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酸中毒剖析讲解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牛瘤胃酸中毒(又叫乳酸中毒)是由于牛采食过量的易发酵产酸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起牛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
病牛以消化紊乱、严重毒血症、急剧脱水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
现就牛乳酸中毒作一讨论,供同行参考。
1病因及中毒机理1.1病因牛瘤胃酸中毒主要是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豆类、高粱等)、块根饲料(如马铃薯、干薯等)、糖类及酸类化合物(如淀粉、乳酸等)及酿造副产品(如淀粉渣、豆腐渣等)等引起,或由饲料突然改变引起。
1.2乳酸中毒的机理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使瘤胃渗透压升高,引起血液浓缩而脱水,乳酸吸收进入血液,引起机体中毒和毒血症,损害腹腔中的内脏器官,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以及血氨浓度升高,导致兴奋和感觉过敏,血液中酮体增加,引起酸中毒。
2诊断实验室对胃内容物、血、尿进行检查,测定其pH值即可确诊。
没有条件时可根据畜主诉述情况和临床检查即可实施抢救措施。
此外,临分娩病畜还要和生产瘫痪相区别。
3症状最急性病牛站立不稳,呼吸困难,张口吐舌,高声哞叫,口内流出泡沫状褐色液体,病牛常1~2h即死亡。
亚急性病牛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呻吟,肌肉震颤,有的呈昏睡状态,个别病牛发生流产。
慢性病牛食欲减退,但饮欲增加,瘤胃蠕动音减弱,泌乳量减少。
4治疗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是补液、补糖、补碱,解除脱水和酸中毒。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①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 000~4 000mL,5%碳酸氢钠500~1 000 mL,20%安娜卡10~2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每日1次,症状重者每日可用2次。
②对症治疗。
为防止继发感染,用庆大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病牛颅内压升高时,用山梨醇或甘露醇300~40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病牛站立不稳时可注射水扬酸或低浓度钙制剂,出现流产症状时可用黄体酮肌肉注射。
典型病例:2006年子洲县城关镇刘某的奶牛养殖厂,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有14头奶牛发生乳酸中毒,通过采用以上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抢救,除一头病牛死亡外,其余13头病牛全部痊愈,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肉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措施-养牛技术肉牛瘤胃酸中毒也叫做乳酸中毒,是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奶牛。
主要是精饲料喂量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所造成。
以1~3胎的奶牛发病最多,7胎后的发病较少。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
临产牛和产后三天内的发病较多。
发病与产奶量成正比例关系,产奶量愈多,发病率愈高。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肉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肉牛突然更换另一种饲料,导致胃肠无法很好的适应,从而容易发生瘤胃酸中毒。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往往为促使肉牛加快育肥或者提高母牛泌乳,会从大量饲喂粗饲料而突然变成饲喂大量的玉米等精料,或者从饲喂较少精料而急剧增加饲喂量,或者突然饲喂过多的马铃薯、甜菜或者酒糟、糖渣等,都能够引起瘤胃酸中毒。
尤其是肉牛采食较多可溶性糖类饲料后,会导致机体快速产生大量的乳酸,并被胃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如果达到机体正常利用的上限,就会引起乳酸血症。
肉牛正常血浆pH值为7.35-7. 45,如果突然降低到7.o以下,就会导致血压下降,从而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糖在无氧状态发生酵解,进而生成更多的乳酸,最后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
2、临床症状肉牛通常在采食后4-8 h出现发病,如果采食大量的粉碎状精料会快速发病,且症状较重,呈急性经过;如果采食大量的颗粒状精料会缓慢发病,且症状较轻。
根据病牛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该病可分成三种类型。
①轻度,病牛发病初期表现出精神不振,反刍无力,食欲降低,停止暖气,肚腹有所增大,个别瘤胃会发生轻度臌气,部分排出稀软的褐色粪便,并散发恶臭味,四肢不灵活且无力。
②中度,即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往往呈卧地状,拒绝走动,行走不稳,后躯左右摇晃。
