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8单元音乐教学设计: 龙里格龙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京歌《龙里格龙》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浓郁的京剧韵味,增强对戏歌的了解与喜爱。
2.知识与技能:学习用京剧行当中“生”和“旦”的演唱特点进行歌曲教的合唱。
3.过程与方法:运用听唱法、表演法、合作法、声势表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演唱京歌《龙里格龙》的合唱,并能在演唱中体验浓郁的京剧神韵。
教学重点:1.完整演唱歌曲《龙里格龙》。
教学难点:1.唱词中儿化音的准确演唱。
2.边唱表演,通过眼神、动作来表现京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京调》,让学生辩听师小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1、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简说后师小结“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6、京剧的表演形式师:听说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请大家说说。
(1)说一说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功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功夫?(生答)师: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
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
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功夫。
2.认识京歌(1)多媒体播放《唱脸谱》的视频表演,请学生欣赏后讨论这样的演唱与一般的儿童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2)教师小结:《唱脸谱》是具有京剧唱腔特点的歌曲,这是一个新的歌曲品种,叫京歌.(3)教师范唱京歌《前门情思大碗茶》片段,增加学生的京剧的印象。
四年级上册音乐歌曲《龙里格龙》教案

歌曲《龙里格龙》教学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2、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教学重点: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用较逼真的京剧唱腔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用京剧念白的方式和同学们问好(同学们好↗),设问:我的问好方式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师:我用的是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来和大家问好的,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回问我吗?生:用京剧念白的方式回问(老师好↗)师:大家学得非常快!今天的音乐课是和京剧有关的,说到京剧,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生:思考,回答问题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京剧吗?生: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的剧种。
师:京剧又被成为我国的什么呢?生:略二、走近京剧(一)了解我们的“国粹”——京剧师:国粹就是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有300多个剧种,在所有剧种中,京剧排行老大,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如今,它不仅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已经走向了世界,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特别的了不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师:(出示图片——外国人学京剧的照片)看!现在外国人都跑到中国来学京剧,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一下我们的国粹呢?(二)了解京剧的行当师:(出示京剧各种角色的图片)大家看,这些人都是唱京剧的,我们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脸上画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现代演员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他们的装扮具有鲜明的戏剧特色,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名称。
在京剧舞台上,根据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又称“四大行当”。
师:简介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观赏视频,感受这段视频中表现的是哪个行当?师:现在四个行当中,有一个行当在演出,让我们看一看是哪个行当?(播放京剧《卖水》片段)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师:说得真棒,是旦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是由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刘长瑜表演的《卖水》选段,《卖水》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我们看到的只是她表花的这一段,你们知道是什么是表花吗?表花就是报花名,描绘各种花的特点。
小学音乐《龙里格龙》教案

教材部分
小学音乐《龙里格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龙里格龙》,感受京歌的魅力,热爱民族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仿、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歌曲旋律与京剧唱腔的相似之处,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能模仿京剧的唱腔风格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模仿京剧的唱腔风格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歌曲中力度记号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京歌导入,老师演唱京歌《唱脸谱》,并引导学生演唱学生所知道的京歌(如《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从而引出主题《龙里格龙》。
(二)初步感知
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提出:歌曲有几个声音出现?(2个声音,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老师清唱歌曲,歌曲的情绪是如何的?(欢快)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引导学生用戏曲的方式进行发声练习(yi、ya),并强调保护嗓音的知识。
2.学生朗读歌词,发现歌词的特点。
(都是龙里格龙,这些词没有实际的意思,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3.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用lu进行模唱,并提问:旋律上方有什么特殊记号?并讲解渐强、渐弱的记号。
之后,再次用lu模唱歌曲,并注意强弱的表现。
4.老师唱谱,学生尝试填词,并注意歌曲的顿音记号,并引导学生用歌曲中的伴奏乐器尝试伴奏。
四年级音乐上册《龙里格龙》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 8 课《龙里格龙》教课方案教课目的:一、感觉、体验我公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神韵,培育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用和睦、开朗和富裕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到的京剧神韵。
三、在倾听、模唱旋律、身材表演、打击乐器等实践活动中,认识京剧有关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和表现京剧的神韵。
教课要点:京剧的四大功夫和四大行当教课难点:二声部轮唱教具准备:电子琴。
ppt教课时数:一课时教课内容:《龙里格龙》教课过程:导入:一、感觉戏歌师用不一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戏歌和京剧的滋味,点出课题《龙里格龙》新授:学唱歌曲1.学唱主要旋律2.对照唱两种不一样的旋律3.加入过门4.完好演唱(除了最后一句旋律)5.办理儿化音研究 : 1. 用分行当、亮相、打击乐器等让学生熟习最后一句2.完好演唱歌曲小结(或总结):与同学们度过一节快乐的音乐课,感谢大家拓展延长: 1. 加入二声部的轮唱 12.用唱念做打表现歌曲讲堂作业:学会分声部唱歌作业部署:复习自己的声部板书设计: ppt教课后记:这节课教课内容是赏识《卖水》,表演歌曲《龙里格龙》,考虑到学生没有接触过京剧,我是这样来设计讲堂的:第一对京剧的起源做了一个简洁的解说,而后赏识京剧片段《卖水》,经过倾听、赏析、感觉,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最后学习歌曲《龙里格龙》。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认识京剧,认识京剧之以后演唱,为演唱做铺垫,事实告诉我 , 这样是对的 !在解说京剧的四大行当和表演形式时, 学生都很寂静 , 眼睛充满了盼望知识的神采 , 使我的教课很轻松很自然,不自觉给学生讲了好多;在赏识《卖水》唱段时,我先给他们解说故事背景,在赏识过程中 , 学生踊跃的听唱,模拟,甚至把京剧的拖腔、亮相都运用上了,取消了我在上课以前怕他们听到京剧就哄堂大笑的顾忌。
