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 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合集下载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5分
给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5分
输血病人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0分
使用多种药物注意配伍禁忌
5分
毒麻精神药品使用记录
5分
治疗护理执行单瓶
签、试管标签等信息
5分
操作时核对病人身份和检查单、物品
50分
发报告单时两人核对病人身份和检查单
40分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查对制度
10分
手术室
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 90分
供应室
准备发放物品检查物品数量、质量和消毒日期 90分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检查内容
患者身份识别
医嘱核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操作处置查对
医技科室核对方法
提问
得分
科室
患者姓名
床头卡信息正确
10分
患者腕带信息正确
10分
反问式提问患者姓名
5分
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5分
是否主动邀请患者/家属共同核对
5分
开医嘱核对患者身份
10分
执行医嘱核对患者身份
10分
操作前后执行三查十对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4分
3、危重患者转运及处出检查有医护人员护送
3分
核对方法
1、采用反问式提问查对方法,如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5分
2、核对患者身份时由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
5分
3、使用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查对方法
5分
4、使用床头卡、腕带、提问等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核对方法
5分
5、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治疗、护理执行单、输液瓶签、试管标签等信息
5分
4、各种注射、输液后核对患者身份
5分
5、抽血前核对患者身份
5分
6、抽血后核对患者身份
5分
7、各种技术操作前核对患者身份
5分
Hale Waihona Puke 8、各种技术操作后核对患者身份5分
完善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1、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本
3分
2、急诊、病房、ICU、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患者之间的转科启用转科交接记录单,严格按转科流程进行患者查对与交接。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督查科室:督查日期:
督查内容
分值
扣分理由
得分
患者身份标识
1、床头卡信息准确
3分
2、对重点或特殊患者佩戴手腕带
4分
3、腕带标识内容准确齐全
4分
4、佩戴腕带时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
4分
查对患者身份信息
1、发药前核对患者身份
4分
2、发药后核对患者身份
4分
3、各种注射、输液前核对患者身份
5分
执行者签名
1、输液卡、输液执行单有签名
4分
2、有临时医嘱执行登记本并有转抄者和执行者签名
4分
3、摆口服药、注射、输液药后有查对登记本并有摆药者和查对者签名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
检查内容 床号 姓名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
科)( 年 月 日)
执行
患者身份标识
有无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核对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签
当事人
床头 床头 特殊 腕带 腕带 佩戴 发药 发药 注射 注射 抽血 抽血 吸氧 吸氧 反问 直接 是否使 是否使 是否主 名注射 长嘱
卡是 卡信 人群 是否 标识 腕带 前有 后有 、输 、输 前有 后有 、口 、口 式提 式提 用核对 用核对 动邀请 单、 执行
身份识 标签等
别方法 信息
者身 份
核对 患者
核对 患者
者身 份
者身 份
尿管 护理
尿管 护理
问您 叫什
问您 叫
、提问 等两种 以上患
号、性 别、年 龄、住
同核对 治疗护 理执行
单、 临嘱

家属
身份 身份
等护 等护 么名 *** 者身份 院号等 单、输 执行
共同
理操 理操 字? 吗? 识别的 两项以 液瓶签 单签
核对
作前 作后 ) ) 方法 上患者 、试管 名
否入 息是 是否 在第 内容 时是 无核 无核 液前 液后 无核 无核 腔护 腔护 问 问 床头卡 患者姓 患者/ 输液 单签
院半 否准 均戴 一时 是否 否邀 对患 对患 有无 有无 对患 对患 理、 理、 (请 (请 、腕带 名、床 家属共 巡视 名
小时 确 内挂
上腕 带
间戴 上
齐全
请患 者/
者身 份

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2.输血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2.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2.3血袋包装核查完整: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3.检验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3.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检验目的
3.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标本质量
3.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
3.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3.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5.医学影像科(含CT、MRI、超声等部门)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5.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验号、部位、目的
5.2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5.3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情况
5.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7.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查目的
7.2诊断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4.病理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v10可编辑可修改三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50分每科室至检查2名护士操作执行者签当事检查内容患者身份识别有无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核对方法名人是是否邀请患者是否床头换液发药其他否是否用患腕带是否采血使用患者家卡信配液输液前体前前前操作反者姓名属共同核长执行单内容知晓前后核对科别床号姓名息是核对后核对后核后核前后问住院号两对执行签名是否是否腕带核对床头否正情况情况对情对情核对式项以上方单输液正确齐全的作情况卡确况况情况提法核对瓶签试用腕带问管标签等2v10可编辑可修改检查者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二、检查医嘱查对流程(30分)
下达医嘱医护沟方式
医嘱处理是否及时
医嘱是否双人核对
医嘱签名情况
医嘱班班核对情况
医嘱总查对记录
三、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50分)(每科室至检查2名护士操作)
是否邀请患者/家属共同核对执行单、输液瓶签、试管标签等
长执行单签名是否正确
检查者: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患者身份识别
有无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核对方法
执行者签名
当事人
科别
床号
姓名
床头卡信息是否正确
腕带内容是否齐全
患者是否知晓腕带的作用
配液核对情况
输液前后核对情况
换液体前后核对情况
发药前前后核对情况
采血前后核对情况
其他操作前后核对情况
是否反问式提问
是否使用核对床头卡、腕带
是否用患者姓名、住院号两项以上方法核对
安全月科室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记录
检查科室:检查者:检查时间:

