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终稿)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终稿)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终稿)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十年规划)农业产业规划说明浦南镇农业产业园区现有耕地面积5.6万亩。

总规划面积50000亩,东至浦北下滩交界,西至王官庄,南至鲁兰河,北至新沭河。

农业产业规划分为花卉苗木产业园、设施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

三大主导产业:水产养殖现有1.2万亩计划发展到2.5万亩;设施农业现有0.37万亩计划发展到1.5万亩;花卉苗木现有0.2万亩计划发展到1万亩。

农业产业化:三大产业规模扩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发展,建设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内新建1000吨冷库、净菜加工配送项目,每年引进1—2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设施蔬菜产业园完成省级菜篮子基地申报。

观光农业:1、兆绿生态农庄3000亩,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彩色苗木、番茄联合国、水生蔬菜、农耕体验、河堤森林步道为主要内容。

2、江浦开心农场(蔬果采摘园)230亩。

3、草舍、江浦设施蔬菜采摘园。

一、三大产业园区(1)花卉苗木产业园。

现有1980亩,规划总面积10000亩,东至新204国道,西至包青路,南至鲁兰河,北至龙浦路。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产业、大型苗木项目为依托,发展城郊休闲观光产业,建成集花卉苗木种植、农耕体验、蔬果采摘、水生蔬菜、餐饮休闲、展示展销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占60%。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大型农场(兆绿生态农庄)为主体,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家乐等多元建设投资主体进区发展,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水系、交通等农林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设施配套,明确适宜的花木苗木品种;设计旅游通道,沿旅游通道合理规划各功能区位置、规模、业态。

景观采取农家乐和田园风格。

建筑形态以徽派和生态建筑风格为主。

目前,规划面积3000亩的兆绿生态农庄项目正在建设,农庄南与鲁兰河相连,内设红枫、紫薇等彩色苗木区、特色种植区、番茄联合国和开心农场体验区等。

特色种植区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大量运用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技术,突出生态理念,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的地位和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决定在2024年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在2024年年底前,建设一批高效、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推广科技应用、提升农业产能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原则1. 产业导向:以区域农产品优势特色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农业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支持产业。

2. 绿色生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3. 创新驱动:鼓励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4. 综合效益:注重农业产值增加和农民收入提高,促进农业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5. 政策支持:制定区域农业政策,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三、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a. 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包括大棚、温室、智能化养殖设施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数量。

b.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供农田灌溉和排水保障。

c. 建设现代化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和技术支持。

d.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冷链物流中心,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科技支持a.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包括智能化种植、农药、农机、病虫害防治、精准施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b.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科研和示范推广活动,加强科技与农业的结合。

c. 建立数字化农业管理系统,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3. 人才培训a.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管理能力。

b. 建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专业化、技术化、创新型的农业人才。

4. 市场开拓a.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最新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最新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介绍现代农业园区是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兴起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指通过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型区域。

现代农业园区具有资源优化、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等特点,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规划原则1.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应以当地特产、优势产业为核心,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注重产业链整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集聚效应。

2.生态环保:园区应充分发挥资源综合效应,基于《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采用绿色生产方式,注重循环经济,聚焦生态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城乡融合:园区应发挥地理优势和城乡互补效应,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型区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科技创新:园区应依托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与知识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规划内容1.空间布局:园区在空间上采取“一区一中心,多点联动”的布局。

以农业生产和产业为核心,以配套设施和服务为基础,形成分工协作、互补联动、资源共享的空间发展格局。

2.土地利用:园区在土地使用上应以“高效利用”为前提,坚持“节约集约、保护好、利用好”的原则。

通过加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实现高产、高效和高质的农业生产。

3.基础设施:园区应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气、互联网等。

同时也要注重园区内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4.产业发展:园区产业发展应以企业为核心,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对于中小企业可引导其依托骨干企业发展,打造产业链升级优化的生态圈。

5.生态环保:园区应建设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达到70%及以上。

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构建全流程生态循环系统。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3篇)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3篇)

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与目标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本规划旨在对我市现有农业园区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园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工作原则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业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有效衔接;2. 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推进园区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建设;3.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4. 注重规划与实施的有效衔接,确保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进。

三、主要任务1.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硬件设施,确保园区功能完善;2. 加强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引进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3. 增加农业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品牌建设;5.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园区生态环境质量;6. 完善农业人才培训和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项目内容和措施1. 基础设施建设a. 修建和改善园区道路交通,提高交通运输能力;b. 建设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保障园区正常运行;c. 完善园区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园区环境质量。

2. 科技创新支撑a. 引进农业科技成果和高效农业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农技培训和技术咨询;c.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3. 农业配套服务设施a. 建设冷链物流设施,确保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的品质;b. 建设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c. 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深度加工。

4.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a. 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c. 建立农业品牌保护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024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二篇)

2024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二篇)