最后在学习《龙里格龙》这首歌曲时,学生能把京剧的滋味加进歌曲,我感觉这点也难能难得 !经过这节课,我感觉把京剧加进课本是很好的弘扬门路,不要把他看作是必修课,不过培育孩子的兴趣,传承民族的文化来普及,这样,即宽阔了学生的视线,也对民族的文化更深层次的延长,何乐而不为呢 ?。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龙里格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四年级上册音乐伴奏曲,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
本曲以轻松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旋律,展现了活泼可爱的氛围。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较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在集体演唱、合作演奏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高感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集体演唱和合作演奏能力。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节奏感和音高感知的培养。
2.重点: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随。
2.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能力。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知。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龙里格龙》歌曲,引导学生欣赏。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龙里格龙》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验学习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节奏接龙、音高猜猜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歌曲《龙里格龙》教案【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中的一首唱歌课。
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
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全曲第一句为主题旋律,第二乐句的旋律实际上是第一乐句的向上的四度模进,合唱的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声合唱。
歌词“龙里格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劲酷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表现京歌中浓郁的京剧味,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准确、清晰演唱带有轮唱的二声部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进行问候二、导入——感受戏歌(京歌)1.教师范唱《故乡是北京》。
2.师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发现歌曲的特别之处,融入了具有京剧韵味的唱腔元素,从而引出戏歌(京歌)。
师:今天老师还有一首更为特别的京歌想要推荐给大家,还想再听吗?我们先来感受下吧!三、感受新歌《龙里格龙》1、初听歌曲师: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歌曲的速度怎么样?生发言师总结介绍“龙里格龙”这个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京剧音乐中的象声词。
并出示课题《龙里格龙》,曲调速度稍快,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元素。
2、节奏游戏——提前化解难点A、ppt出示带有歌词的节奏谱。
B、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确定节奏谱的声部数并形象地用回声来确定轮唱的声部。
C、按节奏谱打着节拍读节奏,解决读不准确的节奏。
D、解决歌词中的儿化音,教师介绍京剧唱腔发音这块受北京儿化音影响。
E、加入歌词按节奏分别视读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F、师生合作生负责第一声部、师负责第二声部,合作二声部。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龙里格龙》(降调原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伴奏《龙里格龙》(降调原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龙里格龙》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歌曲以降调原速呈现,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
歌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体现了劳动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以歌曲《龙里格龙》为主线,通过对比、欣赏、演唱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降调音乐的理解和演唱尚有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学会演唱歌曲《龙里格龙》,掌握降调原速的演唱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降调原速的演唱技巧。
2.歌曲中民族特色的表现。
3.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龙里格龙》,使学生了解降调原速的特点。
2.欣赏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4.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龙里格龙》歌曲的伴奏音频。
2.准备降调原速的乐谱。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村劳动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
然后播放《龙里格龙》歌曲的伴奏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5分钟)展示降调原速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乐谱的特点。
教师示范演唱,讲解降调原速的演唱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四年级音乐《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4.师范唱歌曲,重点是儿话音的演唱,请学生模唱。
5.生练习演唱第一声部歌曲。
6.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声部歌曲。
7.合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对比。
8.请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动作,演一演。
9.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歌曲。
四、拓展:创编新的象声词唱一唱歌曲,进一步体会京剧的韵味。
课 题
龙里格龙
课 型
新授与综合
课 时
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国粹”—京2.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教学重点
1、感受京剧的音乐风格;用和谐、活泼的声音,演唱具有京剧韵味的歌曲。
2、聆听《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难点
二声部配合
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导入:播放《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录音,请学生念锣鼓经为其伴奏。
二、学唱《龙里格龙》
1.初听歌曲范唱,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我们称此类歌曲是什么歌曲?
2.复听录音,讨论:这首歌曲的唱词和曲调有什么特点。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把京剧加进课本是很好的发扬途径,不要把他当作是必修课,只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传承民族的文化来普及,这样,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对民族的文化更深层次的延伸,何乐而不为呢?
