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养殖技术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牛肉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有着较大的养殖面积。
在养牛时,我们要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整饲养方法。
尤其是在犊牛期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否则对犊牛的成活及生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犊牛该怎么管理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吧!1、哺乳管理犊牛的哺乳管理工作是我们首要注意的问题。
在给犊牛哺乳时,我们最好是使用哺乳壶等哺乳用具。
如果用桶等容易饲喂的话,容易使乳进入犊牛的前胃,导致乳在前胃中发酵而引起犊牛生病。
在喂完乳之后,要注意将犊牛嘴边的残乳擦拭干净。
防止犊牛之间互相吮吸,导致发炎。
然后对哺乳用具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2、环境卫生在犊牛出生后要将其分开饲养,大约在12天左右进行分栏,既便于管理照顾犊牛,又能够为犊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引发疾病而无法及时发现。
在半个月之后,犊牛便可单独饲养。
在单独饲养时,一定要做好牛栏的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牛栏脏乱潮湿,影响犊牛的生长。
3、加强运动犊牛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让犊牛多多运动,增强犊牛的体质,促进生长,对犊牛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犊牛出生后一周左右,遇到温暖晴朗的天气时,每天要让犊牛在户外运动半小时左右。
然后再随着犊牛的年龄增长,适当加长犊牛在户外的运动时间。
不过运动时间不宜在强光高温的中午,不然还会影响犊牛的生长。
4、定期擦拭犊牛的身体卫生管理工作也是在饲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管理工作。
我们要定期对犊牛牛体进行擦拭工作,保持牛犊身体清洁,促进犊牛体内的血液循环。
并且还能够使犊牛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寄生虫现象。
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擦拭一次,在擦拭时,要注意控制好力度,要轻让犊牛感受到舒服。
5、保健护理我们每天在管理时,要注意观察犊牛的进食、精神、活动及粪便等各方面的变化,便于判断犊牛的状态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犊牛在发生轻度下痢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喂乳量,让犊牛喝适量的温水。
犊牛培育的技术要点

犊牛培育的技术要点犊牛是指刚出生不久的小牛,它们是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养殖户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犊牛培育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犊牛健康成长的基础。
新生的犊牛需要保持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以避免感染疾病。
饲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犊牛需要充足的母乳喂养,以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逐渐引入适量的干草、浸泡好的精料和水,以促进其消化能力的发展。
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不能忽视。
犊牛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是防止疾病传播和控制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该与兽医合作,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定期检查犊牛的健康状况。
第三,合理的饲养策略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犊牛出生后的早期阶段,饲喂母乳是必不可少的,母乳中含有犊牛所需的丰富营养物质,并且有助于提高犊牛的免疫力。
随着犊牛的生长,逐渐引入精料和饲料是必要的,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同时,养殖户应该注意控制饲养量和饲养频率,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第四,犊牛的环境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干净、舒适的栏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疾病的发生。
栏舍内应保持干燥,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也是必要的,以保持犊牛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第五,定期体检和疾病监测是保证犊牛健康的重要措施。
养殖户应该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此外,密切观察犊牛的行为和食欲,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样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犊牛的社交化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犊牛需要与其他同伴互动,以发展其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养殖户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犊牛能够与其他同伴相处,并逐渐适应人类的接触。
