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派中的经济思想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说综述

西方经济学说综述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早期经济思想综述周彩彩201121050030 一.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一)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9世纪40年代,德国产生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它是在德国资本主义较为落后,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已经尖锐化的时期出现的。

因此,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是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而是作为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

历史学派虽然继承了李斯特的一些观点,但又与李斯特有明显区别。

李在当时代表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历史学派则适应大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无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要求。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雪儿,希尔德布兰德以及克尼斯等。

1. 罗雪儿: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奠基者。

2. 希尔德布兰德:统计学3. 克尼斯:对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做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阐述。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定义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只承认具体国家的具体发展特点。

研究方法:历史方法。

它强调各个民族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把经济发展看做是一种历史过程,具有一定和理性。

但由于他们摒弃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法,因而他们的著作只能成为杂乱堆积的历史经济资料,在必要时还要借用英法经济学家的理论概念。

二.国内学者对历史学派的研究杨祖义在《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史学分析》中认为,德国历史学派从大量的经济史料中抽象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 是第一个基于经济史的经济学流派。

我们应超越纯经济学视野, 对历史学派予以经济史学解读, 充分肯定它独特的历史地位。

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史学观, 它对经济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推进经济学方法论的变化; 2. 树立了经济学与经济史结合的典范; 3. 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历史资料。

贾根良,黄阳华在《德国历史学派再认识与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中提出,德国历史学派的宗旨与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战略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不仅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先驱,而且在19 世纪下半叶对推动德国崛起并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7.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
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德国历史学派
1、兴起
19世纪4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 英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 义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在下列问题上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英法传 统经济学: ①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 ②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 ③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 ④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 ⑤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初期受英国古典学派影响,主张自由主义,以后参加了 社会政策学会,支持O.von俾斯麦(1815~1898)的
政策,并组织基督教社会党,既反对古典经济学的自由
主义,又反对马克思主义,提倡J.K.洛贝尔图斯-亚格 措夫(1805~1875)和F.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读本》(1876),
《财政学》(1877~1901),
①原始未开化状态; ②畜牧状态; ③农业状态; ④农工业状态; ⑤农、工、商业状态。
发展阶段理论
李斯特的历史主义的方法,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 方法论。这种历史的方法是“历史·理论·政策”
统一体系下的历史方法,是历史的实用主义。
他认为19世纪40年代只有英国是处于第五状态, 而普鲁士德国则处于第四状态,必须向“正常国 民经济秩序”的第五状态发展。
他主张国民生活和动植物一样,要经过四个发展时 期:幼年期、青年期(开花期)、成年期(成熟期) 和老年期(衰老期),每个国家的发展要受三个主 要经济要素即自然、劳动和资本所决定。
他认为资本这一要素最占优势的时代是各国国民最 幸福的时代。但不久它将进入衰老期,要采取国家 干预的人工治疗。
他认为人类的经济动机,既有利己心,也有公德心。 他尊重国民经济的自然法则,这和后来的克尼斯以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一,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柏拉图⑴主要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⑵把国家分三个阶层:①哲学家阶层即统治阶层②保卫国家的战士③自由民⑶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是社会矛盾和分歧的根本渊源3,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二)古罗马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克尤斯·加图(1)主要著作《农业论》(2)论述农业是古罗马人最重要的职业思想2,瓦罗(1)主要著作《论农业》,内容同加图3,柯鲁麦拉(1)主要著作《农业论》(2)提出了对奴隶主大庄园制度改革的一些思想4.奥古斯丁(早期基督教)⑴最早提出“公平价格”概念⑵早斯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思想家(2)(三)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5〕公平价格:认为在没有法定价格的场合,自由议定的价格才被称为公平价格.二,早期古典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重商主义代表人物:1,.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2〕被认为是当时了解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最出色的人。

2.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3.托马斯•曼⑴英国晚期重商主义⑵是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实际创始人⑶马克思评价他的《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4.米塞尔顿⑴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5.柯尔培尔⑴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⑵主要特点是采取各种办法鼓励本国出口手工业的发展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基础(二),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1.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

