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引导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体育产生与发展的5个阶段:1、初步形成阶段我国体育学的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2、引进与移植阶段我国全面引进苏联体育制度的同时,也引进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

3、探索与总结阶段在苏联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教材《体育理论》出版。

4、挫折与停顿阶段文化大革命,我国体育学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5、发展与丰富阶段 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确定了各个学科,大学开设了体育专业,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

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体育学科本质和属性的理解,体育科学发展日趋规范,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体育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学科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大好时期。

二、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一)目的:体育概论旨在探讨体育的基本概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的准确把握,深入揭示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引导人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现并探讨体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体育工作者的鉴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体育基本功能及其过程,并从宏观上认识体育制度、途径、方法和手段,探索未来体育和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

(二)体育的意义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一)内容体系: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过程、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制度、体育发展趋势。

(二)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2、坚持败家争鸣的学术方针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三)体育概况的学习方法1、提示引导,教师的讲授只起到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阅读、准备讨论,编写讨论发言提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讨论与总结,要求学生做专题学习发言。

体育运动概论

体育运动概论

前言:答题句句有典1.引出常识2.运用已有的理论或研究结果形式:三段式一一引言,目的,结论第一章体育的概念,目的与功能(一)体育的本质,形态与功能1.体育的本质2.体育的表现形式:运动项目3.体育的价值:改善身心健康;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竞争意识4.体育的基本概念:身体技能和身体能力的统一活动;以规则支配的竞争形式(娱乐与体育的区别之一是娱乐没有规则);有组织和结构,且具有自由性和主动性的活动。

欧洲理事会的文件对体育的定义:为了改善身体健康,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竞争意识而进行的一切形式的随意或有组织的身体活动。

(二)体育体制(组织结构)1.体制的一般含义2.体育体制分类:政府主导型体育体制;社会主导型体育体制;政府——社会结合型体育体制3.体育体制形成的原因:体育目标;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4.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政府计划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是管体育也是办体育的主体。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条龙”的训练制度;“全运会”的赛制;国家队长期集训制5.体育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原因经济环境变化;社会结构变化;内部环境变化。

改革的目标一一竞技体育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社会体育制度:政府主导,以社会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第二章体育的发展(一)中国传统体育的命运1.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括物质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要求2.体育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不适应当代世界精神3.中国传统体育产生危机——体育传统在现代社会发生了问题(单一,封闭);面临重振与重组的世纪课题(二)中国现代体育与现代化1.现代体育对现代化的促进A .现代体育的特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素质的人;体育成为现代生活的方式;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B .体育现代化的主题:实施全面体育教育;推进体育的生活方式2.全民健身的意义:中国体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三)现代世界体育的新趋势1.娱乐与健康趋势:娱乐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决定因素:社会生活方式巨变产生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新理想)2.体育全球化:各国在发展体育上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趋向一种增长的扩张的体育模式,体育的界限消退;职业体育,商业体育不断扩张。

体育运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体育运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体育运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体育运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捕鱼和作战等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体育运动的起源开始,阐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及其特点。

体育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类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来维持生活。

这种原始的体育活动,并没有具体的规则和组织形式,人们只是根据生存的需要进行一些力量和敏捷度的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围绕着农业生产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田径比赛、拔河和射箭等。

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的身体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为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文明社会的兴起,体育运动逐渐具备了自发性和有组织性。

在古希腊时期,体育运动开始成为一种宗教仪式和竞技表演。

奥运会就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体育赛事,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竞技活动来追求人的完美和奉献。

同时,希腊人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竞赛程序,从而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期。

由于各种原因,欧洲几乎没有体育运动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农田和工坊中。

体育运动的复兴要等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体育运动再次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现代体育运动的种子开始萌芽,各种文学作品和雕塑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全面爆发,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足球、板球、高尔夫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开始逐渐兴起,并得到了专门组织和管理。

