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利用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讨论,使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性。课件中两匹马进行赛跑比赛是生活问题,却是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仓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

利用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际动手操作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两种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测一测、算一算等实际动手

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 长计算的由来

从而掌握圆周

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

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实验等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验证等过程,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

HPC —体机,PPT课件,圆形实物以及直尺、绸带,测量结果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师播放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灰马和黄马赛跑,同学们,你认为谁跑的快呢?

(二)认识圆的周长1、回忆正方形周长:灰马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那黄马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教师让学生拿一个圆形物品比划着说)

师:围成圆的一周的曲线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小组合作,讨论测量方法

教师:(拿一个圆形物品)拿出你的直尺,请问能像测量线段一

样直接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物品,试着测量看看。

该如何测量呢?动动你的脑筋,同座位的同学可以商量商量,想想看。

小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反馈:你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

生1: “滚动” 一一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生2: “绕线” 一一用绳子或者线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选几个同学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教师:(展示水车图片)同学们看图片,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水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主要运用于农业灌溉。

我想请我们同学们辛苦下,带着你们手上的工具,帮忙把这个大水车的周长测量一下!谁愿意辛苦下?(学生试说自己的测量方法)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出这个圆吗?刚才大屏幕上黄马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生:不行)看来,刚才的方法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一种能很快知道所有圆的周长方法。

(三)、合理猜想,强化主体1、演示:出现三个圆,问:这三个圆的周长一样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

(同学们说的不错,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关系,那我

们先来研究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2、师课件演示:直径越大,周长越长;直径越小,周长越小。

光知道这个关系还不行,还得更加具体点。

3、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周长

是边长的4倍)结合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

(生1我猜3倍。生2:我猜3?5倍

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分组合作1、明确要求:每四位同学一组,每组同学测量三件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格,并计算圆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填

入表格里。

2、反馈数据请同学们说一说,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的情况。师:大家的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二)介绍圆周率

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的数,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n表示。我们国家的数学家很早之前就对圆周率有深刻的研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投影岀示: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滦源县人。祖冲

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

n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

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是啊,生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自豪。

从这段资料我们可以看出,n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n二3.14159

26535……,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保留两位小数,rT 3. 14o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周率是什么,同学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圆周率吗?

演示:圆周率二圆的周长+直径,如果用字母表示,该如何写呢?

那你能根据这个算式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三)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二直径X圆周率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周长,用滚动法、绕绳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2.通过动手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周长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形实物,直尺、圆规、软尺、绳子、白纸、剪刀、记录表、计算器。 圆形实物,直尺、圆规、软尺、绳子、白纸、剪刀、记录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先找一个圆形物品,试着量出它的周长是多少? (2)解释所测量物品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怎样测量它的周长?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都找了一个圆形物品,试着测量它的周长,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所测量的圆形物品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任务。 师: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所测量圆形物品的一圈就是它们的周长,像这样,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2.问题探究 (1)小组讨论,探究方法 师:大家已经试着测量了圆的周长,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测量的?讨论后,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巡视,如果学生在方法上有困难,教师适当引导。 小组汇报测量方法:绳绕、滚动、围。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些方法测量时的注意事项:“滚”的时候要在圆形物体边缘确定一个起点(终点),滚的时候不要滑动;“绕”和“围“的时候,尽量贴合一些,减小误差。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是将一个未曾学过的曲线图形的长度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直线段的长度,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是一种转化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操作,学生初步感受圆的周长及用滚动法、绳测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再通过课中小组交流,又进一步认识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让学生感受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理解圆的周长概念的内涵。考查目标1】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战?请看我用绳子系一个小球,甩动形成一个圆。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小球运动形成的圆的周长吗? 师:用绳测或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设计意图:经历初步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继续抛出新问题,引发原来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矛盾,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新知的欲望与兴趣。】(2)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两只手各拿一根绳子系了一个小球,甩动后形成两个圆,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圆的直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圆的周长跟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物品,测量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可使用计算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精品版

