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大赛:壮丽的诗篇-颂歌

合集下载

祖国颂歌教案

祖国颂歌教案

祖国颂歌教案第一篇:祖国颂歌教案《祖国颂歌》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对所学唱歌曲产生兴趣,能够从这首爱国歌曲中感受、体验个人与祖国深厚的感情,并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到祖国建设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有感情演唱的目的。

【教学难点】主要掌握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CD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前,放《歌唱祖国》的录音,让学生随音乐的节奏音乐走入教室,坐好后,关闭录音机,教师弹琴。

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刚才进入教室的时候,听到的这段音乐,以前听过吗?学生:听过(没听过、唱过、有点熟悉等等)。

教师:那么你们是在哪里?什么场合下听到的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这首歌曲在国庆大典上和一些重大晚会结束的时候经常会奏响。

这节课呢,我们就要学习这首歌曲,歌名是《歌唱祖国》。

三、新歌学唱1.初步完整聆听歌曲。

教师:首先,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回答这样几个小问题。

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绪、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分别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问题。

2.讲解音乐知识:反复记号、弱起节奏、附点节奏。

3.复听歌曲,要求学生认真感受音乐并随音乐轻声哼唱,教师指导分析歌曲。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有特点,它们一直贯穿着歌曲的始终。

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歌曲,认真感觉、体会这种节奏和反复记号所起的作用,同时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能试着选择这首歌曲的结构图示:AB;ABA。

4.调动学生演唱兴趣,试唱一遍。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完整的欣赏了歌曲,大家从歌词上可以看出,它表现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现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从旋律上也可以听出它雄壮豪迈、积极向上的激情,整个歌曲非常坚定有力。

《赞美祖国》教案

《赞美祖国》教案

《赞美祖国》教案赞美祖国教案项目简介本教案是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赞美之情而设计的。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发展和繁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和爱国情怀-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学内容1. 介绍祖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 介绍祖国的历史和伟大成就3. 讲解祖国的文化特色和民俗活动4. 分享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5. 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和爱国情怀教学方法和活动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介绍祖国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介绍祖国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来展示祖国的相关内容,如地理、历史、文化等。

要求他们使用图片、文字和口头表达来分享自己的主题。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来展示祖国的相关内容,如地理、历史、文化等。

要求他们使用图片、文字和口头表达来分享自己的主题。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或与祖国相关的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丰富。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或与祖国相关的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丰富。

4. 诗歌朗诵: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或歌曲,让学生朗诵或演唱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诗歌朗诵: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或歌曲,让学生朗诵或演唱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5. 写作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祖国的短文或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祖国的短文或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和赞美之情。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地考察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评价学生的朗诵或演唱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 评阅学生的写作作品,包括内容和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参考资料- 祖国的发展和成就相关书籍、文章和视频- 关于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的资料和图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热爱祖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使命感,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再别康桥》施永忠教学目的:一、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一、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二、媒体设计:1、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2、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优质版教案

课17古诗三首主备教师题【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

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

思维能力: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

审美创造: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课前解析】关注朗读:要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韵味。

教师可以范读,学生可以自由读、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

教师也可以用手势提示诗句朗读的节奏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儿。

关注诗意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

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

关注想象:在朗读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也可以想象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表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在想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朗读的指导。

【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学习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Ode to the motherland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3、篇章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祖国颂歌》教案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的目的。

2、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时,要有唱谱练习。

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进行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1-2遍)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4、教师引导学生唱歌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5 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

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壮丽的诗篇-颂歌

壮丽的诗篇-颂歌

• 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在演唱颂歌中获得音乐的体验,鼓 励在听赏中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 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热爱生活和热爱祖 国的高尚情怀。
本课重点
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歌唱形式和歌颂的对象 及歌曲的特点
你了解颂歌吗?
• 它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声乐体裁)。 (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歌 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 河山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 歌的范畴。
声乐演唱形 式
声乐歌曲的演唱形式:
• 独唱 • 齐唱 • 对唱 • 合唱等
独唱:由一个人演唱(可用 乐器或乐队伴奏)。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大海的故事》
齐唱:由两个人以上,以至
众多的人演唱同一旋律。
歌曲
《我们的田野》
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 答式的演唱。
合唱:歌唱者分为两组以上,分别演
唱不同的声部。(合唱又可分为多种形式: 如混声合唱,同声合唱、领唱合唱、无伴奏 合唱、小合唱等) 歌曲 《蓝色多瑙河》 《我爱你,中国》
演唱风格
演唱风格:
我们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 种风格类型: • 抒情风格《我爱你,中国》
• 庄严、宏伟风格《祖国,慈祥的母亲》 • 进行曲风格《义勇军进行曲》
自主聆听,初步感知。
• 那么颂歌有哪些演唱形式,演唱风格 呢,听赏几首不同风格的颂歌,感受 颂歌的特点。
有一首歌曲,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 女英勇的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场面。 这是哪首作品?作者是谁?
•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颂歌”,有好多 颂歌同学们也都会唱,当然颂歌的范畴很 大,同学们也各有各的爱好,请问同学们 你喜欢歌颂什么内容的颂歌呢?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