同时,体育运动也开始融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中,成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这个时期,体育运动逐渐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并为后来的体育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体育赛事和健身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奥运会、世界杯和国际田联等国际体育组织相继成立,国际体育交流和合作的空前活跃,各种新兴体育项目如篮球、网球和滑雪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引导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体育产生与发展的5个阶段:1、初步形成阶段我国体育学的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2、弓进与移植阶段我国全面引进苏联体育制度的同时,也引进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

3、探索与总结阶段在苏联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1961 年,体育学院本科教材《体育理论》出版。

4、挫折与停顿阶段文化大革命,我国体育学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5、发展与丰富阶段1978 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确定了各个学科,大学开设了体育专业,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

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体育学科本质和属性的理解,体育科学发展日趋规范,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体育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学科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大好时期。

二、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一)目的:体育概论旨在探讨体育的基本概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的准确把握,深入揭示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引导人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现并探讨体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体育工作者的鉴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体育基本功能及其过程,并从宏观上认识体育制度、途径、方法和手段,探索未来体育和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

(二)体育的意义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一)内容体系: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过程、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制度、体育发展趋势。

(二)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2、坚持败家争鸣的学术方针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三)体育概况的学习方法1、提示引导,教师的讲授只起到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阅读、准备讨论,编写讨论发言提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讨论与总结,要求学生做专题学习发言。

体育概论资料

体育概论资料

体育竞技的发展前景
体育竞技面临的挑战
• 体育竞技的全球化及其本土化
• 体育竞技资源及其分配问题
• 体育竞技的普及与发展
• 体育竞技技术及其创新问题
• 体育竞技的创新与改革
• 体育竞技市场及其竞争问题
06
未来体育的发展与展望
体育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体育科技的创新
• 体育科技的研发及其创新
• 体育科技的应用及其推广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体育概论:全面了解体育的起源、发展及
重要性
DOCS
01
体育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
古代体育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
古代体育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
•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体育传承
• 亚洲文明的体育发展,如中国、日本、印度等
• 中美洲文明的体育项目,如阿兹特克、玛雅等
体育人才的选拔
• 体育人才的选拔机制及其公平性
• 体育人才选拔的社会影响及其评价
• 体育人才选拔对国家体育发展的影响
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
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
• 体育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
• 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 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 竞技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 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宫廷体育:宫廷贵族的娱乐活动
• 宗教体育:宗教仪式中的身体锻炼
中世纪体育在其他地区的发展
• 亚洲地区:武术、摔跤、棋类等体育项目的发展
• 非洲地区:田径、舞蹈、游泳等体育项目的传承
• 美洲地区:土著民族的体育项目及其变迁
中世纪体育的变迁及其影响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

体育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资料推荐------------------------------------------------------体育概论名词解释体育概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体育(广义的,也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狭义的,身体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1 指导科学2 基础科学3 体育的应用学科:1)自然科学类 2)社会科学类 3)人文科学类 4)管理科学类 4 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一个层次。

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1 / 12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1 初建基业阶段(49 年56 年):52 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2 年贺龙为体委主任, 51 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

2 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 年66 年)第一个高潮:59 年第一界全运会,低谷见奇峰 60 年起三年困难时期,两个奇峰:60 年登上珠峰; 61 年, 26 届世乒赛三项冠军。

第二个高潮:65 年第二届全运会。

3 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 年76 年)4 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 年后)体育目的任务提出的三点依据: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制约或称社会需要。

体育运动概论第一、二章

体育运动概论第一、二章

体育运动概论第一、二章第一篇:体育运动概论第一、二章第一章体育想象与本质第二章体育发展简史§1.体育的概念1、体育现象: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1)人的生存和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首要前提(生存、军事)(2)体育有目的地改造人的“自然”本质;(3)体育是有目的地作用于人身心发育、发展过程的特殊因素。