犊牛患病后停止吮乳,食欲彻底废绝,但饮水量增加,眼结膜充血,磨牙,呼吸浅且快,达到70 - 95次/min,心率加快,可达到100 -110次/min,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39. 2-40.o℃,左腹部明显膨大,排出较多的酸臭稀便,混杂精料。
第三节瘤胃酸中毒精品PPT课件

在正常情况下,瘤胃pH值相对稳定这主要得 益于以下几点:
(1)动物每天食入大量碳酸盐、磷酸盐等碱性物 质和缓冲能力很强的蛋白质;
(2)分泌的大量含碳酸盐和磷酸盐缓冲物质的唾 液进入瘤胃;
(3)瘤胃微生物对乳酸的代谢作用;
(4)有机酸经瘤胃壁吸收扩散到血液系统; (5)瘤胃中部分VFA、NH+4等形式随食糜流入后部 消化道。
而当过食豆类食物时,蛋白质在细菌分解下 产生大量氨,当产氨速度超过了在体内转化为谷氨 酰胺或尿素的速度时,或超过肝、肾对氨的解毒能 力时,则可引起氨中毒。造成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 进行ATP生成减少,糖的无氧酵解作用增强乳酸及 酮体产生增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大量氨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血 管充血、兴奋性增高、视觉扰乱和目盲,瘤胃不仅 乳酸增多,而且VFA增多,氨增多的同时,氢、氮、 对甲苯酚、吲哚、粪臭素亦增多,最终引起以酸中 毒为主体的综合征。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 可以切开瘤胃除去胃内容物,然后向 瘤胃内移植大量的健康牛瘤胃并给予 健胃剂。
[预防]
主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食, 乳牛和肉牛应控制精料供给量,并 使增量有一过程。开始少给,逐日 增多。同时,仍应保持精、粗饲料 比例,防止酸中毒。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诊断]
本病主要依过食豆、谷类饲料、神 经症状、胃肠炎及瘤胃pH值和纤毛虫变 化,血液乳酸含量测定等指标易于诊断。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 (1)纠正酸中毒,防止乳酸进一步产生; (2)维持血容量,补充电解质; (3)恢复胃肠功能; (4)适时对症治疗; (5)必要时施行瘤胃切开术,更换瘤胃内
肉绵羊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症状与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肉绵羊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症状与防治措施-养羊技术张天哲(黑龙江省呼玛县畜牧总站,黑龙江大兴安岭16510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2)06-0098-01作者简介:张天哲(1986-),男,黑龙江黑河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工作。
1发病机理在羊的饲养过程中,一味追求羊只的快速生长而饲喂大量精料,从而引起发病。
瘤胃酸中毒即乳酸中毒,该病的发生前提是瘤胃内有乳酸快速生成且被大量蓄积和吸收。
不仅有乳酸,还存在一些其他物质,如细菌内毒素、色胺等有毒物质。
当羊只突然采食大量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等的精料,尤其是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质也较多时,最初会在瘤胃内经过细菌和纤毛虫的作用,快速进行发酵,并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同时糖分解也迅速增加,导致瘤胃内的pH值开始逐渐降低,氢气含量迅速增加,造成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大量增殖,再加上瘤胃内所含的淀粉酶活性也明显提高,会生成更多的乳酸,尤其是当瘤胃内pH值低于5时,除用于消化纤维素的细菌和纤毛虫活力降低外,基本上完全变成单一的乳酸杆菌在不断进行增殖,导致碳水化合物等基质绝大多数都被酵解生成乳酸,使瘤胃内蓄积过多的乳酸,导致瘤胃内氢离子含量明显提高,对胃壁造成损伤,会进一步促使吸收有机酸,从而造成前胃发生迟缓性麻痹,且由于蓄积过多的乳酸会导致内容物的渗透压明显增高,造成大量的液体出现回渗,引起机体发生脱水。
瘤胃内产生的大量乳酸,大多会通过胃壁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从而超出机体组织的利用范围,进而引起乳酸血症,导致血液碱储量被过多消耗,同时血浆中结合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加上机体发生脱水而导致血容量不足。
葡萄糖容易发生无氧酵解,会产生更多的乳酸,从而引起全身性酸中毒。
另外,剩余的可溶性糖和部分乳酸会进入肠道,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壁尤其是小肠和盲肠发生出血、坏死。
此外,机体酸中毒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细胞,导致血液容易发生凝固,从而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最终造成休克而发生死亡。
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与防控

今H畜牧啓医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与防控曹丹(衡水市安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053600)摘要:瘤胃酸中毒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经常发生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采食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了过量的有机酸,从而造成瘤胃的pH值降低,引起牛羊酸中毒。
