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送别诗

合集下载

唐代最有名的三首送别诗

唐代最有名的三首送别诗

唐代最有名的三首送别诗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极其辉煌的时期,而其送别诗更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表现出唐代诗歌的优美、深刻和令人难忘的魅力。

唐代最有名的三首送别诗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本文将针对这三首诗进行分析,以展现唐代送别诗的独特魅力。

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歌中极其著名的送别诗之一,著名的原因是其艺术性高超、意蕴深刻,加之其描绘的环境优美,使人们很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

这首诗以“白日依山尽”为开头,以“黄河入海流”为结尾,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诗中用了不少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天高云淡的心境,语言简洁优美,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价值。

同时,诗的情感表达也非常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去往长安的朋友的祝福与告别之情。

二、杜甫的《别董大》这首诗是唐代诗歌中以即兴、直接的方式,表达作者悲愤之情的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概括了唐代底层人民的生活现实,用简洁、直接的方式,把离别相关的各种复杂情感全都表达出来。

诗中展示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痛苦与悲愤,同时歌咏了友情的伟大和纯粹,使人们对其感慨不已。

在这首诗中,作者语言深刻、扎实,并用响亮的声音颂唱着好朋友董大这个人物的伟大之处。

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这首诗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唐代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难题诗,也是许多人在学唐诗和了解唐代文化时必须重点关注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使者从唐朝去往安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愿和祷告之情。

王维在诗中使用了许多对比手法,如对比远方和当地、行程的艰辛和返回的兴奋,形象地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旷远的世界中。

这样的对比也表达了王维的感时患难与朋友一起前行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深厚情感,感人至深。

同时,诗的结构简洁明了,听起来很悦耳,非常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要求,令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唐代送别诗在众多的唐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出唐代诗歌的优美、深刻和令人难忘的魅力。

李白的送别诗15首诗

李白的送别诗15首诗

李白的送别诗15首诗1、《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下途归石门旧居》唐代李白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5、《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6、《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唐代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7、《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8、《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唐代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9、《江夏赠韦南陵冰》唐代李白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10、《送友人入蜀》唐代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1、《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唐代李白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

送别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五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最为典型和优美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其中,送别诗是五言绝句中最为常见和最为多样化的一种形式,在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一直广受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百首优美的五言绝句送别诗。

1. 送友人 | 密州出猎–王之涣三五七人, 难遣一枝花。

楼中黄昏独坐, 望极春愁, 黯然销魂者谁?2. 送王济之 | 宿新市徐公店–王之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离骚 | 帝高阳之楼–屈原悲秋妆浅,怨松子眉长。

嫋嫋兮若此党人,悠悠若留故春。

4. 送元二使安西 | 其二–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关山月 | 明月出天山–白居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6.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7. 周庠序–韩愈五内如焚,徐不可舍。

腑不可去,鼻不可摧,肝心具硬,去之则不可得再生矣。

8. 玉阶怨–王昌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9. 送别二首 | 其一–王之涣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10. 长相思 | 一重山–王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犹有梦旅行。

11. 春望 | 投巨石缝–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 清明上河图–张籍端午日香车瑞气,女郎花上腰组。

蛟龙翠袖呈祥,鸾鸟罗衣扇冉冉。

彩线轻笼春涧石,珠翠稀散午池深。

明朝更作岳阳楼,君到江南别有心。

13. 远别离 | 节选–杜甫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久闻歌名,未知其人。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幔。

14. 好事近 | 春入破□考棚怀古–王之涣好事近,巢共建。

人小遂悠然。

山中送别诗

山中送别诗

山中送别诗1、《送别/山中送别/送友》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山中送友人》唐代施肩吾欲折杨枝别恨生,一重枝上一啼莺。

乱山重叠云相掩,君向乱山何处行。

3、《山中送弟方质》唐代易思山中殷勤弟别兄,兄还送弟下山行。

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

4、《赋得寒山寺送别》明代高启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5、《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宋代魏了翁别来岁月尔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

万木辞荣秋意澹,百川归壑岸容高。

笑看海上两蜗角,閒秃山中千兔毫。

若向颜曾得消息,直须奴仆命离骚。

6、《赋得客中送客》明代高棅在山每送客,客行思未已。

他乡此别君,离情满天地。

长空一飞雁,落日千里至。

故园未同归,寄君两行泪。

7、《送别友人(一作别友人山居)》唐代姚合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8、《山中送从叔简赴举》唐代孟郊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

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9、《西江月·送别》宋代苏轼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与新官。

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使君才气卷波澜。

与把新诗判断。

10、《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

王维写的送别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王维写的送别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王维的送别诗送元2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熊9赴任安阳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静空。

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

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送张5归山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1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仆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来回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3湘远,恶说南风5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齐州送祖2(1作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2.王维写的送别的诗句1、《送元2使安西》友情诗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友情诗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

3、《送梓州李使君》送别诗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1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

4、《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唐·王维上卿增命服。

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

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

按节。

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诗

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诗

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诗---用诗言尽离愁,唐人赋予送别以深情送别诗作为唐代重要的诗歌体裁之一,融汇了无数文人士子对离别的思乡之情,穿越时空,触动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一起用诗言尽离愁,感受唐人赋予送别的深情。

一、《登鹳雀楼》首先,我们来看一首极具名气的送别诗,《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杰作,以其豪情壮志、笔走龙蛇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离别的是谁,都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要不断向前,超越自我。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李白的送别之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曾经广为流传,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之作。

李白以自己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为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广陵的美景,更加凸显了离别之苦与乐,令人心生感慨。