查对制度与身份识别专项督查表

查对制度与身份识别专项督查表

25、医嘱转抄(录)后,双人核对并签名
26、仅在紧急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
27、紧急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
28、有疑问或模糊不清医嘱澄清后执行
用药 29、医嘱班班双人查对并签名
医嘱 核对
30、护士长每周参与医嘱大查对并签名
执行 31、精神科住院口服用药必须二人核对执行
32、精神科对每次口服药确保服药到口,看服吞下,并检查口腔
9、注射(各类)/更换液体前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0、注射(各类)/更换液体后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1、抽血前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2、抽血后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3、导尿、输氧、灌肠等护理操作前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4、导尿、输氧、灌肠等护理操作前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15、发药前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查对 16、发药后是否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制度 督查 17、配药前是否核对药品质量、有效期及配伍禁忌
身份 者身份(实地查看)
标识
5、床头卡信息准确、完整、清晰 6、对老人、无名患者、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者等无法清楚陈述自已
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同时查看患者腕带进行再次确 7、所有诊疗活动时应主动邀请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8、诊疗活动时使用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年龄/出生年月两项信息核对患者身份
33、综合科对特殊口服用药由护士分次发放,并有记录
34、治疗配药环节落实二人核对
35、特殊静脉用药有警示标识 腕带落实率【腕带落实率=(1-不合格数/科室当天住院人数)%】
查对制度落实率=(合格数/总数)%
正确用药医嘱执行率=(25-35)合格条款数/(25-35Leabharlann 总条款*%存在的问题与说明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表
检查内容
患者身份识别
有无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核对方法
执行者签名
当事人
科别
床号
姓名
床头卡信息是否正确
腕带内容是否齐全
患者是否知晓腕带的作用
配液核对情况
输液前后核对情况
换液体前后核对情况
发药前前后核对情况
采血前后核对情况
其他操作前后核对情况
是否反问式提问
是否使用核对床头卡、腕带
是否用患者姓名、住院号两项以上方法核对
安全月科室查对制度落实检查记录
检查科室:检查者: 检查时间:
一、各项查对流程规范情况(20分)
医嘱查对流程
输液查对流程
采血查对流程
口服药发放查对流程
手术查对流程
其他操作查对流程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邀请患者/家属共同核对执行单、输液瓶签、试管标签等
长执行单签名是否正确
检查者: 检查时间: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范:
本月对每位护士考评记录:
是否有:
是否规30分)
下达医嘱医护沟方式
医嘱处理是否及时
医嘱是否双人核对
医嘱签名情况
医嘱班班核对情况
医嘱总查对记录
三、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50分)(每科室至检查2名护士操作)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3
1、采取反问式提问查对方法,如请问你叫 什么名字?
5
2、核对患者身份时由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 核 姓名
5
对 3、使用患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查对方法
5
法 4、使用床头卡、腕带、提问等两种以上患 者身份识别核对方法
5
5、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治疗,护 理执行单,输液瓶签,试管标签等信息
5
身 5、抽血前核对患者身份
5

信 6、抽血后核对患者身份
5

7、各种技术操作前核对患者身份
5
8、各种技术操作后核对患者身份
5
完 患 1、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本
3
善者 关识 键别 流措
2、急诊、抢救室、手术室、产房、儿科患 者之间的转科启用转科交接记录单,严格按 转科流程进行患者查对与交接
4
程 施 3、危重患者转运及外出检查有医护护送
5
1、输液卡,输液执行单有签名
4

行 2、有临时医嘱执行登记本并有转抄和执行 签 者签名
4
名 3、摆口服药、注射、输液药后有查对登记 本并有摆药者和查对者签名
4
总得分
督查结果
100
督查者签名:
督查日期: 扣分原因
得分
科室护士长签名:
总得分
患者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表
督查科室:
督查内容
分值
患 1、床头卡信息准确
3

身 2、对重点或特殊患者佩戴手腕带
4
份 3、腕带标识内容准确齐全 标
4
识 4、佩戴腕带时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
4
1、发药前核对患者身份
4
2、发药后核对患者身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3.检验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3.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检验目的
3.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标本质量
3.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
3.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3.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7.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查目的
7.2诊断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输血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2.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2.3血袋包装核查完整: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6.理疗科及针灸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6.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情况
6.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6.3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7.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内镜等部门)
查对制度落实,患者身份识别落实情况督查表
1.临床科室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1.1开医嘱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1.2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给予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1.3输血前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1.4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
1.5“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5.医学影像科(含CT、MRI、超声等部门)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5.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检验号、部位、目的
5.2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5.3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情况
5.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4.病理科
全部达到
部分达到
未达到
4.1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4.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4.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