2024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本____年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劳动力的短缺、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改造提升,实现农业产能和效益的提高,解决土地资源有限性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原则:a. 科学规划: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现代农业园区的布局和功能。

b. 创新驱动:引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提升。

c. 绿色可持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生产工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 农民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要以农民为主体,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建设内容与规划1. 建设项目:a. 农业科技示范区: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b. 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和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c.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开发农田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品,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发展。

d. 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和生态农业园,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2. 总体规划:a. 布局:按照“城市辐射、乡村连片、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布局,合理划定现代农业园区边界和用地规模。

b. 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化农业设施和生态修复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景观品质。

c. 环境治理:加强土壤、水源和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和环保。

d. 信息化建设:建设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农业信息和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3. 实施步骤:a. 阶段一:提前准备工作,包括勘察和测绘、规划设计和环境评估等工作。

农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农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梅坞问茶
清兰寻芳
竹林隐贤
菊色探幽
2.3 分区策划
2.3.9 科研植物培育区
2 分区规划
菊花,别名又叫黄花、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 菊、艺菊。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贵观赏花卉。根 据开放时间主要有早菊(九月),秋菊(十月至十一 月),晚菊(十二月至元月)。根据功能又可分为茶 用菊、药用菊、观赏菊和食用菊。 应用价值: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是 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 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如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粥、菊 花肴等。 花语:象征清净、高洁、怀念、成功
2.3 分区策划
2.3.9 科研植物培育区
2 分区规划
月季:中国十大名花,被称为花中 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常 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 多红色﹐偶有白色﹐自然花期5至11 月,花大型,有香气,广泛用于园 艺栽培和切花。月季花种类主要有 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 地被月季等。
应用价值: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 作为药用植物。月季可用于园林布 置花坛、花境、庭院花材,可制作 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篮、花束等。 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入 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
2.3 分区策划
2.3.4 新型农业体验区
【项目设置】 定制农业基地
未来, 随着农业园的建成, 将有一大批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的住户进入园区内居住, 定制农业正是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新型现代农业模式。整个基地的蔬菜, 均保障 是绿色的, 不使用化肥和农药, 而采用生物有机肥。住户可成为基地的会员, 拟定需 求, 基地将根据需求种植, 定期配送至各家各户。除了送货上门, 会员还可以到亲自 到农庄现场采摘, 体验田园农耕生活, 然后再到农庄休闲区直接品尝无公害的有机农 产品。 除针对社区居民外, 周末市民还可以农地认领的形式, 获得自己的租赁菜园, 周末来园区参与农事活动, 其余时间可委托园区工作人员代管。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一、发展目标以园区为引领,通过联农带农方式,推进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特色水(干)果、牦牛、西藏羊、藏香猪6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到,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2329万元左右,年均增长4.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4%。

到,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浆)果播面达7万亩,实现产量10万吨;出栏牦牛、西藏羊、藏香猪8万头(只)以上,产量4824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水平达到50%,“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覆盖率达45%以上,绿色、有机认证比例达30%左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冷链物流流通率达5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二、规划布局(一)生产区域布局。

立足多样化生态特点、立体式空间布局、差异性气候特点和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

(二)产业链布局。

就近建设与产业基地规模相适应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依托绿色生态园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配套建设烘干冷链物流设施。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性、经营性服务业。

围绕农业创意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族文化体验等新业态。

(三)园区布局。

构建国家级到县级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创建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

合理布局种养循环、加工物流、综合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板块。

三、重点任务(四)建优产业基地。

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建成高标准农田0.8万亩。

实施“净土”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建设。

新建标准化高原有机蔬菜生产基地0.5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0.4万亩、特色水(干)果1万亩,建设牦牛、西藏羊、藏香猪标准化养殖场各1个。

以实施《县促进特色农牧业创新发展激励办法(试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一、概述现代农业园区是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园区。

规划方案是为了实现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目标1.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2.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3.打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规划内容1. 规划范围确定•确定规划的区域范围,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和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范围。

2. 土地利用规划•划定不同用途的土地区域,包括农田、生态保护区、农产品加工区等。

3. 农业设施规划•规划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包括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农业机械等设备。

4. 生产管理规划•设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种植计划、农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5. 农产品销售规划•制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推广现代营销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6. 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环保措施,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确保持续农业发展。

四、实施步骤1. 规划编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制规划方案,参考现有农业园区规划经验进行研究。

2. 规划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规划内容。

3. 规划批复•将规划方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4. 规划实施•按照规划方案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相关工作,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设施建设、生产管理等。

五、效益评估•监测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指标,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内容。

结语通过科学规划和实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规划方案的实施,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终
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十年规划)
农业产业规划说明
浦南镇农业产业园区现有耕地面积5.6万亩。

总规划面积50000亩,东至浦北下滩交界,西至王官庄,南至鲁兰河,北至新沭河。

农业产业规划分为花卉苗木产业园、设施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

三大主导产业:水产养殖现有1.2万亩计划发展到2.5万亩;设施农业现有0.37万亩计划发展到1.5万亩;花卉苗木现有0.2万亩计划发展到1万亩。

农业产业化:三大产业规模扩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发展,建设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内新建1000吨冷库、净菜加工配送项目,每年引进1—2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设施蔬菜产业园完成省级菜篮子基地申报。

观光农业:1、兆绿生态农庄3000亩,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彩色苗木、番茄联合国、水生蔬菜、农耕体验、河堤森林步道为主要内容。