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精品版

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动手操作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园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的思想。 3.能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 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表格。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纸片、直径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四个圆形纸片(硬纸)、绳子、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了解北京 的天坛吗?(农村学生多 数不了解,出示课件并解 说)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 区,在永定门大街路东。 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 天上帝的场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天坛是中国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天坛主要由圜丘和祈谷(祈年殿)两坛组成。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共有三层。上层直径30米,中层50米,下层70米。祈年殿殿顶周长是100米,看到这个数学信息,你能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米? (2)祭天台中层的周长是多少米? (3)祭天台下层的周长是多少米? 师:祭天台上、中、下层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哪么求它们的周长也就是求什么的周长?(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从现实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我要学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充分感知,动手测量。

青岛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杨晔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河店中心小学杨晔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57--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熟悉圆的周长的概念。 师:同学们,你能自己先摸一摸圆的周长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找个别学生示范) 生: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求圆周长的方法。 3、汇报展示 ①用绕的方法。指名演示。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无论是滚动法还是绳围法,大家都是把我们没学过的圆的周长转化为一条线段,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 教师质疑:这些小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那么“天坛”上层的周长,还能用以上这些方法吗? 生:不能。 4、猜想验证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直径有关。 生2: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师:孩子们,因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与半径有关也就是与直径有关,因此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了解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探索出圆的周长公式以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直径求周长的,用公式C=πd;另一种情况是已知半径求周长的,用公式C=2πr。学习完后立即进行巩固练习,掌握效果还是不错的。紧接着进行了逆向思维训练了,倒过来求了,也就是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我们一起推导出了相关的公式: d=C÷π,r=C÷π÷2,让他们照葫芦画瓢也还行。 今天这节课我上了一节练习课,有求圆周长的,有求直径的,有求半径的,有好多后进生就完全成浆糊了。不知用那个公式了,于是这节课专门复习了相关的几个公式,已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新授的时候孩子们掌握的也还不错,综合练习时就会有点乱了。看样子还是新授的时候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复习时多强调他们的异同点,慢慢来吧,当然大部分孩子掌握的还是很好的。 面对一个班级那么多的后进生,我也只能是耐心的教导她们了。给她们补课,给她们信心,鼓励支持她们,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至于成绩能考到多少是多少了。就好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高中三年成绩都很弱,你想让他去考上大学,可能吗? 后进生有后进生的优点,您看现在社会上发展得比较好的,有一部分就是当年的后进生,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照样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虽然现在他们是后进生,也请我们老师不要打击他们,他们本来就很自卑,打击挖苦很可能造就他们到初中就会辍学了。请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疼惜,让他们能品尝到小小的成功的喜悦感,能拥有一个相对开心一点的童年!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奶奶告诉小明:“2006年共有53个星期日”.聪敏的小明立刻告诉奶奶:2007年的元旦一定是()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六 D.星期日 2.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A.B. C.D. 3.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6 B.乘以6 C.乘以3 4.贝贝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数学得分95分,英语得分93分,那么她的语文成绩()三科的平均成绩 A.低于B.等于C.高于 5.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问的关系如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行了20千米 B.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 6.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12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7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港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 A.16点B.18点C.20点D.22点 7.下列各式中,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a×=1 B.a×8= C.9a=6a D.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使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水平目标:通过对圆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水平。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感觉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铁丝圈、光碟 学生:圆片、直尺、绳子、表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圆的周长 师:前面我们初步理解了圆,了解了圆的一些特征,今天这节课咱们再一次走进圆的世界,探索圆的奥秘。 1、(课件出示)小雪和小光每天坚持晨练,小雪沿正方形路线跑一周,小光沿圆形路线跑一周。他们谁跑的路程长呢? 2、他们各自所跑的路程分别指的是什么? 3、提示圆的周长的意义。(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亲历探索过程,发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测量圆的周长 (1)师:(出示铁丝圈和直尺)这个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化曲为直的方法,然后课件演示测量方法。 (2)师:(出示一块光碟)要把这个圆的周长展开就麻烦,我们能够用什么方法把它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结合实物测量圆的周长,总结方法。