这样可以帮助犊牛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减少压力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犊牛培育的技术要点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合理的饲养策略、环境管理、定期体检和疾病监测,以及社交化训练等。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是牛的幼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养技术。
以下是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的介绍:
1. 出生后0-1个月: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需要保持乳房清洁和干燥,保证犊牛有足够的乳量和营养。
2. 1-3个月:可以开始加喂牛磺酸、补充营养和促进犊牛食欲,同时加喂草粉和糠,帮助犊牛消化,促进毛发生长。
此外,需要保持饮水渠道的清洁和水质干净,避免犊牛得病。
3. 3-6个月:此时犊牛开始吃粗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玉米秸秆等。
同时,还需要补充犊牛专用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
要注意定期为犊牛建立体型和健康档案,定期称重和观察牛排颜色。
4. 6-12个月:这个阶段的饲喂需要更多的粗饲料和犊牛饲料,并增加一些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取。
同时,犊牛也需要注重运动,鼓励犊牛参加合适的活动,如散步、奔跑等。
总之,犊牛的饲养需要注重营养均衡,保持清洁和干燥环境,同时加强犊牛的运动和健康管理,以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1. 生理构造:犊牛的身体构造相对较小,骨骼还未完全形成,肌肉发育尚不完善。
内脏器官也较成年牛要小。
2. 消化系统:犊牛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发达,胃功能较差,无法消化粗纤维的饲料。
在犊牛饲养时应给予易于消化的饲料,如优质乳制品。
3. 免疫系统:犊牛出生后,免疫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在犊牛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传染病,及时接种疫苗。
4. 生长发育: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体重每日增长较大。
这是因为犊牛自出生后即需通过牛奶获取足够的营养来快速生长。
1. 牛舍环境:牛舍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保暖条件,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或潮湿环境对犊牛的不良影响。
2. 饲养管理:犊牛的喂养需要足够的牛奶或奶粉,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还应提供新鲜的水和可供舔食的矿物质盐块。
3. 饲喂计划:犊牛的喂养应按照科学合理的饲喂计划进行,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确定饲喂量,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4. 疾病预防:犊牛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饲养者要加强预防工作。
定期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保持犊牛的健康。
5. 增肥管理:犊牛在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逐渐引入固体饲料,如青贮料和浸粮,以促进其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育。
6. 犊牛间的隔离:饲养者要注意将新生犊牛与成年牛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争夺食物造成的压力。
总结:犊牛作为幼小牛羊,其生理特点与成年牛有所不同。
犊牛饲养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牛舍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喂计划,加强疾病预防和增肥管理。
保障犊牛的健康发育,以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措施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措施1新生犊牛护理出生3d内的犊牛称为新生犊牛,在母牛临近生产时,将产房、垫草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充分消毒,犊牛出生后,在其头部或者耳后部位洒一些凉水,给予一定的刺激,帮助其顺利呼吸,清理口、鼻、耳内的黏性物质,防止阻塞呼吸,掐住脐带,距离肚脐7cm左右处剪断,使用碘酒消毒脐带断口,如果出血过多,需要按住断口一段时间帮助止血,断脐后将犊牛安置在干净的垫草上,令其身体自然干燥,注意周围的环境要温暖,出生后的犊牛与母牛分开饲养,保持卫生干净整洁。
2吃足初乳新生犊牛自身的免疫蛋白很少,基本没有免疫力,所以,要尽早令其吃足初乳,以获得母体抗原,获得免疫力。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奶,要在2h 以内全部挤完。
在饲喂初乳前,要进行质量评定,确定抗体浓度,优质初乳的抗体浓度应该是50g/L。
在新生犊牛出生后的12h内必须令其采食初乳,最好在母乳中抗体水平最高的时候采食,母牛母乳中的抗体水从12h开始逐渐减少,到24h时基本已经不能被犊牛所吸收了。
因此,吃母乳要趁早,并且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出生时采食1L,出生2h时采食1L,6h 后再采食2L,这些基本能够满足初生牛犊获得足够免疫力。
犊牛采食的初孚L量越多,吸收的抗体蛋白就越多,免疫力就越好,患病的几率就会更小。
初乳最好采取人工饲喂的方式,方便计算采食量,挤出来的牛乳需要加热至40℃放入奶瓶中饲喂。
没有使用完的初乳冷冻保存,方便没有优质初乳时代替使用。
3哺乳期饲养管理出生4d后至断奶这一阶段的犊牛处于哺乳期,哺乳期的饲养可以选择全乳或者代乳粉,喂过奶后过30min再令其饮水,不能间隔时间过短。
犊牛舍要保证清洁干净,并与其它牛群分开。
犊牛断奶时不要转群,防止应激反应导致疾病。