2、江浦开心农场(蔬果采摘园)230亩。

3、草舍、江浦设施蔬菜采摘园。

一、三大产业园区
(1)花卉苗木产业园。

现有1980亩,规划总面积10000亩,东至新204国道,西至包青路,南至鲁兰河,北至龙浦路。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产业、大型苗木项目为依托,发展城郊休闲观光产业,建成集花卉苗木种植、农耕体验、蔬果采摘、水生蔬菜、餐饮休闲、展示展销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占60%。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大型农场(兆绿生态农庄)为主体,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家乐等多元建设投资主体进区发展,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水系、交通等农林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设施配套,明确适宜的花木苗木品种;设计旅游通道,沿旅游通道合理规划各功能区位置、规模、业态。

景观采取农家乐和田园风格。

建筑形态以徽派和生态建筑风格为主。

目前,规划面积3000亩的兆绿生态农庄项目正在建设,农庄南与鲁兰河相连,内设红枫、紫薇等彩色苗木区、特色种植区、番茄联合国和开心农场体验区等。

特色种植区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大量运用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技术,突出生态理念,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江浦村建设200亩开心农场,发展采摘、垂钓、娱乐、餐饮、农耕体验等农家乐项目,彰显城郊农业特色,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

(2)设施农业产业园。

现有3700亩,规划总面积15000亩,包括草舍片区、江浦片区两大片区。

草舍片区(现有2600亩,规划面积21100亩):东至汪新村中心路,南至新安庄南东西水泥路,西至王官庄,北至新沭河。

草舍片区依托现有西红柿基地,规划布局拓展空间,做好新拓区道路、水系、灌排规划。

扩大规模,加大适宜品种和新型栽植技术的引进力度,完善服务管理功能,在片区内推广“五统一”管理模式,按标准化管理园区,进一步提高草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江浦片区(现有1100亩,规划面3900亩):东至徐郎路,南至江浦村包埠组,西至郎墩村,北至徐后路。

江浦片区以已经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为依托,按照省级农业园区建设内容,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旅游观光等功能区建设和设施的规划设计。

发展物联网服务,加大新型栽培技术和适宜品种引进力度。

围绕省级菜篮子基地建设要求,提升功能,以服务城区为主要目标,推广种植各类适宜蔬菜,以满足城区居民生活需要。

围绕产业链的发展,规划设置冷藏、净菜加工配送等产业。

建立菜篮子基地和市场对接的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

不断在品种、技术、品牌、质量安全和经营上提档升级,将基地建成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供应市区的主要蔬菜基地和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基地。

(特别是要在农
业园区管委会对面的良种展示基地,新建230亩连栋钢架温室和200亩开心农场,建成集展示、采摘等农业体验观光园)
(3)特种水产产业园。

现有12000亩,规划总面积25000亩,主要分为浦北片区,龙浦、官阳片区,汪新、新建片区,康宁片区四大片区。

浦北片区(现有3450亩,规划面积5760亩,其中东片区现有3450亩,西片区规划2310亩):东至浦北村与下滩村交界处,西至310国道(南北向),南至310国道(东西向),北至新沭河;
龙浦、官阳片区(现有4887亩,规划面积7219亩):东至同三高速、西至龙浦村徐郎路,南至龙浦路、北至乌龙河;
汪新、新建片区(现有3460亩,规划面积8598亩):东至同三高速、西至包青路、南至乌龙河、北至新沭河;
康宁片区(现有203亩,规划面积3423亩):东至规划道浦北路、西至同三高速、南至龙浦路、北至乌龙河。

依托现有的泥鳅、南美白对虾、梭鱼等水产基地项目,扩大规模、完善配套、提高技术、规范管理,做好园区内道路、水系统一规划,完善提升各功能区内部功能,
引进优良、适宜新品种,加大对研究品牌创建、质量安全、投资主体发展模式、产业链延伸的研究等,以市场为导向,以养殖区为依托,发展休闲农业,建设水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基地。

以南京农业大学淡水养殖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开展绿色种养技术普及培训,加大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水平,稳定特色水产业特别是泥鳅产业发展,适度推进鱼虾混养、莲藕泥鳅套养相结合模式,培育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户、农庭农场主、合作社、淡水养殖户,开拓海内外市场,建设标准化出口泥鳅示范基地。

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面积500亩,东至道浦路,西至前许安村东,南至许安大道,北至龙浦路(位置在龙浦路以南,新204国道以东,许安路以北、道浦路以西,许安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北角)
功能分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农副产品展示中心等功能区。

重点围绕浦南镇三大特色产业加工为方向,面向苏北鲁南农产品的深加工。

完善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等方面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建设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深加工产品展示中心。

拓展海内外市场,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
品附加值,增强我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三、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设置:
农业产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设计要点:1、规划建设2000平方米的集品种展示展销、科研、管理、会议、培训、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管理中心。

2、餐厅1000平方米左右,其中餐厅20间(含自助式厨房、餐厅10间)、VIP小木屋6间,每间60-80平方米。

3、建筑风格形态:以单层徽派农家建筑为主。

说明:花卉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园、设施蔬菜产业园各设置一处管理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