发病后,牛羊食欲废决、反刍停止、脱水,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死亡率高达90%,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引起瘤胃酸中毒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瘤胃酸中毒;病因;防控1病因引起瘤胃酸中毒的因素复杂多样,在养殖生产中能够引起瘤胃中有机酸积累的因素都会导致酸中毒的发生。
如日粮的组成、饲养管理、不同的生理阶段等都和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1日粮组成牛羊日粮的组成对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如日粮中谷物类饲料含量高,发生酸中毒的几率就高,这主要是谷物类饲料中含淀粉高,在瘤胃中容易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多。
易发生酸中毒的谷物类饲料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
饲料的不同加工工艺也对酸中毒有影响,按照易发程度,依次为蒸汽压片、碾碎、粉碎、整粒。
日粮中适当地增加粗饲料的含量,就会刺激机体唾液的分泌和咀嚼的次数,唾液可以中和有机酸,粗纤维可以刺激瘤胃的蠕动,从而减少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1.2不同生理阶段饲料更换牛羊等不同生理阶段改变日粮,增加采食量和精料饲喂量,就要逐渐过渡,突然更改,就很可能引起酸中毒,特别是从干奶阶段高纤维日粮到泌乳阶段的高精料日粮,更为明显,瘤胃微生物对高精料要有20d的适应期,如果两种日粮突然更换,就会提升瘤胃酸中毒的发生率。
采用逐渐过渡的饲喂模式,可以使瘤胃微生物对精料的改变有一个适应期,另外,瘤胃乳头也会增多、变大,吸收率提高,从而降低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1]。
1.3饲养管理措施科学的饲喂和管理是预防瘤胃酸中毒的前提,但在生产中常常被忽略。
饲喂频率、舍饲情况等都和瘤胃酸中毒的发生率有关系。
少量多次饲喂精料会增加瘤胃酸中毒的发生频率。
瘤胃酸中毒Rumen Acidosis.ppt

病因(1)
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1 给牛、羊饲喂大量谷物,如大麦、小麦、玉米、稻 谷、高粱及甘薯干,特别是粉碎后的谷物,在瘤胃内 高度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而引起瘤胃酸中毒。
2 舍饲肉牛、肉羊若不按照由高粗饲料向高精饲料逐 渐变换的方式,而是突然饲喂高精饲料时,易发生瘤 胃酸中毒。
3 现代化奶牛生产中常因饲料混合不匀,而使采入精 料含量多的牛发病。
症状(2)
以粗饲料为日粮的牛、羊在吞食大量谷物之后发病, 进行瘤胃触诊时,瘤胃内容物坚实或呈面团感。而吞食 少量而发病的病畜,瘤胃并不胀满。过食黄豆者不常腹 泻,但有明显的瘤胃臌胀。病畜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 陷,尿量减少;血液暗红,粘稠。病畜虚弱或卧地不起。 实验室检查:瘤胃pH5~6,纤毛虫明显减少或消失,有 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血液pH值降至6.9以下,红细胞 压酸和积无上机升磷至酸50盐%~升6高0%;,尿血液液pCHO值2结降合至力5左显右著。降低,血液乳
4 在农忙季节,给耕牛突然补饲谷物精料,乃至豆糊、 玉米粥或其他谷物,因消化机能不相适应,瘤胃内微 生物群系失调,迅速发酵形成大量酸性物质而发病。
病因(2)
5 饲养管理不当,牛、羊闯进饲料房,粮食或饲料 仓库或晒谷场,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的谷物或豆类, 畜禽的配合饲料,而发生急性瘤胃酸中毒。耕牛常 因拴系不牢而抢食了肥育期间的猪食而引起瘤胃酸 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6 当牛、羊采食苹果、青玉米、甘薯、马铃薯、甜 菜及发酵不全的酸湿谷物的量过多时,也可发病。
瘤胃酸中毒 (Rumen Acidosis)
瘤胃酸中毒是因采食大量的谷类或其他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 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其特 征为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血症、 运动失调、衰弱,常导致死亡。本病又称乳酸 中毒,反刍动物过食谷物、谷物性积食、乳酸 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积食等。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作者:郝擎旗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6期摘要:肉牛瘤胃酸中毒也叫做乳酸酸中毒、酸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食入过多容易发酵的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而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可能由于饲喂过程中添加大量精料或者连续多天增加饲喂量而发病。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轻时会影响生产,重时会造成死亡,现介绍该病的治疗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肉牛;瘤胃酸中毒;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类症鉴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 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080-011 病因病机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冬春季节更容易发病,主要是3~6岁、l—3胎次的母牛发病率较高,而5胎之后较少发病。