跟着旋律哼唱,能进一步体会到京剧的韵味。
涉及动作表演,可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
作 业 设 计
背唱个曲《龙里格龙》
板 书 设 计
复习《甘洒热血写春秋》
学习演唱《龙里袼龙》
教 学 反 思
在学习《龙里格龙》这首歌曲时,学生能把京剧的味道加进歌曲,我觉得这点也难能可贵!关键在于体会,京剧的韵调,引导学生懂得京剧唱腔的风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龙里格龙》
授课类型
演唱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了解和学习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曲艺音乐及体验不同的风格,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弘扬名族音乐”的学习目标。本学期的教科书在修订中,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在各学段都渗透了京剧的学习——低年级感受模仿,中、高年级学唱片段。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与京剧有关的音乐作品:充满京腔京韵的戏歌《龙里格龙》;现代京剧《干洒热血写春秋》;京胡与乐队演奏的、根据传统京剧曲牌编创的《夜深沉》。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三种不同体裁的作品感受、体验京剧的韵味,激发对名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今天张老师要带领大家惊醒一次非同寻常的音乐之旅,首先请欣赏一首很特别的歌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播放伴奏音乐,老师生情并茂地演唱歌曲《龙里格龙》)
师:大家听得真投入啊,谁来说说有什么感受,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轻松……
2、二次聆听,熟悉歌词
师:很好,这几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老师走到回答问题的同学身边,及时鼓励击掌或握手)这首充满活力、欢快的歌曲《龙里格龙》是一首“京歌”,利用了京剧的音乐素材,用现代歌曲的创作手法而成。(板书“京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力度记号mf中强、mp中弱、<渐强、>渐弱、顿音记号▼
过程与方法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 学 过 程
二备批注
(集体备课)
三备批注
(个人修改)
一、师生问好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在这里上音乐课,我特别开心。张老师特别喜欢咱们四一班的孩子们,你们朝气蓬勃 、热情开朗、聪明伶俐,每次和大家在一起,张老师 都会觉得自己立刻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来!把你们的活力再给老师多传递点吧!
(设计意图:通过和同学们击掌、握手,快速沟通,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大家在电教室上课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们的热情。)
7、同学们再次跟音乐演唱,老师指挥。
三、走进京剧
1、初见京剧,了解起源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歌唱能力都很强,唱得很有有京剧韵味,恭喜大家:我们可以穿越“音乐时空隧道”,去 200年前的京剧大戏台去看看!师: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歌曲《龙里格龙》唱起来吧!(播放歌曲《龙里格龙》)
本单元的学唱歌曲只有《龙里格龙》一首,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京歌”。
了解京剧离不开其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在这一阶段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的。本单元的音乐作品除了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风格和韵味以外,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也是本课的要求之一。
学情分析
在学歌曲之前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4、模唱旋律,提醒唱歌姿势,观察旋律哪几小节是重复的。
5、三次聆听,自学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体会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轻声跟唱,小组内合作学习。(播放原唱和歌谱图,老师巡视用口型、和简单指挥动作引导学生。)
6、检验自学效果,小组汇报齐唱,生评价,并提出唱不准的、或不会唱的地方,老师指导并范唱,提出“龙里格儿龙”加上儿化音前后对比效果,京味儿更浓了。
课件展示“京剧大舞台”:
师:“ 瞧!这就是过去的京剧大戏台,200年前,清朝乾隆年间,人们没有电视、电影、网络,最高档的娱乐也就数看戏了!(出示课件图片)在这里,经常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京剧剧目,例如《空城计》、《铡美案》、《闹天宫》等”。
师:京剧是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伴奏,被称为中国国粹。形成于200年前的北京而得名,在皇宫里兴盛起来,逐渐在全国流行。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 对比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
听唱法 表演法 对比法 小组合作讨论 展示与评价
教学准备
(教具与学具)
手风琴、收集资料、光看相关京剧的视频,了解京剧。
2、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师:每一出戏中都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性格迥异的人物角色,京剧的人物主要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图片,让同学们认知各种人物的扮相特点,在脑海中能有一些比较清晰的京剧人物印象,提高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兴趣。)
3、京剧四功,唱念做打
师: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古装的剧中人物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小京剧演员,他们正在中央电视台“少儿京剧大赛”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了!想不想到现场去看看?
好,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再次聆听《龙里格龙》,细心地听有什么内容 ?(播放幻灯片歌谱和歌曲范唱,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引导大家边听边轻轻地用自己的方式律动,去体验音乐的节拍。)
师:同学们听大家对歌词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全是“龙里格龙”?什么意思?
3、答疑解惑,齐读歌词
师:好,同学们问得很好,老师第一次接触这首歌时,也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来一起读读歌词,确认一下。(师按节奏领读歌词,同学们齐声跟读。)
师:“龙里格龙”是京剧音乐中常用的“象声词”(板书“象声词”),它们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常用来模仿胡琴的演奏,便于哼唱来推进旋律的进行,所以这首歌曲具有浓浓的京腔京韵!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2、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