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结构---副本
大脑结构详解

大脑结构详解大脑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
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
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
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
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
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大脑的总结构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PPT讲稿

重叠区(第三区,后联络区)
• 各个分析器的皮质部分的重叠区,保证着整个一
组分析器协同工作的机能,可整合多种感觉模式 的信息。
• 位于顶(躯体感觉)、颞(听觉)和枕(视觉)等
第二区的交界处。在顶-颞-枕联系区的重叠区, 其模式的特异性消失了。
• 第三区皮质其细胞主要来自皮质层,这类皮质仅
局部躯体的代表区。
• 视觉区位于枕叶皮质,在距状沟的两侧,主要在半球
的内侧面,部分在半球的上外侧面。
• 听觉区位于Heschl横回,大部分隐蔽在额叶皮质的
深部,在外侧裂内刚达到半球的外侧面处。
• 其余的在中央皮质后的顶叶、额叶和枕叶等与进入的
感觉信息的整合和形成有关。
• 鲁利亚将中央沟后面的全部脑区分为三类皮质区,这些皮
• 人类仍保存了一定量的较原始结构的皮质,但已
移到脑的较深处,几乎完全被新皮质所覆盖。新 皮质成为人类大脑皮质的主要部分。
1、皮质的细胞层
Ⅰ、丛状层或分子层:大部分由细胞的树状突尖端组成,下 层有少量水平细胞。
Ⅱ、外颗粒层:由小锥体和颗粒或星状细胞组成。 Ⅲ、外锥体层:由中等大小的锥体细胞组成。 Ⅳ、内颗粒层:由小颗粒细胞(星状细胞)和少量小锥体细胞
• 边缘叶的主要部分是由在上面的扣带回和在下面的旁
海马回组成,也包括较小的胼胝下回、海马结构与齿 状回。 (图2-9)
• 边缘系统指的是较广泛而复杂的结构,它不仅包括边缘叶
的结构,而且还包括额极、脑岛前部、额叶眶面后部和一 些皮质下核。
• 这些皮质下核包括丘脑核、下丘核、隔核和杏仁核,也有
证据说明与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网状核有密切关系。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课件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_详解人脑构造与功能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_详解人脑构造与功能学习,可以开阔人的大脑;学习,可以使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知识,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那么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大脑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
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
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
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
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
大脑结构解剖图(精选干货)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Inferior temporal sulcus
2020-12-17
12
Sulci and gyri of medial surface
• Corpus callosum 胼胝体 • Callosal sulcus 胼胝体沟 • Cingulate sulcus 扣带沟 • Cingulate gyrus扣带回 • Marginal ramus 缘支 • Paracentral lobule 中央旁小叶 • Calcarine sulcus 距状沟 • Cuneus 楔叶 • Lingual gyrus 舌回
2020-12-17
13
Sulci and gyri of medial surface
Corpus callosum Callosal sulcus cingulate gyrus Cingulate sulcus
Paracentral lobule Marginal ramus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sulcus in medial surface of occipital lobe
• Visual cortex of one hemisphere receives impression from temporal part of retina of same side and nasal part of opposite side
2020-12-17
22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第一躯体感觉区
Position-lies in postcentral gyrus and posterior portion of paracentral lobule
人体解剖——大脑

各分区的功能与特点
额叶
具有高度可塑性,能够适 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是 大脑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