方法一:用绳子绕一周,然后测量出绕一周的绳子的长度(绕绳法)。 方法二:沿着直尺的边沿向右滚动一周,测量出它的长度(课件演示滚动法)。拿出圆片,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片的周长,并把相关的数据填在对应的表格中,然后交流成果。 (3)师:(指着黑板上事先画好的圆)你会测量它的周长吗?(学生尝试测量,交流感受)用以上两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都存有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出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 2、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猜测圆的圆长的计算可能与谁相关。(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大) (2)同桌合作,探究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师: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同桌合作,拿出刚才测量出周长的圆片和表格纸,一人负责测量出该圆片的直径,一人负责记录,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最后一栏数据,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这句话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个表示3倍多一些的数,它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通常用字母“π”表示,π=3.1415926535……因些∏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小数,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课件出示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学生阅读资料。 师:我们的前辈取得了这么显著的成绩,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祖国。从我们的探究中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课例分析 木镇镇中心小学李铜祥 我已经认真地听了李铜祥老师《圆的周长》三节课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越上越好。李老师能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合理的设计了课件,使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初步体现了“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综合应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圆形物品,让学生指出圆的周长。 2、什么是圆的周长呢?学生总结。 3、能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动手实践。 分析:能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圆的周长。猜想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时,学生能直接说出非常专业的绳测法和滚测法已实属不易。在总结这两种测量方法时老师还是没有讲解和演示清楚,以至于学生动手实践时显得慌乱而盲目,并且浪费了很多时间。 二、活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活动要求,用绳测发测量出圆的周长并汇报。 2、引导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讲解“圆周率”的知识。 分析:1)过渡语几乎没有,或者是不恰当。如果这样说:“用这些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

局限性较大,那么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可以计算呢?有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就顺理成章了,而且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探索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而且呀与什么有关。 2)汇报的表格中的数据太假了。从来没有学过圆的周长的学生怎么可能用厘米尺测量出周长为12.56厘米呢?求周长除以直径时商都是3.14也太假了,实际是不可能这么的准确的。 3)关于“圆周率”的讲解也太肤浅了。我认为“圆周率的大小与圆的大小无关”、“无单位”和“无限不循环”等知识点都是学生易错难掌握的。仅仅是一个“关于祖冲之的小资料”是解释不了的。 三、综合应用。 1、得出结论,并推出字母公式。 2、练习训练求已知半径或直接的圆形的周长。 3、判断题的练习。 4、几个生活应用题的拓展练习。 分析:1)得出公式后几乎没有讲透圆的周长与已知条件的选择关系,所以学生开始做最简单的一样公式求圆的周长时会做的就只有个别同学。 2)时间把握上不太恰当。以至于后面的检测题没有完成。 总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课,但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还需要继续磨练。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1)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其主要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甩球出现的圆能量出它的周长吗?”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再去探索新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我又较好地处理了圆的周长公式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周长为什么要考虑到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很多案例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突兀。在这节课中,我提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这就唤醒