经济思想史课件第一篇

经济思想史课件第一篇
(1)引入成本—收益观念 (2)更先进的奴隶管理
我亲爱的丰达妮亚,如果我有闲暇,我是会把这篇论文写 得更漂亮些的,可是既然没有闲暇,我就只能象个时间紧迫 的人那样去做了。人们说,一个人就象个气泡一样;如果真 是这样,这个说法对老人必然更如此了。我已经八十岁了, 这就提醒我,必须打好行装,随时准备离开这个世界。
古典学派
魁奈
亚当斯密
杜尔阁
马尔萨斯
李嘉图
……
35
学派学派((Sscchhooool)l)
科学 共同 体
同一学科 领域
构成 要素
相同的基本观 点和方法论
核心
领袖
和核
心理

36
学派的形成机制
师承
论争
危机
37
第一节 重商主义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38
亿粮食,10亿工业原料)和价值形态(10亿的原预付、20亿 年预付和20亿的纯产品);土地所有者阶级有20亿货币地租、 不生产阶级有20亿工业品,全部进入流通
60
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土地所有者阶级 每年收入
20亿里弗尔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10亿里弗尔
支付地租及 原预付的利 息(折旧)
52
约翰•劳(John • Law,1671-1729)
➢ 时期(18世纪50-70年代) ➢ 当时的法国 ➢ 约翰·劳:点纸成金的冒险家
“信用之于企业, 如同大脑之于人体。”
《论货币与贸易》
53
第二节 重农学派的主要思想
一、重农学派的共同主张 二、重农学派的先驱者 三、公认的领袖:弗朗斯瓦·魁奈 四、与众不同的继承者:杜尔哥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人们对于经济规律的探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就有成型的经济思想。

如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分工、等级和财产”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对货物的划分等。

不同于西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作为政治的附庸。

只有像范蠡、司马迁等少数人才强调市场规律。

其中,一派主张压制商业,重农抑商。

如商鞅、桑弘羊等。

另一派主张控制商业,农商并举。

如管仲、刘晏。

但经济学的出现却还要等到近代。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经济学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国内和国际贸易日益繁荣,新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这一时期在英国和法国分别出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

(二)鼓吹殖民扩张。

(三)保护出口,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曼(1571-1641),他强调生产的目的是黄金积累,提出了“国际贸易差额论”。

将重商主义发扬光大的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并在《赋税论》对税收进行了研究。

与其它重商主义不同的是,威廉·配第也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

重农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重视农业。

(二)对土地所有者征税。

(三)自由放任、自由流通,反对政府干预。

重农主义的先驱是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他认为“一切的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耕种”,并《谷物论》论述了税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而重农主义的创始人是魁奈(1646-1714),他在《经济表》对重农主义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形成了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

而到了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

英国更是在商业和工业方面取得了霸权地位。

此时的英国能够在自由国际贸易中占有巨大的优势,自由主义逐渐替代了重商主义。

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

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
流行学派的理论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这种学说始 终只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为惟一对象,而完全没有顾及各 个国家的不同的利益。 “国家经济学 国家经济学”,是以事物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 以事物本质、 国家经济学 以事物本质 据的。他写道:“作为我的学说体系中一个主要特征的是国家。 据的 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 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从民族的立场出发 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
2、关税保护与生产力理论 (1)保护关税与发展生产力
古典学派从世界主义经济学出发,只重视财富和交换 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 财富是交换价值,而财富的原因则是生产力,财富的 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许多倍。为了发展德国的生产力, 李斯特提出必须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提出必须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提出必须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他说道:“因此,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 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这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由此使 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 战事,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
– 3.一国生产力的增进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 一国生产力的增进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 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 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 分工的原理不仅适用于某一行业, 分工的原理不仅适用于某一行业,而且也适用 于整个国家。 于整个国家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分工是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 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 的划分; 的划分; 在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分工和协作是工业与农 工业与农 业的划分和协作,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 同一个国家各个不同地区各个行业之间一样, 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工与生产力的协作关系,这 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工与生产力的协作关系 种协作对生产力的增进也起着积极作用。
(3)生产力理论评价

经济学史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影响

经济学史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影响

经济学史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一、导论经济学史是研究经济思想演进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自古至今,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发展,经济学思想也随之演变。

本文将概述经济学史的主要阶段、思想家及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古代经济思想的萌芽(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4世纪)在古代,从古希腊到中国,经济思想的雏形开始形成。