顶叶
能够处理触觉信息,将触 觉与视觉、听觉等信息进 行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 的全面感知。
颞叶
能够处理语言信息,包括 听、说、读、写等方面的 能力。
枕叶
能够处理视觉信息,包括 颜色、形状、运动等方面 的识别能力。
突触的作用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能够实 现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将神经冲动从一个 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元与突触的连接方式与特点
连接方式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轴突-胞体连接、轴突-树突连接和轴突-轴突连接三种。
连接特点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具有特异性和可塑性,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高度特异的,只与特定的神经 元连接,同时这种连接是可以改变的,能够根据学习和经验等因素进行调整。
记忆系统
大脑存在多个记忆系统,包括感觉登记、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等, 分别负责不同类型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大脑的情感功能
情感体验
大脑的情感中枢负责处理情感体验,如快乐、悲 伤、愤怒等。
情绪调节
大脑通过情绪调节中枢对情绪进行调节,以适应 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社会认知
大脑的情感功能还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如对他 人的情感识别、共情等。
大脑的感觉与运动功能
大脑的感觉功能
01
02
03
感觉接收
大脑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 收来自外界的刺激,如视 觉、听觉、触觉、味觉和 嗅觉等。
感觉分析
大脑对接收到的刺激进行 分析和加工,识别和理解 这些刺激的意义。
感觉整合
大脑将不同感觉通道的信 息进行整合,形成对周围 世界的全面感知。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ppt)

躯体感觉区
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这里主管 着热、冷、触、痛、本体觉等所有来自躯体的感觉。躯 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在躯体感觉区有一定的机能定位,其 定位有如下特点:颈部以下躯体感觉有对侧性,即左( 右)侧躯体信息投射在右(左)侧皮层;整个躯体感觉 的机能定位呈倒立分布,即来自躯体上部的信息投射到 躯体感觉区下部,来自躯体下部的信息投射到感觉区上 部;皮层投射区域的大小,不以躯体器官的大小而定, 而是以器官感觉的精细和复杂程度而定。如手和口部感 觉精细,内涵丰富,在皮层上占有极大的投射区。
枕叶
为视觉皮质中枢, 枕叶病损时不仅发 生视觉障碍,并且 出现记忆缺陷和运 动知觉障碍等症状, 但以视觉症状为主
颞叶
听觉皮质区接受来自 内侧膝状体的冲动, 通过胼胝体接受来自 对侧颞叶的冲动。
顶叶
人的顶叶大小在一定程度下与数学和逻辑 方面能力的大小有关,一般成正比,即顶 叶后区体积越大,一个人在数学,逻辑思 维,发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越强(如爱因 斯坦等,他的顶叶比一般人大百分之二十 左右,盲人的顶叶也比一般人的大)顶叶 前区越大,人的身体协调性,感觉等越发 达。
—— —
—
听觉区
带信全入。后 入耳 听高上皮 有息交脑由投 内听柯 觉中回层 双向叉内于射 侧觉蒂 感枢,听 侧脑,后听到 膝低氏 受听是觉 性内故也觉皮 状级器 器觉听区 。传而呈神层 体中上 神觉位
递听不经颞 ,枢行 经的于 也觉完进叶 上 级 视 觉 皮 觉 递 叉 。 状 另 分 行 中 网 的 层 区 带 , 由 体 一 投 途 枢 膜 最 视
有因于,部射中 上高觉
双此视最分于, 行中区 侧视交后交同双 外进枢位 性觉叉投叉侧眼 侧入。于 。信是射到外视 膝脑视枕
(医学课件)大脑结构

2023-11-05•大脑结构概述•大脑的解剖结构•大脑的生理功能目录•大脑的发育与老化•大脑疾病与障碍•大脑结构的临床应用01大脑结构概述大脑的基本构成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主要部分。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层,是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的集合,是处理信息的主要部位。
髓质位于大脑皮层下方,主要由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传递信息。
与思考、决策、问题解决、抽象思维和学习有关。
额叶与感觉、运动、空间定位和计算有关。
顶叶与听觉、语言理解和记忆有关。
颞叶与视觉处理、物体识别和空间感知有关。
枕叶大脑的主要区域大脑的功能分区听觉区处理听觉信息。
视觉区处理视觉信息。
语言区涉及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
感觉区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
运动区控制身体的自主和自愿运动。
02大脑的解剖结构脑膜脑膜是覆盖在大脑和脊髓表面的三层薄膜,由外向内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它们对大脑起到保护、支持和调节作用。
