珍珠5g、冰片0.5g、煅石膏50g组成(处理成粉末状)。

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而引起。

本制剂中,青黛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作用,珍珠粉具有解毒生肌作用,冰片有消肿止痛,使药性直达痛处的作用,煅石膏具有收湿敛痔、止血生肌作用。

诸药相配,起到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从而改善创面充血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

熏洗法特点:熏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

熏洗时,药物热力能降低局部肌肉和结缔组织张力,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

其中,清热解毒药也因热力易被吸收,随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

5结语
痔疮虽是局部病变,不至于危及生命,但给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带来很大痛苦。

胶圈钳套痔疮术的优势在于方法简便而有效,中西医结合护理痔疮中的中药外熏,配合中药坐浴,并利用中医换药的方法,可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了伤口的愈合,明显减轻了痔疮的复发几率。

另外,对于痔疮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也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