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的猜想、探索、验证自然、顺畅,有了根基。 特别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法,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同时,课堂上还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马丽娟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的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软尺、直尺、绳子、圆形。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同学们唱一首歌。 (设计意图:为了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课前准备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国王要与阿凡提比赛谁的小毛驴跑得快,通过观看比赛图,国王的小花驴跑的是圆形轨迹,阿凡提的小灰驴则跑的是方形的轨迹,结果国王的小花驴先到达终点,阿凡提觉得比赛不公平,引导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的原因是比赛的路程不同,它们比赛的路程刚好就是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要相比较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宰出示圆形纸片,边比划边启发学生说出圆的周长的含义。那么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今天就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性概念,因此应已学知识为基础。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一般性概念之后,再去理解圆的周长这个特殊概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圆拿出来,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做了略微的改动。本设计从周长引入本课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圆的周长和其他以学图形周长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用直的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求周长是几条直的线段长之和,而圆这个曲线围成的图形的计算方法是化曲为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圆的周长 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圆 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至101页例4、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知道圆周率的近似值。 3.了解人类研究圆周率的有关史料,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教学准备: 作业纸、多媒体、圆形硬纸片、绳子、小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出示车轮图,判断哪个车轮滚动一周的路程长。 师: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这三个车轮各滚动一周,几号车轮滚动的路程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2.想办法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揭示:围成圆一周的曲线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指最大的车轮)这个车轮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 3.回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猜想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启发: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周长总是长与宽的和的2倍。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是否等于直径的倍数呢?谁来猜一猜? 4.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获取经验 1.提出实验要求。 (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及时记录数据,组长最后汇总。

(2)测量时数据要准确,要实事求是。 2.学生测量并计算,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合作学习交流经验 1.”,还有疑问的地方标上“?”。小组长收集本组中自主学习有疑问的地方。 2.全班交流,在展台上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对有疑问的地方全班交流解决。 四、教师指导完善经验 1.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 2.揭示圆周长的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C = πd 或C = 2πr 五、实践应用深化经验 1.分组计算三个车轮的周长。 2. 摩天轮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 过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圆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大组交流。 六、反思构建内化经验 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单,看我们刚才自主学习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标注出来,把新的收获、新的感想和启发在上面写一写,然后把你学习到的和小组内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小学:《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小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小学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小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圆的周长的。 本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 探索圆周长计算这一环节: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测量活动,使学生自主创造出“测绳”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反思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测绳”和“滚动”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的心情,为继续研究圆周长的计算作好了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是直径的多少倍?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发现了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

倍多一些,这是本课的难点。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次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二 1、本节课有两个难点:如何测量出圆的周长?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2、首先,以旧有知识正方形的周长知识为铺垫引出圆周长知识,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了解之间的区别,前者是线段求和,后者是曲线求长, 3、学生发现尺不能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从而使学生想出用测绳、用滚动等方法化曲为直。 这节课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算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4、练习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既有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圆周率概念的练习,也有让学生运用公式直接计算圆的周长的练习,还有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讲课)

教学设计 的周长 康宁小学邓天凤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正方形的周长。 ①复习周长的意义。什么叫周长?(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周长的意义)。 ②复习正方形周长的意义。(课件演示小花狗围着正方形跑一圈正方形的周长闪动红色)要求小花狗所跑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

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课件演示小白狗围绕圆形跑一圈圆形的周长闪动黄色)要求这只小白狗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又是求这个圆的什么?(圆的周长,揭示课题)你能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教师完成板书,学生读书)(2)同位用自己带来的圆形实物互相口述圆的周长。 二、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问: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①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测量工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测量你手中圆的周长并做好填表记录,(边量边交流测量方法)让我看哪个小组做得最棒。(教师巡视操作过程) ②请四人小组上台演示操作过程,边操作边说方法。 2、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件演示填表) (1)请同学们看屏幕的表格,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

优质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优质课《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张延平 【内容】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 2、追问:你是怎么算的?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测量验证 1、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

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和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绳子系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圆形橡筋、直径为2、3、5厘米的圆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棉线、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引入课题:图形演示(课件) 这是我们学校新建的操场,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圆形) (课件:闪烁的长方形) 师:继续观察,这是长方形的什么? (长方形的周长。) 师: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或四条边的总和)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20篇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20篇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一): 几年来,我们二小数学教研一向以同课异构的方法进行公开课教学与教研。所谓同课异构,指的是上同一节课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一节课下来,教师们展现了自我的个人魅力,构成了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一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用同课同构,即同年段教师进行团体备课,上同一节课用同样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是否更能节省教研时间,共享教学资源的研发。而在同样的教学设计实施中,加以自我个人魅力,并不断进行教学设计的改善,是否更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经过我们几个年段教师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年段公开课中采用同课同构这一方法。我们以《圆的周长》这一课进行团体备课,并于10月29日这一天由三位教师连开了三节课。 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彩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我们必须作精心的预设。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课前,我们总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而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离不开课前预设。预设时,我们