脑脊液循环脑脊液是脑内细胞间隙的液体,具有保护大脑、维持颅内压和营养供应的作用。
脑脊液循环是指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过程,包括产生、循环和吸收三个环节。
脑膜与脑脊液循环脑神经脑神经是指从大脑发出的神经,共有12对,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咽神经。
它们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如感觉、运动、语言等。
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它们分别控制着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常见的周围神经包括臂丛神经、腰骶丛神经、坐骨神经等。
脑神经与周围神经脑干是大脑下方的一小部分,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
它们分别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如呼吸、心跳、睡眠等基本生命活动。
脑干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31个节段,控制着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脊髓脑干与脊髓03大脑的生理功能神经元与突触神经元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单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店铺【记忆原理】编辑:晶戌发布时间:2016-07-19学习,可以开阔人的大脑;学习,可以使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知识,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那么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大脑结构详解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
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
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
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1、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
额叶前端为额极。
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
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
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
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
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
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
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脑 脑桥 延髓
一 脑干的外形
• 腹侧面
• 延髓: 锥体:锥体束 锥体交叉:锥体束的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
经
• 脑桥: • 基底沟:基底动脉 • 脑桥基底部 三叉神
经
• 小脑中脚 • 延髓脑桥沟:展神经、
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 中脑:
一般躯体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界沟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内耳
头面皮肤 口腔、鼻
粘膜
味觉
特殊躯体感觉柱
内脏
内脏
一般躯体运动核
• 动眼神经核 • 滑车神经核 • 展神经核 • 舌下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柱
名称
位置 相关脑神经 分布区
动眼神经核 上丘 动眼神经 5块
小脑上面
小脑下面
小脑脑干侧面
小脑水平切面
小脑的三对脚
下脚-连脊髓和下橄榄核 中脚-连脑桥基底部 上脚-连脑桥 中脑 间脑和端脑
内部结构
灰质 皮 质 小脑核
白质 髓 体
小脑水平切
皮质 小脑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灰质
小脑水平切面
小脑的机能区
脊髓小脑 小脑蚓、半球中部、顶核、中间核 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和前庭神经核 大脑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和齿状核
前
庭
小
脑
纤 维 内侧纵束
联
系
前庭脊髓束
脊
髓 小
协调躯干肌、 肢体远端肌肉
脑 的运动,调节
纤 其肌肉张力。
维
联
前庭脊髓束
系
网状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脊髓小脑束
大
脑
小
脑
纤 维 联
控制上下肢精 细运动的计划 和协调。
系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小脑的功能
维持身体的平衡 调节肌肉的张力 协调肌肉的运动
红核
间脑