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分工为基础的生产组织观念,强调公正的分配和财富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礼记》中也包含了类似的经济思想,强调慎终追远、勤俭持家等价值观。

三、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公元前14世纪-公元5世纪)在这一时期,经济思想逐渐丰富和发展。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同时,古印度的《阿尔婆希尼亚说经》中也反映了类似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经济繁荣。

四、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公元5世纪-15世纪)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对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乞丐主义”观念强调顺从、禁欲和慈善,反对追求个人物质财富。

然而,在中世纪晚期,经济活动开始复苏,商业贸易的发展也导致了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反思。

五、近代经济思想的崛起(15世纪-18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个人主义逐渐在经济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亚当·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国富论》强调自由市场、分工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对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其他经济思想家如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李嘉图等也在经济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19世纪至今)19世纪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引发了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此外,其他现代经济学派如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等也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经济学思想的影响经济学思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九章 19世纪30至60年代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史-南开大学,蒋雅文)

第九章 19世纪30至60年代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史-南开大学,蒋雅文)
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或限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数的,是精神上或物质 上的缺陷,或者是各阶级中各个人对于在养成的习惯下所要求的那类财富可 能不足以适应其要求的顾虑。 3.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 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定地增加。 4.假使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以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益劳动,一般 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也就是说,尽管在土地上增加劳动,虽然总的报酬 有所增加,但报酬不能随着劳动成比例地增加。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用来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学说的, 并由此论证保护关税的重要意义。其具体观点是:
(1)生产力是财富的原因
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是交换价值,财富的原 因则是生产力。 (2)生产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生产力比财富(价值)本身重要得多。 国家状况主要 决定于生产力的总和。
(3)落后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保护关税
价值是指物品的适于买卖的性质,是指存在于两件东西之间相互交换的数 量关系。
(3)什么是生产成本? 劳动和节欲的和是决定生产成本的基础,工资和利润的总额 是衡量二者数量比例的尺度。 3.财富的分配
西尼尔以节欲论为基础来说明分配。 四、“最后一小时”论
第二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
一、生平及代表作
他是“经济和谐论”的积极倡导者,自由贸易论的代表,也是一位反对社会 主义运动、歌颂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角色。 代表作是1850年出版的《经济和谐》。
3、它具有较明显的封建色彩。
4、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带有明显的沙文主义色彩。
三、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64)是德国经济学家、社会活 动家。 主要著作是184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国家经济学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派中的经济思想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经
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经济思想,其中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种。

一、历史学派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学派是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成立于海德堡
大学。

自那时起,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强调历史和人文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他们认为,经济学
应该以历史和文化为基础,探究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他们反对将经济学看作一门自然科学,强调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需要考虑社会和人文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强调宏观视角,认为经济现象不能孤立地看待,需要将其放
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反对抽象化的经济理论,主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二、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思想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发展、贸易、货币、税
收等。

下面将对其主要的经济思想进行简要说明。

1、经济发展
历史学派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一种历史进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他们反对空洞的经济理论,并提出了“历史演
变论”的思想。

历史演变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进程,需要考虑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历史学派经济学家主张研究各种文化和历史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贸易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认为,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他们主张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借助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他们反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认为这种政策会削弱国内市场,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他们主张通过保护贸易来促进经济发展。

他们认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通过保护贸易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3、货币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对货币的理解与主流经济学不同。

他们认为,货币不仅是一种支付工具,还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意义。

他们主张货币的发行应该考虑国家的具体情况,并反对通过贴现来发行货币。

此外,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强调货币的稳定性和价值。

他们反对通胀,并主张通过货币的增减来调节经济发展。

4、税收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对税收的理解也与主流经济学有所不同。

他们认为,税收不应该仅仅是国家收入的来源,还应该具有改善社会和平衡经济发展的作用。

他们主张通过税收来促进经济发展,并反对过度征税。

他们认为,过度征税会妨碍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的不平等。

三、历史学派的启示
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思想对现代经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强调历史和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醒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待问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此外,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反对空洞的经济理论。

他们主张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经济现象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解释。

这一思想对现代经济学也具有启示作用。

总之,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强调历史和文化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提出了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经济思想。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需要发扬历史学派的精神,探究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