要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因为仅有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新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教案按部就班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进取性,随着数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课堂上,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用自我的独特方法去认识体验所学知识,同时还伴随着许多意外的发现。我们备课的重点就这样放在了精彩的预设。 第一节课纪教师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力求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纪惠玲上完一节课,我们立刻在叶福泉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讨。李维准教师之后上了第二节课,针对纪教师上节课的不足处怎样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他做了一个简单教具:细绳一端绑着一个物品,甩动成圆形,细绳短,圆小,圆的周长就小,细绳长,圆大,圆的周长就大,体会细绳也就是半径与圆周长的关系,从而体会到直径大周长就长,直径小周长就短的道理。而其他的教学细节也更趋完美了。午时,我之后上第三节课,压力真的是很大。为了解决上午两节课精彩有余练习不足的弱点,我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教材关于“圆的周长”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创设了一个“天坛”的简单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并用“绕线”“滚动”等常用方法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安排了探究活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图片、直尺、计算器、实验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判断比赛是否公平。继而引出圆的周长。(设计目的:通过观看课件中的有趣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欲望。)(板书:圆的周长) 二、互动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⑴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圆形学具,摸一摸,并配合多媒体动画想一想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想一想,议一议,如何让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3、猜想、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⑴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直径) ⑵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物品名称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

圆的周长 教学设计与评析

在科学探究中求新知——《圆的周长》说课稿 张北县永义街小学李小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张北永义街小学的一名老师,说课课题是《圆的周长》。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学过基本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具备了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技能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圆中的重点,是进一步研究圆的性质的奠基石。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此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以及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法与学法】 1、我在本课设计上力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比如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同学们自个发现了“绕线法”和“滚动法”,并用这两种方法测量手中学具圆片的周长。 2、教师只起“引路”的作用,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比如我把圆形的橡皮筋剪开,让学生感知“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从而启发出学生用“绕线法”、“滚动法”测量实物圆的周长的方法。紧接着我又转动了一条系着小球的绳子,小球的转动也形成了一个圆。然后我提出问题,用刚才的任一种方法能测量出所形成圆的周长吗?教师只起“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交流中升华。而且小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5单元圆 第2课时圆的周长(1)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意义和计算公式的推导。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4、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公式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如何确定圆的大小与位置? 【情景导入】 菜板有点开裂,需要在它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要多长?

【新知探究】 【一、自主预习】 1、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叫圆心? (2)什么叫圆的半径? (3)什么叫圆的直径? (4)d=2r表示什么? 2、自学教材第62—64页,用硬纸板剪3个直径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圆。 3、我知道:圆的周长是指()的长度。 【二、合作探究】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1、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小数) 圆1 1 cm 圆2 2 cm 圆3 3 cm 2、通过测量、计算,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圆的周长÷直径=()可以推出: 圆的周长= 周长公式的应用。 【三、达标检测 1. 填空 (1)圆的半径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圆的直径是13米,它的周长是()米。圆的周长是75.36分米,它的半径是()分米。 (2)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 (3)小圆的半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是9厘米。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的比是(),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3.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圆形的铁环,直径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铁环需要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严重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

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绳子系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圆形橡筋、直径为2、3、5厘米的圆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棉线、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设计理念: 我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教学现象频频出现。细细反思,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距离主要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用性问题。如我在本课设计上力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从而使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得以有用进行。我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如下: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强健的演示作用。 《圆的周长》从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导探究、练习的出示都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用的呈现给学生。 2、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是一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严重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让学生从各自例外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3、在探究中发现与拓展。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测量圆的周长、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圆的周长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