分部 核群 核团分类
间脑的分部
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 后 丘 脑 Metathalamus 上 丘 脑 Epithalamus 下 丘 脑 Hypothalamus 底 丘 脑 Subthalamus
背侧丘脑 下丘脑沟
上丘脑 下丘脑
大脑水管
尾状核 终纹
背侧丘脑
中脑
脑岛 上丘脑
1.小脑 2.脑干 3.间脑 4.端脑 5.边缘系统
脑的前面观
脑的后面观
脑的上面观
脑的下面观
小脑
位置外形 内部结构 功能
小脑的位置
颅后窝 上方-端脑枕叶 前下-脑 干
小脑半球
前叶 小脑脚 绒球小结叶 后外侧裂 小脑扁桃体 后叶
小脑下面观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面N 舌咽N
泪腺 舌下腺
下颌下腺 腮腺
迷走N 颈、胸、腹 大部脏器
内脏感觉核
• 孤束核
位于延髓内脏运动核 的外侧,接受 Ⅶ、 Ⅸ、Ⅹ对脑神经的内 脏感觉神经节中枢支 传入的内脏感觉冲动。
内脏感觉柱
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
孤束核 延髓
头部
VII 舌粘膜
IX
味蕾
尾部
IX 舌咽喉和
X 胸腹腔脏器
红核
呈圆柱状,平上丘平面,富于血管,对肢 体远端的精细活动有重要调控作用。
脑干背侧面观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黑质
纵贯中脑全长,断面呈新月形,细 胞内含大量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 胺的主要场所。在皮质运动中枢调控 下,为“启动”一切躯体运动做好准 备;同时协调肌张力,确保动作的稳 准性。
黑质
substantia nigra
小脑分叶 与功能
皮质分叶 进化关系 联系关系 所连核团
功能
绒球小结叶 前叶 后叶
原小脑 旧小脑 新小脑
前庭小脑 前庭神经核 脊髓小脑 顶 核
中间核 大脑小脑 齿状核
维持身 体平衡
调节肌 肉张力
协调肌 肉运动
脑干
•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 髓、脑桥和中脑三部 分
•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 形成第四脑室
• 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 相连,其中延髓4对, 脑桥4对,中脑2对。
深方
分布 螺旋器
前庭 N核
前庭区 深方
前庭N 壶腹嵴 球囊斑 椭圆囊斑
非脑神经核
• 薄束核 • 楔束核
• 脑桥核 • 红核 • 黑质
薄束核和楔束核
位于延髓背侧,是颈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神经 通路的中继性核团。
脑干背侧面观
薄束 核
楔束 核
内弓状纤 维
内侧丘系 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核 薄束核
• 大脑脚—锥体束 • 脚间窝—动眼神经
• 背侧面
• 延髓 • 薄束结节—薄束核 • 楔束结节—楔束核 • 小脑下脚 • 脑桥 • 小脑上脚 • 菱形窝 1 面神经丘—展神经核 2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
神经核
3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 神经背核
4 前庭区—前庭神经 核
5 听结节—蜗神经背 核
中脑
• 上丘—视觉皮质下 反射中枢
背侧丘脑的核群
Thalamus
中线核 内侧核 网状核 前核 背侧核 腹前核
后丘脑
腹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腹后内侧核
内髓板
丘脑主要核群
背前 核
侧 丘
外侧核
脑 内侧核
背侧核 腹前核 腹侧核 腹外侧核
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
• 下丘—听觉皮质下 反射中枢
• 滑车神经根
第四脑室
二 脑干的内部结构
• 主要内容
• 灰质 • 脑神经核 • 非脑神经核 • 白质 • 纤维束 • 网状结构
第一部分
脑神经核
界沟
特殊躯体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运动
脑神经核六个功能柱模式图
一般躯体感觉核
• 三叉神经中脑核 • 三叉神经脑桥核 •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柱
名称 V中脑核
V脑桥核
V脊束核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
中脑
V 咀嚼肌
本体觉
脑桥中部 V 面眶鼻口
触觉
脑桥下部 V 痛温
延髓
特殊躯体感觉核
• 蜗神经核
• 前庭神经核
特殊躯体感觉柱
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蜗N核 听结节 蜗 N
水平
眼外肌
滑车神经核 下丘水平 滑车神经 上斜肌
展神经核 面神经丘 展神经 水平
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 舌肌 三角深方
特殊内脏运动核
• 三叉神经运动核 • 面神经核 • 疑核 • 副神经核
特殊内脏运动柱
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V运 脑桥 三叉N 动核 中部
分布区 咀嚼肌
面N核 脑桥 面N 表情肌
下部 疑核 延髓 IX, X 腭咽喉肌
上部 XI 副N核 颈髓 副N 胸锁乳突肌
1~6
斜方肌
一般内脏运动核
• 动眼神经副核 • 上泌涎核 • 下泌涎核 • 迷走神经背核
一般内脏运动柱
名称 动眼N 副核
上泌 涎核
位置 上丘 水平
脑桥 下部
下泌 涎核
迷走N 背核
延髓 上部
X△ 深方
相关脑N 分布区
动眼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