在喂奶时要定时,定量,保证在40℃,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饲喂,不得随意更换。
4保证环境卫生4.1清洁饲喂用具母牛的乳房以及饲喂犊牛的奶瓶、用具等要保证清洁,每天消毒,防止细菌污染造成犊牛感染发病,牛初乳由工作人员挤出后放入到专用容器中保存,饲喂后要及时用温水将其清洗干净,再倒入热水彻底冲洗消毒,晾干,仔细的做好这些清洁消毒工作,对减少疾病的感染有很大的帮助。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对于农牧业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牛群繁殖和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犊牛健康成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犊牛饲养与管理的技术。
一、合理的饲喂1. 提供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牧草、浓缩饲料和精饲料为主,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在犊牛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2. 饲喂频率和量:犊牛的胃容量有限,应分次、分量饲喂,避免一次性喂太多。
刚断奶的犊牛可以每天饲喂4-5次,每次分量逐渐增加。
随着犊牛生长,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2-3次,但每次的饲喂量要保持稳定。
3. 喂养规律:犊牛的饲喂时间要规律,不可随意更改。
定时喂养可以促进犊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合理的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犊牛的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时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保持水质新鲜。
同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防止水质污染。
3. 注意水温:犊牛对水温敏感,一般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影响犊牛的饮水量。
三、合理的环境管理1. 温度适宜:犊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应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
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犊牛受寒。
2. 通风良好:犊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过度潮湿或缺氧的环境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
3. 干净卫生:犊牛舍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床草,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常见的疾病。
定期体检犊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
2. 合理的运动:犊牛需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的发达。
3. 防止外伤:犊牛舍和饲养设备要安全可靠,避免犊牛因摔倒或被夹伤等意外事故。
总结起来,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合理饲喂、合理饮水、合理环境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是指用于肉类生产的幼年牛,从出生到屠宰一般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
在这
个生长过程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饲养环境、饲料供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
详细介绍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到断奶期(0-8周)
1. 饲养环境:为了确保新生犊牛的舒适度和健康,应提供干净、温暖、通风且没有
寄生虫的饲养环境。
牲畜舍应干燥,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 饲料供给:新生犊牛在出生后的6小时内应被喂食初乳,以获取充足的抗体和营养物质。
之后,可以逐渐引入乳粉或乳酸菌等奶粉饲料。
每天喂食2-3次,每次饲喂约4-6升。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犊牛的体检,观察犊牛是否有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处理疾病和感染。
可以为犊牛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性疾病。
2. 饲料供给:在断奶后的几天里,逐渐将犊牛从牛奶转换到粗料饲料。
最开始可以
提供干草和饲料粉,然后逐渐引入浸泡过的青贮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三、育成期到屠宰期(6个月-18个月)
2. 饲料供给:为育成期的肉犊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粗料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根据犊牛的体重每天喂食适量的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观察犊牛的生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疾病和感染。
定
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肉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犊
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减少疾病和感染的发生。
养殖场应加强对犊牛的环境管理和健