临产母牛和产后3天内的母牛比较容易发病,且发病率同泌乳量呈正比,即泌乳量越高,越容易发病。
牛食人过多或者误食大量容易发酵产酸的精料,常见的是饲喂大量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玉米、大麦、小麦、大豆以及面粉等,以上饲料进入瘤胃后,在胃内微生物的分解和作用下,会生成生物胺,同时可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机酸,导致瘤胃液pH值下降,影响消化功能,并会发生全身代谢性酸中毒。
此外,饲养管理不当,如长时间饲喂劣质精料或者突然更换饲料,也能够引起发病。
牛食人大量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后,会促使瘤胃中某些细菌(主要是可产生大量L型乳酸的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加之乳酸利用菌无法及时代谢这些乳酸,从而引起酸中毒。
尽管瘤胃中存在一定量的磷酸盐、碳酸盐、挥发性脂肪酸( VFA)和蛋白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冲,但由于日粮发酵生成有机酸的速度相对更快,会导致瘤胃液pH值由接近7.0急剧降低至5.0以下。
2 临床症状一般来说,给牛饲喂大量颗粒精料后呈现缓慢发病,并表现出较轻的症状;采食大量粉碎精料后呈现快速发病,且病情发展较快。
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食欲废绝,停止暖气、反刍,当瘤胃内谷物出现发酵产酸、产气而引起瘤胃臌气时,就开始烦躁不安、频繁起卧,并伴有腹痛症状。
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酸中毒(Rumenacidosis)是一种常见病,但因早期不易发现,又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方法,因此临床多在晚期才能发现,并导致很大经济损失。
奶牛产前1周、产后3~21d(因围产期问题)和30~120d(因固定配给量和传送问题),以及高精料日粮饲喂期间易发。
一、原因产后母牛发生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1)产后短时间喂过多精料(大于55%的DM);高干物质采食量。
(2)饲喂过量糖渣、酒糟。
二、临床症状1、亚临床瘤胃酸中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腹泻,粪便变稀,不成堆状,有的排少量带有粘液及未消化饲料颗粒的稀粪,酸臭味。
产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
跛行增多,奶牛淘汰率增高。
2、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腐蹄,蹄出血,蹄单侧性溃疡,脓肿,圆周形指环。
由于肺部血栓阻塞,导致咯血或鼻出血,见图1。
图1 瘤胃酸中毒牛咯血或鼻出血三、诊断方法1、测定瘤胃pH值瘤胃pH值是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必测项目,在泌乳期第5~150天测定。
若牧场怀疑亚临床瘤胃酸中毒(SARA),就须检测瘤胃pH值确诊。
(1)采集牛瘤胃样品群体检测时每次至少采12头牛样品,这些牛无明显临床症状。
不要采取病牛或食欲废绝牛样品,因这种牛存在患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高风险。
(2)采样时间由于奶牛在摄入较少饲料时会提高瘤胃pH,因此应在奶牛每天瘤胃pH最低时检测,即在饲喂后2-4小时,或当日第一次TMR饲喂后6-10小时采集样品。
(3)采样方法应用瘤胃穿刺或瘤胃管采取瘤胃液,测定pH值。
保定奶牛,在左侧腹部肋缘后10cm,牛体中下部,位置与膝盖骨平行,消毒剪毛,可小剂量局部麻醉利于针管穿刺。
用8.75cm 18号针朝肘部相反方向迅速穿刺,轻轻抽取瘤胃液5毫升。
必要时推进部分空气以确保针管没有阻塞。
1 毫升样品就足够用于pH检测,收集样品后迅速拔出针头,指压穿刺部位。
如无瘤胃液可注入10ml盐水再吸取。
(4)指标评定奶牛瘤胃液正常pH值为6.0-7.2,pH值为5.51-5.80临界值,大于5.81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性瘤胃酸中毒
6
瘤胃酸中毒预防
• 1. 避免过食精料。 • 2. 精料逐渐增加。 • 3. 精料多,加碱2%碳酸氢钠,0.8%氧化镁(
按混合料量计算)。 • 4. 舍饲时,需要强制运动。
7
瘤胃酸中毒治疗
• 1. 排出精料 • 2. 瘤胃补碱:氢氧化钙溶液, • 3. 补充体液,同时补加5%碳酸氢钠溶液 • 4. 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 • 5. 脱水利尿:静脉注射山梨醇或甘露醇,剂量为150-250毫升
4
亚急性或慢性瘤胃酸中毒
• 一过性食欲减退,但饮欲有所增强 • 轻度腹痛 • 瘤胃蠕动减弱,粪便稀 • 恐惧 • 生产性能降低 • 常继发蹄叶炎和瘤胃炎。
5
病因/发病机理
• 精料发酵乳酸增加,瘤胃pH<5 ,杀死利用乳酸的细菌和纤 毛虫,增加产酸菌数量
• 饲料突然改变,精料突然超量 • 在舍饲条件下,运动不足,精料采食量相对过剩,常发生慢
瘤胃酸中毒
1
瘤胃酸中毒表现
• 最急性瘤胃酸中毒 • 急性瘤胃酸中毒 • 亚急性或慢性瘤胃酸中毒
2
最急性瘤胃酸中毒
采食大量精料后12小时 腹痛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眼结膜潮红(充血),视力极度减退 瘤胃蠕动停止,腹• 采食大量精料后12~24小时 • 饮、食欲大减,甚至废绝 • 精神沉郁,肌肉震颤,鼻镜干 • 呻吟,磨牙 • 哺乳母羊泌乳量明显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