《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

《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3、讲解分析曲式,习唱歌曲教学难点: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教学方法:视唱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教具:钢琴,放音机,磁带教学内容一、揭示课题二、视唱旋律:1、视唱B段旋律:(1)每两小节分句汇的听唱一遍指导弱起(两种划拍法)(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注重挥拍(3)边挥拍边视唱一遍矫正: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弱起、2、视唱B段旋律:(1)先据歌词的标点断句,并标出强拍、(2)分句听唱视唱二遍(挥拍)注意:A 每句皆弱起,且结束于强拍、B 长音时值、C 八度大跳与四度音程(3)随琴视唱一遍:A 比较节奏X、X与XX的艺术表现力的优劣、B 介绍反复记号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三、简介作品,概括主体、1、出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2、简介作品:这是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3、复听中分节概述内容与主题四、习唱歌曲:随琴习唱A段:小结:1、句类似号角,雄壮有力、2、句平稳流畅3、句变化重复,统一中求变化,即增强了美感又强调了主题4、随琴习唱B段,习唱矫正:一字多音易唱的软羽无力小结: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气势5、复听歌曲2生挥拍轻唱一边,尔后用自然声唱。

提示:注意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

五、学习曲式知识1、自读教材P222、讨论《歌唱祖国》曲式3.思考与练习之三《歌唱祖国》的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一、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精选12首)

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精选12首)

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精选12首),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1《我爱你,我们的祖国!》在深夜想我的祖国这时候想她是因为我的心抖落尘嚣可以像一片干净的云飘得很远飘过春秋仰韶至岁月深处拾回一枚青铜或一片甲骨也能像片雪花旋落窗前擦亮对面那盏不眠的眼睛一起等候即将升起的黎明我的展开远不够壮实有力载不动太多遥迢厚重的往事不远处火车擦过华北平原一格一格的瞩望渐渐朦胧复印着城镇乡村的安详简朴的静谧即刻的满足镰刀锤子壮丽的年华打拼天下恰恰为了锻造此时深夜喜欢恢弘但更爱微小遥想江山万里更念麦草一束战火熄灭了烽烟又起苦难结束了艰辛重来北方山峦刚刚石破天惊南方洪浪便漫过堤坝歌声总是伴着泪水唱起……日夜操劳百折不挠无怨无悔在这世上只有我的母亲我特想为她分担一些疲惫就像一笔蓝写入天空我始终相信我的家乡是她一小部分我是最小部分我们相加使祖国领土完整汇成此刻正在弥漫的爱我这么想她是因为我愿意这么想她仿佛一滴血欢快地加入了一面旗帜的飘扬夜空中至少有两种大鸟飞过东面的矫健西边的优雅这片由农历管理的辽阔大地常在同一季节里播种、收割把更多的阳光给生长和照耀我只动用月亮的一角清澈最多添几粒星星点亮道路她在身边具体的暖的能轻而易举揣进怀里热的如果在深夜打开我的思想有一半自豪另一半里是两份感恩两份祈望教师关于歌颂祖国的诗歌朗诵2祖国颂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丽的诗篇——颂歌》教学案例姓名:陈倩单位:临朐外国语学校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湖南文艺版二、教学课题与目标:课题:壮丽的诗篇——颂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在歌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在听赏颂歌之后,按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唱出心中的颂歌。

三、教材分析: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本单元安排了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本节课听赏其中的三首:《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

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欢乐颂》合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第二部分。

歌曲为二段体,进行曲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采用学案式教学,自主学习本内容)(1)什么是颂歌?(2)革命烈士——方志敏。