康管理,确保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一、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包括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犊牛
饲养环境要求、犊牛健康管理要求和犊牛饲料管理要求等内容。
2、犊牛饲养环境要求:
(1)犊牛的饲养场应设置在安全、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
并应有足够的饲养空间。
(2)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准备饲料的地方,并保持清洁。
(3)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清洁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清洗。
(4)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保证犊牛有足够
的运动空间。
(5)犊牛饲养场应注意犊牛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犊牛有足够的阳光。
3、犊牛健康管理要求:
(1)犊牛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犊牛应定期进行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3)犊牛应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4)犊牛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的养殖技术
1 初生犊牛护理
初生犊牛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和适应性差,易患病死亡,必须细心护理。
具体做法是: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净棉布将口、鼻内的黏液擦净,被毛擦干后放于干净垫草上,同时让其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抵抗力。
对不能吃初乳的犊牛进行人工哺乳,即用特制奶瓶,奶嘴上开一十字口,人工喂给。
也可用桶内哺饮法,即一手持桶,另一手中指及食指放入犊牛嘴里,使其吮吸,然后引至有奶的桶中,让其自由吮吸。
饲喂量:第1次喂给1.5~2 kg。
以后每天喂给量按体重的1/8~1/10计算初乳量(体质强的喂量为体重的1/8,体弱者喂给量为体重的
1/10),每日3~4次。
每次即挤即喂,以便保证奶温和清洁度。
如果产犊母牛
无初乳或初乳不洁,可用其他母牛的初乳代替。
犊牛每次哺乳之后1—2小时,应饮温开水1次。
2 提早补料
2.1 补微量元素新生的犊牛从母牛奶中能得到充足的铁,一般不会患贫血。
随着犊牛长大,母牛奶供给的铁已不能满足犊牛的生长需要,易引起贫血性下痢和食欲减退及轻度腹泻。
此外犊牛缺硒可患白肌病,生长发育受阻,因此应及时补铁补硒。
补铁方法:出生后3天肌注右旋糖酐铁,1次量0.1 mL/kg,7天后再补注1次。
补硒方法:注射亚硒酸钠0.5 mL/ kg。
2.2 饲喂干草在牛舍的草架内添人优质干草(如豆科青干草等),训练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胃的发育,并防止舔食脏物、污草。
2.3 补饲精料喂完奶后用少量精料涂抹在犊牛鼻镜和嘴唇上,或撒少许于奶桶上任犊牛舐食,形成采食精料的习惯,刚开始每日每天喂给精料l0~20 g,数日后增至80-100 g,1月龄250-300 g,2月龄时500-600 g。
2.4 饲喂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在犊牛20日龄时开始补喂,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
每天喂给20 g,到2月龄时增加到1~1.5 kg,3月龄为2~3 kg。
青贮料在2月龄开始饲喂,每天喂100-150 g,3月龄时喂1.5~2 ,4~6月龄时喂4~5 kg。
3 犊牛的管理
3.1 饮水哺乳期要供给充足的饮水,以减少疾病,增进发育。
补水的方法最初可
在牛乳中加1/2~1/3的热水,同时在运动场内设水槽,任其自由饮水。
3.2 运动除阴冷天气外,生后10天即可让犊牛户外自由活动,几周后还应适当进行驱赶运动(每日1小时左右),可以除潮气,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御寒能力,增进体质。
3.3 做到“三勤”、“三净” “三勤”即勤打扫圈舍,勤换垫草,勤观察犊牛的食欲、精神和粪便情况;“三净”即饲料净、畜体净和工具净。
犊牛饲料不能含有铁丝、铁钉、毛发、粪便等杂质。
坚持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促进牛体健康和皮肤发育,减少体内外寄生虫病。
刷拭时可用软毛刷,必要时辅以硬质刷子。
每次用完的奶具、补料槽、饮水槽等一定要洗刷干净,保持清洁。
3.4 做好定期消毒冬季每月至少进行1次,其方法是:用消毒威100 g兑水200 kg 对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草架喷洒消毒。
6 贮备冬草贮备足够的饲草是保证牛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
贮存草料力求多样化,稻草、玉米秆、麦秆等均是牛越冬的好饲料。
贮备量:犊牛800~1 000 kg/头,成年黄牛1 500~1 750 kg/头,水牛2 250~2 500 kg/头。
草料房要求上不漏雨,地不返潮且无老鼠等,以保证
干草品质。
4 防治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疾病,大多数犊牛的腹泻发生在出生后的前2周。
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4.1 预防(1)对犊牛投服预防剂量的抗生素药物。
(2)给妊娠母牛注射用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菌株制成的菌苗或口服特效治痢散。
(3)对妊娠母牛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对新生犊牛及时喂给初乳。
(4)注意牛舍干燥和清洁卫生;母牛临产时用温肥皂水洗刷乳房,再用淡盐水洗净擦干;对牛舍、牛床、运动场和环境彻底消毒;防止犊牛受潮和寒风侵袭,乱饮脏水。
4.2 治疗(1)口服乙酰甲喹液,每次5 mL/头,每日2次,连服2天。
(2)肌肉注射链霉素与痢菌净的混合液,按10~15 mg/kg体重,每天注射2次,连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