三、《送元二使安西》再来看一首王之涣的佳作,《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好友出使西域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厚珍重之情。

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西域的辽阔,诗人展示了离别之中的无奈与希望,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广袤而未知的世界。

四、《别董大》最后,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杜牧的《别董大》,这是一首极富感情的送别诗。

杜牧以别离之情为主线,将诗人内心的忧伤、无奈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离别之际,他以风流倜傥的笔触,向朋友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送别诗作为唐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以其深情而留声于世。

它们既是文人们对亲友离别情感的抒发,也是展现他们艺术才华的窗口。

在唐诗三百首中,这些送别之作,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送别诗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辛酸与美好。

希望我们能透过这些送别诗,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次相聚,用心去感受离别带来的思考与成长。

送别诗:王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别诗:王维《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友之间往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吟咏的⼀个永恒的主题。

下⾯是为⼤家带来的:送别诗:王维《送别》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送别唐代: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不得意,归卧南⼭陲。

但去莫复问,⽩云⽆尽时。

译⽂请你下马来喝⼀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你说因为⽣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云正⽆边飘荡。

注释饮君酒:劝君饮酒。

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

之,往。

归卧:隐居。

南⼭:终南⼭,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只。

赏析 这⾸诗写送友⼈归隐。

全诗六句,仅第⼀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

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概在进⼊终南⼭的⼭⼝。

这样就把题旨点⾜。

以下五句,是同友⼈的问答对话。

第⼆句设问,问友⼈向哪⾥去,以设问⾃然地引出下⾯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的关切。

三、四句是友⼈的回答。

看似语句平淡⽆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王维笔下是⼀个隐⼠,有⾃⼰的影⼦,⾄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那⾥⼀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只是⼀语带过,更见⼈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中郁抑不平。

⾄于友⼈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

诗⼈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

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不得意”后,对友⼈的劝慰。

他劝友⼈只管到⼭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只有⼭中的⽩云才是⽆穷⽆尽的。

这⾥明说⼭中⽩云⽆尽,⽽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常,已含蕴其中。

这两句意蕴⾮常复杂、丰富,诗的韵味很浓。

句中有诗⼈对友⼈的同情、安慰,也有⾃⼰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林的向往。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

唐朝送别友人的诗句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有最真挚的祝福,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这在送别诗中可是独有的。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最著名的诗作。

全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义隽永,韵味无穷,是王昌龄最著名的送别诗。

芙蓉楼也因此诗闻名于世。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送别诗较多,但所有送别诗中这首无疑是最为经典的作品,全诗以绚丽多彩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

5、《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最广为流传的诗作了。

作品表现了作者虽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惆怅,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突破了以往送别诗悲伤的基调,而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

6、《于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全诗运用吊古伤今的艺术手法来创作,构思巧妙,语言含蓄,寓意深远,感情强烈,笔调苍凉。

7、《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送别诗
一、送别诗——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

唐代送
别诗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1、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以寄托诗人自己
的理想抱负。

2、初盛唐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
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最常见的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灞桥、
古道
当时都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长满了柳树,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从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唐代长安人送客,一般送别到灞桥折柳而别。

三、最常见的送别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
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
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如《淮
上与友人别》郑谷
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
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美好的祝愿。

如罗隐的《柳》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
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传书。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
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

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
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5、酒——(饮酒饯别)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
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6、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落日等)——凄凉失
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

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
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
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
绵远、悠长、无尽。

8、秋——遇秋而愁已成为古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秋代
表忧愁。

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
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
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
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如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
——豪放洒脱者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
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揉和到一块。

再加
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

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四、风格类型:感伤型和豪迈型
1、伤感型——由于音信难通,交通工具落后,一别经年,再
难相会,其间充满了殷切的叮嘱和深厚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
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中晚唐诗歌显得深沉,悲伤的情调。

如杜牧《赠别》“多情
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豪迈型——但离别并非全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就是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情,意境开阔而
音调爽朗。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抒情方式
1、望景生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
一幅雪景送客图,客人骑上马一步一回头地走了,绕过峰
回路转的弯道消失在茫茫的雪原上,而主人还望着雪地上
未被埋平的马蹄印出神,久久的不肯离去。

这两句不见一
字言情,而全部感情已经和盘托出了,且含蓄蕴藉,情景
并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这种情
感的再现。

2、以言寄情。

从诗句表象看是“说”,实际上是“劝”。


是平铺直叙的语言,而是语近情遥,含而不露,颇有“听
话听音”的味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言质朴豪壮,不作缠绵哀怨之情,而发开慰之语。

在写
出极端恶劣的环境之后,吐出肺腑之言,催人向上,引人
奋发,情笃而又悲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
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的情感更为积极健康,更为
豁达真切。

3、借酒传情。

表达的调子虽然低一些,但感情却真挚。

“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面既有语言声响,又有动作。

双手举起酒杯相劝,把两颗将别之心紧紧连接在一起。

一别之后,将是茫茫黄沙,举目无亲,主人将一片赤诚之心浓缩到一杯琼浆之中,没有如泣如诉的痛说,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抒怀,而是用最能表达情感的东西
———酒。

语浅情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留不尽之意于言外。


4、托物言情,格调高亢,意境深远而清晰。

“洛阳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耿介傲岸,玉洁冰清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对友人的心洁白无暇。

5、反衬达情,情真意切。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与友人马上挥手告别,内心的感受不直说,而是用马
来反衬,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彼此分离,禁不住引颈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马尤如此,何况人呢?
诗人与友人的缱绻情谊得到有力的烘托和尽情的宣泄。


一反衬妙不可言,堪称神来之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