2、体育的特征和价值(1)体育的内容特征:人合理的身体活动,“身体练习”(2)体育的价值特征:价值表现的长期性;价值开发的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群众性体育的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促进个体社会化、社会整合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3、相关概念:(1)体育教育:运动动作教学和身体能力培养(2)体育教学:教学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检查评定阶段(3)体育锻炼§2.体育的概念体育的社会形态和功能 P6-12§3.现代体育的特点:生活化、多样化、社会化、科学化、市场化、全球化§4.体育运动概论课程的基本特点 P15-18§1.体育起源概述P21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体育产生的内因2、体育起源与原始社会的人类活动(劳动起源说,军事起源说,宗教祭祀,娱乐需求,原始教育,原始医疗保健)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动力§2.外国体育简史P261、古代体育:斯巴达、雅典(古希腊);中世纪骑士教育与体育2、近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运动兴起3、现代体育:美、日、俄、澳、德、英(详见讲义)(1)美“学院化”,职业体育,重视社会体育,以法治体(2)日注重增强国民体质,学校体育,终身体育,休闲体育服务(3)俄体育运动管理分为国家管理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奥委会),全国性、完整、系统和制度化的青少年比赛体制(4)澳“科技体育”“绿色体育”,群众体育普及(5)德体育俱乐部(业余),户外运动,极限运动(6)英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全社会共同参与兴办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3.中国体育简史 P391、古代体育养生:以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静以养生;动以养生华佗五禽戏:熊、鹤、鸡、猿、虎途重文轻武军事武艺:春秋兴起,隋唐武举制,武术形成(宋)。

《学校体育概述》PPT课件

《学校体育概述》PPT课件
另一方面,不仅参与者可以从体育中获益,观赏者 也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体育所呈现出的力与美 的结合,与音乐、美术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结下不 解之缘,带领人类进入最高的审美殿堂。
经济功能
体育商业化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自然产物。 体育广告、体育消费(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 育表演观赏、体育运动器材、体育报刊杂志)、 体育彩票,给体育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它的商业 化改变了体育管理和经营体制,通过市场等价交 换方式实现与其它产业部门的经济联系。这样不 仅可以将等价获得的收益再投入体育事业的发展, 使体育产业进入良性循环,解决其事业因资金缺 乏而不能正常发展的困境,而且促进了社会经济 整体的发展。
五、体育的组成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体育 的基础,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 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运动 成绩为目的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 群众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 的的体育活动。
*古希腊人是最爱体育运动的民族之一。公元前8世纪以前,古希腊就盛 行拳击、赛跑、射箭、投标枪、角力、掷铁饼等竞技活动。 *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93年在希腊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近 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雏形。 * 古代斯巴达通过体育训练使贵族子弟具有勇敢、坚韧和绝对服从的军 人性格。 * 古罗马为了军事目的而进行体育训练的体育思想,在现代体育理论中 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
人体在劳动中的活动,可以说是最初的体育形态。人 的某些身体活动,只有在它有目的、有意识、有规律地与 健身、医疗相结合而成为养身之道时,才与人体在生产劳 动中的活动区别开来,成为体育而独立存在,并逐步具有 竞文物记载着体 育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公元前8世纪,西周盛行“射”、“御”,与“礼”、“乐”、“书”、 “数”合为“六艺”,构成了教育的内容。射箭和驾御马车是当时军事 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导引术”、“吐纳术”,把身体活动和呼吸的动 作作为健身、防病的方法。 *东汉名医华佗创“五禽戏”,并阐明了生命和健康在于运动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籍记载: “燧(sui)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 令人无腔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 故为燧人。” ——〈太平御览》
(三)体育起源
1.体育萌芽于生产劳动
石球
大约l0万年前的丁村人文化遗址首先出土,4 万年前的许家窑人文化遗址大量发现。4、5千年 前的西安半坡人文化遗址,除发现大量石球外, 还意外地发现了为小女孩陪葬的可能是用于游戏 的石球。后来在江苏、安微一些地区还发掘出不 少镂空陶球。石球最早是狩措用具。 我国西南边境的纳西人过去打猎用中国古代 小说中关于武术技艺的神话故事的就是一根绳两 头接石头的“飞石索”,可以作为旁证。
第64页)
“[庖牺]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 丝柔为瑟,均土为埙(xun),礼乐于是兴 矣。”(《拾遗记》卷一,《百子全书》第七册)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zhuo)木为耜 (si),揉木为耒(lei),耒耨(nou)之利以教天 下。”(《周易·卷二·系辞下传》第64页)
3.体育产生于军事训练活动
如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场大战(炎帝族和蚩 尤族的战争,黄帝、炎帝联军共同打败蚩尤族的 “涿鹿之战”,黄帝族和炎帝族之间的“阪泉之 战”)和后期的禹伐九黎三苗的战争,均属此类。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 之野。”(《山海经 大荒北经》)
“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 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 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 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 戏”,其民两两三三,头载牛角而相抵。汉造角 抵戏,盖其遗制也。”(《述异记》卷上,《百子全书》第七
《世界体育史纲要》(程登科) 凡是一个生物,要战胜一个环境, 一定要有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体育”。 ——超社会的观点
(三)精力过剩说
德国大诗人薛来尔(1759-1805)所首创,英国著 名哲学家斯宾塞附和之——薛斯学说。 他们认为:“儿童充满着原始的动物能力, 肌肉能力,而无法静止。”薛来尔说游戏是“过 剩精力无目的的放散。”又说游戏是“发散过剩 精力之方法。” 斯宾塞说“人类和高等动物,因为高度进化 之结果,于生存以外,还有余力 ”,又说“休息 以使精力的一部分,能够分予其它事物,因为上 述原因,所以产生游戏性无目的之活动。 ”
清末新政” ( 三 ) “ 清末新政 ” 与近代体育教 育制度的初建
“清末新政” 《奏定学堂章程》 (1903年)颁布实施,它 是我国第一个实施的新教育学制。
二、西方近代体育 (一)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
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16世纪末) 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 16世纪末)、 世纪 16世纪末 宗教改革(15世纪 世纪—) 宗教改革(15世纪 ) 启蒙运动(18世纪20年代) 启蒙运动(18世纪20年代) 世纪20年代 批判禁欲主义,提倡“灵肉一致” 1.批判禁欲主义,提倡“灵肉一致” 2.复兴古代希腊体育 3.近代体育思想形成
第二章
体育发展
舒盛芳
副教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理论教研室)
导 学:
1.了解西方体育(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 中国体育(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的发展脉 络 2.了解各个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事实、人物 和特征
世界历史长河九曲十八湾
文 艺
古希腊