(了解)(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难点:小组合作唱颂歌四、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式听赏法,启发、引导式听赏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20个小卡片(笑脸)、四个小纸箱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1、播放背景音乐《黄河颂》,学生进入教室。

分发学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

2、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样式。

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音乐体裁中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3、音乐小博士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4、现在我们来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

(1)、《黄河颂》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

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

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

《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听赏:作品听赏完后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小结:《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旋律由开头的悠扬抒情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

(2)、《欢乐颂》①作者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

②作品简介《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

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的心声。

节拍:4/4拍,结构: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听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小结: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这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视唱:出示《欢乐颂》旋律视唱谱。

(3)、《走进新时代》听赏完全曲,让学生一起说出答案。

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5、知识小结: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颂歌的类型:A、速度稍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气势,如《黄河颂》;B、采用进行曲风格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如《走进新时代》。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教师范唱A、《长城永在我心上》B、《为了谁》C、《延安颂》D、《精忠报国》2、请同学们抢答说出歌颂的对象?学生讨论。

3、请2-3名学生唱(唱一段或几句,说出歌颂的对象)4、各学习小组合作,唱出心中的颂歌!同时完成一张表。

5、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歌颂的主题(即对象),搜集整理颂歌。

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7、音乐常识小检测:(1)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中,歌颂和赞美、、、、壮美的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赞歌的范畴。

(2)《黄河颂》出自大型声乐套曲《》的第乐章,作者是,他被为“”。

(3)《欢乐颂》的曲作者是,国籍是,他被尊称为“”。

(三)、交流展示,评价小结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颂歌,分四个小组,然后学生自由展示。

(每唱一首,就自己拿一小笑脸放进本组的箱中)2、总体评价:与学生一起清点小笑脸,得出结果。

3、小结:音乐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今天我们学习的颂歌仅仅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请你们课后多搜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进行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让我们一起唱着《欢乐颂》结束快乐的音乐课吧!教师弹琴,学生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四)布置作业:1、搜集自己喜欢的颂歌2、记住《欢乐颂》的旋律视唱六、板书设计:1、课题:第三单元壮丽的诗篇——颂歌《黄河颂》《欢乐颂》《走进新时代》2、颂歌的概念3、颂歌的风格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4、曲作者:冼星海、贝多芬、印青5、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领唱、合唱6、歌颂赞美的对象:祖国、人民、军队、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的事物七、教学反思:1、这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课,我选取了三首代表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了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

我始终在不断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最大可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能够在听赏感受中辨别出颂歌这种声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我采用了启发诱导式教学,让学生带着小问题来听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模块,我让学生在课下就积极搜集整理颂歌,课上并演唱其歌曲的旋律,使学生对音乐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还发现了许多学习音乐的好“苗子”,为下一步选拔独唱人员以及合唱队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创新意识要不断加强,在教案设计上要再加入新元素,比如歌曲创作方面的。

所用资源附件:1、【百度MP3】搜索关键词为:黄河颂,然后点击第一首试听:/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 B%C6%BA%D3%CB%CC%B8%E8%C7%FA&lm=-12、【百度百科】词条:颂歌:/view/77476.html?wtp=tt3、【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冼星海”:/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 =2&fm=index&pv=&z=0&word=%D9%FE%D0%C7%BA%A3&s=0再点击其中的冼星海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9%FE%D 0%C7%BA%A3&in=19018&cl=2&lm=-1&st=-1&pn=0&rn=1&di=92755609965&ln=1969&fr=&f m=index&fmq=1331695632171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 &istype=2#pn0&-1&di92755609965&objURLhttp%3A%2F%%2Fpic%2F7 586_19451030_1235032399.JPG&fromURLhttp%3A%2F%%2Fmtnjng%3D %3D.html&W220&H281&T7060&S16&TPjpg4、【百度百科】词条:冼星海:/view/28294.htm5、【百度百科】词条:贝多芬:/view/3160.htm6、【百度视频】搜索关键词为欢乐颂合唱,然后再点击第一行第1个或第2个视频观看:/v?word=%BB%B6%C0%D6%CB%CC%BA%CF%B3%AA&ct=301989888&r n=20&pn=0&db=0&s=0&fbl=8007、【百度MP3】搜索关键词为:走进新时代,然后点击第一首试听:/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D 7%DF%BD%F8%D0%C2%CA%B1%B4%FA&lm=-1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校园合作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