复 15 世 纪 ) ( 现 代
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
4.体育萌芽于原始宗教信仰和娱乐活动 (1)原始的舞蹈与娱乐
戏剧史家认为;人类歌舞最早产生的动因大约有如 下几点; 1.对于劳动成功的庆祝; 2.对于自然的祟拜; 3.对于祖先的崇拜; 4.对于两性的诱惑。
(2)宗教祭祀
用于娱乐和劳动预备训练的舞蹈,在 宗教信仰出现后增加了一个新功能——用 于祭祀和祈祷。“在祭祀中用巫歌巫舞, 这种艺术活动便由娱乐变为娱神了”。
一、体育起源学说
(一)神仙传授说
新约(基督教的圣经的故事) 一些人遇难落于陷阱之中,那是万 丈深渊,于是上帝令一个神蜘蛛吐了一 条丝,叫他们爬上来,从此人们学会了 爬绳运动。
中国古代小说中关于武术技艺的 神话故事 张三丰的武功 程咬金的斧法 ——唯心论
(二)本能练习说与环境决定论
葛罗司(瑞士科学家),他把游戏的 起源归入本能。认为“游戏因本能而起,本 能因游戏而发达,以为将来生活之预备的练 习。” ——纯生物学观点
夏商时的学校教育重视习射、御, 西周的学校把射、御列为学校的必修课。 学生年满15岁开始学射、御。 商周时期,无论在宗教祭祀或是重 大庆典活动,都要献舞助兴,盛行乐舞。 因而学校把舞蹈作为教育内容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周学校乐舞教 育兼有体育和德育两种职能。
2、春秋战国学校的教育的目标是“文武兼 备” 孔子,是继老子之后的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 《史书》记载,“子射于瞿相之圃,盖观 者如堵墙”。
代表——《黄帝内经》 如“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
(2)“静以养生”的思想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3)“动以养生”的思想 以杂家的《吕氏春秋》为代表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2.代表人物
华佗,主张“动以养生” 。“晓养 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五禽戏”(虎戏、鹿戏、熊戏、猿戏、 鸟戏)
第二节 近代体育 一、中国近代体育
(一)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与传播
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 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 19世纪60 代。
欧美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欧美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①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 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 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 ②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办教会学校和发 展基督教青年会组织; 展基督教青年会组织; 中国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③中国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归国时带回近代体育运 动; ④外国的先进科学理论和体育专业书刊在中国翻译 出版发行,宣传和介绍近代体育内容; 出版发行,宣传和介绍近代体育内容;外国人自身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等等。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等等。
5.萌芽于医疗保健活动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 之始,阴多滞伏而湛(zhan)积,水道塞, 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 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第二节
古代体育
一、中国古代体育
(一)古代导引养生思想的发展与体育
(一)古代导引养生思想的发展与体育
1.养生思想流派 (1)以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
2、隋唐武举制与体育 (1)推行俯兵制。 (2)创建武举制。 (3)发展射箭。
(四)民间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1.蹴鞠 战国时期,蹴鞠又称蹋鞠、踢鞠, 用以练武、娱乐、健身。 唐代的“鞠” 是“以胞为里,嘘 气闭而蹴之。”
(五)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古代体育 (一)古代希腊体育
1、斯巴达的体育教育
操馆进一步从事运动锻炼,和成年一起参加各种社会和文娱活动, 操馆进一步从事运动锻炼,和成年一起参加各种社会和文娱活动,以谋取高官 厚禄。18~20岁 受两年军事训练,第一年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 厚禄。18~20岁,受两年军事训练,第一年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第二年到边 远地区军中见习。 远地区军中见习。
(四)行为复演说与客观反映论 行为复演说是美国人斯太雷海尔所创。 认为体育是人们行为的复演,是生活劳动 的重演或再现。
客观反映论认为,体育起源于人们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看到鸟飞、兽奔、 蛇行、兔跳等活动形象并模仿其形而运 动即成体育。
二、体育起源
(一)人类最原始时期的生活简况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 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 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 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 备。” ——《吕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览》
古 代 体 育
近 代 体 育 苏 联 十 月 革 命
体 育
中国历史长河九曲十八湾
代 社 会


宋 、 元
( 19 49 )
商 、 周
三 国
隋 、 唐
1840
明 、 清
中国体育长河九曲十八湾
西 方 起源Biblioteka 育 体现 代 体 育 1949
中 国 古 代 体 育
中 体育 体育 1840
第一节 体育的起源
9000户斯巴达人———25万希洛人
2、雅典的体育教育
完美人的教育——雅典人 7 岁前在家接受教育 , 7 ~ 14 雅典人7 岁前在家接受教育, 完美人的教育 雅典人 岁的男孩进入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 岁的男孩进入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 , 音乐学校教授字和音 体操学校教授体操和游戏;12岁后接受比较正规的体 乐 , 体操学校教授体操和游戏 ; 12 岁后接受比较正规的体 育训练,内容有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5 育训练,内容有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5项运 此外,还有游泳和舞蹈等。14~18岁 动, 此外,还有游泳和舞蹈等。14~18岁,富家子弟可以到国家体
弓箭 弓箭是生产劳动技能向军事技能和 体育项目演化的又一个极好例证。
2.体育萌芽于教育活动
原始教育没有文字和书本,也投有专门人员和 场所,手段就是劳动现场的口耳相传和行动模仿, 开始时主要内容就是—些简单的生产技能和自卫本 领。 教育愈原始,其中身体教育因素所占的比重可 能愈大。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 绳而网罟(gu),以佃以渔。(《周易“卷三“系辞下传》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冀方》各 30卷,以及《摄养枕中方》等书,对后 世影响很大。《千金要方》强调养性要保 持身体和平,预防疾病。在书中保存了两 套完整的功法,即“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 (18势)和“老子按摩法”(49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